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近年来,农民在粮食生产上偏施化肥的现象较严重,为鼓励农民加大秸杆还田量、减少化肥施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粮食产量、促进土壤良性循环,2022年研究了不同用量秸秆腐熟剂在秸秆还田马铃薯种植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常规种植+秸秆还田+秸秆腐熟剂45 kg/hm2的处理下,土壤含水量、株粒数、株粒重、大中薯率、产量和耕层土壤养分含量均优于常规种植+秸秆还田+秸秆腐熟剂30 kg/hm2的处理、常规种植+秸秆还田+秸秆腐熟剂15 kg/hm2的处理及常规种植。  相似文献   

2.
干旱半干旱区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试验以定薯3号为试材,设秸秆粉碎覆盖垄作穴播、半膜双垄侧播、全膜垄上微沟覆盖侧播、全膜双垄侧播和露地播种5种栽培模式,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旱作马铃薯生产中合理应用和推广覆膜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模式下,覆盖栽培马铃薯生育期均较露地种植生育期长,说明覆盖栽培可以适当延长作物生育期,增产增效;覆盖栽培马铃薯0~30 cm耕层含水量均较露地种植高,以全膜垄上微沟覆盖侧播保水保墒效果最好(在马铃薯出苗期、现蕾期、薯块膨大期平均含水量分别为13.01%、11.71%、10.53%,较露地种植分别高2.49%、2.66%、3.45%)。在马铃薯生长前期,半膜双垄侧播、全膜双垄侧播土壤含水量高于秸秆粉碎覆盖垄作穴播,随着生育期的推进,秸秆粉碎覆盖垄作穴播的土壤含水量高于半膜双垄侧播和全膜双垄侧播;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出苗率、株高、茎粗和主茎个数的影响差异性不显著;不同栽培模式马铃薯单株结薯数为7.0~10.7个,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覆盖处理马铃薯单株薯块重和大中薯率均显著高于露地种植,各覆盖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不同栽培模式下,以全膜垄上微沟覆盖侧播马铃薯产量最高(为39 444.0 kg/hm2,比对照高6 639.0 kg/hm2,增产率为20.2%),秸秆粉碎覆盖垄作穴播次之(为38 395.5 kg/hm2,比对照高5 590.5 kg/hm2,增产率为17.0%)。说明马铃薯全膜垄上微沟覆盖侧播和秸秆粉碎覆盖垄作穴播2种栽培模式适宜在干旱半干旱区推广。  相似文献   

3.
摘要:本试验用定薯3号原种作为种薯材料,设5个处理,分别为:(1)秸秆粉碎覆盖垄作穴播;(2)半膜双垄侧播;(3)全膜垄上微沟覆盖侧播;(4)全膜双垄侧播;(5)露地播种(CK),通过对不同栽培模式下马铃薯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的研究,以期为旱作马铃薯生产中合理应用和推广覆膜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模式下马铃薯生育期比对照生育期都长,说明地膜覆盖可以保留土壤水分,适当延长作物生育期,增产增效。不同栽培模式下种植马铃薯,土壤0 cm~30cm 耕层含水量均比露地种植土壤含水量高。在马铃薯出苗期、现蕾期、薯块膨大期分别测定土壤含水量,结果表明:以全膜垄上微沟覆盖侧播保水保墒效果最好,土壤耕层平均含水量分别为13.01%、11.71% 、10.53%,比对照不覆膜种植(CK)分别高2.49%、2.66%、3.45%;在生长前期,半膜双垄侧播、全膜双垄侧播的土壤含水量高于秸秆粉碎覆盖垄作穴播的土壤含水量,随着生育期的推进,秸秆粉碎覆盖垄作穴播的土壤含水量高于半膜双垄侧播和全膜双垄侧播的土壤含水量。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出苗率、株高、茎粗和主茎个数的影响差异性不显著。不同栽培模式马铃薯单株个数为7.0个-10.7个,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覆膜处理马铃薯单株重和大中薯率普遍高于露地种植,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不同处理和对照间差异显著。全膜垄上微沟覆盖侧播种植产量最高,为2629.6 kg/667m2,亩产比对照高442.6kg,增产率为20.2%;秸秆粉碎覆盖垄作穴播种植产量第二,为2559.7kg/667m2,亩产比对照高372.7kg,增产率为17.0%;对照产量最低,为2187.0kg/667m2。马铃薯全膜垄上微沟覆盖侧播和秸秆粉碎覆盖垄作穴播这两种栽培模式适宜在干旱半干旱区推广。  相似文献   

4.
粉碎秸秆覆盖量对垄作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垄作马铃薯最佳的秸秆覆盖量,设计了每28.8 m~2小区覆盖粉碎秸秆10.5~28.5 kg的7个处理,分析不同秸秆覆盖量对马铃薯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覆盖栽培具有提高土壤温度、增加土壤湿度的作用,有利于马铃薯营养体健壮生长、结薯和薯块膨大,从而提高马铃薯结薯率、薯粒重、商品率和收获产量。但太少和过多的秸秆覆盖均难以达到最好的效果,每28.8 m~2小区覆盖粉碎秸秆25 kg(折合8 680 kg/hm~2)时,马铃薯平均单株结薯5.3个,薯粒重0.46 kg,产量可达到27.70 t/hm~2,商品薯率达到76.3%,是定西市旱作梯田中等肥力马铃薯种植区的最佳覆盖量。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适宜陇东旱塬区冬小麦茬和冬油菜茬复种的马铃薯新品种,本研究以希森6号和陇薯3号分别为中早熟组和中晚熟组对照,对引进的马铃薯新品种(系)的产量表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冬小麦茬适宜种植的马铃薯中早熟品种有3个,分别为红美、兴佳2号、冀张薯12号,折合产量分别为24 595.5 kg/hm2、20 634.0 kg/hm2、19 608.0 kg/hm2,分别较对照希森6号增产30.01%、9.07%、3.65%;中晚熟品种有3个,分别为青薯9号、陇薯7号、陇薯10号,折合产量分别为35 568.0 kg/hm2、23 626.5 kg/hm2、22 401.0 kg/hm2,分别较对照陇薯3号增产86.27%、23.73%、17.31%。对于冬油菜茬复种不同马铃薯品种的产量表现而言,中早熟品种红美的产量表现较佳,折合产量为26 491.5 kg/hm2,较对照希森6号增产2.09%;中晚熟品种中青薯9号、陇薯7号、陇薯10号的折合...  相似文献   

6.
为了筛选出适宜陇东旱塬区种植的马铃薯品种,在黑膜垄作栽培条件下对5个马铃薯新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各马铃薯品种折合产量以冀张薯12号最高,为47 25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薯7号增产26.00%;陇薯9号次之,折合产量为39 04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薯7号增产4.11%。陇薯9号、冀张薯12号商品薯率分别较对照品种陇薯7号增加10.0、7.6百分点。可见冀张薯12号和陇薯9号折合产量高、商品薯率高,且商品性优良、品质优良、综合性状表现好,具有明显增产增收效果,适宜在陇东旱塬区及其生态类似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王正元 《乡村科技》2023,(15):92-94
为提升马铃薯产量和品质,于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以民薯2号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不施用钾肥为对照组(CK),施用钾肥30、60、90、120、150 kg/hm2为试验组,研究不同钾肥施用量对马铃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施用钾肥能够促进马铃薯植株生长,其中钾肥施用量为90 kg/hm2时能够显著提高马铃薯株高、茎直径;与对照组相比,施用钾肥能够提高马铃薯产量,其中钾肥施用量为90 kg/hm2时每667 m2产量最高(4 340.00 kg);在品质方面,钾肥施用量为90 kg/hm2时马铃薯维生素C、粗蛋白及可溶性糖质量分数最高,分别比对照组高47.6%、18.5%、75.8%。由此可知,在海东市乐都区栽培民薯2号时,钾肥最佳施用量为90 kg/hm2,能够显著提升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8.
定西市安定区保水剂不同用量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陇薯10号马铃薯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用量的保水剂对土壤性状和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全量还田量+半膜覆盖栽培+3 kg保水剂与秸秆腐熟剂的处理,可提高马铃薯生育期土壤含水量,促进土壤养分含量和产量增加。该处理株粒数、株粒重、大薯率分别是7.3个、0.76 kg、73.7%,使0~20 cm耕层土壤有机质增加0.25 g/kg,全氮增加0.04 g/kg,碱解氮增加0.9 mg/kg,有效磷增加0.4 mg/kg,速效钾增加0.8 mg/kg;马铃薯产量达43 212.96 kg/hm~2,比处理1增产10 240.74 kg/hm~2,增产率为31.1%。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和探索新型绿色环保型集雨保墒栽培技术,减少旱作区地膜覆盖栽培对土壤和环境造成的污染,提出了旱作区马铃薯秸秆粉碎覆盖垄作穴播栽培技术,从土壤墒情、生育期、马铃薯产量构成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旨在为马铃薯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秸秆粉碎覆盖垄作穴播产量达到21 027.8 kg/hm~2,较露地条播增产10 222.2 kg/hm~2,增产率为94.6%;较半膜覆盖增产3 625.0 kg/hm~2,增产率为20.8%。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微生物菌剂在马铃薯种植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微生物菌剂对马铃薯产量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方法】本试验共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CK处理(复合微生物菌剂施用量为0kg/hm2)、T1处理(复合微生物菌剂施用量为37.5kg/hm2)、T2处理(复合微生物菌剂施用量为75.0kg/hm2)、T3处理(复合微生物菌剂施用量为112.5kg/hm2)、T4处理(复合微生物菌剂施用量为150kg/hm2),研究不同复合微生物菌剂施入量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及产量、干物质积累、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适量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可促进马铃薯植株生长,提升其单株薯重及块茎产量,提高块茎内蛋白质含量,增加马铃薯种植经济效益。【结论】在施入75.0kg/hm2复合微生物菌剂时效益最为明显,马铃薯产量可以达到47 069.01kg/hm2,较不施入复合微生物菌剂增产了15.94%,同时马铃薯经济效益为最高,可收益19 151.93元/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