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以来自铜矿区(CS)和非矿区(UCS)两个海州香薷种群为对象,通过室内水培实验,分析了两种群幼苗在铜及营养缺失胁迫下植物生长、铜富集及矿质营养含量的差异。结果显示,铜、低营养胁迫及其相互作用对非矿区种群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矿区种群的影响则远比非矿区种群小,且较低铜浓度(25μmol/L Cu)明显促进了矿区种群的生长;从耐性指数结果看,矿区种群铜耐性指数和营养胁迫耐性指数均高于非矿区种群。这表明矿区种群不仅进化为铜耐受种群,同时也进化成营养胁迫耐受种群。低营养胁迫明显促进了植物对铜的吸收和运转,如在低营养胁迫和25μmol/L Cu复合处理下,矿区种群根铜含量约为单一铜处理的25倍,非矿区种群是单一铜处理5倍多。低营养胁迫和过量铜显著减少了非矿区种群矿质营养元素如P, Mg, K和Mn的吸收积累,而矿区种群则仍然能保持相对稳定;在铜和营养缺失复合作用下,两个种群矿质营养除Ca 和部分Fe外,均显著减少,但矿区种群减少程度明显比非矿区种群小。这些结果表明,矿区种群在胁迫条件下具有保持营养相对稳定和平衡的能力,这种能力使其能在高铜污染和营养缺乏的土壤中正常生长和定居。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铜超富集植物鸭跖草中内生菌对铜的抗性及其促生效果,从污染区和非污染区鸭跖草体内分离抗铜内生菌株并对其促生性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从污染区鸭跖草中分离出抗铜性内生细菌3株(SRW、SJW、SLW),抗铜性内生真菌2株(ZJW、ZLW);从非污染区鸭跖草中分离出抗铜性细菌(SJF)和真菌(ZJF)各1株。进一步研究表明:(1)分离出的内生细菌SRW、SJW抗Cu~(2+)浓度最高为2.5 mmol/L,内生真菌ZJW抗Cu~(2+)浓度最高为4.5 mmol/L,污染区鸭跖草体内内生菌抗铜性更强。(2)根据对各内生菌促生性研究发现筛选出的内生菌均能产生吲哚乙酸且有较强的增磷能力,但分泌铁载体的能力均较差,在增磷能力方面以真菌ZJW最强,细菌SJF次之。铜超富集植物鸭跖草中分离到的内生菌具有较强的耐铜能力和较好的促生效果。  相似文献   

3.
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齿果酸模(Rumex dentatus L.)叶片中的总黄酮,同时研究其总黄酮的抗氧化性。以总黄酮得率为指标,以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为考察因素,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齿果酸模总黄酮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进行优化,过聚酰胺柱后对其清除DPPH自由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齿果酸模叶片中总黄酮超声波辅助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8∶1((mL∶g)、提取时间35 min、提取温度80℃,在此条件下提取2次,实际测得的总黄酮得率为6.91%,模型预测值为7.01%,证明该模型得出的齿果酸模总黄酮提取的参数是可行的,所提取的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有一定的清除能力,过柱纯化后的总黄酮清除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
以经过实验室连续2代重金属铜胁迫处理的海州香薷种群和对照种群的种子为供试材料,探讨铜胁迫对海州香薷种子形态、萌发以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2代铜胁迫处理的海州香薷种群的种子表面积、周长、长度和宽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种群;在多数铜浓度下,铜胁迫处理种群的种子活力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种群;在铜浓度为5、100μmol/L时,铜胁迫处理种群后代的胚轴长度显著低于对照种群;在铜浓度为5、500μmol/L时,铜胁迫处理的海州香薷种群幼苗的胚根长度显著高于对照种群;在铜浓度为5、20、100、250μmol/L时,铜胁迫处理种群后代的胚轴鲜质量要显著低于对照种群;在铜浓度为100、500μmol/L时,铜胁迫处理种群后代的胚根鲜质量显著低于对照种群。  相似文献   

5.
Cd2+和Cu2+对水稻土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重金属Cd^2+、Cu^2+对黄松水稻土微生物种群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所设置的浓度范围内,重金属对不同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影响差异较大。当Cd^2+浓度0.5mg/kg时,对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种群生长均具有促进作用;当Cd^2+浓度1.0mg/kg时,对土壤真菌种群的生长仍具有促进作用,而放线菌和细菌种群的生长已受到明显的抑制作用;当Cd^2+浓度1.5mg/kg时,土壤真菌种群生长也受到抑制。Cu^2+对微生物种群生长的影响则以土壤真菌种群受抑制作用最强,在Cu^2+的添加量为50mg/kg时,土壤真菌种群即受到抑制作用;细菌种群受抑制作用较弱。土壤微生物种群对Cd^2+的敏感度为放线菌〉细菌〉真菌,对Cu^2+的敏感度为真菌〉放线菌〉细菌。Cd^2+、Cu^2+对土壤酶活性的抑制作用表现为中性磷酸酶〉脲酶〉蔗糖还原酶〉过氧化氢酶。  相似文献   

6.
有效氯对4种单胞藻种群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室温下,研究了不同有效氯浓度对新月菱形藻,扁藻,球等鞭金藻和湛江等鞭金藻种群增长的影响,以及在10mg/L的有效氯浓度下,不同接种时间对扁藻种群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mg/L以上的有效氯对单胞藻的种群增长已产生了抑制作用,随着有效氯浓度的增加,其抑制作用增强,几种饵料藻类对有效氯的耐受顺序为:等鞭金藻>扁藻>新月菱形藻,有效氯对单胞藻的毒性作用不但与有效氯的初始浓度有关,而且与有效氯的衰减密切相关,有效氯浓度相同时,对单胞藻生长的抑制作用随接种时间的延后而减小。  相似文献   

7.
白背飞虱自然种群生命表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广东海陵岛白背飞虱不同世代种群均受到天敌捕食作用的显著控制,成虫的迁出对处于早稻拔节期世代的种群控制作用较大,成虫迁移后的居留率与下代卵量概率,对种群发展趋势的控制作用十分明显,但不同世代的成虫迁出比率差异较大。下代卵量概率既是重要因子,又是关键因子。该因子的定量分析对于成虫期较长的昆虫种群动态描述是重要的。重要因子分析与关键因子分析相结合,有助于明确对种群动态产生实际作用控制因子及其作用强度。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珍稀保护植物十齿花种群的结构动态和分布格局特征,在贵州玉舍国家级森林公园设置了10个有代表性的样地,应用相邻格子法进行调查获得野外资料。根据径级结构图、高度结构图、种群特定时间生命表和存活曲线分析十齿花种群动态;应用聚集强度指数分析种群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十齿花幼苗幼树总体上比例较大,但多数样地的种群有衰退的趋势;随着个体的不断生长,个体死亡率逐渐增大;种群格局整体上呈集群分布,但在不同发育阶段,集群程度有所差异,随着种群径级的增大和高度的增长,聚集强度逐渐下降。十齿花的种群结构和分布格局受十齿花生物学特性以及人为干扰等因素的影响。分析认为,林窗的形成有利于十齿花幼树幼苗的更新,保持十齿花种群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CO_2浓度和初始密度对两种色型豌豆蚜种群增长率的影响.【方法】在二氧化碳光照箱中设置3个CO_2浓度,分别为对照组380μL/L、中等浓度550μL/L和高浓度750μL/L,并利用紫花苜蓿为寄主植物单株饲养不同的初始密度豌豆蚜,记录在定殖14 d和21 d后各处理豌豆蚜的种群数量,并计算种群增长率.【结果】随着初始密度的增加和CO_2浓度的升高,豌豆蚜的种群增长率均显著递减;同一初始密度条件下,豌豆蚜的种群增长率随着CO_2浓度的升高呈现下降趋势.【结论】豌豆蚜种群存在密度效应,即种群的初始密度会显著抑制豌豆蚜种群的增长速率;同一初始密度条件下,高浓度CO_2对种群的增殖率同样存在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宝天曼地区主要树木种群在群落中的竞争干扰状态,应用53株对象木及其竞争木的调查数据,采用Hegyi单木竞争指数模型,对锐齿栎和化香树木种群的种内和种间竞争数量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锐齿栎树木种群的种内竞争大于种间竞争,化香树木种群的种内竞争小于种间竞争.对距对象木2、4、6、8m范围内的竞争强度计算结果表明.锐齿栎和化香种群竞争强度最大值均出现在O~2m的范围内.对象木竞争强度与胸径大小的关系服从幂函数曲线模型,且胸径达到20cm后竞争强度的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2个斑块上种群扩散的食饵-捕食系统,主要研究了当其中一个斑块受到输入量存在极限值的外来毒素污染时,扩散对2个斑块上3个种群生存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扩散存在且扩散率满足一定条件时,食饵种群和捕食者种群在未来时刻将全部灭绝;而当扩散率满足另一条件时,食饵种群和捕食者种群将持续生存,进而会影响斑块上的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12.
铬污染地区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 L.)生理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现场采集样品及室内测试方法,对生长在某铬污染区内,距污染源10 m和100 m的芦苇叶片光合及抗氧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距污染源10 m处芦苇叶绿素含量低于100 m处,类胡萝卜素含量几乎一致,而污染区内两处芦苇光合色素含量均明显高于非污染区;污染区内芦苇叶片叶绿体吸收光谱、低温荧光发射光谱及叶绿素荧光参数与非污染区一致,表明污染区芦苇光合作用光反应能正常进行;SOD与CAT活性均明显高于非污染区,其中10 m处两种酶活性略高于100 m处;丙二醛含量与非污染区基本相同,说明污染区芦苇叶片未受到严重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3.
含硫尾矿废水对水田土壤的污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受铜矿尾矿废水影响的受害农田之结果表明,虽然废水硫化物含量低于排放标准,但其硫酸盐含量却比水库水高出10倍,受废水影响,土壤全硫含量(特别是水溶性和吸附性硫部分)显著增加,同时,土壤的C/S比值显著下降,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在渍水条件下形成强烈的还原性环境,使土壤中硫化物含量迅速增加,从而对水稻根系造成毒害,因此,笔者建议在我国的废水排放标准及农田灌水水质标准中,增加硫酸根监测项目和标准。  相似文献   

14.
煤矿塌陷区水污染对鱼类肝细胞DNA的损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技术,初步研究了永城煤矿塌陷区水污染对鱼类肝细胞DNA的损伤。结果表明:塌陷区鱼类肝细胞DNA损伤程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当地采煤塌陷区的水污染较严重,对鱼类肝细胞造成了损伤。  相似文献   

15.
以油田外围未受污染的羊草作对照,分析了大庆油田开采区受落地原油污染的草原土壤及其上生长的羊草中的挥发酚、石油烃、芳烃和苯并[a]芘4种污染物的质量分数。结果表明,受到石油污染后,土壤中石油污染物质量分数可以达到土壤背景值的几十倍,污染的和清洁对照的羊草中4种污染物质量分数的差异极显著。在低背景值情况下,挥发酚和苯并[a]芘在羊草中的残留率分别达到13.54%和6.87%。污染羊草中的挥发酚、石油烃和苯并[a]芘3种污染物的残留量与土壤中的质量分数之间有着显著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6.
王征帆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6056-6057
[目的]全面了解铜在玉米体内的累积规律。[方法]通过对自植玉米进行模拟污水污染试验,研究重金属铜在污水-土壤-玉米间的迁移累积情况。[结果]模拟污水污染尚未对玉米正常生长产生明显的外观、形态污染。污染区玉米中的铜含量明显高于未污染区玉米中的铜含量。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对重金属铜元素有明显的吸收,但不同生长期对铜的吸收强度不同。铜在玉米各部位的迁移累积顺序为:根、茎节、茎、籽实、叶。污染区玉米成熟后籽实中的铜含量很低,可以食用,根部中的铜含量很高。[结论]该研究为净化土壤中重金属铜元素污染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永城煤矿塌陷区水污染对鲫鱼外周血细胞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选用鲫鱼(Carassius auratus)为研究对象,以相对无煤矿污染的商丘天沐湖为对照,以煤矿污染较严重的永城煤矿塌陷积水区为研究样地,研究永城煤矿塌陷区水质对鲫鱼外周血细胞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天沐湖相比,永城煤矿塌陷区样地鲫鱼的红细胞数量极显著增加(P<0.01),但白细胞数量差异不显著(P>0.05);从白细胞分类计数统计结果看,淋巴细胞极显著增加(P<0.01),血栓细胞极显著减少(P<0.01),单核细胞显著减少(P<0.05);嗜中性粒细胞虽有减少,但两地差异不显著(P>0.05)。总之,永城煤矿塌陷区水污染已造成鲫鱼外周血细胞数量发生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地衣重金属富集能力及其在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前景.[方法]利用地衣移植法把丽石黄衣移植到乌鲁木齐市区15个监测点,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量地衣体内6种重金属含量,根据重金属含量计算单项污染量指数和Nemerow综合污染指数.[结果]随着移植时间的延长地衣体内的重金属含量出现上升趋势,丽石黄衣体内重金属含量具有显著的时空变化特征.同时把单向污染量指数作为变量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显示15个监测点分为轻污染区、中度污染区、重污染区,严重污染区等三个等级.[结论]地衣具有较高的重金属富集能力,对大气污染较敏感,可以作为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指示地衣种类.  相似文献   

19.
以盆栽试验法分析了在土壤Cu水平为0、20、50、100、150mg·kg-1的条件下,接种Glomusintraradices,接种Glomusmosseae及混合接种Glomusintraradices、Glomusmosseae对宿主植物紫云英吸收N、P、K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接种相比,接种AM真菌显著提高了宿主植物对N、P、K的吸收,土壤中Cu浓度越高,接种处理对紫云英吸收N、P、K的效果越显著。在Cu污染土壤中接种AM真菌增加宿主植物对N、P、K等营养元素的吸收有可能是宿主植物对Cu污染抗性提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香根草对土壤中铜离子富集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不同污染程度的土壤中的铜离子含量,以及香根草的叶和根中铜离子的含量,研究香根草对重金属铜的富集特性。结果表明,香根草对土壤中的铜离子有富集作用,能够减少土壤中重金属铜的含量,达到改良受铜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