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以织金红托竹荪为试材,采用菌棒覆土栽培的方法,分析菌棒摆放方式和栽培密度对红托竹荪生长、性状、产量和生物学效率的影响,以探索适合红托竹荪栽培的菌棒摆放方式和密度。结果表明,菌棒采用双排竖直摆放的方式,栽培密度为18棒/m2时最合理,栽培3~4 d后,菌丝开始萌发,平均30 d形成原基,110 d出菇,菌蛋数量70~90个/m2,产量400~500 g·m-2,栽培周期短,产量可观,且对红托竹荪子实体的性状无显著影响。此方法可减少菌棒用量,降低投入成本,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通过概述红托竹荪生物学特性和栽培现状,研究目前红托竹荪产业发展瓶颈。介绍了红托竹荪工厂栽培研究的一些进展,包括了工厂化品种选育、红托竹荪液体菌种生产技术、菌棒配方优化、培养温度优化、覆土材料的研究、原基形成综合控制、工厂化生产常见病害的物理控制。结合研发成果与实践经验,指出工厂化培育红托竹荪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3.
以贵州织金县和纳雍县的红托竹荪为研究对象,对其菌盖、菌柄、菌托中的各种营养成分进行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2个地区的红托竹荪均含有糖、蛋白质、脂肪、纤维素、氨基酸和矿物质6种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红托竹荪各部位之间6种营养成分的含量差异显著(P<0.05),2个地区的红托竹荪相同部位中同种成分的含量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综合2个地区红托竹荪的检测结果发现,糖类是红托竹荪各部位中含量最高的成分,含量为26.91 g·100-1g-1~60.61 g·100-1g-1;其次是蛋白质,含量为13.42 g·100-1g-1~27.08 g·100-1g-1。红托竹荪的菌托中均含有6种检测的营养成分,且菌托中的各营养成分含量与菌盖和菌柄中的含量差异不显著,因此红托竹荪菌托亦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低海拔竹林下红托竹荪菌棒式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菌》2015,(1)
红托竹荪在低海拔竹林中,采用菌棒式栽培试验表明:在木屑麸皮培养基中添加葡萄糖、氯化铵、磷酸二氢钾、无水硫酸镁等速溶性小分子营养成分对红托竹荪菌丝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加土对红托竹荪菌丝生长速度没有影响;在浙江丽水亚热带低海拔地区适宜的栽培季节是秋季,能取得高产,春季栽培易失败。该模式投入成本9000元/667 m~2左右,产出干红托竹荪约32 kg,产值19 200元,可获毛利10 200元,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采集贵州省部分分布区域内野生红托竹荪(Dictyophora rubrovolvata Zang, Ji et Liou.)健壮子实体为育种亲本,经系统选育,贵定县石板村红托竹荪成为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该菌株菌丝在5℃~28℃均能生长,子实体生长最适温度为18℃~24℃;菌丝萌发后形成原基能力强;生长季节为3月到10月,平均单产量为0.15 kg·m-2,生物转化率为32%。采用阔叶木屑及腐殖土覆土栽培。该品种红托竹荪在不同海拔试验中产量稳定,菌株表现出均一性、稳定性,因此具有较好的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6.
竹荪是名贵的食用菌。它营养丰富,功效神奇,产量很低,价格昂贵,因而引人注目。在此,就竹荪子实体形态变化的若干解释谈点看法。我们知道,竹荪子实体的形态结构主要分为菌盖、菌柄、菌裙、菌托。当子实体破  相似文献   

7.
徐彦军 《北方园艺》2017,(4):136-139
以长裙竹荪"D-古优1号"‘织金红托竹荪’和‘织金白鬼笔’为试材,采用光皮桦木材生料层架式筐栽方法,研究光皮桦生料对3种荪类菌丝、菌蛋、子实体生长发育情况和产量的影响,以期为不同温型竹荪高效栽培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菌丝生长速度快慢顺序为处理3("D-古优1号")处理1(‘织金红托竹荪’)处理2(‘织金白鬼笔’);单个菌蛋质量为处理2处理3处理1,且处理间存在显著以上差异;干荪产量为处理1(443.1g·m~(-2))处理2(430.4g·m~(-2))处理3(400.4g·m~(-2)),处理1与处理2间差异不显著,处理1与处理3间差异极显著。比较光皮桦2种处理方式栽培‘织金红托竹荪’,处理1在1m~2荪数、菌盖直径、菌柄粗、菌柄长、菌裙长宽、单荪鲜质量等性状及产量表现优于CK,且干荪产量达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对中国不同地区的24个草菇栽培菌株的子实体颜色、菌膜厚度、菌柄形态及着生方式、菌托形态和生物转化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的草菇栽培菌株子实体形态存在差异,子实体的蛋型期颜色呈现深灰色、灰色和灰白色,以灰色居多;成熟期呈现灰色和灰白色,同样以灰色居多。V365菌膜最厚,为2.75mm;单生草菇菌膜最薄,仅为0.95mm。菌柄有2种形态:上细下粗和基本等粗,菌托有3种形态:圆筒形、两瓣形和三瓣形;菌柄着生方式包括菌柄中生和菌柄偏生。不同菌株的生物转化率也存在差异,其中V365生物转化率最高,达48.6%;A8最低,仅有3.1%。  相似文献   

9.
以采收后废弃的香菇菌棒和玉米芯为栽培主料,对4个姬菇品种(菌株)进行代料栽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西德33"菌丝长势强,生长速度快,子实体菌盖厚度、颜色、菌柄粗均较理想,且转潮时间短、子实体产量高,营养成分与常规栽培料出菇差异不大,适宜在贵州推广。  相似文献   

10.
试验不同覆土材料对鸡腿菇菌丝生长发育、子实体性状、产量及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2(菜园土50%+腐叶土50%)栽培的鸡腿菇的菌丝浓密、粗壮、洁白;菌丝从覆土到现原基所需要的时间较短;菌柄直径、菌柄长度及菌盖纵横径较为一致整齐,子实体的长势好、产量较高且子实体的营养含量高.处理4(菜园土70%+松针30%)小区产量最高,并与其他处理达极显著差异;处理2与处理1存在极显著差异.结论:处理2是栽培鸡腿菇的理想覆土材料.  相似文献   

11.
竹荪是一种名贵的食用菌,营养丰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成份。为了对它进行开发利用,我们采用了简便、准确的方法,分析测定了人工栽培的竹荪子实体和菌托中的Vc(抗坏血酸)和总糖含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前人工栽培的短裙竹荪(Dictyoph-ora duplicata)、红托竹荪(Dictyophorarubrovolvata)和长裙竹荪(Dictyophoraindusiata)都属中低温型和中温型,子实体形成和分化适温范围为19~28℃,在一些气温较高的地区人工栽培很难越夏,且对环境条件、培养料和覆土要求苛刻,不易形成菌蛋。有的虽能形成菌蛋,但不能分化散裙,使许多栽培者遭受损失,影响了竹荪生产的发展。贵州高原生物示范厂的GD-710和D-8菌株,在26~38℃气温范围内能形成菌蛋和分化散裙,且栽培技术简便,适宜在竹木资源丰富的南方推广。但高温型竹荪菌丝在常用的竹荪培养基上不易成活或生长发育速度很慢,一般需60~80天才能长满试管斜面。因此,提高菌种分离和移植的成活率,加快菌丝的繁殖速度,已成为高温型竹荪栽培急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在广西、贵州的四  相似文献   

13.
为了降低秀珍菇(Pleurotus geesteranus)生产成本,提高竹屑资源利用率,开展了以竹屑替代棉籽壳栽培秀珍菇的试验.结果 表明,竹屑最佳替代比例为90%,配方组成为木屑58%、竹屑27%、棉籽壳3%、麸皮10%、石灰2%.在该配方中,秀珍菇菌丝生长速度为6.21 mm·d-1,接种至满袋时间为29 d,单袋产量274.5 g,生物学效率为65.4%;子实体菌盖厚度为7.5 mm,蛋白质含量为2.6 g·100-1g-1(鲜重),显著高于对照;子实体菌盖直径、菌柄长度、菌柄直径,脂肪、粗纤维及灰分含量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单袋生产成本较对照降低0.06元,利润增加0.57元.在竹屑资源丰富的产区可应用此配方栽培秀珍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泥炭覆土时的含水量对双孢蘑菇产量及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东北泥炭为覆土材料,研究覆土时不同含水量的泥炭对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泥炭覆土时的最适含水量为60%~65%,覆土含水量(55%)过低会造成双孢蘑菇商品菇率降低和产量下降,含水量(70%)过高会导致总产量降低;泥炭覆土时的含水量不仅影响产量,且对商品菇子实体的外观品质也有重要影响,随泥炭含水量的提高,子实体菌盖直径、菌盖厚度、菌柄直径和单重增加。尽管覆土后可通过喷水增加含水量,但在覆土时保持泥炭合适的含水量可提高双孢蘑菇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5.
八个双孢菇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8个双孢菇品种为供试菌株,玉米芯培养料为栽培基质,在工厂化条件下进行了栽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菌丝体阶段"闵1号"菌丝洁白,生长速度快,长势好;子实体阶段"闵1号"产量最高,子实体菌柄较短,单菇质量最大,菌盖最厚,菌盖较大,质地硬,转潮期较短,且粗蛋白、粗多糖含量最高,粗脂肪、粗纤维含量较高。综合分析比较,"闵1号"表现最佳,为工厂化双孢菇栽培适宜品种。  相似文献   

16.
马晶 《食用菌》2009,(6):13-13
杏鲍菇覆土栽培能显著提高产量,覆土后可以有效的补充菌棒的水分和营养液,同时覆土后的地温比较恒定,湿度大。有利于催蕾和子实体的生长。现将这一技术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竹荪遮阳网大棚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荪形态优雅,菌柄顶端有一圈洁白的网状裙向下散开,被誉为"真菌之花"、"真菌皇后"。竹荪营养丰富,香味浓郁,味道鲜美;对高血压、神经衰弱、肠胃疾病等具有保健疗效;还具有特异的防腐功能,夏日加入竹荪烹调的菜、肉可多日不变馊。竹荪有棘托、红托、长裙、短裙等品种,棘托竹荪属高温品种,易栽培、产量高、见效快,栽培模式有大豆套种、竹林套种、遮阳网大棚栽培等。遮阳网大棚栽培,加湿简单、采收方便,省工增效,为近年来常山棘托竹荪的主要  相似文献   

18.
侯祥保  魏峰  李凤玉 《食用菌》2008,30(6):38-39
试验以菌棒横卧阳畦覆土出菇的后期管理方式做对照,设计另外3种常见出菇方式。从子实体的生长状况、单袋出菇产量等因素分析了不同的出菇方式对杏鲍菇生物学效率的影响,得出墙式双垛覆土有利于提高单产及节约土地,提高空间利用率,是温室大棚高产栽培杏鲍菇的最佳选择。阳畦覆土栽培技术简单,菇质优,适宜初学者选择,阳畦栽培中,菌棒截断立栽出菇式,质量、产量更佳。  相似文献   

19.
以雄性小白鼠为研究对象,用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诱导的小鼠肝损伤模型,测定红托竹荪(Dictyophora rubrovalvata)对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水平的影响,对小鼠肝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红托竹荪组小鼠血清中ALT、AST和ALP含量降低,组织病变程度减轻,红托竹荪菌柄水提液对CCl_4诱导的小鼠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竹荪资源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竹荪分成三大部分:可食部分的菌体(菌柄和菌裙)、菌盖和菌盖上附着的孢体,以及菌托(外皮和胶质),探讨各部分的营养价值、生物活性与研究现状,指出其潜在的开发利用价值以及竹荪资源开发利用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