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随着农业气候资源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与地理学相关的农业气候资源模型被建立。为了实现将专业模型与通用地理信息系统功能相结合,实现业务应用与决策支持,本文基于组件GIS二次开发技术与数据库技术建立了贵州农业气候资源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主要实现了地理信息数据与气候属性数据的管理,通用GIS功能与专业气候资源分布式模型的集成应用。并具体应用在贵州农业气候资源分布式模拟研究以及可行性论证中。  相似文献   

2.
以新疆兵团农十二师五一农场为研究对象,选用组件式GIS技术来开发作物推荐施肥决策系统。分析了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原理以及开发过程中PowerBuilder与MapX集成技术的实现方法,同时介绍了该系统总体结构、实现流程和部分功能。  相似文献   

3.
基于组件库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云服务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解决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中信息化应用系统由于研发成本、个性化需求响应速度以及与第三方系统集成度低等因素造成的推广应用难等问题,该文对12家从事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相关业务的企业信息化需求进行深入调研分析,基于云服务及组件集成技术设计了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云服务系统。通过设计标准的数据通讯协议实现异构物联网监测设备的统一接入;采用组件库为系统提供独立的功能单元,复用软件资源;通过云服务的方式对组件进行组装集成,快速响应用户需求。系统在北京、上海、新疆3个地区开展应用示范,涵盖生鲜果品、蔬菜、冷鲜肉等农产品生产加工、配送企业。应用结果表明,组件的按需定制与自由组合能够快速满足不同企业的个性化需求,云服务的应用模式能够有效减少研发投入,降低企业负担,系统的设计与服务模式为农业信息化应用系统的推广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经验,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4.
基于组件式GIS技术的水稻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该文阐述了组件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基础,介绍了利用组件式GIS技术,在VB环境下嵌入MapObjects组件,开发实现对与水稻生产密切相关的气候、土壤、水资源、农业经济和基础地理等信息进行综合管理,实现通用的GIS功能和专业应用分析功能,并探讨了GIS技术在农业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分布式无公害农产品数字认证系统的构建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这一关键问题,以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一体化工作流程为研究对象,从信息技术的角度构建了一个以实现认证流程的规范化和提高工作效率为目的的无公害农产品数字认证系统。通过对认证活动的分析,确立认证流程的两级节点域环境,构建节点域间中心化的分布式拓扑结构,设计分布式环境下的系统功能流程,探讨了关键技术;综合采用元数据、工作流和Web Service技术,开发了面向申报者、检测机构和各级认证管理部门的分布式无公害农产品数字认证系统。系统提供了申报管理、认证工作流管理和认证信息资源服务等功能,实现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全流程、全方位的电子化管理。该系统在河南省和农业部试点应用,运行结果表明,达到了跨部门、跨地域的协同工作和认证信息的高效管理,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6.
为了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满足当今森林资源的精准化监测和信息化管理,该文以无人机航拍影像为数据基础,充分结合摄影测量技术、无人机影像后处理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林业资源调查管理技术,构建了适用于林业调查和管理的专业森林资源调查系统。该系统以C#为编程语言,结合ArcGIS Engine10.2嵌入式组件技术开发而成,利用无人机影像实现高效快捷的林地空间区划、面积平差和高精度大比例尺的森林小班调查、信息提取等功能,可实现资源数据库的及时更新,极大地缩短了传统调查模式的调查周期,实现了森林资源的科学化管理。以辽宁老秃顶子林场作为试验区,利用1st Opt优化分析软件引入决定系数、估计值的标准差等评定因子,确定试验区冠径、树高、胸径之间的最优模型。同时基于试验区获取数据对系统进行了精度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获取坡度和高程的相对误差分别为5.17%和5.41%,株树密度、蓄积量的相对误差为2.68%和4.01%。  相似文献   

7.
应用组件地理信息系统(ComGIS)、CAD及数据库等软件开发工具,开发的管道输水灌溉系统规划设计软件,可以实现管道系统优化布置、系统设计流量推算、管径优化设计、工程投资概算和经济效益分析等多种功能。系统能够提供图形、文本、表格等多种形式的成果输出,人机交互界面友好,操作方便。系统保证了规划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大大减少人工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该软件已在江苏省节水农业示范区管道输水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中推广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8.
该文针对自动除尘系统运行过程中动态遮挡对光伏组件输出特性影响规律和系统运行后除尘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进而指导光伏组件自动除尘系统运行开启时刻与持续时间的设置,以实现最优化的除尘效果。结果表明:系统在横向(清扫毛刷运行过程平行于水平面)和纵向(清扫毛刷运行过程倾角等于光伏组件安装倾角)各运行周期中,清扫毛刷每经过一排电池组均会使光伏组件输出参数按V型规律变化,自动除尘系统上行时清扫装置对光伏组件的动态遮挡面积相对下行过程增加1.6150%后光伏组件输出功率低谷值下降40%左右;自动除尘系统运行效果随积灰量呈正相关变化;各类光伏组件的除尘过程应避开光伏组件有功率输出的时间段进行,根据地区与季节的不同定在日出之前10 min开始运行,可实现最优的除尘效果。  相似文献   

9.
黄土高原小流域水循环GIS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小流域水循环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研究和构建:其中包括GIS在水文水资源系统中的应用模式,小流域水循环地理信息系统的系统设计的原则,系统架构设计和系统功能设计。应用组件式技术,采用新一代组件式GIS开发平台ArcObjects与可视化开发语言VB,以黄土高原六道沟小流域为例,设计建立小流域水循环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小流域水循环地理信息系统。系统能够采集、表达和输出小流域水循环过程各类数据,系统还提供实现水文模型与系统的集成接口,为黄土高原小流域水循环过程研究提供数据采集、表达和分析支持。  相似文献   

10.
通过详细的需求分析,确定了水土保持监测数据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和系统目标,提出了基于组件式GIS(ComGIS)和WebGIS系统的实现方案,并对系统设计中的一些关键步骤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1.
Web Services以其协议的通用性、完全的平台和语言独立性、高度松耦合性,逐步成为应用集成的重要方向。根据林科院科研档案数据分布式存储的特点,采用Web Services技术,提出了分布式林业科研档案数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施,并在Windows.NET框架下实现了该系统的安全性、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2.
20万羽蛋鸡规模化生产管理网络信息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我国规模化蛋鸡生产的总体水平现状以及对禽蛋需求的增加,设计基于数据库、专家系统和自动化监控技术的规模化蛋鸡场生产管理系统,探索建设养鸡生产网络信息系统的技术和方法。在已有系统基础上,将科学计算、数据分析、绘图处理、人工智能和自动化监控技术集成于一体,为提高我国规模化蛋鸡企业生产水平、科学饲养与鸡病防治,提供早期预测和专家咨询,为管理人员提供蛋鸡生产动态管理及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基于生长模型与Web应用的小麦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基于生长模型的作物管理决策支持系统(DSS),是在作物生长模型的基础上,增加数据库管理系统和策略评估系统,通过有目的的模拟试验与分析评价来辅助用户进行管理决策。将Web技术应用于DSS是当前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发展的主要方向。该研究在已有单机版基于生长模型的小麦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基础上,采用“Web浏览器/Web服务器/应用程序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四层结构设计,应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COM+构件化技术与WEB应用程序扩展技术,构建了一个具有较强兼容性、层次性和安全性的网络化小麦生长模拟与管理决策支持系统(GMDSSWMW),具有系统管理、数据管理、动态模拟、方案评估、因苗预测、时空分析与系统帮助7项功能。系统的测试应用结果表明,GMDSSWMW系统具备较强的远程预测功能、决策支持功能与动态调控功能,从而为构建网络化数字麦作系统及其它作物基于Web应用的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进出口棉包检验工作的高效性、可靠性和维护简便性,该文研制了基于EtherCAT的分布式棉包检验管理系统,实现了进出口棉花和国棉的入库、出库中的称量、抽样和打标等连续工艺的自动化过程。在单条检验线的控制上采用PLC+变频器+智能马达的方案使系统逻辑简单、条理清晰,同时控制11个变频器和300个普通I/O,满足了在线高效取样的要求。在异地多条检验线的组织和管理上,提出了一种适合监管调度的基于EtherCAT的分布式通信方案,实现了管理层、控制层和设备层的无缝连接与全透明管理。试运行结果表明,棉包检验效率从现有的5包/min提高到40包/min,且系统数据传输分别达到了7.5和15Mbit/s,数据丢失率低,满足工业实时要求,并具备扩展方便的特点,为分布式质检系统的自动化研发提供了应用和技术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伴随中国农村电网的较快发展,分布式光伏的集成应用是实现新能源就地消纳的重要途径。国家相关政策已对分布式光伏的快速发展进行了相关规划,国家电网公司也出台政策为分布式光伏接入提供便利条件与技术支持,相关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技术需要进行深入研究。针对用户侧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考虑预测系统的成本约束和运行需求,以及农村电网应用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核函数极限学习机的分布式光伏功率预测方法。对于不同容量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使用核函数极限学习机构建分布式光伏短期功率预测模型,使用基于权重的训练样本筛选方法提高预测模型计算效率,并通过粒子群算法优化模型参数。预测模型使用低成本的非数值天气预报采样信息,对几十千瓦级的分布式光伏,预测相对误差仅16%~18%,能在低功耗处理器上实现10ms内完成单次发电功率预测,在简化低权重属性后能基本保持原有精度,同时在分布式光伏随机覆尘或逆变器故障条件下预测误差基本不变,具有较高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6.
岩溶生态系统水土流失敏感性关键指标和评估模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能更合理地评价岩溶地区水土流失敏感性,以岩溶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以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模型(RUSLE)为蓝本,通过引入石漠化因子,对RUSLE进行修正;通过计算土壤侵蚀量、划分土壤侵蚀强度、水土流失关键因子影响评估,构建广西岩溶生态系统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估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空间叠加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空间主成分分析法3种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价方法,利用遥感数据对多种评估结果进行验证与对比,选取最优评价方法对广西岩溶生态系统水土流失敏感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引入石漠化因子后的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模型(RUSLE)可以较合理地评价广西岩溶生态系统土壤流失空间分布状况;广西岩溶生态系统水土流失敏感性因子作用大小顺序为:气象>石漠化>植被>土壤>地形>人类活动,土壤流失影响率与大多数敏感性因子和土壤侵蚀强度均呈一致变化趋势;3种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价方法对比以主成分分析法(PCAEI)评估结果最优,层次分析法和加权综合评价法(AHPEI)次之,因子叠加分析法(CMSEI)较差。广西岩溶生态系统水土流失敏感性以轻度、中度、高度敏感区为主,水土流失敏感性整体中度偏重,水土流失敏感性强度由东部向西部、由南部向北部逐渐增强,敏感区主要分布在河池市、百色市,不敏感区主要分布在桂林市、崇左市。  相似文献   

17.
智能温室群集散控制系统设计研究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该文介绍了以IBM-PC机为上位机、MCS-51单片机为下位机的智能温室群集散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功能。阐述了该系统的软、硬件实现方法。系统操作方便,性能价格比高,为建立国产温室群生产基地,实现高效、规模生产提供了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检测脐橙溃疡   总被引:18,自引:7,他引:11  
为了研究从带有不同缺陷的柑橘类水果中快速识别出溃疡果的有效方法,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该文提出特征波段主成分分析法及波段比算法。以脐橙为研究对象,选取包括溃疡在内常见的10类脐橙果皮缺陷果及正常果。首先,提取并分析11类果皮感兴趣区域(ROI)光谱曲线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法确定5个最佳波段(630、685、720、810和 875 nm);然后基于特征波段做主成分分析,选取第5主成分(PC-5)作为分类识别图像,识别率达到80%。为了进一步提高溃疡识别率,该文又提出采用特征波段主成分分析法与波段比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基于此算法溃疡正确识别率提高到95.4%。试验结果表明,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可以有效地对带有溃疡病斑的脐橙分类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