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张春艳  魏雅冬  胡畔 《北方园艺》2023,(20):117-125
以平菇“灰美二号”为试材,采用不同用量的杨木屑与玉米秸秆为主料配制7个基质配方(T1~T7),以杂木屑配方为对照(CK),研究了不同配方对平菇菌丝体子实体生长、营养价值、生物学转化率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筛选适合平菇栽培的杨木屑与玉米秸秆培养基质配方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杨木屑和玉米秸秆为主料的栽培基质中平菇菌丝均能生长,但较高的杨木屑或玉米秸秆比例处理下菌丝长势、活力及子实体农艺生长性状均较差。氨基酸组分中,人体必需氨基酸(EAA)、人体非必需氨基酸(NEAA)及总氨基酸含量均整体呈T7相似文献   

2.
菌丝生长速度与呼吸消耗及胞外酶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棉籽壳为主料,对平菇、刺芹侧耳、黄伞、灵芝、金针菇和香菇原种培养期间的菌丝生长速度、呼吸消耗及胞外酶活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种食用菌的菌丝生长速度与呼吸消耗正相关,而有机物的降解速率与胞外酶活性的大小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以甘蔗渣为主料,筛选出适合玉木耳栽培的培养基配方,为甘蔗种植区甘蔗渣资源化利用及拓展食用菌栽培原料领域提供科学依据。试验以不同比例的甘蔗渣为主要原料,木屑、玉米芯、麦麸等为辅料配制成7个培养基配方,以木屑和玉米芯常规配方为对照,通过吊袋方式栽培,比较不同甘蔗渣添加比例对玉木耳菌丝生长和生物学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甘蔗渣添加比例对玉木耳菌丝生长及生物转化率的影响不同,其中玉木耳平均产量以配方4(甘蔗渣40%、木屑30%、玉米芯10%、麸皮20%)最高,生物转化率达到90.7%,且菌丝生长旺盛、整齐,洁白、粗壮。研究证明在主、辅料搭配合理的情况下,以甘蔗渣作为主料栽培玉木耳完全可行。  相似文献   

4.
玉木耳大豆秸秆栽培配方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木耳(Auricularia cornea cv.Yu Muer)是毛木耳的白色变异新品种,其抗杂能力强,有较强的适应性。目前农作物秸秆的利用率普遍较低,且存在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通过设计13个不同比例的大豆秸秆栽培配方,以农艺性状、营养成分和投入产出比为考察指标,筛选和优化玉木耳大豆秸秆栽培基质配方。结果表明,配方5 (大豆秸秆16.2%、粗木屑32.4%、细木屑32.4%、麦麸15%、大豆粉2%、石灰1%、石膏1%)和配方4 (大豆秸秆32.4%、粗木屑24.3%、细木屑24.3%、麦麸15%、大豆粉2%、石灰1%、石膏1%)可作为玉木耳的木屑替代配方,其中配方5较对照配方产量提高了6%,配方4与对照配方产量相近。配方4和配方5的投入产出比均高于对照,且这2个配方的粗蛋白、总氨基酸的含量也较高。本次试验为改良玉木耳基质及大豆秸秆的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4株灵芝菌株为试材,采用PDA-愈创木酚培养基、PDA-苯胺蓝培养基、产纤维素酶筛选性培养基、产木聚糖酶筛选性培养基对这些菌株进行产木质纤维素酶能力的初筛,研究了菌株发菌期不同培养料配方中的菌丝生长速率、木质纤维素降解酶活性及其对玉米秸秆木质纤维素的降解,以期为研究灵芝发菌期灵芝利用木质纤维素的规律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利用4种培养基筛选出木质纤维素酶活性较高的LZ-10,并用于后续试验。玉米秸秆降解试验中,随着配方1~7中玉米秸秆占比的增加,菌丝生长速度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其中配方1达到最大值(5.72±0.12)mm·d-1。在灵芝发菌期内,不同配方间木质纤维素酶活性与木质纤维素降解率之间存在差异。在配方5、6中,木质素的降解率最大达到43.08%±0.05%,漆酶和锰过氧化物酶活性最大。木聚糖酶活性最大的配方5、6中,半纤维素的降解率最大达到36.20%±0.23%,而纤维素的降解率变化不明显。综上所述,灵芝发菌期内玉米秸秆添加量为80%~90%时菌丝生长较为缓慢,但对木质纤维素的利用较为全面。  相似文献   

6.
本文测定了温度对香菇胞外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木屑基质培养90天的香菇胞外游纸纤维素酶(C_1酶)、羧甲基纤维素酶(C_X酶)和半纤维素酶(H_C酶)的最适作用温度分别是55℃、55~60℃和50℃。在50~55℃条件下保温1小时后,C_1酶和H_C酶活性大幅度下降,而C_x酶活性下降较为缓慢,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本文提出相对活力系数(Relative activity coefficient,RAC)作为表示香菇菌丝生长温度与酶最适作用温度之间关系的一个参数。  相似文献   

7.
将杂木屑、麸皮、玉米粉、米糠、碳酸钙等常见栽培原料及两种新原料——大豆糖蜜和豆饼粉,按照不同比例设置5种杏鲍菇工厂化栽培配方。通过测定各配方菌丝生长速度、不同生长阶段相关酶活性、子实体性状、生物学效率等系列指标,探究得到最优配方:棉籽壳50%、杂木屑15%、麸皮25%、大豆糖蜜5%、玉米粉5%,表现菌丝生长速度快、酶活性强、生物学效率高。  相似文献   

8.
为寻找瓶栽猴头菇高产培养料配方,试验比较了木屑主料、木屑+棉子壳主料、棉子壳主料三个配方。结果表明:木屑主料配方的菌丝生长速度最快3.45~5.48 mm/d,平均产量最低68.38 g/瓶;棉子壳主料配方的菌丝生长速度最慢3.44~5.46 mm/d,平均产量最高132.6g/瓶,生物学效率也最高,达90.6%,收益∶成本达2.98∶1。瓶栽猴头菇棉子壳主料配方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以玉米秸秆为主料制备大球盖菇栽培种,比较不同配方的栽培种基料对菌丝生长情况、菌丝生长速度、基料失重率的影响;比较最佳栽培种基料培养的栽培种与市售大球盖菇栽培种在栽培料中的营养生长时间和生物转化率的差异。结果表明:供试7个配方栽培种培养料,配方4(玉米秸秆49%,玉米芯30%,麸皮10%,稻壳5%,木屑5%,硫酸钙粉1%)中大球盖菇菌丝的长势最好,菌丝粗壮、致密、洁白、分布均匀,生长速度最快(1.79 mm/d),基料失重率最高。配方4培养料所得栽培种的营养生长时间最短,生物转化率最高,与市售栽培种在生物转化率上差异显著。该配方培养料所培养的栽培种对玉米秸秆栽培料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
牛肝菌栽培一直是食用菌生产领域的研究难点,适宜的栽培料是菌丝体生长和子实体形成的重要保障。通过测定暗褐网柄牛肝菌的菌丝长势和栽培过程中理化指标以及胞外酶活性,筛选该牛肝菌菌丝体生长的最佳栽培基质。结果表明,通过测定菌丝体长势,初筛得到5种栽培料配方,分别为C1(杨木屑99%、生石灰1%)、C3(橡木屑99%、生石灰1%)、Y1(杨木屑50%、玉米芯24.5%、麦麸皮24.5%、生石灰1%)、Y2(杨木屑50%、玉米芯24.5%、棉籽壳24.5%、生石灰1%)、X2(橡木屑50%、玉米芯24.5%、棉籽壳24.5%、生石灰1%)。在栽培过程中,Y1和Y2栽培基质总有机碳、全氮含量在菌丝体生长时期均处于较高水平,且营养消耗速率快,Y2栽培基质中羧甲基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淀粉酶、蛋白酶和漆酶活性均较显著高于其他组。由此可见,Y2栽培料基质更适合暗褐网柄牛肝菌菌丝体的生长。试验结果为暗褐网柄牛肝菌...  相似文献   

11.
比较了由葡萄枝屑和杂木屑为主料的3个配方培养料栽培平菇效果,结果表明:利用葡萄枝屑替代部分杂木屑作为主料栽培平菇,在培养料中加入25%、39%、78%的葡萄枝屑均适合平菇菌丝生长。从产量、生物转化率分析,在培养料中加入39%葡萄枝屑的配方②最适宜栽培平菇。  相似文献   

12.
杏鲍菇高产高效栽培料配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木屑、棉籽壳、玉米芯及其复合物为主料,通过调整麸皮用量,设计了16个杏鲍菇栽培料配方,通过塑料袋栽培,研究了16种栽培料配方对杏鲍菇菌丝生长和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配方栽培料上菌丝满袋时间及杏鲍菇产量均达到极显著差异.以玉米芯为主料的配方9栽培料中菌丝生长速度最快,菌丝满袋时间为35.83 d;其次是以木屑为主料的配方6,菌丝满袋时间为37.06 d;棉籽壳栽培料中菌丝生长速度普遍较慢.以玉米芯为主料的配方11产量最高,经济效益最好,第1潮菇的生物学效率达到67.6%,每袋(250 g栽培料)的经济效益比生产上常用的配方4增加了0.5597元;其次是以玉米芯和木屑为复合主料的配方16,生物学效率为65.2%,每袋的经济效益比配方4增加了0.4874元;以木屑为主料的配方5产量最低,经济效益最差.可以看出,杏鲍菇菌丝生长状况及其产量受栽培料C/N和主料种类的影响均较大,配方11、配方16是杏鲍菇栽培的理想配方,原料来源广泛,价格较低,栽培效益好.  相似文献   

13.
洛巴伊大口蘑对栽培基质的降解及其相关胞外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洛巴伊大口蘑为试材,采用袋栽方法,测定了洛巴伊大口蘑在棉籽壳培养基上生长期间栽培基质的降解及其相关胞外酶活性变化,以了解洛巴伊大口蘑对碳源的降解利用特点。结果表明:洛巴伊大口蘑具有完整的胞外纤维素酶系;淀粉酶在菌丝生长阶段活性较高;羧甲纤维素酶、滤纸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的活性与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速率呈正相关,但β?葡萄糖苷酶活性与纤维素的降解速率没有相关性,漆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与木质素的降解速率没有相关性;洛巴伊大口蘑具有很强的木质素降解能力,属于白腐菌;非木质纤维素主要在菌丝生长阶段被利用,木质纤维素是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的主要碳源;在107d的栽培过程中,培养基失重52.40%,其中呼吸消耗43.98%,子实体转化率为8.42%。  相似文献   

14.
葡萄枝屑栽培黄金菇配方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由葡萄枝屑和杂木屑为主料的3个配方培养料栽培黄金菇效果。结果表明:利用葡萄枝屑替代部分杂木屑栽培黄金菇,在培养料中加入25%、39%、78%的葡萄枝屑均适合黄金菇菌丝生长,其产量、生物转化率以配方②(39%葡萄枝屑)最高。  相似文献   

15.
利用杨木屑替代部分棉籽壳作为主料栽培茶树菇,结果表明,在培养料中加入10%~40%杨木屑均适合茶树菇菌丝生长,可以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从茶树菇产量、生物学转化率和经济效益综合分析,培养料中添加30%杨木屑的配方(2)(杨木屑30%,棉籽壳40%,麸皮20%,玉米粉8%,石灰1%,轻钙1%)为优选配方。  相似文献   

16.
分别以杨木、白枫、松木、檫木、株木、泡桐木屑为主料,米糠和麸皮为辅料配制培养料,以大试管为培养容器培养不同真姬菇菌丝.考察菌丝生长速度、菌丝形态和产量等农艺性状为指标,研究不同配方对真姬菇菌丝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方1菌株101菌丝生长速度最快,配方2菌株201菌丝生长速度最快,且菌丝浓密洁白.同样配方1 101...  相似文献   

17.
红托竹荪母种菌丝生长特性及胞外酶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木屑培养基培养红托竹荪(Dictyophora rubrovolvata)母种90d,培养过程中观察测定菌丝生长特性,从第40天开始测定5种胞外酶活性。结果表明:漆酶(laccase)和纤维素酶(cellulase,CL)活性较高,漆酶活性为31.2~52.7U/mL,CL活性为10.7~31.9U/mL;中性木聚糖酶(neutral xylanase,NEX)活性较低,为0.2~0.4U/mL;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分别为3.3~11.7U/mL和2.5~13.5U/mL。线性相关分析表明:母种菌丝生长状态、生长速度和胞外酶活性有相关性,菌丝变红程度与漆酶活性呈显著负相关,与POD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漆酶活性与生长速度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以1.0%纤维素酶和0.5%蜗牛酶不同处理时间的桑黄菌丝为试材,采用0.1%秋水仙素诱变桑黄菌丝研究其诱变下桑黄菌丝再生菌株的生长速率以及多糖、黄酮和三萜等活性成分含量变化,以期获得生长快且活性成分含量高的菌种,以期为桑黄菌株选育、种质资源创新和应用奠定基础。结果表明:秋水仙素诱变后桑黄菌丝再生菌株的生长速率以及多糖、黄酮和三萜等活性成分含量基本呈增加趋势。其中,与对照相比,诱变酶解桑黄菌丝20 min获得的再生菌株20-1生长速率最快,增加了366.67%;三萜和多糖含量最高的再生菌株为10-5,分别增加了1069.73%和281.85%;多酚含量最高的再生菌株为5-1,增加了530.56%;黄酮含量最高的再生菌株为30-1,增加了3771.43%。  相似文献   

19.
《食用菌》2015,(6)
采用锯木屑、棉子壳为主料,麸皮、玉米芯、豆粕粉等为辅料进行朱红栓菌人工栽培培养的初步试验。结果表明,麸皮培养基最适合朱红栓菌母种生长,培养温度25℃。固体原种配方木屑70%,麸皮24%,豆饼粉4%,石膏粉1%,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05%,糖1%,培养料含水量68%,p H为7.0时较好,菌丝生长速度快、长势均匀。人工栽培,栽培料配方为木屑70%,麸皮24%,豆饼粉4%,石膏粉1%,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05%,菌丝体及子实体生长均较好。  相似文献   

20.
利用玉米秸秆代替棉籽壳栽培平菇,对不同配方中平菇的菌丝生长速度、生长势、商品性、生物学效率和经济效益,以及培养料中碳氮含量和酶活性进行分析比较。筛选出玉米秸秆栽培平菇的最佳配方为玉米秸秆52.2%、棉籽壳34.8%、麸皮10%、石灰2%、石膏1%。该配方可使平菇菌丝生长健壮、生长速度快,朵形好、叶片紧凑、朵大肉厚,平均单朵质量为193.34 g,生物学效率为127.66%,投入产出比为1∶2。通过对不同培养料配方中碳氮的研究,发现随着玉米秸秆添加量的增加,全碳和全氮含量均降低,碳氮比升高;随着平菇生长时间的延长,碳含量逐渐降低,氮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碳氮比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漆酶活性随平菇的生长发育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羧甲基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活性随平菇的生长发育呈逐渐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