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木兰科植物兼具观赏、药用、材用、生态和科研价值,文化内涵深远,适应范围广,几乎涵盖整个中国,可作为建设低碳生态园林城市的重要植物材料,但相对较差的抗逆性成为制约其园林应用推广的最大瓶颈。为发掘耐涝性种质资源,研究人员根据淹水胁迫过程中木兰科植物的表型变化,选定叶色变化、植株萎蔫情况、茎基部变化和成活率变化4个指标,将其定量分级,制定等级得分标准及评价方案,然后以各指标得分的总和对耐涝性进行综合评价,建立了木兰科植物耐涝性评价体系。研究已对31木兰科种类的2~3年生种播苗进行了耐涝性鉴定,初步筛选出3个耐涝性强的木兰科优异种质。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出耐涝性强的花椒种质资源材料,通过人工淹水试验,对四川省植物工程研究院前期优选出的6种花椒种质材料的生长量和涝害情况等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川植-3在涝渍胁迫下,仍维持较大的株高、基径生长量胁迫指数,并且在涝渍胁迫至66 h时才出现涝害症状,涝害指数仅为5.56%,涝渍胁迫至96 h时其涝害指数为55.56%,各处理平均涝害指数仅为9.63%,受害症状远轻于参试的花椒(种)和竹叶花椒(种)材料,耐涝性最强。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短蕊景天、凹叶景天、垂盆草和费菜的耐涝、耐旱性,研究了4种植物在不同水分梯度的胁迫下,其叶片水分饱和亏缺(RWD)、相对含水率(RWC)、质膜相对透性、叶绿素含量、荧光参数等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并利用隶属函数分析法对4种植物进行评定。结果表明:耐涝能力大小顺序为费菜垂盆草凹叶景天短蕊景天;耐旱能力大小顺序为费菜凹叶景天垂盆草短蕊景天。  相似文献   

4.
对毛豹皮樟4个品种在人为水涝胁迫下测定其叶片的可溶性蛋白、丙二醛(MDA)、可溶性糖、SOD、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涝害处理对SOD有显著影响,对叶绿素有极显著影响;品种对SOD有显著影响,对MDA有极显著影响;涝害和品种对可溶性糖与可溶性蛋白均没有显著影响,而对SOD则有显著影响。经主成分分析SOD与耐涝性有较好的相关性(R2=0.99563),SOD对毛豹皮樟耐涝性评价经检验精度都在98%以上。因此SOD可以作为毛豹皮樟耐涝性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5.
以5种木兰科Magnoliaceae植物的2年生实生苗为试材,观察分析淹水胁迫下植株的生长和形态指标,探讨木兰科植物的耐涝性。结果表明:星花玉兰Magnolia polytepala、多瓣紫玉兰Yulania stellate有很强的耐涝性,二者存活率为100%,叶片受害指数仅分别为15.2和13.6,淹水中后期出现生长量增加,茎基部皮孔长出白色短粗不定根。‘绿星’玉兰M.‘LüXing’、黄山玉兰Y. cylindrica耐涝性较差,但种内不同个体间的耐涝性差异较大,存活率为0%和12%,叶片受害指数100和97.6。洛氏木兰‘皮鲁埃特’M.×loebneri ‘Mag's pirouette’耐涝性居中,存活率为84%,叶片受害指数57.0,淹水末期出现了轻微生长恢复,未出现不定根。5种木兰科植物的耐涝性由强到弱依次为多瓣紫玉兰>星花玉兰>洛氏木兰‘皮鲁埃特’>黄山玉兰>‘绿星’玉兰。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4个毛豹皮樟品种苗木进行人工水涝胁迫,测定的可溶性蛋白、丙二醛、可溶性糖、叶绿素、SOD等5个指标以SPSS软件作为工具,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毛豹皮樟4个品种的耐涝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耐涝性最强的是8号,其余依次为6号、12号,耐涝性最弱的是38号,这和毛豹皮樟的实际表现相符,同时,回归方程经检验精度都在98%以上,可以用于毛豹皮樟耐涝性评价。  相似文献   

7.
采用模拟水淹胁迫方法,对方枝蒲桃(Syzygium tephrodes)、赤楠蒲桃(S.buxifolium)、轮叶蒲桃(S.grijsii)、肖蒲桃(S.acuminatissimum)等4种蒲桃属乡土植物进行水淹胁迫耐受能力试验。结果表明,4种蒲桃属植物均能在水分饱和和半淹胁迫下存活;综合生理指标数据进行隶属函数分析,得出4种蒲桃属耐涝能力排序为:方枝蒲桃轮叶蒲桃赤楠蒲桃肖蒲桃。  相似文献   

8.
通过在自然干旱和覆水等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研究对绢毛匍匐委陵菜(Potentilla reptans L.)和蛇莓(Du-chesnea indica)等地被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变化。结果表明,绢毛匍匐委陵菜和蛇莓对水分胁迫有较强的适应性,承受时间可长达20 d,其中绢毛匍匐委陵菜的耐旱性优于其耐涝性,而蛇莓的耐涝性优于其耐旱性。  相似文献   

9.
以2个耐涝性不同的乌桕种源为材料,研究淹水胁迫对乌桕叶片保护酶活性和膜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耐涝的浙江种源叶片相对电导率在渍涝胁迫下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不耐涝的福建种源则逐渐下降;浙江种源超氧物岐化酶(SOD)活性总体上保持在较高水平,福建种源则逐渐下降;2个种源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现下降趋势;丙二醛(MDA)含量、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产生速率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均随淹水时间的持续逐渐上升。  相似文献   

10.
以普通油茶(Camellia oleifera)为对照,通过调查水淹条件下植株的受害情况,研究了陆川油茶(C.vietnamensis)、广宁红花油茶(C.semiserrata)、香花油茶(C.osmantha)作为砧木的岑软3号嫁接苗的耐涝性,结果表明:普通油茶和香花油茶作为砧木的岑软3号嫁接苗耐涝性极强,水淹处理40 d内均所有植株均未表现出受害症状;陆川油茶仅在水淹处理20、30 d时受害指数为10.00,且水淹处理40 d时受害植株均已恢复,耐涝性也较强;广宁红花油茶作为砧木的岑软3号嫁接苗耐涝性最差,且植株间耐涝性有分离,水淹处理第40d时受害指数达到57.33,并有30%的植株已经死亡。  相似文献   

11.
木本植物抗涝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植物形态结构、生理生化反应和分子生物学出发,阐述了国内外木本植物抗涝性研究的进展,在涝渍条件下植物形态结构,高生长和生物量积累变化明显,光合作用、酶促防御系统、呼吸代谢等生理反应也有相应变化,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抗涝性评价指标以及抗涝性品种选育研究概况以及抗涝性育种的主要方法,提出了抗涝性育种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不同氮素水平(16.0、6.0、0.5、0 mg/kg)没顶全淹、冠层半淹和根部渍水对枫杨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淹水使枫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显著下降,但高氮(16.0 mg/kg)和中氮(6.0 mg/kg)淹水胁迫下枫杨叶片净光合速率的降幅明显低于低氮(0.5 mg/kg)和对照(0 mg/kg);淹水胁迫下,枫杨叶片的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随氮水平的提高而降低,而光化学荧光淬灭系数(qP或qL)则相反。试验结果说明富氮可缓解淹水对枫杨叶片光合作用的胁迫损害。  相似文献   

13.
淹水胁迫对南五味子和海南红豆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南五味子和海南红豆的1年生实生苗在不同淹水时间下的叶片的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淹水时间的持续,南五味子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n)小幅波动后升高,而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胞间CO2浓度(Ci)先降后升,至淹水20 d时各指标均高于对照;海南红豆幼苗的Pn、Gs、Ci、Tr先降后升,至淹水20 d没有恢复到对照水平;2种幼苗的气孔限制值(Ls)均为先升高后下降;南五味子和海南红豆都有一定的抗涝性,前者具有更强的耐淹水能力。  相似文献   

14.
辰溪县洪涝灾害严重且频繁 ,1995年“6·3 0”洪灾百年未遇 ,直接发经济损失 3 55亿元。 1996年“7 15”洪灾历史罕见 ,直接经济损失 7 5亿元。接连的洪灾给全县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严重阻碍辰溪经济发展。本文通过对洪灾成因的调查分析 ,提出林业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产业和以县为单元建设生态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内涝问题频发的福州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利用福州市暴雨期间的82个内涝点数据反映研究区域的内涝程度,同时使用景观指数表征城市景观格局,并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重点探究福州市的景观格局和城市内涝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化发展所造成的土地利用格局的改变,使城市洪涝问题的风险大大增加,其中,建设用地的斑块聚集度(COHESION)及斑块密度(PD)、景观形状指数(LSI)、林地斑块所占景观面积比例(PLAND)是影响城市内涝问题的4个重要因素.该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城市洪涝治理和景观格局优化研究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植物对淹水胁迫的响应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洪涝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土壤水分过多会对许多植物造成危害, 导致其成活率下降, 生产力降低; 而耐淹植物在淹水环境下能够产生不同的响应以适应淹水胁迫, 包括在生长、形态及解剖结构上产生明显变化, 在呼吸代谢、光合作用、抗氧化系统和内源激素等方面也发生相应变化。文中从植物形态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阐述植物对淹水胁迫的响应机制, 以期对植物抗性研究和农林业生产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滩地杨树生长量与高程-淹水时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同一滩地按高程差0.5 m设置固定样地,并根据样地高程求得12年轮伐期内各高程汛期年均淹水天数,逐年监测样地胸径、树高生长量。湖区滩地杨树各指标生长量均随滩地高程降低、淹水时间增加、地下水位升高而降低。在洞庭湖东南湖,高程在32.8 m以上、年均淹水34.8 d以下滩地可建杨树大径材工业用材林基地,31.8~31.3 m的滩地采取挖沟抬垄措施可用于杨树造林,30.8 m以下的滩地不宜用作杨树造林。  相似文献   

18.
水淹胁迫对植物光合生理生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淹胁迫是河岸带和湿地植被遭受的常见逆境因子之一。植物为适应水淹环境会产生一系列复杂的生理代谢变化,这些变化对植物能否在水淹胁迫下具有正常的生理功能和进行生长发育至关重要。文中总结和评述了水淹胁迫下植物生理代谢的变化,包括植物光合生理(气体交换参数、光合色素、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其他生理代谢(丙二醛、抗氧化酶系和根系碳水化合物)等变化,分析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9.
淹水胁迫对2种杨树初生根细胞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淹水胁迫是我国平原水网区杨树面临的主要非生物胁迫之一,造成木材产量的巨大损失,因此研究杨树的耐涝机制十分必要。【方法】选取耐涝型 I-69杨与不耐涝型小叶杨为材料,研究淹水胁迫对杨树初生根细胞结构的影响。以2种杨树90~100 cm高的植株为试材,进行淹水胁迫试验,共淹水处理14天,然后排水恢复3天,期间观测植株的表型变化。淹水处理的第0,1,3,7,14天,分别采集试材的同级细根距根尖2. 0~3.5 cm 的根段,采用石蜡切片与透射电镜法,研究细根的解剖结构与超微结构对淹水胁迫的响应。【结果】1)淹水胁迫下,2种杨树均出现生长减缓,叶片萎蔫、干枯、脱落以及茎基部皮孔膨大等现象。但是随着时间延长,小叶杨皮孔逐渐变褐腐烂,I-69杨保持正常,且试验结束时,其成活率为小叶杨的5倍。2)虽然淹水胁迫下2种杨树初生根均形成了通气组织,但是与小叶杨相比较,I-69杨的通气组织形成相对较慢。淹水第3天,小叶杨根的部分皮层薄壁细胞即开始崩溃裂解,形成少量不规则小气腔。淹水第7天,其皮层薄壁细胞进一步崩解,气腔继续增大、增多,整个皮层结构变得松散;而 I-69杨在淹水第7天时,根皮层薄壁细胞才出现轻微离解,形成少量不规则小气腔。淹水14天时,小叶杨根皮层薄壁细胞大量裂解,并溶合形成很多不规则大气腔,皮层细胞开始逐渐与中柱细胞分离;而 I-69杨皮层细胞与中柱仍联系紧密。3)淹水第3天,小叶杨根的皮层细胞出现明显的质壁分离现象,基质内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数量减少,且部分结构破坏,淀粉粒基本消失,嗜锇体数量增加。淹水 7天时,其质壁分离现象加剧,线粒体等细胞器继续解体、减少;而 I-69杨在淹水7天时,根的皮层细胞仍然正常,仅少量部位出现轻微的质壁分离现象,细胞内细胞器数量仍然非常丰富。淹水14天时,小叶杨皮层细胞的细胞壁破裂,线粒体结构破坏,数量显著减少,未见到细胞核与其他细胞器;而 I-69杨细胞结构相对完整,线粒体等细胞器数量仍较多。【结论】淹水胁迫下,肥大的皮孔、良好的通气组织以及丰富稳定的线粒体等细胞器对杨树的生长和存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