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走近福建茶文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福建茶文化凝聚着地理灵性。茶在福建已有上千年之久,茶类的创制要数福建最多,品茶的技艺也数福建最奇,福建茶叶在中国茶叶发展乃至世界茶叶发展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2.
茉莉花茶品饮与保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茶是我国茶叶生产的重要茶类之一,产品既保持纯正的茶香叉兼有芬芳的花香,别具风韵,故有“引花香,益茶味”之称。花茶由素茶(或茶坯)和茶用香花通过传统工艺科学配方在特定制茶环境下加工而成。由于茶用香花的种类不同,有茉莉花茶、白兰花茶、玳玳花茶、珠兰花茶、玫瑰花茶等各种不同香型的花茶。  相似文献   

3.
邱源 《福建茶叶》2023,(4):56-58
茶叶在中国具有近五千年的发展历史,从神农氏时代就已经开始出现茶叶的踪影。在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中,我国在茶叶的种植、生产中蕴育出了越来越丰富的物质文化。与此同时,我国在茶叶种植、生产以及加工等产业中,与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具有密切的来往,保证茶叶质量、提高茶叶加工安全性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就现阶段的茶叶加工存在着一系列质量安全问题,对我国茶叶销售具有不利影响,因此必须要重视茶叶加工中的质量安全问题,针对性采取应对措施。本文在探讨茶叶加工流程的基础上,从茶叶种植、质量监管、硬件条件等三大方面探讨茶叶加工中所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最后针对性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以期为我国茶叶加工领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茶,是一种商品,它的演变和发展,既有商品发展的一般性质,同时也有它独特的发展规律。一般商品的生命周期少则几年,多则几十年、几百年就更新换代,新产品出世,老产品淘汰。而茶,价谦物美,防病健身,成为人们生活的“亲密伴侣”,所以几千年来需求量与日俱增,市场经久不衰。就红茶而言,红茶是现今世界茶类中产量  相似文献   

5.
台湾的地理、气候及环境非常适合茶树生长,是世界有名的茶叶产区。相对大陆茶叶生产历史而言,台湾发展茶叶生产历史较短。1980年,台湾政府推出“还茶于农”的政策,茶叶加工由过去大型茶厂转为茶农自产自制方式,推行茶庄园、茶旅游等休闲式茶叶生产,提供游客休闲游憩。同时台湾利用发达的食品工业优势,对茶叶副产品及提取物等茶叶深加工产品进行开发应用,开发出一系列茶食品、茶用品,大大提高了茶资源利用率和茶叶附加值。  相似文献   

6.
茶叶不仅是一种天然植物,更是承载着中国上千年的"茶文化、茶历史、茶礼仪"。我国有红茶、绿茶、黄茶、黑茶、白茶、青茶等多种茶类,不同茶类产品中的营养成分虽有差异,但对人体健康的保健作用机理一致,均有助于改善人体结构机能,提高运动员的身体健康素质。体能健康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强化体能素质关系着社会群体健康发展,决定着国民素质的综合发展水平。本文中,笔者探讨了茶叶营养对运动员体能康复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7.
茶叶拼配是商品茶叶加工的重要步骤,是将不同品质特征与加工工艺的茶混合搭配,以提升茶叶品质、提高经济效益的技术措施。文章介绍了拼配的作用、基本原则,综述了拼配在传统茶类、组合茶类、再加工茶类中的运用情况,分析了当前拼配茶产品的不足之处,提出未来茶叶拼配向标准化、智能化、多样化发展的趋势,为茶产品拼配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关于茶的历史众说纷纭,有人说起源于上古,有人说起源于西周,但关于茶的著作确切说是在唐代,陆羽的《茶经》开始了茶的演变历程。在现代社会发展中,随着西方流行元素传入中国,茶在中国的发展由供给短缺到供过于求,唯有创新才能适应于这个时代,本文以国外茶叶的发展经验做参考,对于我国产业产业的自主创新做出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文成县地处浙南山区,茶叶生产上由于茶类单一、加工设备陈旧落后、茶园基础差,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低产、低效的状态.针对这种情况,近几年来.该县采取了“攻春茶,重点开发名优茶,抓好低产茶园改造,积极发展名优早茶基地和优化茶园、茶类结构”的做法,使低产茶园走上了“一优两高”的路子,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几年来已改造低产茶园3450亩,平均亩产由改造前的13.6kg上升到改造后的45.3kg,年增干茶110吨,1993年生产名优条38吨,全年茶叶总产值增加220万元,使茶叶生产走出了低谷,开创了茶叶产销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0.
一、中国──茶文化的发祥地中国是发现和利用茶叶最早的国家,是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史书记载:茶“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庄子·盗跖篇》说:神农之世——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也就是说,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还处于母系社会,由狩猎逐渐进化到畜牧和初级农业的时代就开始发现和利用茶叶了。至公元前1100年,茶在神州大地已广为人知。公元前59年已有茶叶买卖的文字记载。唐代已是“比屋皆饮”家家饮茶了。当前,茶已经成为世界三大无醇饮料中饮用价值最高最普遍的天然饮料。有50多个国家生产茶叶,115个国家和地区进口茶叶,170…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独联体(原苏联)茶叶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22俄国曾是历史上茶叶生产大国与进口大国,也是历史上中国茶叶的主要进口国之一,在中俄关系看好的政治背景条件下,回望历史,重温旧事以期能重振对俄的茶叶贸易,本文拟就俄国茶叶发展的历史与现状介绍如下。 1.茶在俄国的传播 茶在俄国的传播是近几个世纪的事,据记载俄国最早关于茶的报道是在1567年,而后随着清政府与俄的交往及贸易往来,茶叶开始传入俄国。如在1618年,清政府派遣饮差大臣向俄皇馈赠茶叶;1638年,俄大使斯塔尔科夫由中国带回64公斤茶叶到莫斯科献给沙皇,从此拉开了中国茶叶在俄统治阶层中接触与交往的序幕。而在…  相似文献   

12.
张乾 《广东茶业》2004,(2):32-33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饮茶的历史有四千多年了。从神农发现茶叶以后的数千年间,人们饮用的一直是绿茶,直到一千多年以前茶叶的制作工艺开始有了新的方法以后,红茶和乌龙茶等一些茶的种类才开始出现了。中国有句俗话.“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作为一种最通常  相似文献   

13.
建国以来经我省有关部门茶叶科技人员努力,在茶树品种引进和选育、茶叶高产优质栽培、茶园土壤肥料、茶树病虫害防治及生态茶园建设、红碎茶创制、名优特茶类加工、茶机研制与应用、茶叶深加工等方面的技术研究与推广,取得了丰硕成果。创造出巨大的社会效益。由于形势发展,目前我省茶叶生产存在品种老化、成本高、市场不规范、效益差、体制等问题。展望新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以市场为向导,依靠科技进步,实施名牌战略,加速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探索运用高新技术等提高茶叶品质,提高茶叶生产经济效益。 一、茶叶科技成果与推广应用 本世纪我省茶叶科技的进步,主要是1949年以后才真正得到发展和壮大。几十年来,广大茶叶科技工作者,对老茶园改造、新茶园开垦、茶树品种选育、扦插育苗、土壤肥料、高产优质栽培、病害虫防治、名优特茶类加工、茶机研制与应用、茶叶深加工及生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技术推广,取得了一大批实用型成果,获省、部、厅级以上的成果将50多项。为推进我省茶业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茶叶科技主要成就概述如下: 1.茶叶科研教育体系的形成:我省茶叶历史源远流长,本世纪茶叶科教得到了长足的发展。1930年中山大学农学院率先开设茶叶专业课,培养茶叶专业人才,19  相似文献   

14.
我省是一个多茶类、多品种的产茶大省。茶园面积198万亩,总产量9.5万吨,总产值7.6亿元,产量和产值跃居全国第二。在茶叶生产的带动下,我省的茶机业也有了较大发展。仅以茶机发展的第三阶段(按1972年至1996年划分)来看,二十多年来,全省茶机制造厂由原来定点的五家发展到十多家。茶机产品种类有:茶园修剪机械,绿茶、乌龙茶初、精制机械及加温设备、名优茶加工机械等,共18类,近100个品种。尤其乌龙茶加工机械的研制开发方面取得重大成果,多次弥补了国内空白。一、脱水机械和萎凋机械解决了阴雨天乌龙茶的萎凋问题1986年,省茶科…  相似文献   

15.
富含γ-氨基丁酸(gabaron)的茶的研究于20世纪80年代兴起于日本。通过研究,日本将GABARON茶的最低含量标准定为1.5mg/g,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加工利用课题组自1997年开始立足我国茶树品种资源及多茶类生产的实情,对该茶的红茶、绿茶、乌龙茶多茶类加工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前言 饮茶讲求技艺,品茶追寻意境,可以说创兴于唐代,“盛造其极”于宋代,然而,在“盛造其极”的宋代过后,明清时期的景况又是如何呢?简单地说,明清时期的显著特点是追寻茶的品味,并由此推动茶的生产与品饮技艺的大变革。经元人明“炒青散茶”陆续出现,特别是在明洪武二十四(1391)年,明主朱元璋下诏“罢造龙团,惟茶芽以进”,成为团茶改制散茶的历史转折期,延续生产千年历史的团饼茶全被散茶所取代。改制散茶有力地推动茶类的创兴,六大茶类先后创制而成。在另一方面,随着散茶及六大茶类的出现,饮茶技艺及茶具艺术向多…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种茶历史悠久,茶园辽阔,茶树品种资源丰富。由于茶叶加工工艺的不断改进和演变,创制了众多的茶类,如红茶、绿茶、乌龙茶、黑茶等。随着茶叶生产的发展和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为了进一步提高各类茶叶的品质,要求各种茶类要有相应的茶树品种,即不同品种适制不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绿茶产业发展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茶类丰富,绿茶、红茶、黄茶、乌龙茶、白茶、黑茶等六大茶类都有生产。绿茶在中国历史最悠久、产区最辽阔、品种最丰富、产量最多、消费区域最广,系中国第一大茶类。2007年全国茶园总面积153万hm^2,茶叶总产量114万t,毛茶总产值300亿元,其中,绿茶茶园面积和总产量约占四分之三。  相似文献   

19.
主要以广东地区各科研院所发表的CNKI数据库科技文献(期刊、专利、成果、标准)等数据库为数据源分析近3年来广东茶叶科技发展趋势,进而对广东未来茶叶科技发展的研究方向提供借鉴。广东茶叶产业近年科技发展成效显著。广东科研院校积极开展茶品种选育和研发,并注重学科交叉等实用新型研究等工作。2015-2017年,广东涉及茶文化的科技期刊文献数量增长明显,涉及茶消费领域专利较多,科研奖项提质、推广奖项数量增多,登记成果数量略减,地方标准建设停滞。分析表明广东茶叶科研具基础优势,涉茶类产业消费应用成为科技聚焦点,涉茶类生产技术、标准、成果数量等研究关注度略减,广东茶业科技与茶产业发展、茶市场消费变化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20.
1基本情况由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王小兵副处长为团长的中国茶叶考察团一行5人于2002年5月13日抵达日本东京,在日本国亚细亚农协的精心安排下,先后造访了日本国农林水产省、社团法人日本茶业中央会、山本山茶叶株式会社静岗工场、静岗蔬菜茶叶研究所、久牧园茶叶株式会社及其所属茶叶历史陈列室、加工场、生产茶园、茶产品销售部等涉茶机构,考察团所到之处,均得到有关官员和茶业同行的热情接待,并进行了坦诚的交流。通过几天的考察、学习,不仅对日本的茶叶生产现状、茶叶加工技术、管理水平、茶产品的深度开发、茶叶包装、贮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