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旅游发展典型区域——阳朔县的土地利用变化对当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利用该县1999、2005和2010年以及土地规划中规划年末2020年的土地利用动态数据为基础,参考Costanza等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和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服务价值表,估算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损益,并分析旅游产业发展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999年~2005年阳朔县耕地面积缩减980 hm2,林地、水域和湿地都不同程度的增加,而未利用土地减少了约5 262.9 hm2;2005年~2010年间各类型的土地面积都有所增加,林地增速最快,共增加了16 257.7 hm2左右,而未利用土地缩减了约42 915 hm2;1999年至规划年末2020年耕地有小幅缩减,未利用土地缩减幅度最大,而林地、水域和湿地面积持续增加。整个研究期内,阳朔坚持旅游强县的发展战略,未利用土地面积大幅缩减并转化为林地、水域用地等以改善生态环境。1999年阳朔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1067.37×106元,2005年小幅上升,到2010年已达到1 487.29×106元,而1999年至规划年末2020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了1 002.88×106元,由此可见,阳朔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逐年增加且增幅也在加快。阳朔县以生态旅游、山水休闲旅游和农业旅游为主导的旅游产品发展策略为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促进了当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资阳市上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效果进行了客观、全面、科学的评价,指出影响规划实施评价的因素包括社会意识度、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完成性指标等8个方面;并对上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效果进行了量化研究,以期为新一轮资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间变化和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市1992和2007年遥感图像和统计数据为依据,分析了北京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对不同时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动态评估,并依据各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北京市生态系统服务进行分区规划.结果表明:北京市土地利用发生了很大变化,1992年以林地和农田为最主要的利用方式,2007年林地、草地、农田、建设用地所占比重都比较突出,显现了大都市各种用地较均衡的局面;研究期内总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由528.27亿元降至485.04亿元,其中农田的变化量最大,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66.2亿元,变化率达49.74%,林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随森林覆盖率的提高增加29.36亿元,由于水域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很高,其面积减少不大,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了9.27亿元,草地面积增加较大,其生态价值呈增长趋势;依据各区各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将北京市划分为水源涵养区、生态屏障区和生态涵养区、城市未来发展区、首都功能核心区和城市功能拓展区5类,为宏观控制土地利用提供依据,便于实现各功能分区的差别化管理.  相似文献   

4.
根据马家河乡2005年和2010年的土地开发利用数据,采用Costanza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ESV)计算方法,对其不同利用类型土地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森林生态系统单项服务功能的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马家河乡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中,以林地、居住及建设用地等类型变化为主。其中,林地面积减少的最多,其所占国土总面积的比例减少幅度达到11.94%;其次为耕地面积,减少了3.02%;果园、草地水域的面积基本保持不变;而居住及建设用地增幅最大,达到了8.14%。马家河乡土地的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价值以林地价值减少最多,达到664.5元;果园价值减少459.77元;耕地价值减少188.97元;草地价值减少了64.39元;水域、居住及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的价值有不同程度的上升。马家河乡森林生态系统单项服务功能价值中除了森林游憩保健服务功能的价值有所上升,其余各项服务功能的价值均有不同程度地下降。  相似文献   

5.
郭菲菲  滕琛 《绿色科技》2012,(7):108-109
根据且末县第十二个五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土地利用类型数据,估算且末县在"十二五"期间的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研究表明:2010~2020年,且末县耕地、林地和草地面积有所增加,未利用地面积减小,生态服务价值呈增长趋势。指出了通过计算土地生态服务价值可以为科学合理利用土地、维持土地生态系统平衡、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采用福州市仓山区2000年、2010年土地利用数据,运用GIS方法提取了10年间的仓山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数据。采用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测算方法对仓山区土地利用数据进行了分析处理,测算了仓山区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结果表明:2000~2010年,仓山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这与土地利用变化密切相关。提出了控制建设用地的扩张,保护水域、林地、耕地和园地等生态价值系数高的土地利用类型的建议,以提升仓山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7.
土地利用结构的改变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深远。参照前人提出的陆地生态系统价值当量因子表并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计算出研究区2005~2013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VESV。结果表明:莲花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构成中,林地占主要部分,达到75%以上,其次是水域。研究区总VESV由2005年的45.73×107元减少到2013年的44.81×107元,林地面积的减少以及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加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的主要原因;对开展"综合土地整理"项目的五村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华村和立马村的单位面积ESV较高,说明两村生态效益较高,土地利用规划更加合理;桐木村的单位面积ESV最小,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增加林地面积,保护耕地,减少未利用地向建设用地转变。研究期内各土地利用类型的敏感性指数均小于1,说明研究结果可信。  相似文献   

8.
在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估的研究中,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评估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以石羊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分析了2006年该流域各市县土地利用情况。考虑到生态服务价值在流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参考了Costanza计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方法,结合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单位面积服务价值表,对石羊河流域的土地利用情况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以及空间幅射效应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石羊河流域的生态服务价值从上游到下游逐渐递减,流域周边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影响其生态服务价值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和规划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国土空间用地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变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北京怀柔科学城2009年、2020年2期的卫星影像数据作为数据源,通过空间转移矩阵方法分析研究区域的国土空间用地类型转移及变化特征,运用价值当量因子评估法揭示研究区域内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分布差异及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北京怀柔科学城耕地面积下降最多,主要转化为建设用地,而林地、草地、水体等用地类型也有一定程度的转移,但整体呈上升趋势;2009—2020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变化幅度不大,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水体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幅较大,其他用地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小幅上升,但耕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下降趋势;国土空间用地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呈正相关关系,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幅度相对于国土空间用地变化幅度较大。研究结果可为国土生态空间可持续管理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双碳”目标和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探讨长江首城——宜宾市自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自然资源保护等生态工程以来土地利用格局的变化以及生态环境的响应,为该地区的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环境治理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基于2000年、2010年、2020年3期遥感影像数据,以宜宾市域为研究范围,从土地利用动态度、生态环境质量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等方面综合分析了宜宾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结果表明:(1)自2000年以来,宜宾市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草地、耕地面积减少,林地面积先增后减呈波动变化,建设用地、水体面积增加。建设用地和水体动态度最大且呈正向变化。(2)20年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从333.21亿元增至347.82亿元,增长了14.61亿元。(3)2000年、2010年、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分别为0.4065、0.4077、0.4078,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在维持着相对平衡的同时呈现出上升态势,但在区域内部改善与恶化并存。宜宾市长江生态第一城的建设任重而道远,未来应继续扎实推进岷江、向家坝库区等地的生态修复工作,着重提升区域生态系统服务能力,切实走好宜宾的生态、低碳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阳宗海流域地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南方丘陵山地带西缘,生态区位极为重要,对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景观格局变化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基于1990—2018年的阳宗海流域遥感影像数据,利用ArcGIS空间统计方法,计算该时间段阳宗海流域的土地利用动态度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结合当量因子法,分析阳宗海流域28年间的景观格局时空演变特征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其的响应。结果表明,28年间,阳宗海流域景观类型以耕地、乔木林地、灌木林地和湖泊为主。景观结构转移最频繁的是灌木林地,共转出5 562.08 hm2。生态系统服务价值1990年最高(19.65亿元),2018年最低(18.91亿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高区域的分布与湖泊、人工湿地和沼泽湿地的分布一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各景观指数存在较高相关性,其中斑块个数、斑块密度、景观形状指数和蔓延度指数与各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相关性均较高。近28年来,阳宗海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呈下降趋势,建设用地的扩张、土地利用类型向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转变及人类活动对土地的过度影响降低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调整研究区土地结构、优化土地配置时,应充分重视水...  相似文献   

12.
以云南省文山州清水河水库为例,对其环境影响区域内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全面预测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清水河水库实施后,研究区内土地利用类型并未发生显著变化,旱地依旧是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生态系统总体格局并未发生改变;研究期间虽然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呈上升趋势,但工程建设对多数生态系统功能价值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在生产建设和管理中,要加强林地保护,尽量降低生态系统的损失;清水河水库下闸蓄水后,水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将会对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将产生较大影响;研究区内生态系统服务之间存在显著的协同关系。  相似文献   

1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是用货币直接或者间接衡量生态系统服务的各种指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反映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基于DEM数字高程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土壤数据、气象数据和水资源统计数据,利用InVEST模型评估洞庭湖生态经济区2005年、2010年和2015年的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碳储存三种生态系统服务物质量,并...  相似文献   

14.
土地规划整理是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目标相结合,运用基础设施实施配套建设,按照优化配置和合理布局的方式进行用地结构的使用,提升土地的使用效率。文章主要从土地开发整理着手,对整理的措施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5.
以谢高地等对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表为参照,分析研究了武汉市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2001~2015年武汉市耕地、草地面积逐渐减少,林地、水域、建设用地面积呈上升趋势;武汉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由2001年的127.10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137.88亿元,变化率为8.47%,主要是因为林地和水域面积增加所致。武汉市应采取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并重的绿色发展理念,注重保护林地、水域等具备高生态价值的生态用地,以实现武汉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乡镇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以孟河镇为例采用生态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法评价了区域生态承载力,利用景观生态学方法分析了孟河镇总体规划实施后区域景观格局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孟河镇生态系统弹性度为弱稳定,资源-环境承载力为中等承载,承载压力度为较高压,规划实施对区域绿地景观优势度提升较大,有利于增加区域生态系统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向海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效益价值估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郝运  赵妍  刘颖  冯江 《吉林林业科技》2004,33(4):25-26,34
依据吉林省湿地生态环境调查报告、吉林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等有关内容及湿地经济评价的方法对向海自然保护区湿地效益价值进行了评估,包括功能效益价值、用途价值和属性价值。对向海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效益总价值进行了估算,得出结论:该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总效益价值为47.84亿元/a。  相似文献   

18.
以生态系统服务为基础,通过比较不同适宜性耕地与草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高低,对奈曼旗的耕地生态补偿标准进行探讨。先利用谢高地等人制定的中国不同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表,计算出了适合于本研究区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再根据研究区不同适宜性耕地单位面积粮食作物的产量,利用当量因子法,制定了适合于本研究区的当量因子表并计算出了不同适宜性耕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通过比较奈曼旗不同适宜性耕地与草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可以看出:研究区内不适宜性耕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992.55元/hm2·a)与临界适宜性耕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3 941.78元/hm2·a)要低于草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7 303.41元/hm2·a)。因此,把上述2种耕地退为草地,将会提高土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同时有利于沙漠化治理及生态环境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以福建省自然保护区为例,依据2000年、2005年和2010年福建省土地利用数据,利用ArcGIS软件分析各类型土地利用的面积及其变化特点,并参照谢高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方法,分析了福建省自然保护区内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2000—2010年,土地利用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各类型之间转换比较频繁,且林地面积逐渐在减少,园地和建设用地面积逐渐在增加,其他土地类型面积先增加后减少;(2)2000—2010年,林地主要转变为园地和耕地,园地主要由林地和草地转换而来,林地为自然保护区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3)2000—2010年,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逐渐减少,且土地利用变化与各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相对一致。  相似文献   

20.
通过区分直接经济价值与生态系统调节和支持服务,本文构建了适用于城市土地利用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评价模型,并以三亚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规划落实后,ESV总量将出现下降,其中直接经济价值下降明显,而生态调节和支持服务价值则有所提升,反映出三亚城市发展重心由经济到环境的变化。作为对三亚ESV影响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林地和园地构成了三亚市ESV总量的主体,且三亚市ESV受对二者的变动最为敏感;水域对三亚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功能有很大影响。本研究结果可为城市建设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