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不同栽培方式对鲍鱼菇生长及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玉米秸秆和玉米芯作栽培主料,采用棚内菌袋出菇和露地覆土出菇方式栽培鲍鱼菇,研究鲍鱼菇菌丝生长、子实体性状、营养成分和产量表现。结果表明,配方1菌丝长势浓密、粗壮,配方2菌丝长势弱。在各栽培方式中,处理3(配方1,露地覆土出菇)鲍鱼菇子实体性状表现好,产量和生物转化率最高,分别达每30袋8.34 kg和61.78%,且氨基酸种类丰富,营养成分含量高。但露地覆土出菇方式和棚内菌袋出菇方式相比鲍鱼菇子实体产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试验采用棉子壳、玉米芯、杂木屑、玉米秸、稻草为主料的培养料对黑鲍鱼菇分别进行常规袋栽和脱袋覆土栽培试验,试验结果:采用培养料棉子壳、玉米芯、杂木屑的进行脱袋覆土栽培可提高其产量、品质,且潮次分明。而以玉米秸、稻草作主料不管是袋栽还是覆土栽培都不具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3.
目前泰国广泛栽培侧耳属的许多种平菇,如台湾鲍鱼菇(包括PL.abalonus和PL.Cystidiosus两种)、日本鲍鱼茹(PL.ostreatus译者引自黄年来)、印度鲍鱼菇 (PL. sajor-caju)和泰国鲍鱼菇(PL.SP.)等,它们在颜色、大小、形状、特征和产量上变化很大。不同鲍鱼菇价格是不同的,例如泰国鲍  相似文献   

4.
为寻找可替代木屑栽培大球盖菇的特色农林废弃物资源,比较不同基质栽培大球盖菇产量、生物学效率、出菇时间、子实体性状等指标。结果表明,稻草、玉米芯、莲子壳、竹屑栽培的大球盖菇单位产量、生物学效率均高;木屑栽培的大球盖菇出菇时间为72 d,而玉米芯、稻草、莲子壳、竹屑栽培的大球盖菇出菇时间分别缩短28 d、17 d、14 d、13 d;玉米芯和莲子壳栽培的大球盖菇质地(硬度)和菇形指数优于木屑,竹屑栽培的大球盖菇菇体硬度相近于木屑;玉米芯、竹屑栽培的大球盖菇菇盖和菌褶颜色差异明显。综合表明,江西省特色农林废弃物莲子壳、竹屑和玉米芯有潜力替代木屑与稻草和谷壳搭配栽培大球盖菇,这一结果为江西省大球盖菇栽培提供新型栽培基质,为当地特色农林废弃物资源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鲍鱼菇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鲍鱼菇属珍稀食用菌,本文介绍了作者通过长期栽培实践总结出鲍鱼菇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条件、配料、菌丝培养、出菇管理、采收等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为了加速鲍鱼菇(Pleurotus abalonus)在北京市的示范推广,试验通过对生产成本、发菌情况、营养成分、产量等指标的比较,研究了培养料处理方式及其配方对鲍鱼菇品质及生产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对鲍鱼菇培养料采用发酵处理,可大大缩短发菌时间和提高菌棒成品率。培养料处理方式及配方对子实体外观品质无显著影响;经过发酵的培养料,子实体的粗多糖含量均有所降低。从经济效益分析对比可知,以发酵熟料"玉米芯+木屑"配方的投入产出比最高,单棒利润可达3元~4元。按667 m2栽培1.2万棒计算,可实现667 m2经济效益3.6万元~4.8万元。  相似文献   

7.
杨自轩  王璐  邓惠强 《食用菌》2009,31(6):40-40
用鲜甜玉米芯栽培平菇、草菇、金针菇、秀珍菇是完全可行的,其产量和用棉子壳栽培相近,但加工厂除了有大量的甜玉米芯,还有大量的甜玉米壳,为了解决加工厂所有下脚料,充分利用资源,同时考虑到加工时间主要在夏天,温度高,经常下雨。笔者利用加工厂产生的所有新鲜玉米芯及壳经粉碎后袋栽草菇,经多次试验总结出利用类似熟料袋栽平菇方法,菌丝长满后开袋或脱袋出菇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鲍鱼菇,又名台湾平菇、高温平菇、黑鲍菇,因菇体中含有鲍鱼的气味而得名。然而,在新疆阿克苏地区却鲜为人知,更无人尝试种植。笔者于2004年从四川省绵阳食用菌研究所引进鲍鱼菇菌株,进行了四年的适应性栽培试验,生物转化率稳定在90%左右。鲍鱼菇极易遭霉菌的污染,栽培中稍有疏忽就可能造成很大损失。笔者根据几年的实践,在掌握了鲍鱼菇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的气候特点,基本摸索出了一整套鲍鱼菇袋装熟料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只要规范操作,完全可以获得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9.
以20%灵芝菌糠、30%灵芝菌糠、40%灵芝菌糠、50%灵芝菌糠,20%鲍鱼菇菌糠、30%鲍鱼菇菌糠、40%鲍鱼菇菌糠、50%鲍鱼菇菌糠加入量替代新鲜培养料,与未加入菌糠的新鲜培养料进行发菌情况及产量比较试验.进行不同配方的对比试验,明确在牡丹江地区食用菌菌糠二次利用生产平菇的适宜比例.结果表明:40%~50%灵芝菌糠加入量效果最佳、30%鲍鱼菇菌糠加入量次之,与未加入菌糠配方差异不显著.因此,可以利用灵芝菌糠和鲍鱼菇菌糠作为部分原料栽培平菇使用.  相似文献   

10.
利用普通的干玉米芯栽培平菇、双孢蘑菇、金针菇等食用菌已取得成功。但随着甜玉米在全国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一些专门加工甜玉米工厂应运而生。玉米芯价格十分便宜、营养丰富,为食用菌栽培提供大量原料。研究用新鲜玉米芯栽培食用菌,试验证明鲜甜玉米芯栽培平菇、草菇、金针菇、秀珍菇是完全可行的,其产量和用棉籽壳栽培相近,在一些种甜玉米的非产棉区,用甜玉米芯栽培食用菌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以棉籽壳为主料,通过添加不同用量的麸皮及玉米面进行不同配方基质栽培茶薪菇的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加辅助原料的配方,茶薪菇产量低、成本高;加入辅助原料的配方,茶薪菇产量高、成本低;配方中加入10%的麸皮和10%的玉米面为栽培茶薪菇的较佳配方。  相似文献   

12.
大棚早熟西瓜套种鲜食玉米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棚西瓜套种鲜食玉米栽培模式,以充分利用西瓜地爬生长的空间优势,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套种对鲜食玉米晶甜6号的生育期影响不明显,株高、穗位高极显著增加,同时植株的双穗率增加明显,产量极显著增加。可见,在南京地区进行大棚早熟西瓜套种鲜食玉米是可行的,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科学高效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3.
采用田间调查的方法分析南方锈病在广州鲜食玉米产区的发生动态,并以鲜食玉米籽粒百粒重作为重要指标分析南方锈病为害程度与鲜食玉米产量性状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在鲜食玉米生长期南方锈病可全年发生,并在7月和11月形成两个发病高峰;南方锈病为害可显著降低鲜食玉米百粒重,回归分析表明,鲜食玉米百粒重与南方锈病为害严重度呈显著负相关,回归方程为y=-0.031x+31.924,当南方锈病为害严重度每升高10%,则鲜食玉米籽粒百粒重将减少约0.3g。  相似文献   

14.
河西走廊玉米制种田害螨种类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河西走廊制种玉米的害螨种类、形态识别及田间为害特点。通过采集标本,已鉴定出为害河西走廊制种玉米的害螨有6种,其中截形叶螨是发生在河西走廊玉米制种田中的叶螨优势种。此外,二斑叶螨和朱砂叶螨在制种玉米田中的发生也较普遍,田间为害较严重;而冰草叶螨和敦煌叶螨仅在局部地区发生,伴随其他害螨发生为害;玉米岩螨在河西走廊制种玉米田中属于首次发现,是河西走廊的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15.
根据南京地区土壤、气候等环境条件,结合当前鲜食糯玉米科研、生产现状,对现阶段适时的育种目标及方法等问题进行探讨,旨在为提高鲜食糯玉米品种的选育水平和促进鲜食糯玉米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甘蓝、小白菜为供试材料,采用反硝化细菌为试验菌株,用玉米秸秆作为固体碳源,研究了不同玉米秸秆用量下,反硝化菌株对降低2种蔬菜体内硝酸盐含量的效果,以寻求一种简单而廉价的蔬菜硝酸盐污染低成本生物控制方法。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反硝化细菌和玉米秸秆后,甘蓝和小白菜中的硝酸盐含量均降低,但效果不同,当每100 m2小区添加玉米秸秆10 kg、反硝化菌株0.5 kg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比较了9个甜玉米品种在皖南山区种植的田间表现。试验结果表明,万甜1826、万甜2000、浙甜2088、超甜1825等品种综合性状较好,适宜皖南山区种植,特别是万甜1826白色甜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18.
春茬超甜玉米一次性施肥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春茬超甜玉米一次性施肥的可行性及施肥量对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春茬超甜玉米配合黑色地膜覆盖,一次性施复合肥作基肥是可行的,且既高产高效,又省肥、省工、省力、省本。其中施肥量为900kg/hm2时,产量和经济效益较高,每1hm2纯收入达32093.4元。  相似文献   

19.
工厂化金针菇菌糠栽培秀珍菇配方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工厂化栽培金针菇的废菌糠为主要基质,与棉籽壳和玉米芯等配制成不同的组合进行袋栽秀珍菇(设秀珍菇57和台湾秀珍菇2个品种)配方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配方上秀珍菇长势均良好,在金针菇菌糠含量为60%的情况下,随着培养料中棉籽壳含量的增加,秀珍菇的产量也逐渐增加,其中以配方3的投入产出比最高,成本较对照降低约26.9%,2个品种产量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0.
以"绿钻88"丝瓜为试材,分别选用腐熟的花生、玉米和水稻秸秆与珍珠岩、蛭石按一定比例进行复配,研究复配基质对丝瓜幼苗形态指标和光合色素、光合特性、根系活力、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影响,以期为丝瓜育苗探寻出能够替代草炭等常规育苗基质的秸秆复配基质。结果表明:不同秸秆复配基质在总体上均增加了丝瓜幼苗株高、茎粗、根长和叶面积并提高了壮苗指数,上述指标在玉米秸秆复配基质最大,较对照分别增加32.60%、5.86%、7.92%、14.64%和10.00%。与对照相比,玉米秸秆复配基质极显著(P<0.01)提高了丝瓜幼苗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水稻和花生秸秆复配基质虽也优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P<0.05)。根系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以玉米秸秆复配基质Y处理下表现最好,水稻秸秆复配基质次之;对照根系活力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高于花生秸秆复配基质。综合考虑,腐熟的玉米秸秆可以替代草炭与珍珠岩、蛭石复配用作丝瓜育苗基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