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祥勋  胡明祥 《作物学报》1990,16(4):377-38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选育优质农作物品种已成为我国农作物育种的重要任务。提高大豆籽粒蛋白质含量则是优质大豆新品种选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因此,探讨提高蛋白质含量的选择方法及其对产量和脂肪含量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试验利用3个杂交组合早世代以蛋白质含量高、中、低3组进行选择,分析蛋白质含量选  相似文献   

2.
籽粒蛋白质含量是大豆品质性状改良的主要目标之一。笔者介绍了大豆遗传图谱的构建与基因组测序发展历程,从基于分离群体的连锁分析和基于自然群体的关联分析两方面阐述了大豆籽粒蛋白质含量QTL定位研究进展,进而讨论了大豆蛋白质含量MAS育种存在的问题,最后展望了大豆蛋白质含量分子遗传改良的研究趋势。以期为大豆高蛋白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1474份大豆品种资源蛋白质平均含量为46.60%±2.09%,高蛋白资源丰富;脂肪平均含量为17.41%±1.33%。蛋白质与脂肪含量间呈极显著负相关(r=-0.5775)。籽粒以黄种皮,褐脐,椭圆形,中、小粒种为主。种皮色和脐色由深到浅,粒形由长椭圆到扁圆,籽粒由小到大,蛋白质含量、蛋脂总含量均有增加的趋势。黄种皮,浅色脐,扁圆或椭圆形粒,中粒种可作为育种选择高蛋白和双高后代的参考性状。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1986-2010年大豆审定品种的品质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黑龙江省1986~2010年间审定推广的275个大豆品种的子粒蛋白质、脂肪和蛋脂总量等品质性状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6~2010年审定的大豆品种的不同品质性状最高值均高于1986~1990年的最高值,其中,大豆品种脂肪含量最高值显著提高,与品种推广年代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说明近年来大豆品质育种尤其是高油育种取得较大进展。育成蛋白质含量高于45.0%的大豆品种8个,脂肪含量在23.0%以上的品种9个,蛋脂总量在63.0%以上的品种23个。  相似文献   

5.
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和两种不同压力基因枪法将大豆总DNA导入大麦,提高了大麦后代籽粒的蛋白质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四代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追踪分析及第四代籽粒氨基酸含量分析结果表明,部分大麦籽粒的高蛋白含量及质量变异性状能够稳定遗传。本试验还分析比较了两种DNA导入法,采用基因枪法比花粉管通道法在保持后代高蛋白遗传稳定性方面效果更好。在两种不同压力基因枪处理中,1300psi压力处理比1500psi压力处理更适合大豆总DNA的导入。在本试验中我们还获得了两个高蛋白性状较稳定的穗行,它们的蛋白质平均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20.67%和17.99%。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利用诱变技术,改良农作物籽粒蛋白质含量及其氨基酸组成的初步成效,提出并讨论了有关诱变改良的育种途径与若干方法问题。  相似文献   

7.
张树民 《种子》2013,32(2):93-94
通过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不同种衣剂处理对大豆蛋白质含量和脂肪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衣剂不同程度降低大豆蛋白质含量,提高大豆蛋白质产量;种衣剂不同配比能提高脂肪含量,提高大豆脂肪产量。  相似文献   

8.
小麦蛋白质含量遗传规律及品质改良途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在F1及F2代中的表现情况。结果表明,控制蛋白质含量的基因作用以加性效应为主,同时存在非加性效应;F1代子粒蛋白质含量与双亲平均值高度相关,F2代中子粒蛋白质含量分离呈正态分布,且正态分布的峰值蛋白质含量也接近双亲平均值。蛋白质含量的一般配合力大于特殊配合力方差,在优质育种的亲本选配上,一般配合力更重要一些,应重视蛋白质高配合力亲本的鉴定应用,并计算了蛋白质含量的广义和狭义遗传力。同时对蛋白质数量改良途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对4个不同类型大豆品种的上、中上、中、中下、下、分枝六部分籽粒进行品质分析,各部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差异显著、极显著。蛋白质含量从上至下由高变低(40.010%、38.890%、38.110%、36.428%、35.888%);无限结荚习性大豆脂肪含量(19.983%、20.873%、21.242%、21.797%、21.908%)与蛋白质相反;亚有限结荚大豆脂肪含量上至中下由低变高(21.411%、21.993%、22.113%、22.538%),下部 (22.151%)低于中下部;分枝上籽粒蛋白质、脂肪含量与中上部差异不显著;全株品质平均值(38.024%、21.760%)接近于中部值。  相似文献   

10.
6 大豆 6.1 新大豆10号 原代号Y-5,由伊犁州农科所选育,通过审定。该品种生育期117~122d,株高95cm左右,2年区试平均单产266.66kg/667m^2,生产试验平均单产244.72kg/667m^2。籽粒蛋白质含量39.2%,脂肪含量22.5%,适应性强。适宜北疆冷凉地区春播种植。  相似文献   

11.
籽粒蛋白质含量不同的转基因水稻株系产量形成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籽粒蛋白质含量与产量的关系仍不十分清楚。本试验以日本晴和以其为亲本通过转基因方式获得的5个籽粒蛋白质含量有明显差异的水稻株系为材料,在大田栽培条件下研究上述株系产量的形成特点。结果表明,在相同施氮量条件下,蛋白质含量高的水稻株系,其产量水平相对较低,结实率与籽粒蛋白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各株系籽粒蛋白质含量和产量明显增加,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单位面积穗数和每穗粒数的增加。抽穗前积累的干物质少,抽穗后叶片功能期相对较短,光合速率低,灌浆结实期茎秆中的干物质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向籽粒转运率低,引起结实率下降,是导致籽粒蛋白质含量高的水稻株系产量降低的重要生理原因。  相似文献   

12.
王芳  刘忠锋 《种子世界》2004,(11):33-33
大豆的产量和品质是遗传因素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表现,环境条件包括许多因素,如气象、经纬度、海拔、光照、温度、水、肥等。大豆化学品质中最重要的组分为蛋白质和脂肪,两者呈负相关,遗传因素是影响品质的首要因素,是内因;环境是外因,环境条件与一般条件差异越大,造成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变异幅度越大。研究氮磷钾肥的吸收规律及对大豆产量和化学品质的影响,明确大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和产量、脂肪含量和产量的关系,为大豆优质品种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玉米籽粒蛋白质含量的遗传效应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来自5个不同基础群体的14个自选系作母本,不同优势群的5个测验系作父本,采用NC II交配设计配成70个杂交组合,进行了2年3点的田间试验。利用近红外光谱,对亲本及其杂交种的籽粒蛋白质含量进行了分析,同时分析了籽粒产量与蛋白质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父、母本及其70个杂交组合间的基因型方差均达到极显著水平;8822和M是蛋白质含量较高的两个基础群体,以之作母本对提高杂交种籽粒的蛋白质含量起主导作用。控制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基因以加性效应为主,加性方差占基因型方差的94.29%,但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相对较低,分别为35.83%和33.94%,说明环境因素对籽粒蛋白含量影响明显。籽粒产量与蛋白质含量相关不显著(r = 0.053),因此,扩大变异选择范围,实现优良基因聚合,产量和蛋白质含量性状可以同步得到改良。  相似文献   

14.
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对大豆籽粒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试验自2002年开始至2004年止,从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两方面对大豆脂肪、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大豆籽粒的脂肪、蛋白质含量具有显著的影响,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种植密度与大豆籽粒的脂肪含量存在着负相关性,与籽粒中的蛋白质含量之间为正相关。中国品种的脂肪含量受种植密度的影响大于美国品种,而中国品种的蛋白质含量受种植密度的影响小于美国品种。蛋脂总含量受种植密度的影响较小,并且不存在品种间的差异性。磷酸二铵的施用量与大豆籽粒脂肪含量和蛋白质含量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但是中美品种的品质对磷酸二铵施用量的反应不同。磷酸二铵的施用量与中国品种的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和蛋脂总含量呈正相关,而与美国品种的脂肪、蛋白质含量和蛋脂总含量呈负相关,但相关程度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在F1及F2表现中的表现情况。结果表明,控制蛋白质含量的基因作用以加性效应为主。同时存在非加性效应:F1代子粒蛋白质含量与双亲平均值高度相关,F2代中子粒蛋白质含量分离呈正态分布,且正态分布的峰值蛋白质含量也接近双亲平均值。蛋白质含量的一般配合力大于特殊配合力方差,蛋白质含量的广义和狭义遗传分别为79.88%,和49.07%。  相似文献   

16.
张保军  穆婉红 《小麦研究》2000,21(2):21-22,35
硬粒小麦4286和普通小麦小偃6号和小偃107籽粒蛋白质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递增趋势,但增幅不同;蛋白质产量呈常态变化;单粒蛋白质含量及其变化与籽粒蛋白质含量变化相似。施氮量以157.5kg/hm^2时籽粒蛋白质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17.
在大田高产栽培条件下。研究了行距配置对大穗型冬小麦品种兰考矮早八花后旗叶硝酸还原酶活性、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及单位面积蛋白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5cm行距处理下,旗叶在灌浆中后期具有较高的氮代谢酶活性。籽粒产量随行距减小而增加,而籽粒蛋白质含量却减小,籽粒蛋白质产量与籽粒产量表现相同趋势。因此,适当缩小种植行距,降低了籽粒蛋白质含量,但有利于提高籽粒产量和单位面积蛋白质产量。  相似文献   

18.
水氮配合对春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不同土壤水分和施氮量对春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45%时,增施氮肥加重土壤水分胁迫,使籽粒产量、蛋白质产量以及籽粒粗蛋白含量均降低,而籽粒淀粉含量增加;当土壤相对含水量介于45%~75%时,增施氮肥能够缓解土壤干旱的不利影响,从而增加籽粒产量、蛋白质产量和籽粒粗蛋白含量,但降低籽粒淀粉含量,随着土壤水分状况的改善肥效提高;当土壤相时含水量高于75%时,增施氮肥虽然能提高籽粒粗蛋白含量,但以适量施用氮肥的籽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9.
播期与密度对南方早熟春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国审早熟春大豆品种湘春豆26为供试材料,研究了播期和密度对南方早熟春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南方早熟春大豆产量随播期的延迟、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后降趋势;蛋白质含量、蛋脂总含量随密度的增加先增后减,随播期推迟而降低;脂肪含量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随播期的推迟而降低。适期早播,合理密植有利于早熟春大豆高产,同时提高蛋白质含量和蛋脂总含量。  相似文献   

20.
绿豆籽粒光泽与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159份河南省绿豆品种资源.结果表明,绿豆籽粒有无光泽与淀粉及蛋白质含量存在着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品种中有光泽籽粒率与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与淀粉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品种中无光泽籽粒率与其相反.这一结果,为绿豆育种和加工利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