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4年,我国苹果早、中熟品种售价较上一年普遍有所上涨。笔者认为这主要是由于部分苹果产区因灾减产,市场供给减少所致。建议各产区尽快调整品种结构,实现品种多样化,才有利于苹果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嘎拉苹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嘎拉是我国中熟苹果的主栽品种之一,占全国中熟苹果栽培面积的85%以上。嘎拉外观鲜艳漂亮,风味佳美,早结丰产,而深受生产者和消费者欢迎。但在生产中,嘎拉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  相似文献   

3.
云南昭通是南方重要的苹果生产基地,但由于主栽晚熟红富士品种比例过高,给生产销售等方面带来一系列问题,为解决品种单一带来的各种问题,充分发挥当地苹果比北方苹果成熟早的自然优势,从2006年起我们开始从烟台引试种植红露等中早熟品种,希望从中找出表现良好的品种来发展,以调整昭通苹果品种结构。试种的红露苹果于2009年投产,具有早果、丰产、色艳、果个大、极耐贮运、抗逆性强等特性,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一、选择耐藏品种 苹果品种很多,按品种成熟期先后,可分为早熟品种(8月份以前成熟)、中熟品种(9月份成熟)和晚熟品种(10月份成熟)。富士、王林、北斗、国光、秦冠、印度、香蕉等晚熟品种最耐贮藏。金冠、元帅、皇家嘎拉等中熟品种次之,早熟品种不耐贮藏。  相似文献   

5.
原蚕专用桑园产量偏低,桑品种杂早中晚熟搭配不合理,种植密度偏稀;树龄老化,研究提出;选载优良新桑品种,扩大早、中熟桑品种种植面积,逐步达到30-40%;亩载750株左右,留拳3000个,留条7500条;加快老桑园改造,每年改造老桑园5%。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优化苹果品种结构,提升果品质量,适应现代水果市场形势需求,选育发展重点,形成竞争合力,日前,河南省灵宝市组织省(市)果树专家、全市老一辈果树界名人和中级职称以上科技骨干共50余人,举办了苹果早中熟品种品评会。  相似文献   

7.
"早白蜜"是以"幸水"作母本、"火把"作父本杂交育成的梨早中熟优质新品种,2009年12月通过云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可在我国南方及中部地区推广。植物学特征:树冠纺锤形,树姿半开张。树干灰褐色,光滑。成熟  相似文献   

8.
晚熟柑桔存在两种概念:一种是品种概念,即成熟期晚的柑桔品种;一种是市场概念,即晚期上市的晚熟柑桔产品。生产晚熟柑桔有多种途径,一种是选择成熟晚的品种在适宜地区发展,一种是选择合适的栽培区域种植,以达到晚熟的目的;还可通过各种栽培方式和栽培技术措施使柑桔推迟成熟或使成熟的柑桔延迟采收。成熟期早晚是个相对概念,一般把翌年3月以后成熟的柑桔品种称之晚熟柑桔。目前我国栽培的晚熟柑桔品种涵盖宽皮柑桔类、甜橙类和柚类,合理搭配,成熟采收上市期可从翌年1月延至6月或7月,若与早中熟品种搭配,在不同生态区域合理布局,实现柑桔鲜果周年供应基本不成问题,果汁加工原料供应期也可从现在的3~4个月延长到8~9个月。气候条件,尤其是热量条件是决定晚熟柑桔能否栽培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只要年平均温度在17℃以上,冬季无严重霜冻、绝对低温在-3℃以上,或仅有短暂的低于-3℃的气温,栽培晚熟柑桔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我国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不少地区均可种植晚熟柑桔。  相似文献   

9.
宁德市晚熟龙眼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眼是我国南方的名贵特产果树。目前,福建省龙眼栽培面积约8.16万hm2,主要分布在福建南部的泉州、厦门、漳州和莆田等地,多为中(早)熟品种,产期过于集中,市场竞争力不强,常受到泰  相似文献   

10.
我国种植的柑桔85%是11—12月成熟的中熟品种,翌年1—5月成熟的晚熟品种不足4%。随着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和产量的持续增加,早中晚熟品种结构不合理的状况日益突出,中熟柑桔品种集中上市、销售困难,桔农增产不增收现象愈演愈烈,严重制约了我国柑桔产业的健康发展。调优品种结构,在适宜地区加大晚熟柑桔种植比例,有利于提高柑桔生产经营效益,促进我国柑桔产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一、品种与砧木(一)主推品种及区域布局。目前,红富士仍是山东省苹果生产的主导品种,珊夏、嘎啦、红将军等早、中熟品种为辅助品种。晚熟品种重点推广烟富3、烟富10、烟富6、2001富士、首富、龙富等富士优系;因地制宜推广烟嘎3号、皇家嘎啦、太平洋嘎啦、金都红嘎啦、红将军、新红星、首红、王林、金帅、红露等中熟品种,以及珊夏、美国8号等中早熟品种。胶东地区重点推广以富士优系为主的晚熟品种,适当发展中、早熟品种;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南方进行葡萄露地栽培 ,由于高温、多雨、多湿等气候特点 ,病害的防治成为栽培管理中十分重要的一环。笔者认为 ,在南方葡萄露地栽培其病害的防治须重点抓好以下措施。1 选择抗病品种品种的适应性是决定葡萄栽培成功的关键 ,其品种本身的抗病性更为重要。在品种的选择上应选用耐高温、耐湿、抗病性强的欧美杂交种。早熟品种可选用早生高墨、京亚、金星无核和无核早红等 ;中熟品种可选用蜜汁、吉丰、藤稔、京超、峰后和先锋等 ;晚熟品种可选用高妻、红蜜、信侬乐和夕阳红等。欧亚品种虽能在南方进行保护地栽培 ,但不适宜进行露地种植…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孙兆军)2011年,陕西省延安市苹果面积发展到20.05万hm2,产量240万t,同比增产18.5万t,增长8.4%。其中,早、中熟苹果产量31万t,增产6万t;晚熟苹果产量209万t,增产12.5万t。果品质量明显高于上年,优果率达到  相似文献   

14.
2012年山西果园面积略减,果品生产全面丰收,前期早中熟水果销售价格较好,后期晚熟苹果价格有所回落。为此,政府职能部门及时搞好市场信息服务和销售引导工作,加大苹果促销力度,实现了全省水果生产的丰产增收。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最近,山西省临汾市果业部门提出,以“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为主攻方向,大力实施“果业提质増效工程”,到2020年,全市水果面积计划发展到15.40万hm^2,产量达到200万t,产值达80亿元.在东西两山山区和丘陵区重点发展以红富士、红将军为主的中晚熟苹果品种和以酥梨、玉露香梨为主的中晚熟梨品种,在平川地区重点发展以藤牧一号、美国八号、嘎拉、红将军为主的中早熟苹果品种和葡萄、桃、大樱桃等特色水果;建设大型果品批发市场8处,建设恒温贮藏保鲜库6处,贮藏能力达50万t;建立健全市县两级果品质量检测体系、市场信息体系、技术服务体系,全面提高果农素质和果品质量.  相似文献   

16.
研究不同采收期对中熟苹果品质的影响,确定最佳采收期,为生产上适时采收苹果提供理论依据。以中熟品种‘乔纳金’、‘金冠’和‘华红’苹果为试验材料,测定果实成熟期间单果质量、果形指数、果心大小、硬度、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及糖酸含量等指标的变化,并对其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和综合性评价。随着果实不断成熟,各品种的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均呈现增加的趋势;硬度、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不断降低,采收时期对果形指数和果心大小并无明显影响;‘乔纳金’、‘华红’在第三采收期总糖含量达到最高,总酸含量最低,而‘金冠’在第二采收期总糖含量达到最高,总酸含量最低。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不同采收期与‘乔纳金’、‘金冠’、‘华红’果实的品质指标之间存在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相关性,表明随着采摘期的增加,果实品质发生一系列变化,但对不同品种果实品质的影响存在差异性,后期采摘苹果应按照品种特性,决定适宜采摘期。综合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糖酸含量等指标,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从而确定‘乔纳金’、‘华红’苹果最佳采收期为9月30日左右,‘金冠’采收期为9月18~24日左右。  相似文献   

17.
重庆三峡库区是我国重要的柑桔优势产业带.在全国性柑桔品种结构严重失衡、早中熟品种占95%以上、结构性卖难突出、国际贸易萎缩不前的情况下,充分利用重庆三峡库区独特的生态气候优势,走差异化发展战略,调整品种结构,扩大晚熟柑桔品种比例,配套橙汁加工优势,市场反映良好,前景广阔.提升重庆三峡库区柑桔产业竞争力,眼下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大晚熟柑桔新品种引进培育力度,做好晚熟柑桔发展规划,拓展橙汁加工原料基地,适时启动NFC橙汁和晚熟鲜食柑桔冷链运销,加强重大技术示范与应用.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 隆旺夫)柑桔是冬季主要鲜食水果品种之一,过去历年价格不高,如中熟温州蜜柑产地价格多年徘徊在0.60-1元/kg,而今年却一反常态,“窜”出新高。目前,在湖南新邵市场上,中熟温州蜜柑卖到2元/kg左右,且价格坚挺;槛柑价格也“水涨船高”,达2.50-3元/kg。这似乎有点超出消费者的预料。是不是柑桔又俏起来了?对业界人士而言,则是预料之中的事情。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晚熟荔枝品种以元红为主,7月下旬至8月上旬成熟,独特的地缘晚熟优势,产品畅销省内外,价格优势明显,是我国最北缘的晚熟荔枝经济产区之一。近年福建省大力推广晚熟荔枝生产技术,闽南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上市的荔枝鲜果已渐成规模,已对霞浦县晚熟荔枝优势形成压力,为进一步突显霞浦晚熟荔枝优势,我们多方引进广东、海南晚熟荔枝良种,进行高接改造,以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应用DUS测试对19个国内外鸭茅品种进行研究,为筛选适合我国南方地区种植的多年生优质牧草及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发展做出贡献。结果表明,供试鸭茅品种可分为早熟、中熟、晚熟3种类型;且生长速度、鲜草产量、鲜干比、分蘖数、抗性表现差异明显,通过差异比较可有效区分供试鸭茅,通过品种综合排序,最终筛选出适合作为鸭茅杂交亲本的优良育种亲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