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研究仲丁胺保鲜剂处理对葡萄营养指标的影响。[方法]用仲丁胺粉剂对葡萄进行装袋处理,以不添加保鲜剂为对照,逐日测定葡萄的感官指标、生化指标和理化指标。[结果]经仲丁胺保鲜剂处理的葡萄,其货架期延长了8d,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的含量变化范围均在3%以下,基本接近于新鲜果蔬。[结论]仲丁胺保鲜剂可用于葡萄保鲜。  相似文献   

2.
蒲菜天然保鲜剂的筛选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蒲菜保鲜过程中,通过评价其外观品质及测定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酸含量、呼吸强度、多酚氧化酶活性等指标,筛选最佳保鲜剂及最佳保鲜浓度和温度.结果表明:天然保鲜剂以植酸、雪鲜保鲜效果较佳,其最佳保鲜浓度分别为2.0%~2.5%、4.0%~4.5%,最佳保鲜温度为4~6℃;筛选的保鲜剂能有效地降低新鲜蒲菜的呼吸强度,抑制多酚佑氧化酶的活性,减缓蒲菜的褐变速度,较好地保护蒲菜的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3.
研究复合型保鲜剂对鲜切莲藕PPO活性、褐变指数、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细菌总数等生理生化指标在货架期间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型保鲜剂(0.25%柠檬酸+0.15%D异-抗坏血酸钠+0.15%EDTA-2Na+2.0%双乙酸钠)能较好的抑制鲜切莲藕的褐变,减缓鲜切样品中可溶性固形物Vc的降解消耗,显著抑制样品中PPO的活性,延长货架期。  相似文献   

4.
莆菜天然保鲜剂的筛选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蒲菜保鲜过程中,通过评价其外观品质及测定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酸含量、呼吸强度、我酚氧化酶活性等指标,筛选最佳保鲜剂及最佳保鲜浓度和温度。结果表明:天然保鲜剂以植酸、雪鲜保鲜效果较佳,其最佳保鲜浓度分别为2.0%-2.5%、4.0%-4.5%,最佳保鲜温度为4-6℃;筛选的保鲜剂能有效地降低新鲜蒲菜的呼吸强度,抑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减缓蒲菜的褐变速度,较好地保护蒲菜的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保鲜剂(PS)、微波(MW)和保鲜剂复合(MW+PS)预处理对腊梅切枝瓶插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W+PS预处理具有增效保鲜和加合效应,与CK相比在蛋白质含量、糖含量、鲜质量变化率、干鲜质量百分率、POD活性上分别提高42.18%,47.11%,1.28%,10.57%,75.12%;瓶插寿命延长5.65d;MDA含量及萎蔫脱落率分别降低19.11%,3.17%.MW+PS和MW预处理明显促进了花枝吸收水分,也促进了花枝水分丢失,能较好维持腊梅切枝水分代谢平衡.保鲜剂复合预处理总体优于单独微波预处理,表现了MW与PS的加合效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测定牛场辣椒重量及果型指数等感官形态和辣椒碱、辣椒红色素含量,分析牛场辣椒品质。方法:随机抽取牛场鲜辣椒与干辣椒各50个,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辣椒碱及辣椒红色素,蒽酮比色法检测可溶性糖,灼烧重量法检测灰分。结果:牛场鲜椒中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分别为1.314 mg/L及4.530 mg/L;牛场干椒中辣椒红色素的含量为170.71 mg/kg;干椒辣椒碱含量为1.652%;干辣椒可溶性糖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牛场辣椒是均有独特地方特色的牛角辣椒品系。  相似文献   

7.
"海门小辣椒"是我市三星镇一农民用云南米椒和本地羊角椒杂交选育而成的地方名特品种,因椒果朝天生长,又称"海门朝天椒".该品种色泽好,品质纯,辣味适宜,富含营养,尤其是维生素C含量高达1.5~2%,是我国的出口名牌商品.我市常年种植100多km2,平均亩产鲜椒735kg,常以鲜椒上市、加工成粉、精制辣油、腌制销售等形式销往上海、香港等大城市及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  相似文献   

8.
正1.特征特性。博辣新红秀为中晚熟长线椒品种,首花节位13节,株高约75厘米,株幅约58厘米,果长约28.5厘米、宽约1.6厘米,单果重约28.7克。青果翠绿色,成熟果鲜红色,果型直顺,表面光亮、微皱,商品性好。果实香辣味浓,风味好,鲜食辣中带甜,适合鲜食和剁制、酱制加工。干制率19.4%。干椒辣椒素含量高,粗纤维含量1.8%;鲜椒维生素C含量1.5克/公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鲜切马铃薯的干物质含量、还原糖含量、淀粉含量、多酚氧化酶活性、褐交度等在低温运输条件下的变化,并考察该运输条件下不同保鲜剂的保鲜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低温运输期间鲜切马铃薯的品质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变化过程;采用的最佳保鲜剂组合为0.2%L-半胱氨酸+0.1%植酸+2%柠檬酸+0.1%山梨酸钾;与对照组(清水)相比,该组合保鲜剂可以较好地保持马铃薯的营养品质,延缓了鲜切马铃薯的褐变和抑制了多酚氧化酶活性,在此条件下模拟运输12d,鲜切马铃薯外观色泽基本保持良好。  相似文献   

10.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鲜切莲藕复合涂膜保鲜剂.根据不同保鲜剂的功能特性,选择7种保鲜剂(L-半胱氨酸、柠檬酸、草酸、L-精氨酸、海藻酸纳、亚麻籽胶、壳聚糖),考察不同质量分数保鲜剂对鲜切莲藕色泽的影响.以此单因素试验结果为基础,采用Design-Expert.V8.0.6.1软件进行响应面试验方案设计.结果表明,所选7种保鲜剂均可显著(P<0.05)延缓鲜切莲藕表面褐变;鲜切莲藕复合涂膜保鲜剂最佳组合为:0.50%海藻酸钠+0.27%L-半胱氨酸+0.76%柠檬酸.在此条件下鲜切莲藕贮藏12 d后色差值为1.86,菌落总数为2.69×105 CFU/g,与回归方程预测值相近.表明海藻酸钠复合L-半胱氨酸和柠檬酸涂膜处理可有效延缓鲜切莲藕表面褐变和微生物腐败,维持较好的鲜切莲藕商品品质.  相似文献   

11.
采用采后生理调节与抑菌防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单因素筛选,多因素优化组合,研究配制青椒保鲜剂。研究表明,青椒的成熟衰老与乙烯作用关系密切,乙烯合成抑制剂或促衰老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可通过青椒的果柄和萼片进入果实内部,可延长青椒的贮藏期和保鲜期。研制的青椒保鲜剂与对照青椒保鲜剂相比,在8~15 ℃贮藏条件下,贮藏25 d、50 d,0级果率分别提高33.1 %、17.9 %,商品果率分别提高4.3 %、6.5 %,腐烂指数分别降低66.7 %、34.0 %;与空白对照相比在8 ℃贮藏2个月,0级果率、商品果率分别提高47.6 %、26.9 %,腐烂指数降低78.7 %。  相似文献   

12.
辣椒维生素C含量变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测定食用青椒中长椒类不同品种的辣(半辛辣)椒的V_c含量为40.73~140.11mg/100g,灯笼椒类的甜椒为31.84~72.88mg/100g。果形指数大,果色深的V_c含量高,两者与V_c含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38、0.9300。F_1的V_c含量与其双亲的关系为F_1=19.11+0.748(P_1·P_2)~1/2果实由小长大,V_c含量逐渐提高,生理成熟期红椒达最高含量。保护地栽培的辣椒,比露地的辣椒V_c含量低,温室、大棚栽培的辣椒,比露地栽培的V_c含量分别低33.5%、37.9%。三要素中钾对辣椒V_c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氮,缺钾和缺氮的比氮磷钾处理V_c含量低30.8%和23.2%,低温下贮藏15天,V_c减少55.6%,作者还从光合能力及酶的活性方面探讨了V_c变化的生理生化实质。  相似文献   

13.
二氧化氯对青椒采后生理和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研究二氧化氯(ClO2)对青椒的保鲜作用,为青椒的贮藏提供新方法。【方法】用二氧化氯气体(0、5、10、20、50 mg·L-1)处理青椒,研究二氧化氯对青椒采后生理和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5、10、20、50 mg·L-1的ClO2处理对青椒的腐烂有明显的抑制作用,40 d时其腐烂率均小于对照的50%;其中50 mg L-1的处理对腐烂的抑制效果最明显,贮藏到30 d时才有腐烂发生,40 d只有对照的1/4。20、50 mg L-1ClO2可显著抑制青椒的呼吸(P<0.05),5、10 mg·L-1对呼吸的抑制作用不显著(P>0.05)。除50 mg·L-1外,5、10、20 mg L-1ClO2处理使MDA含量低于对照,但无显著差异(P>0.05)。5 mg·L-1的处理可以减缓青椒叶绿素的降解,10、20、50 mg·L-1的处理使青椒叶绿素含量低于对照,但无显著影响(P>0.05)。ClO2可保持青椒的营养成分,对青椒VC、可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一定的保留作用;对青椒的风味无影响。【结论】二氧化氯可以有效延缓青椒的采后生理变化,保持青椒的品质。  相似文献   

14.
辣椒果实中辣椒碱和二氢辣椒碱的含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辣椒中引起辛辣味的主要化学成分辣椒碱和二氢辣椒碱的含量为标准,利用HLPC法测定了不同辣椒品种果实整体及不同部位中辣椒总碱的含量。结果显示,辣椒总碱含量占干重变化范围为0.02%~0.582%;辣椒碱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朝天椒>线辣椒>羊角椒>青椒>彩椒,辣椒碱含量占辣椒总碱变化范围为37.0%~66%;二氢辣椒碱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朝天椒>线辣椒>羊角椒>彩椒>青椒,二氢辣椒碱含量占辣椒总碱变化范围为23.8%~53.1%。辣椒果实不同部位辣椒碱含量的趋势为胎座>果皮>种子。  相似文献   

15.
沼液对有机基质栽培青椒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试验以青椒为供试植物,用不同浓度沼液代替无机营养液进行有机基质栽培。研究结果表明:沼液处理能明显提高青椒的产量,其中以处理他产量最高,产量为78456kg/hm^2。沼液还能提高青椒商品果合格率,沼液处理和对照相比,均具有极显著差异,处理他最高,达94.1%。而对照为64.3%。沼液降低了青椒果实硝酸盐含量,并且达到极显著水平。T1处理青椒果实硝酸盐含量最低,平均为16.26mg/kg,而对照为57.88mg/kg。施用沼液不能提高青椒果实Vc含量,但施用沼液可降低果实的酸度,糖酸比以他为最高,因此沼液能使青椒果实的口味有所提高。沼液对青椒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以海南产青椒为试材,对原料进行切分、漂烫、护绿、硬化、配汤汁、装罐、杀菌等工序参数的研究.结果表明,较佳护绿条件为:0.17%的NaHCO3和3%的NaCl混合液中漂烫10 s,再在0.2%的NaHCO3溶液中冷浸2~3 min;最适硬化条件为:0.2%的CaCl2溶液中浸泡20 min;通过L9(34)正交试验得出最适的汤汁配比为:16%的白砂糖,1.3%的柠檬酸和2.0%的食盐;最后经沸水杀菌15 min可生产出风味较佳的酸甜青椒罐头.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控制和延缓采后果蔬抗坏血酸(ASA)含量的下降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采后红提和青椒为试材,研究热激和储藏温度对其ASA含量及代谢相关酶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15℃下青椒和红提的ASA含量下降比25℃下慢。经过10 min热激处理后,红提的ASA含量瞬间上升,随后迅速下降;青椒中ASA含量有部分损失。说明热激处理不能有效延缓红提ASA含量的下降,可以延缓青椒ASA含量的下降,提高青椒贮藏品质。不同温度下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抗坏血酸氧化酶(AAO)活性均呈下降趋势。经过10 min热激处理后,红提的APX和AAO以及青椒的AAO活性瞬间下降明显,红提和青椒中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活性瞬间提高,随后迅速降低;而红提中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AR)活性提高,青椒中MDAR活性降低。[结论]在储藏过程中,DHAR的活性可能是影响ASA含量变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氮肥减施条件下,筛选出适合辣椒生长的氨基酸液体肥料比例,提高辣椒的产量及品质。【方法】以辉腾8号为材料,共设6个处理,以常规施肥为对照,减施氮肥10%、20%、30%、40%、50%,配施氨基酸液体肥料,测定辣椒的生长指标、产量及品质指标,分析氨基酸液体肥料替代化肥对辣椒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各处理对辣椒的生长、产量及品质都有影响。T4处理可以提高辣椒的产量,其中,单果重、单株果实数、单株产量、小区产量分别比CK提高0.17%、28.98%、10.11%、24.64%。同时,T4处理可以改善辣椒的品质,果形指数、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VC比CK提高12.62%、10.92%、3.63%、30.44%,硝酸盐含量比CK降低22.61%。【结论】氨基酸液体肥料可以替代部分氮肥且T4处理(减施氮肥40%,配施28 kg/667m2的氨基酸液体肥料)进行基施和追施,可使辣椒的产量和品质达到最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辣椒(Capsicum annuum)新品种皖椒18的推广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比较皖椒18和对照品种的产量、品质和抗病性等指标,探讨了皖椒18的生产潜力和推广价值。[结果]皖椒18中早熟;果实羊角形,果长17~20 cm、果肩1.6~1.8 cm;鲜椒单果重20~25 g,干椒单果重3.0~4.5 g;果面光滑,果指10.9,肉厚0.23 cm,心室数2~3个;嫩果颜色深绿,干椒暗红、光亮。皖椒18持续坐果力强,一般单产3万kg/hm2以上,显著高于对照8819。皖椒18干物质、粗脂肪、粗纤维和总糖含量均低于对照湘辣2号,但红色素色价及VC、辣椒素含量均高于对照湘辣2号,总体品质优于对照。皖椒18抗病毒病,高抗炭疽病、疫病和青枯病,抗病性强。[结论]皖椒18熟期早、产量高、米质优,是绿椒、红椒和加工干椒多用型品种,适宜在安徽、湖南、江苏和云南等地种植,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