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负离子对人体具有保健功效,对环境具有净化作用,将其与人造板材料相复合,可以有效的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介绍了我国人造板发展现状、负离子产生的机理及其环境效应,讨论了生产负离子人造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简述了我国室外人造板产品发展概况及重要性能检测,从区域、性能检测和人造板种类三个方面比较分析了国内外对室外人造板重要性能的相关检测标准,阐述了我国现有室外人造板标准存在的不足,提出应尽快制定适合我国室外人造板产品的较为系统的检测方法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3.
结合城市生活环境和人们对健康生活追求的背景,分析室内环境的现状,提出改善室内环境要以改性室内装饰装修和家具基材为切入点,研究了纳米负离子基元材料在人造板中的应用,通过相关检测,得出以下结论:纳米负离子基元材料改性板材放射性检测达到GB 6566—2010《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规定A类产品的指标,健康环保;纳米负离子基元材料改性的板材负离子诱生量远超出JC/T 2040—2010《负离子功能建筑室内装饰材料》规定的最低标准,改性胶合板平均诱生量达到2 460 ions/s·cm~2、改性细木工板平均诱生量达到1 344ions/s·cm~2。  相似文献   

4.
甲醛释放限量是人造板及其制品健康环保的重要指标。确定科学合理的绿色人造板及其制品甲醛释放限量值,必须研究实体木材中甲醛的释放规律。为了制定绿色人造板及其产品的评价标准,文中介绍了实体木材的甲醛含量、甲醛的来源以及影响因素,分析木材中醛和酮的释放机制,并基于制定绿色人造板标准的需要提出了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5.
孟迪  龙玲  吕斌  黄安民 《木材工业》2012,(1):31-34,54
归纳了人造板饰面材料中重金属物质的来源、危害和相关限制法规,介绍了常用有害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检测方法,分析了现有检测方法对于检测人造板饰面材料中重金属的适应性,总结了在对人造板饰面材料中有害重金属进行检测时,样品的制备及处理方法.为制定相关检测方法的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人造板饰面材料中重金属元素检测方法探讨文章归纳了人造板饰面材料中重金属物质的来源、危害和相关限制法规,介绍了常用有害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检测方法,分析了现有检测方法对于检测人造板饰面材料中重金属的适应性,总结了在对人造板饰面材料中有害重金属进行检测时,样品的制备及处理方法。为制定相关检测方法的标准提供依据。[孟迪,龙玲,吕斌,等.人造板饰面材料中重金属元素检测方法探讨.木材工业,2012,26(1):31~34,54.]  相似文献   

7.
美国加州立法严限人造板制品甲醛释放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加州最近立法制定了新的气污染物--甲醛释放量的控制措施,通过严限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的释放量,来进一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本文概述了该控制措施制定的背景、适用范围、标准要求,并对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检测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我国人造板生产及深加工企业、相关贸易商和第三方认证机构需要配合的工作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人造板及其制品的甲醛释放问题是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世界各国都制定了严格的限量标准。本文对国内外人造板甲醛限量相关的法规和标准进行了归纳,并对德国2020年即将实施的人造板甲醛限量新规进行了初步研究,旨在探索人造板甲醛限量发展趋势,为我国人造板相关企业把握发展趋势,积极应对市场变化提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空气中的负离子具有降尘、清洁空气、杀菌、医疗等功效,被誉为“空气维生素与生长素”,负离子以其独特的生态效益逐渐被理论界和公众认识,森林环境中的负离子已经成为当前森林旅游产品开发的一个热点,该文将对塞罕坝机械林场森林释放负离子的生态效益进行评价,为林场科学经营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打破传统有机涂料在应用中的局限性,并增加其功能性,针对具有释放负氧离子功能的保健涂料进行了研究。通过共混法将无机材料六环石粉体加入到紫外光固化涂料中,制备出性能良好的负离子功能保健涂料,并将其用于朴木地板的表面涂饰。同时,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了该涂料的涂布量、辐射能量及六环石粉体添加量对涂膜理化性能和负离子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主要影响涂层耐磨性能的因素是辐射能量,主要影响负离子释放量的因素是涂布量。当涂料的涂布量为40 g/m2,辐射能量为200 mJ/cm2,六环石粉体的添加量为15%时,制备的涂料性能较优,其漆膜附着力等级为1级,硬度为4H,磨耗量为0.11 g/100 r,负离子释放量为795个/cm3。  相似文献   

11.
氨基木粉的制备与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碱化、环氧化、胺化等反应制备了 3种氨基木粉 ,进行了红外光谱和元素含量分析 ,并讨论了各种因素对环氧值、氨基含量的影响 ,同时 ,还考察了它们对Cu2 的吸附性能。试验表明 :该类木粉具有吸附容量高、吸附速度快、易解吸、重复使用性能好的特点 ,可作为一种阴离子交换剂使用  相似文献   

12.
云勇生态林空气负离子浓度及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于2009年9月对广东省佛山市云勇生态林养护中心林地9个地点不同林分的空气负离子浓度进行了实地观测,分析了其变化规律,并于2011年12月观测了其中三种林分距离地面不同高度处的空气负离子含量及空气温湿度,分析了空气负离子含量与空气温湿度的相关性。结果如下:(1)9个不同地点林分的空气负离子浓度介于550~2 150个/cm3之间,不同林分空气负离子浓度差异显著;(2)一天中不同时刻、不同林分的空气负离子浓度不同,且不同林分的空气负离子波峰值出现的时刻不同;(3)负离子浓度随着高度的上升而显著减小,不同高度处空气质量评价指标CI值的差异不显著;(4)在近地面0.5 m处空气负离子浓度和空气质量评价指标CI值均与温度呈负相关,与相对湿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应用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4种不同茶叶的化学成分和儿茶素的含量,结果表明,茶叶品种不同,其化学成分、儿茶素的组成与配比差异较大,这是决定其抗癌作用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4.
城市绿地空气负离子相关研究——以上海公园为例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通过测量上海主要公园绿地的空气正、负离子、下垫面热辐射温度、森林覆盖率及生物多样性的指标,研究分析了城市绿地的空气清洁度指数(CI)与其影响因素的相关关系。结果发现,上海仅有不到60%的公园空气负离子浓度达到一般城市公园水平;空气清洁度与热辐射温度之间存在指数负相关;空气清洁度与森林覆盖率之间存在指数正相关;空气清洁度与生物多样性之间亦有较强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贵州省紫林山森林公园景区不同植被类型及景观类型的负氧离子含量、时间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并对景观的合理布局、开展森林生态旅游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机电式水法空气负离子发生器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喷筒效应设计的机电式水法空气负离子发生器,和现有的利用其他原理设计制造的空气负离子发生器相比,具有产生空气负离子浓度大,空气负离子转播距离远,增加空气湿度等特点;利用该空气负离子发生器可以规划设计大型的或较大规模的空气负离子休憩保健区,在医院,疗养院,城市住宅区,公园,学校等场所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不同植被类型空气负离子状况初步调查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对不同植被类型空气的离子浓度进行了调查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环境空气中负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阔叶林>针叶林>经济林>草地>草地>居民区。造林有种植果树,能显著提高环境空气中的负了子浓度,而单纯种草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负离子添加剂以及洗涤次数对织物释放负离子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负离子功能化整理的竹纤维织物,释放负离子的浓度高于未经整理的竹纤维织物;洗涤次数对织物释放负离子浓度呈现出先降低后稳定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城市绿地空气负离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空气负离子具有杀茵、降尘、清洁空气等功效,被誉为“空气维生素”,对改善城市环境,提高人们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空气负离子浓度已经成为评价城市空气清洁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因而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作者论述了空气负离子的基本概念,并对城市绿地空气负离子产生机理和国内外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儿茶素及其组合物清除自由基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化学发光方法研究了4种儿茶素及其组合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羟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并对其之间的清除能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EGCG、ECG、EGC和EC的O^*2^-清除率为50%时的浓度SC50分别为4.2、4.9、5.2和6.2μmol/L,而OH^*清除率为50%时的浓度SC50则分别为0.22、0.25、0.26和0.30μmol/L。4种儿茶素的浓度相同时,其O^*2^-和OH^*清除率的大小顺序为:EGCG〉ECG〉EGC〉Ec。并应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来优化4种儿茶素的组合,结果表明:清除O^*2^-和OH^*的最佳组合是EGCG:ECG:EGC:EC为3:3:1:1。EGCG对自由基清除率影响是最大和最显著的。在4种儿茶素的组合中,当EGCG所占的比例较大时,其组合物的自由基清除率比单体的自由基清除率要大。文中最后还模拟了不同茶叶中4种儿茶素所占的比例不同时,其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的大小。本研究为利用儿茶素的不同配伍寻找一种更能发挥其药用功效的复合物提供了一条新的途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