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草原毛虫蛹期寄生天敌种类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青海省12个县区的草原毛虫蛹,在实验室内初步观察结果,草原毛虫蛹期寄生天敌中有致病微生物2种,寄生天敌昆虫7种,其中以草原毛虫金小峰(PteromalusquinghaiensisLiao)和多刺孔寄蝇(SpoggosiaechinuraRob.-des.)为优势种,古毒蛾追寄蝇(ExoristalarvarumLin)为青海追寄蝇属一新记录。  相似文献   

2.
草甸草原8种牧草再生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1999年在内蒙古锡林敦勒盟东乌珠穆沁旗的草甸草原上,研究了贝加尔针茅等8种牧草的再生性,结果表明,贝加尔针茅、麻花头,草云香的再生能力较强,Qia草等5种牧草的再生性弱。牧草的再生能力除决定于其生物学特性外,也受生长环境条件的制约。  相似文献   

3.
草原牛粪对牲畜取食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姜世成  周道玮 《中国草地》2002,24(1):41-45,54
调查了草原上三种一年生禾本科植物群落中牛粪的形状、占地面积及牲畜对牛粪周围植物取食情况,发现牛粪影响牲畜取食植物面积平均为牛粪面积的17.5倍。牛粪周围植物的平均株高是对照组的2.04~2.77倍,千株干重是对照组的2.60~3.17倍,而断叶率、断叶株率、断茎株率却远远低于对照组。说明牛粪污染了牧草,对牲畜的取食行为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中国北方草原35种饲用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包括禾本科13种,豆科13种,菊科4种,藜科5种;同时对每种植物的生境和地理分布也作了扼要介绍。  相似文献   

5.
中国北方典型草原和北美北部混合型草原均处于在北半球内陆中纬度地区。由于气候条件的相似性,两地草原的群落特征表现出某些相似之外。两地草原的优势植物和某些常见种不仅有着相似或相同的生理生态特征,还有着较为密切的亲缘关系。有些种为两个大陆所共有。由于两地草原夏季的降水条件不,植物群落的夏季季相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6.
我区草场面积逐年减少,沙化、退化日益严重,草场载畜能力超负荷运转,建设速度赶不上退化速度,生态环境极度脆弱,加强草原保护工作,运用草原法律、法规,充分调动各方面极因素,加强管理,改善草原生态环境是当务之急,本文就加强草原保护管理工作提出了一些观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草原生态建设的角度出发,综合自己多年来所管理的草原技术档案内容,通过许多有效的数据,论述了草原档案在生态建设中的作用,同时也阐述了搞好草原技术档案的方法,更加明确地指出了加强草原档案建设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我国草原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从经济管理的角度论述了限制我国草原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草原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十项对策。  相似文献   

9.
科尔沁沙漠化草场植被恢复过程中的种源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科尔沁沙地沙漠化草场植被恢复过程中的种源特性,结果表明:(1)在沙地草场中,灌丛具有重要的蓄种保种和种源作用;(2)植物种具有从固定沙地向流动沙地、从丘间洼地和“栖居岛”向四周、从沙丘阴坡向阳坡,从背风坡向迎风坡扩散的趋势,这些地方的植被占有重要的种源地位;(3)植物种的扩散速度决定于其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和沙地的固定程度。  相似文献   

10.
《四川草原》2005,(2):3-3
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农牧厅消息,宁夏全区323万公顷草原禁牧后,380多万只羊实行舍饲圈养,草原生态得到了极大改善。据对不同类型草原观测,干草原植被覆盖度增加了50%,荒漠草原增加了30%,草原化荒漠增加了25%,单位面积草原产草量增加了3~5倍,一些近乎灭绝的草灌植物死而复生。  相似文献   

11.
松嫩平原南部草原土壤动物组成与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对松嫩平原南部草原8种生境中的土壤动物进行了调查研究。共获得土壤动物86类,6603只,隶属4门6纲27目64科,其中16科是东北新记录,8种是东北新记录种。大型土壤动物的优势类群为蚁科(Formicidae)、金龟子科(Scarabaeidae),中小型土壤动物优势类群为蓟马科(Thripdae)、甲螨(Oribatida),湿生土壤动物优势类群为(Rhabditidae、Dorylaimidae)。土壤动物类群最多的是拂子茅平地,最少的是碱茅低碱地,个体数最多的是榆树疏林沙丘,最少的是牛鞭草低湿地。土壤动物类群和个体数基本上是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递减。本文还探讨了土壤动物分布与土壤环境因素的关系。本项研究可为草原生态系统的研究和草场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草甸草原六种牧草贮藏养分含量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呼伦贝尔盟草甸草原研究了六种牧草贮藏养分含量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牧草生长期内,总糖含量发生规律性变化:出现2-3个积累贮藏养分时期,2个消耗贮藏养分时期。根据这一变化规律,作者提出了合理利用草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2013年,全围草原鼠害面积5.5亿亩,虫害面积2.3亿亩。草原鼠害面积较上年基本持平,呈现出发生期推迟,鼠兔危害加重,鼢鼠、沙鼠略有减轻,次要鼠种危害平稳的特点。草原虫害面积较上年减少0.3亿亩,呈现出发生时期推后、草原蝗虫危害减轻、草原毛虫危害持平、次要害虫整体减轻局部加重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青藏铁路建设沿线的草地植被恢复与重建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张自和 《草地学报》2003,11(3):246-250,255
阐述了青藏铁路建设过程中植被恢复与重建的重大意义。依据自然气候条件和草地类型,将沿线天然植被划分为格昆戈壁山地荒漠区、唐北高寒草原区、唐南高寒草甸区、羊拉山地灌丛区等4个不同的区段。根据各区段特征提出了相应的植被恢复与重建原则,概述了青藏铁路沿线草地植被恢复与重建的主要措施和方法:强化环保意识,明确治理职责;集中取料运料,减少植被破坏;利用原有植被,草皮表土回填;慎选植物种类,确保草地健康;采取有效技术,提高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15.
用2.0%、3.0%的2种阿维菌素与4.5%高效氯氰菊酯对我省草原毛虫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3种供试药品每亩使用剂量20mL和25mL,2个处理的平均防治效果均达可到90%以上,完全达到了国家和省级虫害防治的验收标准。因此,可以在我省虫害防治中大面积推广使用,其大面积防治最佳剂量3种药品均以25mL/亩为宜。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中西部草原主要害鼠数量动态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6年4-10月每月中旬在内蒙古呼和浩特郊区,正镶白旗和达拉特旗不同类型草场上进行了鼠类数量调查,3个地区共布放50900个夹日,捕获鼠1934只。分别对3个地区不同鼠种数量季节变化进行了分析,同种群不同地区季节变化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正镶白旗典型草原鼠类组成及数量变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987-1992年5~9月,每月中下旬作者在内蒙古正镶白旗天然草场和10000亩围栏草场上,利用直线法调查鼠的种类组成和密度,共调查16350个夹日,捕获鼠3486只,隶属3科6种;鼠类组成年度差异较大,1987和1988年围栏内外,布氏田鼠为优势种,在鼠类中所占比例均在90%以上,1988年之后该鼠显著减少,到1990、1992年每年仅能捕到1只。经过6年调查,鼠种组成发生了变化,由布氏田鼠为主的群落演替成以黑线毛足鼠和达乌尔黄鼠为主的群落;种群数量的季节和年度变化明显;文中就各种变动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8.
草原承包是草原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而草原档案在草原承包工作中又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草原档案建设已成为草原承包后期的中心工作。如何把这项工作搞得更好,笔者在具体工作中总结出以下几方面的经验。1正确认识草原档案工作草原档案也同其它各类档案一...  相似文献   

19.
山丹马场天然草原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福 《草业科学》2003,20(9):46-48
通过对山丹马场天然草原植被及其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加强山丹马场天然草原保护和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对策,对于甘肃、青海两省三地六县市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典型草原牧草再生性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993年在内蒙古正蓝旗典型草原研究了羊草等20种牧草的再生性,测定了每种牧草的再生草产量、再生速度和再生强度。结果表明,大针茅、麻花头等能再生6-7次,细叶鸢尾,克氏针茅能再生4-5次,小叶锦鸡儿、砂韭再生量很少,牧草的再生速度与水热条件密切相关,7-8月份水热同期,牧草的再生速度最快。通过研究,作者提出了合理利用草地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