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7 毫秒
1.
以'早金酥'梨为试材,研究其采收后在(0±0.5)℃条件下,差压预冷4 h,分别用厚度为0.01、0.03、0.04 mm的PE保鲜膜包装,扎口,放入温度为(0±0.5)℃、空气相对湿度90%~95%的冷库中贮藏120d的品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用厚度为0.03 mm的PE保鲜膜包装的果实,在低温冷藏期间能有效抑制果实的呼吸强度,保持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实硬度,减缓果皮色泽和感官品质的变化,且失重率和腐烂率也明显低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2.
以‘阳丰’甜柿为试材,采用不同厚度聚乙烯(PE)袋密封包装果实,以暴露在空气中的果实为对照,研究自发性气调包装(MAP)对冷藏(1℃)过程中‘阳丰’果实冷害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0.03mm和0.05 mm PE袋处理均可以抑制果实硬度下降和乙烯释放速率上升,延缓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增加,抑制果肉出汁率下降,还可以降低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缓解果实褐变,降低冷害率和冷害指数,且0.05 mm PE袋处理效果优于0.03 mm PE袋处理;0.08 mm PE袋处理也可以抑制果实硬度下降和乙烯释放速率上升,延缓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增加,维持果肉出汁率,但在贮藏后期部分果实会出现非冷害导致的褐变现象。综上所述,在0.03、0.05、0.08 mm PE袋处理中,0.05 mm PE袋处理对控制‘阳丰’甜柿贮藏期间冷害、维持果实外观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以青椒为试材,采用5种不同的保鲜膜(0.04mm PE膜、0.018mm高渗出CO2保鲜膜、0.03mm纳米银保鲜膜、0.03mm PE膜、0.03mm PVC膜)包装处理青椒,测定青椒的感官品质和生理指标的变化,以筛选出适宜的膜包装。结果表明:室温下(20~25℃),0.03mm PVC膜处理组对青椒起到较好的保鲜效果,可有效抑制外观指数的下降,延缓果实转红和失重率的升高,抑制叶绿素、维生素C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减少,延缓MDA的积累,维持了细胞膜结构的完整性,同时,增强POD、CAT活性,减轻活性氧自由基对细胞组织的损伤,维持了较好的品质和商品性。  相似文献   

4.
不同保鲜膜包装对双孢蘑菇采后贮藏品质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不同的聚乙烯保鲜膜对双孢蘑菇进行了包装处理,研究不同包装对其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5±0.5)℃条件下,0.08mm、0.05mm和0.035mm的PE膜处理有效保持了菇体的含水量和VC含量,降低了呼吸强度和相对电导率的变化。综合感官评分,以厚0.05mm的PE保鲜膜处理效果最为明显,有效保持了双孢蘑菇品质。  相似文献   

5.
以“国色天香”李为试材,采用1-甲基环丙烯熏蒸(1-MCP)结合PE袋包装处理的方法,研究了0.8μL·L-1的1-MCP熏蒸结合0.02 mm PE袋包装于(0±0.5)℃对“国色天香”李贮藏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国色天香”李贮藏保鲜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MCP熏蒸结合PE袋包装处理有效延缓了李果实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降低;通过抑制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升高,维持总酚和类黄酮含量较高水平。此外,1-MCP熏蒸结合PE袋包装处理提高果实清除活性氧相关酶活力,减缓丙二醛和过氧化氢的积累,抑制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生成速率的上升,能够在保证膜完整性的基础上减少细胞膜出现的损伤,从而延缓李果实衰老。  相似文献   

6.
以新鲜平菇为试材,将不同包装材料保鲜的平菇置于3℃冷库贮藏,研究了上海膜、纳米膜和0.03mm PE膜包装袋对平菇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上海膜包装能维持平菇较高的感官评分,防止平菇水分的损失,抑制相对电导率、MDA含量的增加,抑制PPO、LOX活性的上升,提高POD、CAT活性,对平菇的保鲜效果最佳,其次是纳米膜包装,最后是0.03mm PE膜包装。  相似文献   

7.
不同保鲜膜对双孢菇采后褐变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双孢蘑菇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厚度的PE膜及微孔膜包装对双孢蘑菇贮藏中褐变及相关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保鲜膜包装均能降低双孢蘑菇贮藏期间的褐变度、酶活性及衰老物质的积累。其中以0.050 mm PE膜对双孢蘑菇的贮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以"豇豆"为试材,探究不同保鲜膜包装处理对豇豆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室温下贮藏,CO_2高渗透性保鲜膜和纳米膜处理均能有效延缓失重率的升高,抑制可溶性固形物(TSS)、维生素C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降低,抑制丙二醛(MDA)含量的增加,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同时延缓了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升高,增强了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从而延缓了豇豆的衰老和活性氧的损伤。其中,CO_2高渗透性保鲜膜的保鲜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9.
以"园丰元6号"黄瓜为试材,采用LED白色光照射处理及0.03mm PE膜包装袋包装,置于常温下贮藏,研究了LED白光照射对黄瓜贮藏过程中品质的影响,以期探究LED白光处理对黄瓜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LED白光处理可有效维持黄瓜的感官品质,延缓其水分损失,较好地延缓黄瓜维生素C含量等营养物质的降解;除此之外,还能够抑制丙二醛(MDA)含量的上升,推迟黄瓜的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高峰的到来。  相似文献   

10.
以甘蓝为试材,采用编织袋和0.03、0.05mm PE包装袋对其进行包装的方法,研究不同包装材料对甘蓝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PE包装袋可保持甘蓝的外观品质、抑制失重率的上升、延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下降,对甘蓝有较好的护色效果;0.03mm PE包装袋能在75d贮藏期内0℃冷库中维持甘蓝较好的品质。  相似文献   

11.
不同包装处理对蓝浆果贮藏期间生理和贮藏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於虹  王传永  顾姻  贺善安 《果树学报》2006,23(4):631-634
为了解引种到我国南方栽培的蓝浆果鲜果低温贮藏期间的生理变化状况,并为保鲜贮藏选择适宜的包装材料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了在2℃条件下,不同薄膜包装处理对蓝浆果果实贮藏期间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乙醛、乙醇、原果胶和花色苷的含量,以及呼吸强度、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和果胶甲酯酶(PE)活性、失重率、腐烂率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薄膜包装对降低果实失重率和腐烂率具有较好的效果;对降低呼吸强度、抑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和果胶酯酶(PE)的活性以及花色苷含量的下降有一定效果;对减缓贮藏期间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和原果胶含量的下降无明显影响。总体看来,0.08mm聚乙烯塑料薄膜(PE)袋适合作为贮藏30d的包装材料。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猕猴桃新品种皖金的采后贮藏特点,明晰其适宜的贮藏温度及包装膜袋厚度。【方法】试验分为两部分:首先将部分果实分别放入(0±0.5)℃、(1±0.5)℃、(2±0.5)℃,相对湿度(90±5)%冷库以及常温(CK1)下贮藏,定期取样测定相关指标,确定皖金适宜贮藏温度;在上述适宜贮温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贮藏条件,采用不同厚度(0.01、0.03、0.05 mm)的聚乙烯(polyethylene,PE)膜袋密封包装果实,未包装果实为对照(CK2),筛选膜袋厚度。【结果】(1±0.5)℃贮藏温度下,果实贮藏保鲜效果较好,与(2±0.5)℃处理相比延长了有效贮藏期,与(0±0.5)℃处理相比显著降低了冷害的发生;在(1±0.5)℃下,不同厚度的膜袋包装处理与对照相比均可减缓果实硬度下降,延长有效贮藏期,延缓果实冷害的发生。其中0.03 mm PE膜袋处理果实贮藏效果更优。【结论】在(1±0.5)℃贮藏条件下,0.03 mm PE膜袋处理对延长皖金猕猴桃果实的贮藏保鲜期、减缓冷害发生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不同厚度的保鲜袋自发气调包装对‘新梨7号’采后生理和贮藏品质的影响。【方法】将‘新梨7号’分别采用厚度为0.02、0.03、0.04和0.05 mm的PE袋扎口处理形成自发气调环境,于温度(0±0.5)℃、相对湿度90%~95%条件下贮藏,并以0.02 mm PE袋不扎口为对照处理,定期测定各处理相关指标,并统计果实腐烂率、果柄保鲜指数。【结果】不同厚度保鲜袋内气体成分在第30天时达到平衡,气调能力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0.05 mm>0.04 mm>0.03 mm>0.02 mm PE袋,采用上述包装进行自发气调处理均能够抑制果皮h°值、Fm、Fv和Fv/Fm的下降;果柄保鲜指数随保鲜袋厚度增加显著升高,果实腐烂率显著低于对照;显著降低果实维生素C含量,冷藏后期货架期间各处理果实硬度、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各处理乙醛含量极低,乙醇检测不出。【结论】‘新梨7号’为较耐CO2且极不易发生褐变的梨果品种。筛选出适合‘新梨7号’自发气调包装袋为0.03 mm PE袋,可有效保持果面绿色,降低果实腐烂率但显著降低维生素C含量。  相似文献   

14.
将刚采收的铁皮石斛放置在0℃下进行储藏,研究不同保鲜膜包装对铁皮石斛保鲜效果的影响。采用薄膜自发气调包装保鲜技术(MAP),分别使用PVC保鲜膜、PE保鲜膜及微孔膜对鲜石斛进行包装,以散装石斛作为对照,通过对石斛失重率、膜透性、丙二醛、可溶性固形物进行测定,探讨不同保鲜膜对石斛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VC保鲜膜包装的石斛保鲜效果最好,有效地保持了石斛在低温储藏期间的品质,可以延长其货架期,为果蔬的贮藏保鲜提供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5.
不同包装材料对生菜采后生理及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婧  韩涛  陈湘宁  许丽  张欣瑶 《蔬菜》2017,(11):61-66
为探索低温条件下适宜的包装材料,以5种不同包装材料PA/PE、OPP/CPP、HDPE、PE、PD961包装的生菜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包装材料对生菜采后生理及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包装处理的生菜贮藏效果优于无包装组,其中HDPE包装材料较好地保持了叶用生菜的叶绿素含量和感官品质,延缓了呼吸高峰的出现、抑制PPO酶活性,贮藏效果最好。不同包装材料对生菜采后生理及保鲜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其效果依次为HDPEOPP/CPPPEPA/PEPD961。  相似文献   

16.
在(0±0.5)℃冷藏条件下,设裸果、0.03、0.05、0.08m m 的聚乙烯薄膜袋包装4个处理贮藏带壳扁桃仁,研究对其主要营养成分变化的控制。结果表明:适宜厚度的聚乙烯薄膜袋包装处理可明显降低呼吸强度,延迟呼吸跃变时期,能很好地保存蛋白质、粗脂肪、糖类以及维生素B1、B2等营养成分,同时有利于脂肪酸的转化,延长扁桃仁的保质期。其中0.03m m 厚度的效果最为显著,0.05m m 的次之,而厚度为0.08m m 的保藏效果最差,出现了生理伤害。  相似文献   

17.
利用0.12mm聚乙烯薄膜大帐进行低氧气调新组合的较大规模应用试验,对2394kg玫瑰红苹果进行低氧处理,帐内O2浓度可下调至约2%,CO2浓度可自动维持在5%~8%的较理想状态,处理结束后很易转为MA自发气调。低氧处理后再MA贮藏的苹果,虎皮病果率低、症状轻,腐烂果少,果柄和果皮新鲜,叶绿素保持效果好,果肉硬度明显高于小包装气调和冷藏对照。说明利用塑膜大帐进行前期低氧新组合处理与后期自发气调、实现低氧气调新组合贮后效应的利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Browning, weight loss and rotting of litchis (Litchi chinensis Sonn) were studied in 3 seasons with fruit from several growing-areas in Australia. Post-harvest wastage was reduced when the fruit were dipped in hot benomyl and packed in plastic film. A benomyl dip (0.05% at 52°C for 2 min) followed by packing the fruit in punnets and over-wrapping with a “cling” pvc film (0.01 mm thickness) is suggested for controlling rotting, browning and loss in weight at temperatures of 20–30°C.  相似文献   

19.
人参果采后聚乙烯膜包装贮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人参果为试材,设计自然贮藏和聚乙烯膜包装贮藏2种方式,研究聚乙烯膜包装贮藏下,对人参果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腐烂率和病斑面积扩展速率的影响,为人参果贮藏中提供方便的贮藏技术.结果表明:聚乙烯膜包装处理明显的抑制了人参果采后的失重率上升,提高人参果贮藏9d内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能降低病果率,其中包装1个果实较包装多个果实抑制了腐烂率增加和病斑面积扩展有最佳效果.表明人参果采后常温贮藏应采取聚乙烯膜包装,且以单果包装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