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夏季通风解决粮食发热问题的生产性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夏季夜间低温空气对立筒仓内深层发热玉米进行机械通风的生产性试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排出粮堆内积热,均衡粮温,增强粮食的稳定性,延长储藏时间。且生产成本较低。还总结了试验过程中发热玉米的高温粮层、最高粮温值、平均粮温及表层粮温等方面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针对高大平房仓储粮度夏时上层粮温较高的特点,采取了分3阶段设置温度、湿度和分2个区进行保水冷却通风的方法,将粮温降到15℃左右。同时,就冷却的环境温度和装粮形式对冷却利用效果的影响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东坡区国家粮食储备库是1998年以来投资新建的中央储备粮库之一,粮库投入使用以来,一直高度重视科技储粮工作,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大力运用、创新“四合一”技术,并且成立了储粮科技攻关领导小组,解决粮食储藏过程中的难题及储粮技术革新。我库地处四川盆地,由于夏季气温高,仓房隔热保冷效果差,粮温随外温而变化(房顶温度高达50℃以上,仓温42℃,粮温35℃),针对这一现状我们进行了粮食温度与粮食陈化速度的试验和研讨,获得一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4.
金梅  陶诚 《粮食储藏》2010,39(3):53-56
1背景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粮食购销市场的开放,粮食收购主体呈多元化发展趋势,除各级粮食储备库之外的个体、私营粮食企业进入收购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储备库为了掌握粮源,争取主动,不可避免地要收购部分高水分粮,规模偏小的储备库即使不具备粮食干燥条件也不得不轮人部分偏高水分粮,既增加了储粮安全度夏的难度,也给储粮安全带来隐患。  相似文献   

5.
立筒库储粮面层磷化铝熏蒸杀虫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立筒库储粮害虫的发生,发展和分布情况,以及进行粮面A1P熏蒸的密闭技术,PH3的渗透,残留情况和杀虫效果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原始无虫粮在筒库内存放60天后,开始面层感染害虫,并逐渐向深层发展。但害虫休中在粮面3m以内,120天后面层虫口密度可达100头/kg以上;粮层中10m处害虫亦能生存和繁殖,以粮层8m计,8g/m^3的A1P剂量熏蒸,能彻底杀死6m以内常见的储粮害虫;熏蒸密闭时要要  相似文献   

6.
粮温对储粮防护剂药效和残留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分析了广东地区粮温对储粮防护剂药效和残留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粮温高是导致防护剂药效降低,防护期缩短的重要因素。机械通风使粮温降到一定程度,可以延长防护剂的药效。  相似文献   

7.
不同仓库条件对粮食储藏损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种隔热、密封条件不同的房式仓储粮时的粮温变化、杂质增量、水分减量、储藏损耗、费用投入及储粮品质变化情况进行了对比性实验。结果表明:一般房式仓的8水分减量最大,标准化房式仓的储粮性能最好,保管损耗也最小。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大平房仓储粮度夏时粮温分层明显、温差大的特点,采取分二阶段设置温湿度进行复冷通风的方法,将粮温降到15℃左右,能耗低,确保了储粮安全度夏。同时,对复冷的时间和谷物冷却机的配置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2002年我国粮食进口1470万t,粮食出口1280万t。这样,2002年我国净进口粮食190万t。“入世”第1年粮食贸易态势比预计的要好,国内粮食市场稳定,国家粮食安全没有受到威胁。究其主要原因是:①世界主要出口国减产幅度大,国际粮价上涨较多,进口价格不占优势。②我国粮食恢复性小幅增产。玉米、大豆增产较多,又不含转基因;优质专用小麦增产,可顶抵部分国内制粉企业生产专用粉的需求。③2002年,我国储备轮换、陈粮拍卖、“506粮”和“甲字粮”处理,使国内粮市供给增多,价格稳降。④2002年,我国采取…  相似文献   

10.
粮食套筒快速降温装置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套筒对发热粮食进行通风快速降温,一次可处理发热粮30t,使粮温稳定,粮食安全过夏。与常规通风比较,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1.
粮食低温储藏的应用实践和发展建议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崔国华  曹毅 《粮食储藏》2004,33(2):20-24
通过开展粮食低温储藏技术应用的实仓试验,对试验仓和对照仓内优质稻谷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跟踪检测。对比试验的结果表明:不论是在保持储粮品质方面,还是在提高储粮经济效益方面,低温储藏技术均呈现出常规储藏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同时,针对制约低温储藏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基本对策,并阐述了推动粮食低温储藏技术应用的发展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储藏小麦的高大平房仓中,根据计算机测温系统测出的一年中粮温、仓温以及同时间温度计检测的仓外气温为基本参考数据,分析了气温、仓温、全仓平均粮温、各层平均粮温、四个方向平均粮温和各区域平均粮温的年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正常情况下,气温影响仓温,仓温影响粮温。年变振幅:气温>仓温,仓温>粮温;仓温滞后气温,粮温滞后仓温。上层平均粮温受气温影响最大,中下层最小;各层平均粮温受气温影响大小为上层>中上层>下层>中下层。四周平均粮温随季节变化明显。东侧平均粮温一年中波动幅度最小。外围平均粮温受外界条件如日照、气温等影响很大,其次为中央区域,中环区域波动最小。区域测温点温度在方向分布上有很大差异,分析时所用数据为区域平均值,因此粮温曲线不能正确的完全反映区域变化。所以有待进一步对区域的划分进行科学的改进。  相似文献   

13.
运用低温储粮技术提高仓储效益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如何运用低温储粮技术,提高仓储效益,是摆在广大粮食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难题,我库经过多方探索,利用机械通风与谷物冷却机配合使用的方法,使粮温常年保持在准低温状态下,既保持了粮原有品质,又延缓了粮食品质陈化,现已被见成效。  相似文献   

14.
逆流式谷物干燥机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逆流式谷物干燥机的性能。介绍了风量、热风温度、初水分和谷层厚度对逆流式谷物干燥机性能的影响。表明,在一定风量和热风温度条件下有一个最佳谷层厚度,超过该厚度干燥效率将降低。为了减少能耗和提高干燥效率,研究得出不同条件下所需风量和热风温度的最佳值,这些数据可供设计和改进逆流式谷物干燥机时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中央储备粮昆明直属库的气候、仓房等条件,综合运用机械通风、隔热保温等技术,进行稻谷控温储藏试验.试验表明仓房周边种植青藤能较好的起到遮阳作用,对降低周边粮温具有积极作用.利用当地气候特点,夜间低温时段及雨后低温时机进行排积热和均衡粮温通风,降低表层粮温和最高粮温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王火根 《粮食储藏》2004,33(2):29-31
利用谷物冷却机进行低温储粮是一项先进、科学的粮食储藏技术,有着传统技术难以比拟的优越性。本文详细地介绍了谷物冷却机在低温储粮方面的作用和使用过程中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典型储粮生态区低温储粮的优化集成方案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储粮生态环境,将我国分为三个典型的低温储粮生态区域,即低温区、中温区和高温区。提出了三个储粮生态区域低温储粮对仓房隔热条件和气密条件的要求及不同地区低温储粮的优化集成方案。低温区最佳的低温储粮模式是:冬季通风降温 夏季隔热 适当控温;中温区最佳的低温储粮模式是:冬季机械通风降温 夏季严格隔热 必要的控温;高温区最佳的低温储粮模式为:冬季机械通风降温或谷物冷却机降温 夏季严格隔热 谷物冷却机降温。同时给出了三个储粮生态区域低温储粮优化方案的工艺流程图。  相似文献   

18.
谷物冷却机低温储粮在浅圆仓中的运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胡光  万清  李琛  曹毅  高树成 《粮食储藏》2000,29(5):36-42
重点探索了谷物冷却机在大型浅圆仓中进行低温储粮的工艺,以及储粮过程中温湿度对设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局部环流降温在低温储粮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局部环流降温在低温储粮中的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处理局部高温点作用显著,并对改善储粮工艺,降低储粮费用,实现低温储粮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施永祥 《粮食储藏》2002,31(6):32-34
本试验选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和GR6作为隔热材料进行粮面压盖隔热保冷试验。从试验结果来看: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和GR6均有一定隔热保冷作用,GR6的隔热性能略优于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试验表明墙体传热也是促使整仓粮温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本试验还初步分析了谷物冷却后粮堆各个部位粮食温度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