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青酥二号”是采用变异系的系统选育法选育而成,其亲本是从亚洲蔬菜研究发展中心引进品种“AVR-3”群体中获得的一变异单株,编号为VS9601。经对该变异单系连续8代的定向系统选育,于OP8代根据各单系的株型、荚型、荚色、口感品质、产量和抗逆性等综合性状,决选品系“98-11”。在1999~2000年的品系试验中,该品系较对照“沪宁95-1”迟熟2~3 d,但比对照“沪宁95-1”鲜荚增产达20%以上。在2000~2001年的多点区试中,该品系表现早熟性显著,耐低温、耐弱光性优良,品质好,籽粒大,鲜荚平均产量达600 kg/666.7 m2以上。2002年通过上海市农作物新品种的审定,在国内近10个省(市)累计示范面积已达13 333 hm2以上。  相似文献   

2.
高产中熟春大豆新品种"吉农17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吉农17号”是以引自荷兰的大豆品系“荷引10”为母本,以“吉农8601-26”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2。003年参加北方春大豆区域试验,平均产量达3 265.5 kg/hm2,比对照“吉林30”增产8.7%;2004年平均产量达3 315.0 kg/hm2,比对照“吉林30”增产5.8%,差异均极显著(P<0.01)。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277.7 kg/hm2,比对照“吉林30”增产2.2%2。005年6月通过国家级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在吉林省中部、辽宁省东部山区、甘肃河西走廊以及新疆石河子、伊犁地区春播种植。  相似文献   

3.
徐渝薯35系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和西南大学以渝06-1-2作母本、宁紫薯1号作父本,于2007年通过嫁接诱导开花、有性杂交、单系鉴定、品系比较和多点综合鉴定选育而成。在2014~2015年的江苏省甘薯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平均鲜薯产量为36 876.42 kg/hm~2,比对照品种平均增产25.69%,胡萝卜素含量达100μg/g·FW(鲜重)。该品种具有鲜薯产量和胡萝卜素含量高、食味优等特点,2015年通过了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品种鉴定。  相似文献   

4.
大豆新品种"吉农16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大豆新品种“吉农16号”是以“吉林30号”为母本,以“公交90208”为父本,经品种间有性杂交,多年选育而成。2003—2004年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123.0 kg/hm2,比对照“吉林30号”增产5.8%;2004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364.7 kg/hm2,比对照“吉林30号”增产13.6%。该品种2005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单产水平高,稳产性好,抗病性强,抗倒伏,无褐斑。  相似文献   

5.
大豆新品种“吉农12号”是以“公交84112”为母本,以“延院7808-15”为父本,经品种间有性杂交,多年选育而成。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2822.5kg/hm^2,比对照“九农21号”增产6.9%,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2656.7kg/hm^2,比对照“九农21号”增产14.9%,该品种2002年2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计,其主要特点是油份含量较高,单产水平高,稳产性好,抗病性强,无褐斑。  相似文献   

6.
高淀粉甘薯品种徐薯29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薯29系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从徐薯18×徐薯781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的高淀粉甘薯新品种。在2009—2010年江苏省甘薯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区试平均鲜薯产量为32 752.2 kg/hm2,平均薯干产量10 000.0 kg/hm2,比对照苏渝303增产极显著;生产试验平均鲜薯产量为29 056.5 kg/hm2,平均薯干产量8 436.0 kg/hm2;薯块平均烘干率28%左右,比苏渝303高3%以上;2011年3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该品种聚合了双亲高产、高淀粉、耐逆、综合性状优良等特点,鲜薯、薯干和淀粉产量均较高,耐旱耐盐性强,适宜在沙性高钾土壤种植,可适当密植,以充分发挥耐逆特性,是适合江苏省丘陵山区和滩涂地种植的食用、淀粉加工兼用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7.
郑豆0689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以豫豆29为父本、自主选育品系QTL069为母本,通过有性杂交和系谱法选择育成的高产、稳产、优质、高抗夏大豆新品种。郑豆0689在2012—2013年在河南省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3 264.15 kg/hm~2,比对照品种豫豆22号增产5.47%;在2014年河南省夏大豆品种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3 277.50 kg/hm~2,比对照品种豫豆22号增产15.96%,居8个参试品种第1位;其蛋白质含量平均为42.16%,脂肪含量平均为20.08%,抗大豆花叶病毒病。该品种籽粒商品性好,具有高产、稳产、优质、综合抗性强等特点,推广应用前景广阔,并于2015年8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审定编号为豫审豆2015004。  相似文献   

8.
花生新品种"泉花7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泉花7号系以028-9为母本、205-1为父本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花生新品种。该品种丰产稳产,适应性广,品质较优,加工性能好,抗病、抗逆性较强。在福建省花生区试中平均荚果产量320.93 kg/667 m2,比对照种泉花10号增产10.21%。  相似文献   

9.
济麦19号(原代号935031)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优质高产多用途小麦新品种,2001年4月经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1998、1999年参加山东省高肥区域试验,平均666.7m2产量516.3kg,较对照鲁麦14号增产5.65%,2000年参加山东省生产试验,666.7m2平均产量508.6kg,较鲁麦14号增产7.46%.  相似文献   

10.
高产杂交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适合余庆县种植的高产杂玉米新品种,为在余庆县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对12个杂交玉米品种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Q玉7号产量最高达821.7 kg/666.7 m2,比参试杂交玉米品种平均产量706.1 kg/666.7 m2,增产16.4%,与其余参试杂交玉米品种产量两两间差异达1%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中华文化有两种精神相对峙,一种是刚健的,一种是柔顺的。《易经》"生生"学说所代表的正是中华文化的刚健精神。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以熊十力、张岱年等为代表的一批哲学家注重吸收《易经》"生生"学说,将生生与创造联系起来。他们从不同的视角论证创造与人的本性的关系,人应如何发挥创造性等重要命题,赋予中国哲学新的精神内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对于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人们也从多放面给予“绿色”与“生态”的关注。但对于“绿色”与“生态”内涵的理解,某些生态学概念与原理的运用还有待探讨。就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认为真正的绿色、生态图书馆不只停留在理论上,而是应从建筑、能源、环境等方面入手,在现实中建成。  相似文献   

13.
从参考馆员制度与学科馆员制度的发展历史入手,从内涵、服务对象与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性质、服务模式、角色与职责、素质能力等方面分析比较了参考馆员与学科馆员的异同,提出在当今网络资源庞杂浩繁,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情况下,建立和完善学科馆员制度,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的必然要求,也是图书馆服务创新.提高信息服务质量与水平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15.
    选取卡尼鄂拉蜂、高加索蜂和平湖意蜂为蜂种选育的主要素材,以闭锁集团繁育和人工授精技术为主,RAPD分析为辅,建立和保持3个纯系,在此基础上选育出"HYR"和"JYR"2个高产抗螨杂交蜂种.这2个杂交蜂种除抗螨能力强外,分别具有蜂蜜高产和蜂蜜、王浆双高产的生产性能.与本地意蜂相比,"HYR"和"JYR"蜂种的蜂蜜平均单产分别提高59.40%(P<0.01)和32.27%(P<0.01),"JYR"蜂种的王浆平均单产提高69.95%(P<0.01);2个蜂种的秋季蜂螨寄生率分别为1.97%(P<0.01)和2.19%(P<0.01),均显著低于本地意蜂.  相似文献   

16.
"数字地球"与"数字农业"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数字地球”就是信息化的地球,它包括全部地球资料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的过程在内。数字地球的核心思想是用数字化手段整体性地解决地球问题并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数字农业”是实施“数字地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别论述了“数字地球”、“数字农业”的源起、概念、内涵、特点及中国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7.
魏晋"名士风度"与宋代"圣贤气象"是不同的理想人格类型,它们在价值取向、思想资源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但是,它们均是古代士大夫人生哲学的体现,故而在士大夫主体意识、名教可乐、性情结构、超越境界等问题上有诸多共同点,着重论述了二者承传发展的关系与思想逻辑的脉络。  相似文献   

18.
固始鸡快慢羽纯系的选育及自别雌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对固始鸡自然群研究得知,快羽占8.60%,慢羽占91.40%,说明固始鸡的原始种群主要以慢羽为主。其羽型分布结果为:快羽中R1型占68%,R2型占32%;慢羽中,倒长型占58.8%,等长型占16.5%,未长型占24.7%,未出现微长型。依据鸡的快慢羽显隐性关系以及伴性遗传的原理,通过个体选择、测交和纯繁扩群等方法建立了固始鸡快慢羽纯系。将建立起来的固始鸡快慢羽纯系进行纯繁,其后代快羽及慢羽比例分别达到了99.5%和99.7%以上。经两系自别配套知,其后代雏鸡羽速自别雌雄的准确率达到了99%以上。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