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等农林专科人才素质要求的研究与培养模式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调查了我国农林专科生的素质现状和存在问题,在总结国内教改经验并与国外同类教育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以专业素质为主体,确定21世纪初高等农林教育专科人才素质要求的指导思想、原则、依据和内涵,研究了培养模式的概念和构成要素,总吉了现行教学模式的类型,设计了“产学合作、良性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教学新体系并付诸实施。  相似文献   

2.
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等农林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和关键环节。基于卓越的基本内涵,拔尖创新是卓越农林人才的应有之意。概念模型层面,卓越农林人才应具备三维结构要素:基于宏观农业科学体系的"T"型知识结构,知识社会背景与知识生产模式转变中的三角式能力结构及全方位素质标准。实践探索层面,南京农业大学作物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实现培养进程分类化、教学过程贯通化、实践环节多样化、评价标准综合化。理论层面,卓越农林人才要实现拔尖创新型的培养目标,应建构跨学科协同、产学研合作及全要素整合的制度设计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3.
建国以来,我国高等农林专科教育经历了曲折发展的道路。至今发展仍十分缓慢,不够稳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长期以来对农林专科教育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认识不足,对专科生的业务规格缺乏认真的研究,不明确。所以,在研讨本科生培养规格的同时,研究和明确专科培养规格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当前,高等农林院校金融学人才培养模式与综合大学和财经院校差别不大,农林院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应该体现自己的特色,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体现优势。高等农林院校金融学人才的培养应该体现与一般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差异化,不能只是简单的"工厂式"订单人才培养,应该面向重点培养专业通用能力、专门能力和综合能力,把银行、保险、证券三个行业证书的要求和内容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之中,紧密联系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充分发挥高等农林院校的政策优势,加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人才和农业保险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21世纪的时代特征和农林专科生职业的社会特性及其农业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研究构建并论述了21世纪农林专科生应该具备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6.
21世纪,高等农林教育发展的内部对策:一是以转变教育思想为先导,明确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二是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实行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综合、协调发展;三是抓实高等农林教育振兴项目。  相似文献   

7.
调整与优化高等农林院校学科专业结构,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实施新世纪人才培养战略的重要工作,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所在。通过分析国内8所高等农林院校学科专业设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继而从社会发展需求、学科专业布局、专业内涵建设以及优势特色创新等四个方面提出"一体多面"式的专业结构链优化策略,以适应我国高等农林院校的发展要求,为生态文明建设培养适销对路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8.
丁琨  张无畏 《农业与技术》2005,25(3):209-210
高等教学课程在高等林业院校学系各专业的教学计划中是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它是为培养学生具有抽象概括问题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自学能力,以及具有比较熟练运算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门学科,是为培养合格的高级农林专门人才服务的。  相似文献   

9.
高等农林院校人工智能专业是新农科和新工科相互融合的学科专业,是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本科院校是高等农林院校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探索的先行者、引领者和示范者。通过对3所不同办学层次的高等农林本科院校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比较分析,从农林院校人工智能专业发展布局、教学组织模式、培养目标与规格、培养模式和课程结构、核心课程与实验实训环节等方面开展系统研究;对当前农林院校人工智能人才培养面临的典型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最后提出优化专业结构布局,推进人才分类塑型,推动教学组织创新,深化通专教育融合等农业院校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对策。  相似文献   

10.
高等农林院校法学专业存在着模仿和照搬法学专门院校和综合型大学的做法,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和教师队伍建设都缺乏特色。高等农林院校法学专业目标应定位为立足"三农"、服务"三农";将法学专业和农林院校特色专业相融合;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服务农村的实用型法律人才。构建以"农"为特色的课程体系,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创新教学方法和加强实践教学是彰显农林院校特色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总结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我国高等农林院校培养林学本科人才计划的现状及弊端 :学科单一 ,学科视野和学术氛围局限 ;重理轻文 ,文化陶冶和思想底蕴不够 ;实验 (践 )环节薄弱 ,不利于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为适应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 ,提出制定林学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思路 :加强基础教育 ,增加选修自由度 ,优化知识结构 ;强化实践环节 ,建立实验 (践 )教学体系 ,完善能力结构 ;注重基础素质教育 ,增强定向性、适应性 ;宽中有窄 ,窄中见宽 ,培养广适性人才  相似文献   

12.
党的二十大开辟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高等农林院校大有作为,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产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自《安吉共识》发布后,中国高等农林教育迎来深刻变革和质量革命的挑战,广大涉农高校积极开展新农科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也在教育理念、培养体系、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深层次问题,必须深入推进高等农林教育改革,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探索中国特色高等农林教育发展道路,为世界高等农林教育发展贡献中国方案。中国高等农林教育校(院)长联席会第二十次会议暨中外农业教育论坛,围绕“新农科建设与农林教育转型发展”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相似文献   

13.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为推进高等农林教育综合改革而推行的一项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复合应用型食品科学与工程"卓越农林人才的培养采用"3+X+Y"培养模式,突出对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过程中"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导师制、校企协同育人、教学方式改革、国际化视野培养等方面开展了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4.
一、高等农林院校计算中心的现状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各高等院校相继建立起了计算中心,农林院校也不例外,当时农林院校计算中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提供上机条件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及学习各种计算机语言和开发各种应用软件的能力;为教师、研究生的科研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5.
动物科学类硕士研究生高级生物化学教学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等农业院校动物科学类硕士研究生高级生物化学教学中,调整充实教学内容,形成完整的现代生物化学知识结构体系;改革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重视实验课教学,加强研究能力培养,以达到开发学生智慧,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高等农林专科学校合并后定位和发展的思考周国华(苏州大学生物技术学院苏州215151)高等农林专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84年全国高等农林专科教育座谈会以后,高等农林专科教育得到了较大发展,这对于解决高等农林教育本专科比例...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华南农业大学近年来开展的口述史教学实践为例,分析了在口述史教学实践中取得的成效及经验,探讨了高等农林院校在口述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制约因素。文章指出,以农林学科为主的高等农林院校,由于人文学科底蕴相对不足,口述史教学实践在推进中依然受到人才和资金等多重制约。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困境,高等农林院校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从培养口述史专业人才、提升教师口述史教学能力等方面入手,将口述史教学纳入学校的整体人才培养体系中。  相似文献   

18.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造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出构建"五创模式"培养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创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新目标,强化教育教学的创新导向;创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内容体系,构建创新型人才知识结构;创议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创建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机制,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创设"专业认知—实景模拟—见习顶岗"的实践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王婷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5):234-236
梳理了我国高等农林教育的发展历史以及我国高等农林教育的现状,将我国高等农林教育存在的问题总结为对农林教育地位、作用认识不足,优质生源不足,农林教育发展阻力大,办学条件与发展需求存在矛盾,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不强,农林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不乐观等。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高等农林教育发展的对策,要求提高对农林教育的认识,提高农林生源质量和拓展就业渠道,深化高等农林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0.
农林专科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实践与体会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王恩福师资队伍的稳定与培养是当前高等学校的一个难题,对于农林专科学校来说难度更大,其原因在于:一是农林专科学校的创收能力较差,教师待遇偏低,加上对专科的世俗偏见,教师队伍更不稳定;二是专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