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3米为一带,机械覆膜,膜上打孔,机播2行“仙山绿”超甜糯玉米,行距0.5米,株距0.26米,每667平方米植1666株。在2.5米空档内覆盖2幅地膜。膜上定植2行青椒,行距0.4米,穴距0.26米,每穴留双株。  相似文献   

2.
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材料超宽膜2膜8行膜上精量点播,膜宽2米;超宽膜2膜12行膜上精量点播,膜宽2米。2.试验地点试验设在农5师89团2连6-1条田,土壤肥力中等,土质一致,土地平整,盐碱较轻。  相似文献   

3.
2005年我团为了推进六项精准技术,投资25.5万元,购进10台2BMKQ-12型气吸式滴灌铺膜播种机,一次可完成平地、镇压、铺管、开沟、铺膜、压膜、膜边覆土、膜上打孔、精量穴播、膜孔覆土及种行镇压等多种工序的联合作业。667米~2保苗株数16689株,收获株数16145株。一、示范推广情况1.推广面积2005年我团示范精量膜上点播1400公顷,其中加压滴灌1膜2管1067公顷,地埋式滴灌1膜2管333公顷。2.配置方式  相似文献   

4.
2008年疏勒县罕南力克镇试验示范3.3公顷膜下滴灌双膜西瓜间作棉花取得成功,西瓜667米^2产4吨,棉花667米^2产籽棉170千克,667米^2产值850元,扣除成本500元,667米^2增收350元,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5.
(一)外棚取4-5米长。直径2~3厘米的竹竿两根对接。用布条扎牢。弯成拱圆行骨架。地下插深0.4米,骨架间距0.5-0.6米。棚宽5.6-6米。拱高1.8米,棚长视面积大小而定。骨架顶部和两侧分别用竹竿和铁丝连接加固。遇风雪天气每隔4米设一顶柱。骨架上覆盖聚乙烯长寿膜.用压膜线固定。有条件的可用水泥骨架代替竹竿骨架。  相似文献   

6.
一、材料与方法地膜试验:试验安排在喀拉布根乡克孜勒库木村。试验面积1334米~2。地膜试验采取对比排列,重复3次,以不铺膜为对照(CK)。二、地膜试验田间设计:每小区206米~2,行长15米,行宽13米。试验品种:阿山芸豆3号。  相似文献   

7.
双膜覆盖双覆土膜上植棉技术是在正常宽膜膜上点播的穴孔处(种行)再盖一层窄膜的新技术(两层膜均进行机械覆土)。我场正常膜上点播采用的是0.008毫米厚、1.25米宽的地膜,行距配置采用66+10厘米机采棉行距。膜上膜为0.004毫米厚、0.4米宽的窄膜,窄膜盖在种行上。膜上膜每公顷用量为25.5千克,增加成本400元。在正常播种的种行上再盖一层膜,可防止雨后土壤板结,同时也可提高地温,为棉苗提供有利的出土环境。  相似文献   

8.
一、节水技术2种节水方式均采用"一膜双带、一管二行"机采棉模式,行株距配置为(66+10)厘米×9.5厘米。1.播前铺膜滴水先铺膜后连接好地面管道及滴灌带,667米2分2次滴水70米3,6~8天后适墒播种。2.冬灌春不复水667米2冬灌水200米3,翌年春先铺膜增温保墒,后播种。  相似文献   

9.
我场于2006年初从师农科所引进棉花新品种标杂A1在农科站推广种植17公顷,平均籽棉单产367千克,在当年种植的几个品种中单产表现最高。2007年我场种植面积达720公顷,其中:常规滴灌种植面积638公顷,软管灌种植面积82公顷。全部采取3膜12行62+12厘米和20+70厘米配置,株距9.5厘米,膜上精量点播,平均667米。播量2.1千克。  相似文献   

10.
试验地设在81团10连滴灌1#2条田,面积5.5公顷,棉花品种为81—3,沙壤土,肥力中等;4月14日播种,干播湿出,采用1.25米膜,3膜12行;膜上点播,1膜1管4行,毛管铺在中间两行棉花中间,距边行40厘米,滴灌带滴头间距20厘米,滴头流量2.2升/小时。试验区设4个处理,3次重复。  相似文献   

11.
不同地膜覆盖种植玉米效益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玉米采用渗水膜、普膜、降解膜、液膜以及膜侧栽培5种不同地膜覆盖种植,结果表明:渗水膜种植玉米效益最好,渗水、保水、增温效应明显,水分利用率最高,具有增产、增收作用。渗水膜比普膜、降解膜、液膜、膜侧栽培雨后0~60cm土壤含水量依次高1.4、1.6、0.55和0.5个百分点;0~25cm土层地温拔节期日增温3.2℃、2.1℃、3.6℃、4.3℃。渗水膜产量最高,为1326.45kg/hm^2,较普膜、降解膜、液膜、膜侧增产12.78%、15.59%、26.22%、18.88%;渗水膜纯收入为1456.74元/hm^2,较普膜、降解膜、液膜、膜侧增收13.51%、16.77%、29.40%、18.72%。  相似文献   

12.
全膜双垄沟杂交谷子精量穴播密度试验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在会宁县干旱半干旱区旱川地进行了全膜双垄沟杂交谷子精量穴播密度试验,结果表明,谷子全膜双垄沟精量穴播最适宜种植密度为30.0万~37.5万株mm2,此条件下产量可达6825-7220kg/mm2。  相似文献   

13.
一、种植方式 采用50+80厘米的行距,地膜幅宽90恒米,株距22厘米,3膜6行,1膜1管,膜上穴播。  相似文献   

14.
为确保棉花气吸式精量播种作业达到质量要求标准,杜绝空穴和断条,应注意以下事项:一、铺膜1.垂直压膜,开沟圆片角度20度左右,切出的膜沟明显,内沟壁垂直,沟深5~6厘米。2.同一膜床,沟边到沟边保证1.1米(指膜面宽幅为1.25米的膜),压膜轮圓弧面紧贴沟壁,产生横向  相似文献   

15.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于2002~2003年在石河子大学农学试验站进行。土壤质地中壤。两年均在4月25日播种,全部膜下滴灌。1膜4行,行距(30+60+30)厘米,株距10厘米,密度1.34万株/667米^2,“干播湿出”方式播种。全生育期施130个标肥,N:P=1:0.4,其中尿素55.5公斤/667米^2,二铵28.5公斤/667米^2。选用耐旱型棉花品种新陆早6号和新陆早8号。  相似文献   

16.
一、精量播种机选型我场选用两种型号的气吸式精量播种机(3膜12行1.2米窄膜和2膜16行2.3米超宽膜)。二、田间出苗调查表1播种量调查  相似文献   

17.
赵科峰 《农村科技》2013,(11):21-22
为了验证禾丰锌对促进棉花生长发育、增加棉花产量等方面的作用,与当地常用锌肥进行大田对比试验。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33团12连2-27条田1毛,面积6.7公顷,前茬棉花,带茬冬灌,春不复水,土壤肥力中等,质地为沙土,3月30日播种,双大膜覆盖,1膜4行,株行距配置(66+10)厘米×9.2厘米,采用穴播式精量播种,加压滴灌,全期灌水18次,667米2灌水424米3,施肥76千克。  相似文献   

18.
棉花栽培模式中棉花行距配置方式是否科学和合理,直接关系到棉花产量的高低,我团经历了3膜9行、4膜8行、3膜12行,从窄膜到宽膜的种植方式。为此,我们进行了滴灌高密度种植技术条件下3种不同配置方式的探索与研究。一、试验方法2002年在81团8连5~#井、4~#井的滴灌地安排了1管4行、2管4行、2管5行3种配置方式,即:  相似文献   

19.
棉田套种小茴香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我团在棉田套种小茴香3333公顷,667米^2获纯效益700余元。 一、套种模式 套种棉田为滴灌棉田,地膜幅宽1.2米,1膜4行棉花,行株距配置全部采用机采棉模式,小茴香点播在膜上66厘米行间,1膜1行,穴距11厘米。  相似文献   

20.
2007年我团采用双膜覆盖精量播种技术,播种新陆中35号1.2万公顷,结合精耕细作,大面积实现了棉花皮棉200千克/667米^2以上超高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