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准确了解临沧主栽澳洲坚果品种果仁品质,建立品质综合评价模型,选用色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对临沧市主栽的8个澳洲坚果品种开展果仁品质分析研究并通过变异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因子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显示:(1)8个品种果仁外形整体较大,除果仁出仁率偏低外,其余主要指标与国内外与报道研究结果基本一致,K等3种有益矿物质含量相对较高,Pb等5种有害重金属元素含量均较低,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食用价值。(2)系统聚类分析可将8个坚果品种分为果型纵径和蛋白质含量具有优势类群、重量和蔗糖含量具有优势类群、出仁率和脂肪具有优势类群;主成因子分析显示,‘农试788’等4个品种得分为正数,明显优于其它4个品种。(3)果仁含有肉豆蔻酸等8种脂肪酸,其中油酸、棕榈油酸、棕榈酸的含量明显较高。总体而言,临沧主栽澳洲坚果品种果仁整体表现较好,部分指标优于其他产区,果仁品质存在明显差异,具有改良空间。  相似文献   

2.
澳洲坚果果仁氨基酸含量的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进一步了解澳洲坚果果仁的营养品质,为澳洲坚果良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对5个品种澳洲坚果果仁氨基酸的种类、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澳洲坚果果仁富含17种氨基酸,其中含有人体必需氨基酸7种,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27.86%,并且比例稳定,变异系数仅为2.2%;澳洲坚果果仁氨基酸的种类以脂肪族氨基酸为主,芳香族和杂环族氨基酸也占有较大的比例。  相似文献   

3.
澳洲坚果种质果实品质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澳洲坚果优质栽培和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对28份澳洲坚果种质资源进行了连续2年的观测,并采用变异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分析方法,从物理指标(带皮果单粒鲜质量、带壳果单粒干质量、果壳厚度、单粒果仁干质量、出仁率和一级果仁率)和化学指标(粗脂肪、粗蛋白、可溶性总糖、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及8种矿质元素含量)两方面对其果实品质的多样性进行了测定与分析。变异性分析结果表明:澳洲坚果果实品质的性状变异丰富,变异系数在1.43%~27.75%之间;其变异幅度,以锰含量的变异为最大,粗脂肪含量的变异为最小。不同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一些果实的品质性状之间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果实品质性状变异存在多向性。  相似文献   

4.
澳洲坚果果仁中粗脂肪与脂肪酸含量的变异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深入了解澳洲坚果果仁的营养品质特点,从而为澳洲坚果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以8种澳洲坚果主栽品种为试样,研究了不同品种果仁中粗脂肪和脂肪酸含量的差异情况.结果表明:8种澳洲坚果果仁中粗脂肪含量在717.4~760.3 mg·g-1之间,品种间的变异系数为1.94%,方差分析结果还表明.各品种问粗脂肪含量无显著差异;澳洲坚果果油富含8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所占比例高达80%以上,主要为油酸和棕榈油酸,而饱和脂肪酸只占20%以下,主要是棕榈酸.  相似文献   

5.
澳洲坚果被誉为世界坚果类中的"坚果之王",较其他木本坚果有更高的经济价值.近年来我国澳洲坚果种植面积增长迅猛,已占到世界总面积的60.5%.伴随种植面积的扩增,我国澳洲坚果产量稳步提升,而澳洲坚果加工副产物成为产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综述国内外有关澳洲坚果果壳综合利用的相关研究,以期为澳洲坚果果壳精深加工利用和澳...  相似文献   

6.
澳洲坚果果仁不同含水量破壳效果初步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澳洲坚果(Macadamiaintegrifolia)是我国南方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新兴热带果树。目前,我省种植面积已达3000多hm2,澳洲坚果的产品加工也逐渐提上日程。在澳洲坚果加工破壳的工艺中,带壳果果仁含水量对破壳率及整仁率有重要影响,为寻求最适的工艺参数,笔者进行了试验。现将结果报道于下:1 材料和方法用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试验基地2002年采收的带皮坚果作试材。将脱皮的带壳果放置网筛上使之自然阴干,然后把未经阴干的带壳鲜果和自然阴干1~7d的样品放入干燥箱中,在38~50℃下干燥2d。分别测定脱皮后带壳果的自然含水量、阴干不同天数…  相似文献   

7.
为深入了解不同时间采收的不同品种澳洲坚果果仁中氨基酸的含量差异性,从而为其有针对性和选择性的采收和加工提供参考依据,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内3个主栽品种(桂热1号、OC、695)澳洲坚果果仁中氨基酸的含量与组成进行了测定与分析,比较分析了不同品种间氨基酸的差异性、必需氨基酸和氨基酸总含量的变化情况,并采用模糊识别法和氨基酸比值系数法对其营养价值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澳洲坚果果仁中含有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其中蛋氨酸的含量差异性较大,其必需氨基酸含量和氨基酸总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限制性必需氨基酸的种类随采摘时间的改变而有所改变,其果仁蛋白与FAO/WHO推荐模式值和全蛋白模式值的贴近度均较高。澳洲坚果果仁中氨基酸的组成合理,各种氨基酸的比例均衡且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广西壮族自治区内3个主栽品种中的695品种,虽为搭配品种,但其氨基酸营养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8.
澳洲坚果属山龙眼科,坚果属常绿乔木、是当今世界的新兴产业热带果树。澳洲坚果原产澳大利亚,因其耐贮藏,果仁口感细腻、营养丰富,被誉为"坚果之王"、"干果皇后"。澳洲坚果的果仁营养丰富,含油量达60%~80%,碳水化合物约8%,蛋白质约4%、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10种是人体内不能合成而必须由食物供给的氨基酸,含多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84%,可降低胆固醇,降低血小板的黏  相似文献   

9.
[目的]筛选适宜的澳洲坚果贮藏条件,为澳洲坚果产业化生产和贮藏保鲜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带壳果、果仁和开口壳果3种主要市售澳洲坚果产品为研究对象,采用低温冷藏(4℃)和常温贮藏2种方式,以水分含量、酸价、过氧化值、碘值、脂肪酸为评价指标,研究了0~12月的贮藏期间3种澳洲坚果产品品质指标与脂肪酸组成的变化.[结果]随...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澳洲坚果属于山龙眼科,果仁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等,且还有78.2%的脂肪,果仁经过加工之后,质细而脆、清香,营养价值较高,被称为世界最佳食用干果。基于此,分析了澳洲坚果的形态特征,提出了澳洲坚果种植管理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夏威夷Waiakea试验站 9个澳洲坚果品种逐月收获的果仁成分长达 10年的分析 ,得出 74 1(Mauka)、788(Pahala)、80 0 (Makai)、2 94 (Purvis)、344(Kau)和 6 6 0 (keaau)在秋收至春季采收一般都具有较好的果仁品质 ,与此相比 ,老品种 2 4 6 (keauhou)、333(Ikaila)和 50 8秋收果仁品质下降。在kona试验站的一次试验中发现 ,选育的856 (10~ 14年生 )产量与高产品种 344相当 ,而选育的 835和 86 3与 2 94相同。选育的 816表现出枝密 ,而 84 9壳薄、低产。经 4个区的对比发现 ,种…  相似文献   

12.
不同焙烤条件对澳洲坚果带壳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风循环旋转烘烤炉对澳洲坚果带壳果进行焙烤处理,运用方差分析评定不同焙烤温度和时间对其果仁色泽、风味及口感感官品质影响,测定其酸价与过氧化值理化指标。结果表明,不同焙烤条件对澳洲坚果带壳果感官品质影响显著(P0.05),对理化指标影响不显著。以此确定的最佳焙烤条件为:焙烤温度130℃,焙烤时间3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焙烤的澳洲坚果果仁感官品质特征最佳,色泽淡黄,风味浓郁,口感脆而细腻,酸价和过氧化值低。  相似文献   

13.
被誉为"植物王国"的云南经过20多年的引种试验,依靠科技创新,选育了15个适生优良品种,培育了2户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研究制定了《云南澳洲坚果丰产栽培技术》和《澳洲坚果果仁》国家行业标准,目前全省澳洲坚果种植面积55万亩,年产坚果8000吨、产值3.2亿元,已成为全国澳洲坚果第一大省。  相似文献   

14.
不同海拔下娘青核桃坚果性状及营养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娘青核桃食味香甜,其丰产性和抗性均优良,适于栽培的海拔范围广。为了解栽培于不同海拔地区的核桃坚果品质,从而为娘青核桃种植地适宜海拔高度的选择、坚果及果仁加工利用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研究了栽培于7个海拔梯度的坚果三径、单果质量、壳厚、出仁率等经济性状,对其脂肪、脂肪酸、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元素含量及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海拔梯度对坚果外观指标三径的影响极显著,而对出仁率的影响不显著;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坚果果形越小,坚果果壳越薄;果仁营养品质方面,海拔高度对其蛋白质、非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粗脂肪、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亚麻酸的影响均显著,而对总氨基酸、a-亚麻酸的影响均不显著;海拔梯度与坚果中磷含量的相关性显著,而与其钙、锌、铁、钾含量的相关性均不显著;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坚果中总糖、粗纤维含量均逐渐升高,此两种营养元素含量在海拔高度为2 500 m处均表现为最高。  相似文献   

15.
198 8~ 1989年对哥斯达黎加 8年生kau和kakea澳洲坚果品种进行调查 ,评价各种修剪措施如去叶、弯枝、控梢、环剥等对澳洲坚果树顶端优势和产量的影响。分别于澳洲坚果生长期的初、中、末期进行 3次试验。结果表明 ,与末期修剪相比 ,早期修剪有助于Kau澳洲坚果树分枝、开花、提高产量。但上述修剪均未能促进kakea品种澳洲坚果树分枝或开花 ,相反 ,与对照相比其开花量减少。试验指出 ,<2 0℃的低温对花粉传播有着重要影响。结论表明 ,单纯提高产量可能导致澳洲坚果树生长受到抑制。 (HA .1999,6 9(6 ) :72 4 )修剪措施对澳…  相似文献   

16.
为给澳洲坚果的授粉品种搭配提供依据,选用4个澳洲坚果品种(‘HAES816’、‘HAES294’、‘HAES863’、‘HAES918’)的花粉给‘O.C’授粉,以自然授粉为对照,观察其对坐果率、果实形态和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花粉对‘O.C’授粉,在坐果率、果顶乳头状突起、果柄长度和粗度、壳果横径、果形指数、出仁率及果仁中氨基酸组成、天门冬氨酸含量、油酸含量、亚油酸含量和总糖含量等方面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表现出明显的花粉直感效应;而在果皮颜色、壳果纵径、单个果仁质量、一级果仁率、除天门冬氨酸外的氨基酸含量、除油酸和亚油酸外的脂肪酸含量、粗脂肪、水分、粗蛋白、灰分和矿质元素含量等方面差异不显著,花粉直感效应不明显。坐果率和反映果实品质的出仁率、油酸及总糖含量等重要果实性状存在花粉直感效应,可在澳洲坚果园品种搭配和果实品质提升的研究中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7.
从夏威夷 3个点树龄近 10年的同品种澳洲坚果树分别采取成熟叶和嫩叶 ,分析其N、P、K、Ca、Mg、S、Zn、Fe、Cu和Mn的成分。结果表明 ,若取样叶片太嫩 ,则可能产生P、K充足而Ca缺乏的假象。试验还发现 ,叶片P含量可能仅有临界含量甚至缺乏 ,而土壤P含量高。观测结果需要进一步调查证实。 (HA .1999,6 9(9) :976 )澳洲坚果树营养成分采样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石漠化地区澳洲坚果种质资源的品质特征,筛选出能适应于石漠化地区种植的优良澳洲坚果品种。【方法】以贵州石漠化地区的13个澳洲坚果品种为研究对象,分析测定澳洲坚果果实产量、外观品质、营养成分和脂肪酸组分等34项指标,采用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法,对果实品质与产量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不同澳洲坚果品种果实外观品质和产量存在明显差异,澳洲坚果单壳果质量为6.42~12.37 g,以Nanya No.12和HAES344的单壳果质量最大;出种率为35.10%~55.37%,以HAES344的出种率最高并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果仁质量为2.27~4.36 g,出仁率为29.76%~46.44%,单株产量为1.66~21.04 kg,其中Nanya No.116的果仁质量、出仁率和单株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不同品种澳洲坚果营养品质指标变异均较丰富,变异系数为0.98%~41.82%,其中Fe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为41.82%,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变异系数相对较小,分别为3.84%和0.98%;果仁脂肪酸组分中,十五烷酸和十七烷酸的变异系数最大,均为14.29%,最小的是棕榈酸、...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秋水仙素对不同澳洲坚果品种萌动种子的诱变效应,将4个澳洲坚果品种'云澳57'云澳51'云澳41'和'云澳58'的种子经催芽裂壳后,用不同质量浓度(0.1%、0.2%、0.3%)秋水仙素浸泡,进行不同时间(48、72h)的诱导处理,以种子萌发生长成的苗木(诱变苗)为研究对象,研究秋水仙素对不同澳洲坚果品种诱变群体的诱变效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秋水仙素增大诱变群体地径的变异系数,增大诱变群体内地径的极差,使品种间及品种内的变异更加丰富;通过对不同澳洲坚果品种试验苗开花植株比例和结实植株比例的比较,从诱变苗木中筛选出4株性状优良的突变单株,对照中未筛选出优良突变单株;不同品种对秋水仙素的敏感性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0.
由于国际市场上咖啡价格的波动 ,需要寻找一种能获得更稳定经济收益的生产策略。咖啡与澳洲坚果间作是最佳选择之一 ,为此 ,对墨西哥近似夏威夷纬度的Actoyac咖啡产区的澳洲坚果树潜在产量进行分析。从夏威夷历年物候条件与产区现有条件 ,测定适于澳洲坚果种植的气候和土地条件。结果表明 ,Actoyac地区的澳洲坚果树潜在产量比夏威夷的低 4 0 %。 (HA .1999,6 9(5) :592 )墨西哥韦拉克鲁斯Actoyac地区咖啡种植地间作澳洲坚果的产量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