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锡林郭勒草地农业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锡林郭勒草地辽阔,水草丰美,拥有草地1951.96万公顷,耕地22.27万公顷,林地23.45万公顷,为了综合协调地开发草地资源,种养结合,形成良好的草地农业生态环境,首先必须进行草地农业区划,避免其生产的盲目性,保障草地畜牧业持续发展。因此,在调查的基础上,将锡林郭勒草地划分为五个草地农业区,分别阐述了各区资源特点,生产现状以及发展方向和途径等,以期生产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2.
据调查,赤峰市拥有草地8600余万亩、耕地760万亩,森林资源(1470万亩)、水资源也比较丰富。燕北丘陵北部,土质肥沃、具备灌溉条件。为综合协调地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种养紧密结合。形成良性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必须先行草地农业区划。有鉴于此,为开创和建设赤峰市现代化草地农业,我们将全市划分为三个一级区、四个二级区,以谋求生产实践的实施。  相似文献   

3.
巴彦淖尔盟拥有天然草地534.18万公顷、耕地35.44万顷、林地7.01万顷,为综合协调地开发利用草地资源,种养互“哺”,以形成良好的草地农业生态环境,首先必须进行草地农业秤区别,从而避免生产的盲目性,保障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为此在调查的基础上,将巴彦淖尔盟划分为两个草地农业区,并阐述了两区各自的资源特点、生产现状、发展方向以及开发途径与措施,以期生产实践借鉴和实施。  相似文献   

4.
草地区域是一个区域性草地生态经济系统,草地区划实际上是草地自然环境条件,草地资源与草地畜牧业生产区划的结合,即草地区域规则,科尔沁草地区划以气候类型,草地类型和家畜类型为依据和指标,划分四个区,草地区各划各级单位体现了气候-草地-家畜为基本特征的分区系统。  相似文献   

5.
经调查,呼伦贝尔草地共划分为5类、9亚类、25组、52个草地型,其中以平原草甸、高平原和丘陵典型草原以及温性草甸草原为主(占其全盟草地面积89.96%)。根据农业生物气候的地域分异规律,并以草地类型为基础,从生产性(草地经营和发展方向)、生态系统性、现状和方向一致性以及政区性出发,将呼伦贝尔盟草地区划为四区,且附有1:400万草地区划图,文章对各区草地的自然特征、分布、生产现状、存在的问题、发展方向和主要措施及途径。作了阐述和分析。以期为合理开发利用呼伦贝尔盟草地资源。发展“两高一优”(高产、优质、高效)的草地畜牧业生产借鉴。  相似文献   

6.
经调查,呼伦见尔草地共划分为5类、9亚类、25组、52个草地型,其中以平原草甸、高平原和丘陵典型草原以及温性草甸草原为主(占其全盟草地面积89.96%)。根据农业生物气候的地域分异规律,并以草地类型为基础,从生产性(草地经营和发展方向)、生态系统性、现状和方向一致性以及政区性出发,将呼伦贝尔盟草地区划为四区,且附有1:400万草地区划图。文章对各区草地的自然特征、分布、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发展方向和主要措施及途径,作了阐述和分析,以期为合理开发利用呼伦贝尔盟草地资源、发展“两高一优”(高产、优质、高效)的草地畜牧业生产借鉴。  相似文献   

7.
乌兰察布盟拥有草地280.50万hm^2耕地92.33万hm^2、林地18.49万hm^2。为综合协调地开发利用草地资源,种植与养殖互“哺”,形成良好的草地农业生态环境,必须首先进行草地农业区划,以避生产的盲目性,保障草农牧林业 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此,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将乌兰察布盟划分为两个草地农业区,并阐述了它们的资源特点、生产现状、发展方向以及措施一途径等,以期生产实践借鉴与实施。  相似文献   

8.
草地区域是一个区域性草地生态经济系统,草地区划实际上是草地自然环境条件、草地资源与草地畜牧业生产区划的结合,即草地区域规划。科尔沁草地区划以气候类型、草地类型和家畜类型为依据和指标,划分四个区,草地区划各级单位体现了气候—草地—家畜为基本特征的分区系统。  相似文献   

9.
在草地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农业生物气候的地域分异规律,以草地类型为基础,从生产性(草地经营和发展方向),生态区域性,现状与方向的一致性,政区性等出发,将呼和浩特市草地区划为两个“区”即土默川平原温性干草原(灌区)奶牛-猪禽区(Ⅰ),阴山丘陵温性干(干)草原养羊-猪禽区(Ⅱ),同时对其各自的自然经济特征,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发展方向与途径等作了分析和阐述,以期生产实践借鉴与实施。  相似文献   

10.
经调查,额尔古纳右旗草地分为5个类、14个组、17个草地型、其中以山地草甸草地类和山地草甸草原草地类为主,共占全旗草地面积的55.5%。根据农业生物气候的地域分异规律,并以草地类型为基础。从草地经营和发展方向的一致性出发,尽量照顾行政界限,将全旗草地划分为2个地区、3个地带(附1:150万草地区划略图)。对各地区草地的自然特征,以及各地带草地分布、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主要措施等,进行了阐述与全面分析。为该旗合理开发利用草地资源与发展草地畜牧业生产,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榆林市位于陕西最北部,辖1区11县,222个乡镇,总人口351万人,总面积43 578平方千米。榆林市草地资源丰富,畜牧业历史悠久,优势突出,是陕西省重点畜牧业基地。全市有天然草地163.7万公顷,人工草地49.3公顷,草地总面积占全市总土地面积的37%,是陕西省草地面积的31%。截至2008年底,全市牲畜饲养总量897万头(只)。  相似文献   

12.
澳、新两国均为世界上畜牧业发达的国家,尤其是以放牧为主的草地畜牧业。澳大利亚在世界上被誉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农业为该国的第四产业。整个农业总产值占澳国GDP的3%,而其中36%来自于出口,主要又是羊毛出口。全国总面积为768.33万平方千米。农业用地占陆地的60%。其中94%为放牧地,4%为农业用地。1999年有羊1.1万只;肉牛3000万头;奶牛300万头。新西兰则称为“草地畜牧业王国”。总土地的80%为农业用地。农牧业占GDP的5.4%,而其中畜牧业占60%。1999年有草地1327万公顷,主要是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ue)和…  相似文献   

13.
马庆文 《草业科学》1996,13(4):35-39
在赤峰草地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农业生物气候的地域分异规律,以草地类型为基础,从生产性(草地经营与发展方向)、生态系统性、现状与方向一致性以及政区性出发,将赤峰草地区划为3区,并对各区的自然经济特性、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发展方向和途径等进行了阐述与分析,以期为合理开发利用赤峰草地资源,发展“两高一优”草地畜牧业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14.
甘孜州位于四川省西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的长江、黄河源头区,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川西北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州拥有天然草地947.983万公顷(可利用草地836.026公顷),草地资源居全州自然资源的首位,甘孜州为了依法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建立健全了草原监理机构、完善了草原法法律法规.但在草原执法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沙质草地连续放牧后某些土壤性质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科尔沁典型沙质草地,连续放牧4年后对不同放牧强度的4个样区中土壤颗粒组分、土壤养分含量(有机碳和全氮)进行了样方调查。通过统计学分析、秩相关系数和分维数等方法,分析了这些土壤指标在各样区的相关性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各样区土壤有机碳、全氮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并且二者与土壤中粘粒含量极显著正相关,与沙粒含量极显著负相关;(2)放牧区土壤颗粒组分、土壤养分含量(有机碳和全氮)的分维数小于封育对照区。分析认为,在科尔沁沙质草地放牧强度应保持在低牧水平,更高的放牧强度将导致土壤某些性质发生大的改变。  相似文献   

16.
荷兰是一个地势平坦的小国,气候温和冬暖夏凉,年降雨量约为775mm。陆地总面积为340万公顷,其中200万公顷用于农业生产。饲养牛羊的草地为105万公顷,作物80万公顷,用于园艺生产的11万公顷。主要农作物有小麦,马铃薯和甜菜,玉米的种植面积约为作物种植面积的30%,主要作青贮饲料,6%的种植玉米收获籽实。总人口为1500万,人口密度为460人/平方公里。只有5%的劳动人口从事农业(包括渔业和林业),因表1 一些农产品的自给率(1995年)农畜产品自给率(%)农畜产品自给率(%)食糖167猪肉2…  相似文献   

17.
南方山区草地植被理论类型及演替导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生态学的基本原理,通过植被与环境条件互作关系的分析,将我国南方山区草地划分为C型、C-S型、C-D-S型、S型、S-D型和D型(C为竞争,S为压力,D为干扰)等7个植被理论类型,探讨了这几类草地演替(或改良)的主要导向措施,并提出了“导向演替”和“非导向演替”的概念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哲里木盟北部牧区,开发38万公顷无人居住的天然草地资源,按过错景规划,逐年建成了20个新牧村和两个苏木(管理机构)。从本牧区牧民高度集中居住区,前后分流出413户牧民2478口人迁移到新牧村定居,至此,这一带的牧民全部得到安居乐业,千百年来的游选手 生活已将宣告结束。各苏木镇之间,村屯之间的草地资源重新进行了合理的调节,草原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并趋于平衡稳定,畜牧业生产有了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1 石渠县草原生态现状 全县拥有天然草地3216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2862万亩,天然草地面积分别占四川省和甘孜州草地面积的15.33%和23.88%,以高寒草甸草地为主要草地类型。石渠县草地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但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可用“三多”“三少”来概括:即:草地鼠害多、“三化”(鼠虫害化、板结退化、荒漠化)草地多、自然灾害多。“三少”是草地可载量少、可食牧草种类少、草地肥力回复少。  相似文献   

20.
根据农业部草地资源新标准,2009年通过对共和县12个乡草地牧草产量的调查,全县现有可利用草地面积120.94万公顷,平均产草量为3 238.20kg/hm2,天然草地实际栽畜量为231.60万个羊单位,与理论栽畜量相比,饲草资源尚有盈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