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3 毫秒
1.
1 小尾寒羊的主要特性 小尾寒羊是我国的一个地方优良良种,主要产于山东、河南、河北等地,产地属于黄淮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和,是在特定的生态条件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2.
利用无角陶赛特羊对小尾寒羊进行杂交改良.结果表明:在同等饲养管理条件下,陶×寒杂交一代羔羊不同发育阶段的体重和主要体尺指标均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1),陶×寒杂交一代8月龄羔羊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分别比同龄小尾寒羊增加11.70、7.23和6.25 kg,差异均极显著(P<0.01),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比小尾寒羊提高3.85个百分点和3.34个百分点,差异也极显著(P<0.01).杂交羔羊比小尾寒羊平均每只多收入245.4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
吴继东 《家畜生态》2000,21(4):37-38
近十年来 ,关心和热衷小尾寒羊养殖的朋友对小尾寒羊的评价褒贬不一 ,各种媒体对小尾寒羊的宣传也各有侧重 ,说法各异。那么 ,小尾寒羊究竟是怎样一个品种 ?为什么会引起那么多人的关注呢 ?笔者想从以下几个方面热心帮助养殖小尾寒羊的朋友正确认识和科学饲养小尾寒羊。1 名称混乱 ,纯属商业炒作结果小尾寒羊是我国优良地方绵羊品种 ,主要分布于冀、豫、苏、皖五省接壤区。其中以鲁西南和河南省台前县的品质最优。由于是地方品种 ,加之 ,50~ 60年代大部分小尾寒羊曾用新疆细毛羊改良过 ,目前主要分布区内的小尾寒羊类型不完全一致 ,就被毛…  相似文献   

4.
小尾寒羊     
该羊目前被定名为"鲁西高腿多羔小尾寒羊",我场经多年饲养,观察其主要特点如下: 一、多胎高产小尾寒羊一年四季均可发情,所以可一年产两胎或两年产三胎,小尾寒羊一胎至少产两羔,最多可达七羔.其它绵羊品种集中在秋季发情,所以一年只产一胎,且一胎产一羔.  相似文献   

5.
(接上期) (7) 小尾寒羊 小尾寒羊主要分布在山东省南部、河南省东部及东北部、河北省南部以及皖北、苏北地区,是农区较优良的绵羊品种之一,因其繁殖力高、生长快而用于肉羊杂交改良的母本.  相似文献   

6.
小尾寒羊     
该羊目前被定名为"鲁西高腿多羔小尾寒羊",我场经多年饲养,观察其主要特点如下: 一、多胎高产小尾寒羊一年四季均可发情,所以可一年产两胎或两年产三胎,小尾寒羊一胎至少产两羔,最多可达七羔.其它绵羊品种集中在秋季发情,所以一年只产一胎,且一胎产一羔.  相似文献   

7.
无角陶赛特羊与当地寒杂羊杂交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西市安定区肉羊良种场引进的无角陶赛特羊具有早熟、体形大、繁殖率高、生长发育快、肉用性能好等特点,是优良的肉用品种.周边农户饲养的绵羊主要以寒杂羊为主(小尾寒羊♂×滩羊♀、小尾寒羊♂×细毛杂种羊♀、滩羊♂×小尾寒羊♀所杂交繁殖的杂种羊简称寒杂羊),占绵羊总数的69.8%.  相似文献   

8.
(一)放牧饲养 牧草是小尾寒羊的主要饲料,通过放牧,可以得到充分的运动,有利于体躯各部位和器官的均衡发育,并提高免疫力.小尾寒羊的四季放牧要点是:  相似文献   

9.
选在相同条件下饲养的杜泊、萨福克、无角陶塞特与小尾寒羊杂交一代及小尾寒羊(公羔、5~6月龄、体重46~48.5kg)共16只,每个处理4只.经屠宰取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各半制备样品,测定肌肉中化学成分、氨基酸、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粗蛋白质含量,萨寒F120.8%,陶寒F120.5%,杜寒F120.1%,均高于小尾寒羊(19.6%).每百克肉中17种氨基酸总量也分别高于小尾寒羊,依次为萨寒F1(20.09g),陶寒F1(19.78g);杜寒F1(19.13g);小尾寒羊(18.42g).人体营养所需要的必需氨基酸总量分别比小尾寒羊提高8.86%;8.54%和2.16%,其中组氨酸的含量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5);杜寒F1和陶寒F1的蛋氨酸含量也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5).与风味(鲜味)有直接关系的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含量也分别比小尾寒羊高.萨寒F1和陶寒F1粗脂肪含量高于小尾寒羊(P<0.05).杂交肥羔钙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1),铁、锰、硒含量也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5);而小尾寒羊肥羔肉含锌量(34mg)高于杂交羊;有毒有害元素均未检出.说明肉羊生产的生态环境和饲料条件均能达到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要求.利用杜泊、萨福克、无角陶塞特绵羊杂交小尾寒羊,杂交羊不仅肉的营养价值得到了提高,而且肉的风味也得到了较大改善.综合评定杂交肥羔肉的营养价值和肉质品质均优于小尾寒羊.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省养羊生产增长较快,2000年绵羊存栏达到231.3万只,其中小尾寒羊200万只,小尾寒羊是我省肉用绵羊生产中的最佳母本品种,大力发展小尾寒羊符合我国国情和农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方向,但由于在科技投入方面比较薄弱,小尾寒羊的各项生产指标和经济指标达不到应有的水平,生产潜力未能发挥.如果通过科技推广、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会使我省小尾寒羊生产水平和整体效益大大提高.为此,实施了“小尾寒羊肥羔羊生产配套技术项目”.  相似文献   

11.
1发病情况 小尾寒羊原产鲁西,2002年本地新兴村养羊合作社首次从鲁西凉山引进小尾寒羊200只,一度在方圆数十个乡镇掀起小尾寒羊养殖热潮,这给本地养羊户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然而该品种引进后不久,即在每年春季至夏暑之间,出现以发烧、咳嗽、气喘、心悸、出血、抽搐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并多因诊治不当而以死亡为转归的情况发生,给养羊户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经本人对该病数年的临床诊治,确定该病属小尾寒羊温热病范畴,治愈率由以往常规西医疗法的不足50%提高到后来中西医结合疗法的90%以上.  相似文献   

12.
正河北小尾寒羊有别于鲁西小尾寒羊,主要产于河北中南部。河北小尾寒羊具有早熟、多胎、多羔、生长快、体型大、产肉多、裘皮好、适应性强等优点。外貌较鲁西小尾寒羊有较大不同,表现为公母羊均无角,腿部较鲁西小尾寒羊短而粗壮,体驱呈长方形,肉用体型更为明显。但它也有一明显缺点,就是脂尾比鲁西小尾寒羊要大。在当今追求瘦肉率的市场背景下,成为河北  相似文献   

13.
德国美利奴与小尾寒羊F_1母羊生长发育与繁殖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 2 2 3只德寒F1母羊的生长发育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F1母羊初生重提高 4 0 .0 % ;6月龄前体高小于小尾寒羊 ,9月龄到周岁时超过小尾寒羊 ;体长与小尾寒羊无差异 ;胸围和体重显著大于小尾寒羊。成年母羊体尺和体重都大于小尾寒羊 ,属于大体型羊。F1母羊初情期较小尾寒羊晚 2 1.1d ,初配月龄和初产月龄两者接近 ,初配体重较小尾寒羊提高 10 .6kg ;F1母羊发情周期、发情持续期、怀孕期与小尾寒羊相比无区别。产后第 1次发情比小尾寒羊提前 7~ 10d。  相似文献   

14.
小尾寒羊以其体形大、生长快、肉质好、繁殖率高、适应性强等特点,近年来迅速在全国各地推广养殖。因此,造成小尾寒羊种羊价格猛涨。一些不法分子为牟取暴利,以假冒真,以次充好,高价贩卖小尾寒羊种羊。1998年暑期,我们组织畜牧专业的学生,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对全县近年来引进的小尾寒羊进行了一次全面普查,发现约有45%不是纯种小尾寒羊。这些非纯种小尾寒羊主要有3类:(1)非小尾寒羊品系;(2)小尾寒羊与其它品系的杂交羊;(3)近亲交配或饲管不当造成的退化羊。这些伪劣小尾寒羊种羊的引进,不但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也给小尾寒羊这个“…  相似文献   

15.
选在相同条件下饲养的小尾寒羊及杜泊羊、萨福克羊、无角陶塞特羊与小尾寒羊杂交一代和杜寒二代(公羔、5~6月龄、体重46~48.5 kg)羊共20只,每个处理4只.经屠宰取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各半制备样品,测定肌肉中化学成分、氨基酸、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粗蛋白质含量,萨寒F120.8 %; 陶寒F120.5%; 杜寒F220.3 %;杜寒F120.1 %,均高于小尾寒羊(19.6%).每百克肉中17种氨基酸总量也分别高于小尾寒羊,依次为萨寒F1 (20.09 g),陶寒F1(19.78 g);杜寒F2(19.38 g);杜寒F1(19.13 g);小尾寒羊(18.42 g).人体营养所需要的必需氨基酸总量分别比小尾寒羊提高8.86 %;8.54 %;8.11 %和2.16%,其中组氨酸的含量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5);杜寒F1、杜寒F2和陶寒F1的蛋氨酸含量也显著比小尾寒羊高(P<0.05).与风味(鲜味)有直接关系的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含量也分别比小尾寒羊高.萨寒F1和陶寒F1粗脂肪含量高于小尾寒羊(P<0.05).杂交肥羔钙含量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1),铁、锰、硒也高于小尾寒羊(P<0.05),而小尾寒羊肥羔肉含锌量(34 mg)高于杂交羊;有毒有害元素均未检出.说明肉羊生产的生态环境和饲料条件均能达到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要求.利用杜泊、萨福克、无角陶塞特绵羊杂交小尾寒羊,杂交羊不仅肉的营养价值得到了提高,而且肉的风味也得到了较大改善.综合评定杂交肥羔肉的营养价值和肉质品质均优于小尾寒羊.  相似文献   

16.
小尾寒羊是我国著名的肉裘兼用型绵羊品种,其种质特性主要表现在性成熟早、繁殖率高达260%,肉质好,皮优良,耐粗饲,适宜于农区和半农半牧区,以舍饲和半舍饲的饲养方式为主.因此,小尾寒羊是一个具有广阔前途的地方良种.  相似文献   

17.
小尾寒羊以多胎高产、早期生长发育快、体格大而深受饲养户的欢迎。目前,小尾寒羊是朝阳地区主要的肉羊品种之一。小尾寒羊的繁殖力会直接影响该地区养羊产业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8.
小尾寒羊是我国的优良绵羊品种,主要分布在鲁西南及冀、豫、苏、皖等省的部分地区,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饲、体型大、生长快、多胎性、肉质鲜嫩爽口等特点.现将小尾寒羊周年分节气饲养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山东小尾寒羊发展的历史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山东小尾寒羊是我国一个古老的绵羊品种,1989年4月编入<中国羊品种志>.山东小尾寒羊的发展历史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1964年前的选育阶段,1964~1988年改良和选育提高阶段,以及1988~2000年山东小尾寒羊的推广阶段.1 1964年前的选育阶段解放初期学者们将短脂尾的小尾寒羊和长脂尾的大尾寒羊统称寒羊.50年代末期才把"小尾寒羊”提出来.1961年把寒羊编入高等农业院校试用教材<养羊学>.付寅生、陆离等1961~1962年在江苏丰县境内的大沙河果林场设基点对小尾寒羊进行研究和调查,1964年在<科学研究年报>上发表了题为<小尾寒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这是最早小尾寒羊以独立名字出现在杂志上.  相似文献   

20.
选在相同条件下饲养的杜泊、萨福克、无角陶塞特与小尾寒羊杂交一代及小尾寒羊(公羔、5~6 月龄、体重46~48.5 kg)共16只,每个处理4只.经屠宰取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各半制备样品,测定肌肉中化学成分、氨基酸、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粗蛋白质含量,萨寒F1 20.8%,陶寒F1 20.5%,杜寒F1 20.1%,均高于小尾寒羊(19.6%).每百克肉中17种氨基酸总量也分别高于小尾寒羊,依次为萨寒F1(20.09g),陶寒F1(19.78g);杜寒F1(19.13g);小尾寒羊(18.42g).人体营养所需要的必需氨基酸总量分别比小尾寒羊提高8.86%;8.54%和2.16%,其中组氨酸的含量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5);杜寒F1和陶寒F1的蛋氨酸含量也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5).与风味(鲜味)有直接关系的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含量也分别比小尾寒羊高.萨寒F1和陶寒F1粗脂肪含量高于小尾寒羊(P<0.05).杂交肥羔钙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1),铁、锰、硒含量也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5);而小尾寒羊肥羔肉含锌量(34mg)高于杂交羊;有毒有害元素均未检出,综合评定杂交肥羔肉的营养价值和肉质品质均优于小尾寒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