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番茄品种渝粉109为试验材料,在建立番茄植株高效离体再生体系的基础上,将带绿芽生长点的子叶愈伤组织接种到含有秋水仙素的固体培养基中进行诱导。结果表明:以0.2%秋水仙素处理48 h效果最佳。对番茄四倍体与二倍体植株形态、生理指标比较分析发现:四倍体植株长势强,表现出巨大性|四倍体番茄叶片中叶绿素总量、POD活性、S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高于二倍体,MDA含量低于二倍体。  相似文献   

2.
以大蒜品种六瓣红鳞茎片作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用秋水仙素作为诱变剂对大蒜愈伤组织进行多倍体诱导,并比较了不同秋水仙素浓度及处理时间对大蒜愈伤组织多倍体诱导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蒜愈伤组织四倍体诱导率随秋水仙素处理浓度递增而升高,随处理时间递增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染色体畸变率随秋水仙素浓度升高及处理时间延长而升高。当秋水仙素浓度为0.200%,处理时间为18h时,四倍体诱导率最高,为36.36%,可以作为最适诱导体系。经秋水仙素诱导后的愈伤组织成功再生出试管苗并获得试管鳞茎。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处理对3个西瓜品系幼苗染色体加倍的诱导效应,通过形态观察、染色体计数以及流式细胞仪等方法进行了倍性鉴定。结果表明,秋水仙素诱导3个西瓜品系均得到了四倍体,0.3%的秋水仙素处理幼苗的变异率较高,其中以0.3%秋水仙素处理黄小玉母本的变异率最高,达15.1%。四倍体表现出叶片长、宽、厚均增大,花瓣大小和果皮厚度均较二倍体明显增加。根尖染色体压片检查表明,四倍体染色体数为2n=4x=44,二倍体对照为2n=2x=22。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诱导不仅产生四倍体,还有嵌合体。  相似文献   

4.
姜四倍体离体诱导及其形态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丛生芽为材料,在离体培养条件下比较了秋水仙素不同浓度、不同处理时间诱导姜体细胞染色体加倍的效果。结果表明:以0.20%秋水仙素液体培养基处理8d的诱导效果最好,诱变率和成活率分别达到了42.86%和70.00%。根尖染色体压片检查发现,四倍体染色体数为2n=4x=44,二倍体对照为2n=2x=22。四倍体与二倍体相比表现出植株高大,茎秆变粗,叶片长、宽、厚均增大,叶片下表皮气孔密度减小,气孔和保卫细胞增大,保卫细胞内叶绿体数增加等特征,其中气孔密度及保卫细胞内的叶绿体数可作为鉴别四倍体与二倍体的重要性状。  相似文献   

5.
以细叶百合(Lilium pumilum DC. Fisch.)和兰州百合(Lilium davidii var. unicolor)的鳞片和胚性愈伤组织作为诱导材料,用不同浓度秋水仙素以浸泡和混培两种处理方式进行多倍体诱导。以形态学观测、根尖染色体计数、气孔观测对多倍体植株进行倍性鉴定,分别获得了19株细叶百合四倍体植株和6株兰州百合四倍体植株,最佳处理方式为0.1%秋水仙素浸泡胚性愈伤组织24 h。使用ISSR对经体细胞胚发生的二倍体和多倍体再生植株进行遗传分析,发现两种百合二倍体植株遗传较稳定,而多倍体植株均发生遗传变异,其中细叶百合和兰州百合遗传变异率分别为15.48%和9.75%。  相似文献   

6.
红掌四倍体的离体诱导及其鉴定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以愈伤组织为诱导材料, 采用秋水仙素处理方法进行了红掌四倍体的离体诱导。结果发现,红掌四倍体诱导率因处理方法、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不同而异。采用液体培养的四倍体诱导率比固体培养的高, 低浓度秋水仙素的诱导率比高浓度的高, 长时间处理的诱导率比短时间处理的高, 基因型对四倍体诱导率影响不明显。在含0.2 g·L-1秋水仙素的液体培养基中振荡培养14 d, 四倍体诱导率最高, 为45.5%。四倍体红掌的花药和花粉比二倍体的大, 植株粗壮, 叶片和佛焰苞大而厚, 颜色深, 叶片下表皮上的气孔密度小, 长度长。改良压片法与气孔长度和密度鉴定法是鉴定红掌四倍体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7.
秋水仙素诱导三种紫薇多倍体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童俊  叶要妹  冯彪  袁玮 《园艺学报》2009,36(1):127-132
 研究了秋水仙素处理浓度和时间对3种紫薇幼苗染色体加倍的诱导效应,通过染色体计数、流式细胞仪以及形态观察等方法进行了倍性鉴定。结果表明:秋水仙素诱导3种紫薇均得到了四倍体,0.5%~0.8%的秋水仙素处理紫薇和银薇48~96 h的变异率较高,其中以0.5%秋水仙素处理紫薇72 h的变异率最高,达54.17%。根尖染色体压片表明四倍体染色体数为:2n=4x=96,二倍体对照为:2n=2x=48。四倍体表现出叶片长、宽、厚均增大,气孔密度减小,气孔保卫细胞增大,保卫细胞内叶绿体数增加,花粉粒直径增大,花径、花瓣长、花瓣基部爪长均较二倍体明显增加,单朵花观赏价值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8.
科技文摘     
《中国园艺文摘》2012,(2):195-200
干旱胁迫下二倍体、四倍体萝卜抗氧化酶活性比较研究干旱胁迫下二倍体和同源四倍体萝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电解质渗透率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干旱胁迫过程中,四倍体与二倍体的变化趋势一致:SOD、POD和CAT活性分别呈"V"、"W"、"N"形曲线  相似文献   

9.
贾玉芳  陈曙  柴明良 《园艺学报》2010,37(8):1311-1316
以沟叶结缕草匍匐茎诱导的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通过连续3代的培养,比较了MS、N6和N6AA 3种基本培养基与不同浓度(0.5、1.0、1.5、2.0 mg · L-1)2,4-D组合对愈伤组织生长速度、胚性保持、再生能力、再生植株的抗氧化酶活性、脯氨酸含量和染色体倍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S培养基添加2.0 mg · L-1 2,4-D对愈伤组织的生长和胚性保持效果最好,胚性愈伤组织比率达85.00%。但不同基本培养基对再生植株的SOD、POD、CAT活性和脯氨酸含量没有显著影响,流式细胞仪测定结果表明其染色体倍性也没有发生变化,植株个体间没有形态差异。  相似文献   

10.
以二倍体、三倍体和四倍体‘粉冠军红掌’幼叶为外植体,研究了染色体加倍对红掌组培快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倍性红掌的幼叶起始脱分化时间相近,愈伤组织诱导率差异不显著,说明染色体加倍对红掌幼叶脱分化影响不显著;染色体加倍对红掌愈伤组织增殖影响显著,在MS+6-BA 1.0 mg·L~(-1)+NAA 0.2 mg·L~(-1)培养基上,二倍体增殖率最高,四倍体次之,三倍体最低;染色体加倍对红掌愈伤组织芽分化也有显著影响,三倍体的芽分化率显著低于二倍体和四倍体,二倍体、三倍体和四倍体愈伤组织芽分化的适宜外源激素浓度分别为6-BA 0.5 mg·L~(-1)+KT 0.2 mg·L~(-1)、6-BA 0.5 mg·L~(-1)+KT 0.5 mg·L~(-1)和6-BA 1.0 mg·L~(-1)+KT 0.2 mg·L~(-1);染色体加倍对红掌根分化率和试管苗移栽成活率没有显著影响。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染色体加倍对红掌组培快繁效率影响显著,且不同倍性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1.
采用同株系二倍体、四倍体、八倍体紫锥菊进行大田栽培试验,比较不同倍性紫锥菊的营养生长、生殖生长及多酚类成分指标,八倍体母株种子萌发后通过根尖染色体计数法进行倍性分析,以期为遗传基础理论研究和育种提供更多的材料选择。结果表明:随着倍性增加,株高变矮,叶长宽比和舌状花长宽比变小;每株分枝数以四倍体最高;一年生时二倍体的头状花序数和总花序数最多,显著高于四倍体和八倍体;二年生时四倍体的头状花序数和总花序数最多,显著高于二倍体和八倍体;二年生采收数据紫锥菊四倍体全株产量较八倍体高232.6%,二倍体全株产量较八倍体高187.1%;四倍体和八倍体的地上部、地下部总多酚含量、绿原酸含量、菊苣酸、单咖啡酰酒石酸含量均显著较二倍体高,八倍体地上部和地下部绿原酸含量、地上部菊苣酸含量显著高于四倍体;八倍体子代实生苗倍性鉴定得到五倍体和非整倍体。对紫锥菊而言,八倍体倍性太高,其产量和品质的综合性状不具备优势,但在作为种质资源方面具有价值;四倍体表现优良,较二倍体效益高;获得的五倍体和非整倍体材料,在生产和作为遗传改良桥梁种方面具有价值,是紫锥菊整倍性和非倍性材料创建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2.
杨平  吴凤芝 《中国蔬菜》2011,1(12):32-36
研究了不同化感效应小麦品种(化感促进和化感抑制品种)根系分泌物对黄瓜幼苗叶片保护酶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旨在明确不同化感效应的小麦品种对黄瓜生长发育影响的生理生化机制。结果表明,具有化感促进作用的小麦根系分泌物在处理后的不同时期可以显著提高黄瓜幼苗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A-POD)活性,以及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从而增加植株抗性;而具有化感抑制作用的小麦根系分泌物在处理后的不同时期能够显著降低黄瓜幼苗叶片保护酶(SOD、AsA-POD)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POD及CAT活性在处理后18 d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砂梨果肉褐变与酚类物质及相关酶活性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邹丽红  张玉星 《果树学报》2012,(6):1022-1026
【目的】为了探明砂梨褐变的内在机制,为砂梨贮藏与加工过程中品种选择和褐变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1个砂梨品种的成熟果实为试材,测定总酚与酚类物质组成及含量、GSH含量、PPO、SOD、CAT、PAL、POD酶活性等相关指标。【结果】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酶促褐变程度有很大差别,‘新兴’和‘早生黄金’褐变较重,而‘秋黄’和‘丰水’较轻。绿原酸、儿茶素、芦丁和没食子酸是梨果肉中含量较高的酚类物质。总酚含量与果实褐变度相关性最高,绿原酸次之,儿茶素最低。【结论】梨果肉褐变相关酶活性与酚类物质组分及含量对其酶促褐变的影响程度因品种不同而存在差异。梨果肉酶促褐变与总酚和绿原酸含量的相关度高于与酶类的相关度。  相似文献   

14.
鸭梨果心褐变过程中膜质过氧化及细胞内膜微粘度的变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霍君生  佟代言 《园艺学报》1995,22(3):221-224
采用急降温和缓降温两种方法处理鸭梨果实,并对冷藏中果心褐变指数、保护酶活性、膜质过氧化水平和细胞内膜微粘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急降温处理的果实约30天果心出现褐变症状,60天后褐变指数达到100%,而缓降温处理的果实在贮藏中无褐变产生。在60天的贮藏过程中,急降温处理的果实果心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呈下降趋势,丙二醛(MDA)水平和细胞内膜微粘度则显著升高。缓降温果实果心组织中SOD、POD活性呈上升趋势,CAT活性虽呈下降趋势,但下降水平明显低于急降温处理。MDA水平及细胞内膜微粘度的上升率明显低于急降温处理组。实验结果说明:急降温处理导致果心细胞膜质过氧化作用加剧,同时造成细胞内膜流动性下降,从而造成细胞膜系统组分及功能发生变化,导致细胞中区域化分布被打破,造成果实组织褐变。  相似文献   

15.
不同倍性蜜枚西瓜幼苗在低温胁迫下的生理生化特性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以蜜枚二倍体及其人工诱导的同源四倍体、三倍体为材料研究了西瓜品种的不同倍性幼苗在冷胁迫下冷害指数、细胞保护酶(SOD、POD)及PRO、MDA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没有冷诱导时M4x、M3x的耐冷性不如M2x。随着冷胁迫时间的延长,SOD、POD活性都有所增加,M2x比M4x、M3x增加幅度大,最后下降。MDA含量变化呈相反的趋势。M2x的体内活性氧积累少,表现出比多倍体耐冷性强。PRO含量变化M2x、M3x先上升,4d后表现下降,M4x的PRO含量从开始就表现下降。  相似文献   

16.
试验对耐热性不同的2个甘蓝品种的种子进行了热激处理,在苗期测定了热激处理对甘蓝叶片膜保护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激处理后,耐热品种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增幅大于不耐热品种.  相似文献   

17.
The Liliaceous perennial Tricyrtis hirta, sometimes called ‘Japanese toad lily’, has recently become popular as an ornamental for pot and garden uses. Highly embryogenic callus cultures of this plant predominately consisted of diploid cells but also contained tetraploid cells after 1 year of establishment. In the present study, plans regenerated from the 1-year-old embryogenic callus cultures were subjected to ploidy level analysis and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following 3 years of cultivation. Among 37 plants examined, 28 kept the diploid level (2n = 2x = 26) but nine were tetraploid (2n = 4x = 52) as indicated by FCM analysis and chromosome observation. Although no morphological alterations were detected in 26 out of 28 diploid regenerants, the remaining two showed noticeable variations: both were severely dwarf and had crimped leaves and many malformed flowers. The tetraploid regenerants had several horticulturally attractive characteristics compared with the diploid controls, such as longer shoots, thicker stems, and larger flowers. Thus regeneration of tetraploid plants from 1-year-old embryogenic callus cultures offers a possibility to improve the horticultural value of T. hirta, although regeneration of trueness-to-type plants is essential for utilizing the cultures for micropropagation and genetic transformation.  相似文献   

18.
草莓种间杂交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草莓2x与2x、2x 与4x、4x 与5x、5x 与8x 种间杂交结果表明, 同倍性种间杂交结实率较高,如绿色草莓(2x ) ×东北草莓(2x) 可达53. 3 % , 但正反交间不同。不同倍性种间杂交以低倍体为母本时结实很差或完全不能结实, 以高倍体为母本时杂交结实率较高, 如汤姬(8x ) ×黑龙江7 号(5x) 可达68. 4 %; 由汤姬(8x ) ×黑龙江7 号(5x) 得到1 株9x 实生苗, 根据其倍性及亲本减数分裂行为、花粉大小等现象推测草莓属植物中存在未减数配子; 草莓种间杂交后代变异大, 并出现了偏母实生苗, 它们可能来自无融合生殖; 从草莓种间杂交得到包括4x、5x、6x、7x、8x、9x 丰富的倍性试材, 这对草莓遗传变异及改良栽培草莓品质、抗逆性、抗病性等方面的研究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东北地区越桔属植物染色体数目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曲路平  李亚东 《园艺学报》1992,19(1):11-14,T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