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4 毫秒
1.
石榴“麻皮”病病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9~2003年对凉山州石榴“麻皮”病病原菌进行了研究,确定了病原菌为石榴痂圆孢菌 (Sphaceloma punicae Bitanc et Jank.)。  相似文献   

2.
康锋  王贤磊  李冠 《新疆农业科学》2010,47(6):1166-1171
[目的]采用形态学观察和分子鉴定方法对甜瓜病原菌新疆株(前人鉴定为枯萎病病原菌Fusarium oxysporum(Schi)f.sp.melonis Snyder et Hansen)、枯萎病病原菌辽宁株和根腐病病原菌(Fusarium solani (Mart.) Sacc.)进行研究,确定病原菌新疆株的种类.[结果]对病原菌新疆株进行形态学观察发现其有蓝色色素,维管束变褐不向上发展.此后又对三种病原菌进行了大亚基rDNA-D1/D2区序列分析、rDNA-ITS区序列分析,两者分析结果表明病原菌新疆株与根腐病病原菌同源性高.[结论]分子鉴定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表明病原菌新疆株为腐皮镰孢菌(Fusarium solani (Mart.) Sacc.)而非尖镰孢菌(Fusarium axysporum(Schi.)f.sp.melonis Snyder et Hansen),是根腐病病原菌,与前人鉴定结果不同.  相似文献   

3.
2010-2011年在湖北省红菜薹(Brassica campestris L.ssp.chinensis L.var.utilis Tsen et Lee)栽培中发现一种新病害,并从该红菜薹新病害发病叶片分离得到了病原菌hctyk1,观察该病原菌的孢子形态,分析了病原菌的ITS序列,研究了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该病原菌为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Fr.:Fr.)Keissler],病原菌r DNA-ITS区序列已在Gen Bank上登录(登录号:JQ885954)。该菌菌丝生长致死温度为50℃;适宜pH为8;在供试的几种碳源、氮源中,最适的碳源是葡萄糖,最适的氮源是酵母浸出液。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香蕉枯萎病鉴定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香蕉枯萎病 [Fusarium oxysporum f.cubense( E.F.Smith) Snyder et Hasen]在福建为首次记录 .描述了病害症状、病原菌形态学和生物学特性 ,并采用麦粒培养物—香蕉组培苗进行了致病性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一种罹病的杉木球果果鳞进行组织分离 ,对出现机率大的菌落进行接种 ,对显症的果鳞再分离 ,确定了杉木球果果鳞霉病的病原菌是长柄交链孢 (Alternaria longipes(Ell.et Ev.)Tisd. et Wadk.) .  相似文献   

6.
扁桃流胶病是山东省扁桃产区的一种重要病害。2005~2007年通过组织切片镜检、分离培养、致病性测定,明确其病原菌主要为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Moug.ex Fr.)Ces.et de Not.]和茎生拟茎点霉[Phomopsis mali(Schwtz et Sacc.)Rob.]。室内测定表明:43%好力克悬浮剂、40%福星乳油、5%己唑醇乳油、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对两病原菌抑菌活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灯台树叶枯病病原菌的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传统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方法对灯台树(Cornus controversum)叶枯病病原菌进行鉴定,并采用室内培养法对病原菌的生物学培养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引起灯台树叶枯病的病原菌为芜菁链格孢(Alternaria napiformis Purk.et Mall.)。适合菌丝生长的温度为20~35℃,适宜pH值的范围6~8,最佳碳源为乳糖,最佳氮源为酵母粉,适宜培养基为植物浸汁培养基。  相似文献   

8.
米兰炭疽病是米兰的主要病害之一,多发生在从广东引种到北方的苗株及栽植后的缓苗期,病害发展迅速,造成大量毁株。根据病原菌的形态、培养性状、致病性及寄主范围鉴定为围小丛壳菌[Glomerella cingulata(Stonem.)Spauld.et Schrenk],分生孢子阶段为盘长孢状刺盘孢(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 Penz.)。该菌在米兰上寄生迄今未见报导。  相似文献   

9.
哈密瓜生长期果实腐烂病病原菌的分离、回接与鉴定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进行了哈密瓜生长期果实腐烂病病原菌的分离与纯化以及病原菌的回接试验、哈密瓜苗期接种、哈密瓜接种试验.结果表明,筛选出的 7个菌株均可侵染哈密瓜幼苗和哈密瓜,回接后分离获得菌的培养形状与初次分离菌相同.通过病原菌细菌形态特征观察、致病性测定以及生理生化测定,确定哈密瓜生长期果实腐烂病病原菌种为:丁香假单孢菌黄瓜致病变种(Pseudomanas syringae pv.lachrymans),燕麦食酸菌西瓜亚种(Acidovorax avenae subsp.citrulli Willems et al.),在KB培养基上培养不产生荧光,革兰氏染色为阴性,鞭毛极生3~4根.  相似文献   

10.
香樟内生细菌抑制植物病原真菌及对纤维素利用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香樟分离得到139株内生细茵,采用对峙生长法评价了内生细菌对常见植物病原真菌辣椒疫霉病原菌(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n)、苹果炭疽病原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棉花枯萎茵(Fusarium oxys-porum vasinfectum)、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turcicum(Pass.)Leonard et Suggs)的体外抑制情况.同时,通过内生细茵在微晶纤维平板上的生长情况,对其利用纤维素能力进行了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内生细菌中有35株至少对一种植物病原茵有抑制作用;对辣椒疫霉病原菌(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n)、玉米大斑病茵(Exserohi-lumturcicum(Pass.)Leonard et Suggs)有较为明显的抑制效果;20株能够利用纤维素生长,而且,XG10同时具备抑茵和纤维素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1.
植物内生细菌yc8对番茄早疫病菌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植物内生细菌yc8对番茄早疫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yc8发酵液对番茄早疫病菌孢子萌发有较强的抑制作用,EC50为4.22%。对菌丝生长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证实,发酵液处理后可造成病原菌细胞畸形,胞内物质外泄和细胞壁崩溃。植物离体组织抑菌作用测定结果表明:先喷发酵液后接菌与先接菌后喷发酵液均有良好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2.
广西金花茶炭疽病的病原鉴定及其寄主抗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03年首次在广西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金花茶炭疽病,并从病叶上分离出金花茶炭疽菌;根据致病性测定和病原菌株形态观察结果,将其鉴定为Colletotdchum camelliae Mass.,由该菌引起的金花茶炭疽病在广西属首次报道。为了寻找炭疽病的抗源,通过测定13种金花茶和3种山茶对金花茶炭疽病菌的抗性,结果表明:防城金花茶(C.chrysantha var.phaeopubisperma S.Y.Liang et Z.H.Tang)、东兴金花茶(C.tunghinensis Chang)、多瓣金花茶(C.multietala S.Y.Liang et C.Z.Deng)、小花金花茶(Cmicrantha S.Y.Liang et C.Y.Zhong)、顶生平果金花茶(C.pingguoensis vat.teminalis(Liang et su)S.Y.Liang)5个种或变种表现抗病反应;博白大果油茶(CamelliagigantocarpaHuetT.C.Huang)、红山茶(Camellia japonica Linn)的红露珍品种、金花茶(Camellia chrysantha(Hu)Tuyama)以及显脉金花茶(Camellia euphlebia Merr.ex Scaly)对Colletotrichum camelliae表现为免疫反应,这些抗性材料将为金花茶的种质改良提供优质抗源。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影响苹果树腐烂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及存活的环境因子进行研究,为防治苹果树腐烂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苹果树腐烂病菌分生孢子的萌发条件、在不同环境下的存活时间进行了测试。[结果]苹果树腐烂病菌分生孢子在清水中不能萌发,在PDA、ABA和RA 3种培养基上24 h萌发率均超过80%。分生孢子在0~35℃均可萌发,但在不同温度下萌发时间有较大差异,最适萌发温度是25℃,24 h萌发率超过90%。在0℃培养18 d,孢子萌发率可达64%。分生孢子角在49℃下10 m in即可致死。腐烂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率随紫外线强度增加及照射时间延长而显著下降。在室内外分别测试了腐烂病菌分生孢子角的存活时间。在室内,树枝上的腐烂病菌分生孢子角可存活9周,而在树皮上的分生孢子角放置5周即失去萌发能力。在室外,自然背阴条件下,分生孢子可存活2周;而在向阳处经1周,分生孢子即丧失萌发能力。分生孢子在室温下无菌水中可存活5周。[结论]腐烂病菌分生孢子对环境的适应力较强,在冬季的低温下也能萌发造成侵染。  相似文献   

14.
对采自陕西锦葵科豆科大戟科植物上炭疽病菌的鉴定结果表明,在这三科植物上有以下炭疽病菌的种、专化型和型“①黑线炭疽菌[Coltotrichumdematium(Pers.exFr)Grov];②菜豆炭疽菌[Coletotrichumlindemuthianum(Sac.etMogn)];③黑线疽豆类专化型[Col letotrichumdematium.f.truncota(Schw.)v.Arx].首次发同了锦葵、蜀葵为炭疽菌的新寄主。另外,在蓖麻上发现了一个可疑种。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山楂叶悬钩子炭蛆病的防治方法,采用不同碳氮源对山楂叶悬钩子炭疽病病菌生长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碳源对菌丝生长影响的培养基首选蔗糖、葡萄糖,其次为乳糖、D-果糖;不同氮源对菌丝生长影响的培养基首选蛋白胨;不同碳源对孢子萌发率影响首选葡萄糖、麦芽糖,其次为乳糖;不同氮源对孢子萌发率影响首选蛋白胨、甘氨酸。  相似文献   

16.
宝珠梨疫腐病病原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宝珠梨疫腐病是云南省的一种新记录病害,其病原菌为恶疫霉Phytophthora cactorum (Lebert et Cohn) Schrot.适宜恶疫霉分离培养的培养基是番茄汁培养基、V8汁培养基和PDA培养基。适宜恶疫霉生长的pH值范围在3~10之间,最适pH值为5~6,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为在10~30℃之间,最适生长的温度为20~25℃. 恶疫霉对果糖、麦芽糖、蔗糖等碳源的利用好于其它碳源,对酵母膏、天门冬酰胺、牛肉膏等氮源的利用好于其它氮源。  相似文献   

17.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及孢子萌发法,研究了大蒜鳞茎粗提物对西瓜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iumf.niveum Snyder et Heansen)病菌的抑杀效应。结果表明,随大蒜鳞茎粗提物质量浓度的增加,对西瓜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增强,大蒜鳞茎粗提物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IC)为0.156 25 mg/mL;当大蒜鳞茎粗提物的质量浓度达到10 mg/mL时,对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达100%;质量浓度达到20 mg/mL时,抑菌圈直径最大,为5.7 mm,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达到100%,与对照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说明大蒜鳞茎粗提物可有效抑杀西瓜枯萎病菌。  相似文献   

18.
广东花生新病害──疮痂病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992年春,广东花都市春花牛大面积暴发的一个国内尚未报道的新病害─-疮痂病。1993年此病在当地春花生继续猖獗危害,成为当地花生生产上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报道新病害两年来在当地的危害、症状、病原、发病生态及大田药剂防治的初步调查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