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楂是蔷薇科,梨亚科,山楂属植物,广泛分布于亚洲北部、欧洲和北美洲等地。全世界有200多种山楂属植物,我国有 18个种和6个变种。主要栽培种是大果山楂变种。大多山楂品种主要通过芽变、实生选种等途径产生,限制了山楂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杂交育种能很好实现品种间的优势互补,有望成为未来山楂育种的有效方法。本文从山楂的生殖生物学、杂交育种现状等方面,对山楂杂交育种研究进行了探讨,并对山楂杂交育种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求山楂真空干燥过程中失重率的变化情况和失重动力学,提高干燥速率,实现山楂规模化干燥,对不同真空干燥条件(山楂切片厚度、温度、真空度)下山楂干燥特性进行了研究。对厚度分别为0.15、0.30、0.50 cm的山楂切片的失重率进行计算机拟合,建立了山楂干燥数学模型,并进行拟合验证对比检验。结果表明:干燥温度越高、真空度越低、山楂切片厚度越小,山楂的干燥速率越快;山楂干燥失重的动力学模型为Page模型,模型的拟合验证表明该拟合在误差范围内。  相似文献   

3.
<正>李春林是土生土长的河北承德市营子区北马圈子镇金扇子村人,靠祖辈留下的几棵山楂树,到现在发展成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模式,如今还带着全村人搞多种种植。好收成烂行情"1985年生产队分了几十棵山楂树,全家就指着它结果卖了贴补家用。"李春林说,当年山楂的价格是2元/kg,在当时可是天价,都是天津的人过来收。"那儿的人说吃山楂可以降血压、健脾开胃,大车小车地往回拉,市场供不应求。"  相似文献   

4.
中国山楂育种现状及相关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山楂是蔷薇科山楂属的一种重要植物。中国山楂种质资源丰富,选育品种众多。但山楂种质资源分类研究主要以传统分类方法为主,研究方法滞后。育种方法主要以无性系选种为主,方法单一。为了更好地开展山楂资源分类研究和育种工作,本研究概述了中国山楂的育种现状,相关分子标记技术在山楂品种鉴别、遗传多样性分析及起源演化过程的应用。并对今后山楂资源研究和育种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采用超声提取山楂粗黄酮,并测定了山楂粗黄酮对DPPH清除能力、总还原能力和β-胡萝卜素的漂白能力,结果表明,山楂粗黄酮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并且其抗氧化能力呈现出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可作为一种新型的天然抗氧化剂。选取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米曲霉等5种菌种对山楂粗黄酮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山楂粗黄酮对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对于霉菌则效果不明显。山楂粗黄酮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分别为3.125,1.562 5,3.125 mg/mL,最低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6.25,3.125,6.25 mg/mL。因此,山楂粗黄酮可以作为一种理想的抑菌添加剂使用。  相似文献   

6.
山楂是重要的药食同源原料,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及保健价值。山楂的果、核、叶含有多种功能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调节血脂及神经保护的作用。通过综述目前山楂加工制品的加工技术及山楂色素、山楂果胶、山楂核、山楂叶的综合开发利用现状,为山楂的加工及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以期促进山楂资源的高值化利用,推动山楂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山楂花粉及花柱生理生化特性与受精能力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试验对受精能力较强的野生山楂和受精能力差的栽培山楂品种敞口、面楂、大金星的花粉和花柱部分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栽培山楂与野生山楂花粉生活力无显著差异,但栽培山楂花粉萌发率较低,花粉管生长速度较慢,其中大金星花粉25℃培养24h仍不能萌发,栽培山查花柱提取液对野生山楂和栽培山查花粉萌发都有抑制作用。栽培山楂花粉中酚类物质含量较高,其中大金星含量最高,花柱中IAA氧化酶活性明显高于野生山楂,而可溶性糖含量低于野生山楂。敞口、大金星和面楂花柱中POD同工酶分别比野生山楂多2,3,4条酶带,而花粉POD同工酶无区别。  相似文献   

8.
山楂利口酒是一种新型的山楂酒精饮料,为提高山楂利口酒澄清度及稳定性,采用3种澄清剂(壳聚糖、皂土、明胶)对山楂利口酒进行下胶稳定试验。先选取时间梯度12,24,36,48,60 h,质量浓度梯度为0.1,0.2,0.3,0.4,0.5,0.6,0.7,0.8 g/L。以透光率、吸光值、总酚、黄酮的量来进行衡量比较,选出最佳的山楂利口酒澄清剂。结果表明,壳聚糖为最佳澄清剂,最佳澄清时间48 h,质量浓度0.5 g/L,此时透光率达到最大,为95.5%,吸光度0.02。澄清后的山楂利口酒澄清透明、酒体丰满,有浓郁的山楂气味。  相似文献   

9.
正'猩红’平滑山楂为蔷薇科山楂属落叶灌木或乔木,高3~10米,树型直立,姿态优美。花重瓣,小而密集、粉红色,花期初夏,可应用于草坪孤赏树、树篱、行道树等。2003年由单子山楂为砧木的‘猩红’平滑山楂从欧洲引入北京,弥补了华北地区初夏开花乔木种类少的缺点,丰富了园林景观。但引入北京后,‘猩红’平滑山楂的春梢易抽条、秋梢易受冻,而且砧木单子山楂出现干裂现象。针对此问题,笔者所在课题组通过研究选用我国原产山楂作为砧木对其繁殖,嫁接后‘猩红’平滑山楂在北京适应性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0.
山楂汁饮料的制造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介绍了原料山楂汁及浓缩山楂汁,果汁型山楂饮料、果肉型山楂饮料、山楂粉固体饮料的制造工艺、操作要点和产品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香梨园主要天敌对山楂叶螨的控制作用。通过系统调查和室内观察,采用平均历期法研究了香梨园天敌对山楂叶螨的每日捕食量,并对其捕食功能反应和干扰反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楂叶螨与主要天敌自然种群数量极显著相关,其密度与被捕食百分率之间符合二次抛物线关系,在每叶平均140头山楂叶螨左右,主要天敌日捕食百分率最高,其中塔六点蓟马的功能效应占优势。在山楂叶螨种群的增长期,主要天敌对山楂叶螨密度的功能反应属于Ⅱ型功能反应,主要天敌在捕食山楂叶螨自然种群的过程中种内干扰作用在增大。塔六点蓟马对山楂叶螨的危害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山楂在育种、栽培、幼树管理、果树的整形与修剪,以及后期的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的采摘、储藏、加工等方面的工作,使人们对山楂的栽培与管理技术有更加充分的了解,以对山楂果树的种植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斑衣蜡蝉的形态特征与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建 《科学种养》2010,(10):31-31
<正>斑衣蜡蝉属蜡蝉科,别名椿皮蜡蝉、斑衣、樗鸡、红娘子等,分布于我国陕西、辽宁、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北京、江苏、四川、浙江、广东及台湾等地。该虫主要为害葡萄、苹果、海棠、山楂、桃、杏、李、花椒、臭椿、香椿、苦楝、刺槐等。  相似文献   

14.
我国山楂种质资源及选育品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山楂发展经历了快速发展、高潮、低落三个阶段,现在处于平稳阶段。文章就我国山楂种质资源及选育品种发展特点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发展建议,以期对我国山楂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山楂资源十分丰富.山楂树的冠幅大,寿命长,抗自然灾害能力强,产量高,是一种很好的环保型果树.但是,由于山楂鲜食味道酸涩,消费者不太喜欢,在过去一直以果丹皮、山楂糕、山楂片和红果罐头做为深加工产品来满足市场的需求.随着零食市场的多样化,各类鲜果常年供应不断,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发生改变.近年来,山楂产量逐年增加,而传统山楂制品所占市场份额却越来越小,每年有大量山楂白白烂掉,这不但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也暴露出山楂深加工技术的严重滞后.为此,我们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山楂进行全面的研究分析,研制出符合现代消费时尚的新型山楂制品,为山楂的产业化发展,为国民的饮食健康做一点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山楂产量逐年增加,而传统山楂制品所占市场份额却越来越小,每年有大量山楂白白烂掉,不但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也暴露出山楂深加工技术的严重滞后与不足。为此,我们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山楂进行全面的研究分析,推出一系列符合现代消费时尚的新型山楂制品,为山楂的产业化发展,为国民的饮食健康做一点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正>山楂又名山里红、红果、山梨、酸梅子、猴楂、赤枣等,为蔷薇科山楂属山楂树的成熟果实,主要分布在我国山西、河南、山东、河北、安徽、陕西、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份。山楂果实以甜中带酸的独特风味博得人们的偏爱,是人们最喜爱的野果之一,其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保健功能,是极有开发前景的一类野果。1.营养成分每100 g山楂果中含水分68.0 g、蛋白质0.7 g、脂肪0.2 g、碳水化合物22.0 g、粗纤维7.0 g、灰分0.8g、钙85.0 mg、磷25.0 mg、铁2.1 mg、钠1.7 mg、镁  相似文献   

18.
以树莓、山楂为主要原料,对树莓山楂复合低糖果酱的工艺进行研究,确定出复合低糖果酱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在复合低糖果酱中,树莓酱与山楂酱配比为1∶1(V∶V),白砂糖添加量40%,柠檬酸添加量0.5%,羧甲基纤维素钠添加量0.4%,所制得树莓山楂复合低糖果酱果香浓郁、酸甜适口,组织状态细腻、流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山楂资源十分丰富。山楂树的冠幅大,寿命长,抗自然灾害能力强,产量高,是一种很好的环保型果树。但是,由于山楂鲜食味道酸涩,消费不太喜欢,在过去一直以果丹皮、山楂糕、山楂片和红果罐头做为深加工产品来满足市场的需求。随着零食市场的多样化,各类鲜果常年供应不断,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发生改变。近年来,山楂产量逐年增加,而传统山楂制品所占市场份额却越来越小,每年有大量山楂白白烂掉,这不但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也暴露出山楂深加工技术的严重滞后。为此,我们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山楂进行全面的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20.
《种子》2018,(12)
为研究绿山楂种子的休眠机制,采用系统溶剂分离法,分离出绿山楂种子的石油醚相、乙醚相、乙酸乙酯相、甲醇相和水相,并利用白菜籽发芽试验对这5个相进行生物活性测定,同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分析造成绿山楂种子休眠的内源抑制物的成分。结果表明:1)绿山楂种子各萃取相的溶液对白菜种子发芽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抑制作用最强的是乙醚相,其次是甲醇相;2)通过GC-MS联用仪进一步的分离鉴定发现,绿山楂种子中存在的内源抑制物主要以酚类、酯类、有机酸类等为主,同时还包括数种未知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