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3 毫秒
1.
近年来博白县水稻种业发展势头强劲,水稻育种不断创新,杂交水稻制种面积逐年增加,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分析博白县水稻种业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十四五”期间的水稻种业发展规划,提出了进一步实现“种业强县”目标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全球杂交水稻种植概况,我国杂交水稻种业“走出去”的重要意义和成功经验,展望了我国杂交水稻种业“走出去”的发展趋势:一是经营模式从种子贸易向育繁推海外本土化发展,二是增长方式从内生性发展向“内生+外延”发展转变,三是业务内核从产品输出向技术输出转变。分析了我国杂交水稻种业“走出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3.
张琴 《中国稻米》2021,27(4):104-106
介绍了全球杂交水稻种植概况,我国杂交水稻种业“走出去”的重要意义和成功经验,展望了我国杂交水稻种业“走出去”的发展趋势:一是经营模式从种子贸易向育繁推海外本土化发展,二是增长方式从内生性发展向“内生+外延”发展转变,三是业务内核从产品输出向技术输出转变。分析了我国杂交水稻种业“走出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种子产业特点和我国水稻种业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是农业的源头,在农业生产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世界种业发展已呈现出集团化、垄断化趋势.国际种业进入中国带来机遇和挑战,中国种业已进入最佳整合期;国际化民族种子企业的培育、杂交水稻的国际化和转基因水稻的开发将是水稻种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结合中国水稻种业的特色,分析了国内外种业概况和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5.
四川水稻种业核心竞争力分析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SWOT方法分析了新形势下四川水稻种业发展的优势、劣势、面临的威胁和机会,提出了提高四川水稻种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种业是我国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针对我国种业发展的新形势,本文分析了我国水稻种业的现状和发展方向,着重讨论水稻种业科企合作的方式和存在的问题,并就问题对科企双方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以期为科企合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杂交水稻应用和推广较好的国家,其杂交水稻育种及种子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已注册的水稻种子企业近200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各地大小不同的种业公司如春笋般成立,使得该行业之间经济基础、技术水平、经营推广能力参差不齐,制约了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也不利于国内水稻种业参与国际种子市场的竞争。  相似文献   

8.
以四川省2000-2012年水稻种业核心知识产权(水稻品种权和水稻发明专利)保护与管理状况为研究对象,重点对水稻核心知识产权的申请量、授权量、申请机构及技术领域分布等信息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四川水稻种业知识产权保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四川水稻种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杂交水稻是由我国发明的一项原创性的粮食增产技术。育种技术的不断创新,使我国杂交水稻的发展一直领跑于世界。近年来,现代农业对杂交水稻的米质、稳产性、抗倒性和机械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杂交水稻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在稳定国内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的同时,仍需要不断提升我国种业的国际竞争力,扩大杂交水稻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和全球种植面积。借力"一带一路"的东风,与国际化接轨,加强杂交水稻技术创新力度,建立海外杂交水稻研发基地和种子生产基地,加快抢占世界杂交水稻种业科技制高点,助推杂交水稻走在国际化的前列,为世界粮食安全做贡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发掘和分析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对水稻种质进行分子遗传研究,并通过中间材料杂交,聚合多种有利性状,培育超级水稻种。  相似文献   

11.
种业是农业发展的芯片,其发展质量是决定粮食安全的关键。本文应用产业组织理论中“结构-行为-绩效”的分析范式,构建了我国杂交稻主产区种业的产业组织分析框架。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角度,对杂交稻主产区种业的经营规模、市场销售、运营模式、育种体系、营销渠道、价格分布及区域格局等进行分析。最后,基于“完善育种体系,加强资源整合;协调种企上中下游渠道,促进产内合理分工;提高行业管理水平,适度引导种企集群发展”等方面提出我国杂交稻种业发展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2.
杂交水稻为保障我国乃至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目前我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呈下降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较高的用种成本限制了其可持续发展。传统的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方式已难以满足当前水稻轻简化栽培的需求,实现杂交水稻种子由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向机械化生产方式转型是降低制种成本的一条理想途径。本文对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面临的难题,结合多年的研究实践,提出了解决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难题的技术途径,并对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十二五”以来,我国水稻审定品种数量快速增加,结构类型逐步优化;杂交稻制种面积波动明显,制种结构不断优化;种子市场价格稳步上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大面积推广品种数量和面积双减,品种优质率明显提升;水稻种子出口贸易量窄幅波动,贸易金额稳步增长。但同时,我国水稻种业发展也面临育种创新能力有待增强、企业竞争力有待提升、种子生产水平有待提高、杂交稻种子出口有待扩大等问题与挑战。从未来发展看,生物育种等新技术将加速发展,突破性新品种将加快推广应用,种子市场集中度将持续提升,杂交稻国际战略将从产品输出向技术输出转变。  相似文献   

14.
我国杂交稻育种研究的亮点及难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杂交稻经过40年的发展,取得了三系杂交、两系杂交及杂交稻种子生产技术体系等一系列研究成果。概述了我国杂交稻育种研究的四大亮点,同时分析了面临的四个难点,并阐述了我国杂交稻育种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以及培养高级育种人才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种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石,水稻种源自主可控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基础。我国水稻传统育种技术创新力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较为完善,但新兴育种技术仍存在发展空间。因此,未来我国仍需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提高种业核心技术研发能力等,不断提高水稻种业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水稻品种推广趋向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1986-2003年全国水稻主要推广品种的分析表明,"七五"以来中国水稻品种推广趋向表现为:品种数量明显增加,单个品种年均推广面积显著下降,大面积推广品种逐渐减少,主栽品种跨省推广比例及更新速度基本稳定.对常规稻与杂交稻品种推广情况作了比较,对水稻品种推广与水稻育种、种业发展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制种程序复杂、种子成本偏高是制约杂交水稻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混播机械化制种是杂交水稻制种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系统回顾了国内外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并介绍和阐述了一种利用雌性不育的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新技术.  相似文献   

18.
我国杂交水稻的形势与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杂交水稻从开始研究至今已有30年历史,已为我国粮食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要进一步发展杂交水稻,必须通过育种方法和材料的改进来提高组合的多样化、产量潜力、品质、抗性和制种产量。两系杂交稻正在走向成功,三系杂交稻在本世纪仍将是主力。杂交水稻国际开发前景可观。  相似文献   

19.
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辅助授粉技术研究现状与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内外杂交水稻制种辅助授粉技术和机械化授粉技术研究现状,概述了杂交水稻制种人工辅助授粉的几种方法及其不足之处。结合我国航空植保无人直升机发展现状,提出了利用小型农用无人直升机辅助制种授粉实现全程机械化制种的设想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