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 GIS(地理信息系统 )、RS(遥感技术 )、Fox Pro数据库等技术集成 ,应用于“朝阳市国家重点治理区大凌河流域治理工程”建设实践 ,建立了“国家重点治理区大凌河流域水土保持信息系统”。该系统包括 :1属性数据信息管理子系统 ;2图件空间信息管理子系统 ;3流域规划设计与措施配置子系统 ;4效益监测、评价与预测子系统。使用该信息系统对区域的 81条小流域进行了规划设计、治理开发措施的优化调控和效益的分析评价 ,实现了大凌河流域治理工程管理决策的科学化 ,促进了大凌河流域治理工程的高质量完成 ,达到了工程的高效率管理和工程的高收益 ,对我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和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21世纪中国水土保持科学的创新与发展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我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实践以及当今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技术需求和目标,对我国水土保持科学研究进展与研究思路进行了剖析和反思。认为急待创新我国水土保持科学研究,调整研究工作思路,将水土保持科学的研究重点从土壤保持转变为水土资源的保护与安全高效利用,并尽快建立以地表径流调控与水土资源同步高效利用理论为核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与技术创新体系;同时,强调以地表径流调控为手段,同步实现水土资源高效利用为核心的现代水土保持科学技术体系将是21世纪中国水土保持科学的创新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侵蚀沟是地表径流集中的场所,携带大量泥沙,冲刷沟岸,发生崩塌,形成复杂多变的地形。沟壑治理作为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北票市水土保持工作的“短板”。为了更好地提高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水平,发挥更大的流域综合治理总体效益,形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立体防护体系,减少沟壑侵蚀,防止泥沙对下游影响,沟壑治理势在必行,同时应协调农、林、牧、水等部门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4.
论宁安市卧龙项目区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布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黑龙江省宁安市卧龙项目区土壤侵蚀类型、地形地貌及水土流失特点,按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的建设思路和总体布局,以治理保护和开发利用水土资源为基础,以恢复植被、兴修基本农田、保护改造坡耕地和侵蚀沟治理为重点,对各项水土保持防治措施进行了科学布局,可充分发挥各项治理措施的综合防治功能,最大限度地控制水土流失,实现项目区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  相似文献   

5.
为深入了解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保持对流域径流泥沙的影响机理、特点及规律,基于小流域平行对比观测法,以南小河沟流域中杨家沟、董庄沟小流域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统计学、双累积曲线、统计模拟、综合归因等方法研究了小流域深度治理对流域地表径流的作用和影响。结果表明:经过治理的杨家沟小流域年产流次数、泥沙量均明显减少,蓄水量显著增加,特别是年产流降水量明显小于处于自然恢复状态的董庄沟小流域;杨家沟次径流量变率明显大于董庄沟,即治理使地表径流变化剧烈;治理流域比未治理流域平均洪水历时缩短了21.03 h,即水土流失治理可以缩短小流域洪水历时,减轻水土流失灾害。  相似文献   

6.
铜矿沟小流域水土流失面积10.7 km2,占流域面积的68.15%,年土壤侵蚀总量达5.69万t。水土流失使铜矿村这个本来就贫穷和落后的小山村更加贫穷和荒凉。1989年,会理县被列入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县,铜矿沟小流域被列入首批治理。通过综合治理,年土壤侵蚀总量下降至1.23万t,小流域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水土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对水土保持的认识也进一步提高。1998年该流域被水利部、财政部联合命名为“十百千”示范小流域。  相似文献   

7.
新村小流域位于辽宁省朝阳县西部木头城子镇境内,是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大凌河流域辽宁省朝阳县召苏沟河项目区小流域之一,该流域土壤侵蚀严重,侵蚀类型主要为水蚀.该流域在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过程中,根据当地水土流失特点,注重沟壑治理,利用大自然的力量进行生态修复,从商品生产、集约化经营和早受益出发,充分发挥本地自然资源优势,大力营造水土保持经济林,各项措施相互补充,工程养植物、植物保工程,逐步形成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生态修复措施相结合的立体防治结构,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蓄水保土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2019年11月14日,应中共樟树市委组织部、中共樟树市委党校及樟树市水利局邀请,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院(简称“水保院”)派员为“2019年樟树市全市科级干部任职培训班、新考录人员初任培训班”全体学员进行水土保持进党校专题授课,共计120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授课人员围绕江西省水土流失概况、水土保持工作历程、江西水土保持工作成效和经验、水土保持的地位与作用、新时期水土保持的工作要求等方面进行了重点讲解。同时,根据新时代水土保持“监管强手段、治理补短板”的总要求,结合当地水土流失现状、水土保持工作成效与水保院相关科研课题,向参训学员系统讲授了当前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中应用的红壤坡地果园雨水资源聚散调控与净污关键技术、红壤丘陵旱坡地农业水土资源调控关键技术、净水洁土技术、高效开发型水土流失治理技术、特色林果产业开发水土流失治理关键技术、生态与生产功能协同高效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生态草沟技术、农村河道水生态修复与近自然治理关键技术、经果林下多功能植物筛选及应用技术、分区水土保持植物筛选及应用技术等先进实用技术。这次培训还应用《水土流失危害教育片》与《水土保持警示教育片》等形象化的教学视频丰富授课内容,得到了培训班学员的广泛好评。  相似文献   

9.
晋西黄土残塬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立足于晋西残塬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实践进行模式优化设计,在设计内容上,以水土流失治理为基础,水资源高效利用为“轴线”,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初步形成水土资源高效利用,粮食高产,优质林果生产与畜禽养殖,多元庭院开发等技术体系,构建了以农、林、果、牧四大产业系统为“纵线”和塬、坡、沟、庭院四大系统为“横线”的高效生态经济复合网络系统,为晋西黄土残塬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黄土高原环境改善,资源利用,经济开发,提供一整套方法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黄土区径流调控技术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处黄土高原干旱山区的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其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受干旱缺水和水土流失的制约,因此,如何高效利用水资源和有效防治水土流失成为该区域发展的关键问题。依据径流调控理论,提出径流调控技术体系的概念,并在九华沟流域水土保持径流调控中具体应用。结果表明:经过5年的径流调控,流域的水资源不仅得到了高效利用,而且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促进了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其中林草覆盖率由24.0%提高到57.1%,土壤侵蚀模数由5400 t/(km2.a)降低到15t/(km2.a),土地利用率由63.0%提高到81.7%,流域治理程度由44.9%提高到86.3%;流域年总收入由502.65万元增加到1404.64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由757元增加到1 486元,人均年产粮由427 kg增加到654kg;径流调控技术在农业总产值的总增量中,科技进步贡献率占56.71%,对流域内农民的脱贫致富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大凌河流域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技术水平,在水土保持信息资料收集与抽样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应用RS、GPS与GIS技术,构建大凌河流域水土保持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不仅利用了RS技术信息丰富、宏观性强等特性,还充分发挥了GIS具有的强大空间分析和管理功能。通过高效科学的管理决策过程,为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开展奠定了扎实的数据信息基础和更新方法基础,实现全流域水土保持信息资源共享及动态更新、动态管理和动态监督,从而使辽西大凌河流域水土保持管理实现了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效化。  相似文献   

12.
黄土丘陵区燕沟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的水沙效应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黄土高原大规模的生态恢复必将对水土流失区的生态环境产生深刻影响,其流域尺度的水文效应对理解生态环境响应尤其重要。通过对延安燕沟流域1998-2010年的生态系统恢复进程及其流域水沙变化过程耦合分析表明:燕沟流域治理后径流泥沙发生了深刻变化,尽管流域总径流仍随降雨波动,但洪水径流显著减少,径流中泥沙含量迅速减少,总输沙进一步减少。这种变化趋势与流域进行的治理措施、治理阶段吻合;梯田、坝地等工程措施使得流域径流显著减少,林草植被恢复使得径流减少的同时,径流含沙率减少幅度更大。工程措施配以植被措施基本可以做到泥不出沟。因此,黄土丘陵区治理流域应该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并重,达到控制水土流失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正>实现“两个转变”,是我国实现今后15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所在.水利部党组从实际出发,研究制定了深化水利改革的具体措施,要求积极推进五大体系建设,做好“水利第一”这篇文章.水土保持既是基础设施,又是基础产业,“九五”期间,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万km~2.面对世纪之交的历史使命,水土保持工作必须深化改革,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水土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路子,实现水土流失治理开发利用方式和经营管理方式的转变,向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益的方向发展.水土保持实现“两个转变”,必须以改革为动力,构建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运作机制,大力发展高效小流域经济,努力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益.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崇信县于2014—2016年在散花沟、枣林沟和西沟3个小流域连续实施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共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2 901 hm~2,治理后项目区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78.2%,水土保持综合防治措施体系基本形成,水土流失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在项目实施中,崇信县创新性地探索出了符合地域特色、县情实际、群众意愿、政策导向的水土流失治理新思路、新模式,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夯实了农村经济基础,实现了"搞水保、调结构、兴产业、促增收"的目标,使干部群众真正认识到了水土保持在改善农村经济结构中不可或缺的基础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纸坊沟小流域综合治理成效及水土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20世纪50年代建立专门治理试验机构以来,纸坊沟小流域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不间断治理,流域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治理程度已达81.4%,取得了显著成效,并形成了独特的水土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模式,对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治理和小流域水土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 北沟流域位于山西省五寨县境内,面积17.26km~2,人口密度40人/km~2,属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二副区黄河二级支流,气候干旱多风,年平均降水量478.3mm,且多暴雨,加之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和人为对水土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严重,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7575t/km~2。 为了探索科研与生产一体化,科研为当地生产直接服务的新路子,1985年忻州地区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以北沟流域为试验基地,开展对流域开发治理的方法,综合防护体系配置,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科研生产一体化的途径等多方面的综合研究,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7.
构建了农业水土资源开发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量化评价方法.采用熵技术支持下的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通过指标的"障碍度"计算,确定区域水土资源高效利用影响因子的障碍排序.研究表明魏家沟小流域水土资源利用综合评价值为61.07,其农业水土资源高效利用影响因子的障碍排序依次是水土流失治理率、植被覆盖率、水分生产率、土壤侵蚀模数等.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发展节水灌溉和提高农业综合技术水平是该流域今后应优先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将改进的通用土壤侵蚀方程与水文模型耦合,构建基于新安江模型的水土流失模拟模型,以辽西大凌河大城子水文站以上流域为研究区域,基于大城子水文站2001-2010年水文数据,定量模拟了研究流域的水土流失。研究结果表明:构建的水土流失模型可较好地模拟大凌河流域的水土流失,其中水量模拟相对误差小于10%,确定性系数达到0.8以上,水土流失模拟的相对误差小于20%,确定性系数达到0.5以上,模型在辽西大凌河流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研究成果可以为辽西大凌河流域水土流失模拟和水土资源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黄河水土保持绥德治理监督局(黄委绥德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简称“绥德局(站)”]成立于1952年,前身是陕北水土保持工作推广站,1956年划归黄河水利委员会领导,是以水土流失规律观测、水土保持科研、示范推广为主要任务的公益性事业单位。自设立伊始,即在无定河左岸选取韭园沟、裴家峁沟、桥沟、辛店沟、王茂沟5条代表性小流域作为典型试点,基于治理和非治理对比、大流域和小流域相衔接的布设原则,建立了科学的试验观测体系。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密云水库上游坡地水土流失监测系统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市密云水库上游为示范监测区,利用遥感及地理信息系统,通过坡度、土地利用和植被覆盖度专题图形制作、交叉分析和土壤侵蚀强度判别,进行流域自然状况及水土流失面积调查;根据坡地土壤侵蚀区分布及坡地水土保持治理情况布设坡地径流小区,观测各类型区水土流失量及污染物流失量;分析计算全流域的水土流失量、污染物流失量及治理措施的水土保持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