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树瑜  张瑜张  峰等 《安徽农业科学》2013,(23):9523-9525,9530
细胞凋亡是多基因严格控制的过程如Bcl-2家族、胱冬酶家族、c-myc、P53等.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多种细胞凋亡的过程有了相当的认识,但是病毒家族对机体感染过程中对凋亡发生和抑制的过程确切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该研究将集中阐述与经典的细胞凋亡和副凋亡相关的信号转导途径和病毒蛋白参与其中的多种调节因子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2.
细胞凋亡是细胞程序性死亡的一种方式,与自噬和坏死有明显的区别。细胞凋亡的信号途径比较复杂,在凋亡诱导因子的刺激下经历不同的信号途径。本文就细胞凋亡的三条信号通路——线粒体途径、内质网途径和死亡受体途径做一综述,以便为人们进一步了解细胞凋亡发生的机制,从而对癌症及其他一些相关疾病的治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嫩度是决定肉食用品质的重要指标。宰后肉的嫩度发生不连续变化,严重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因此阐明宰后嫩化机理一直是肉品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自“凋亡”的概念引入至宰后肌肉嫩化过程后一直广受关注,动物被屠宰放血后,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大量累积,ATP(adenosine triphosphate)逐渐耗尽,必然导致细胞死亡。宰后肌细胞死亡和肌肉嫩化都是在一系列调控因子作用下激活肌肉内源酶,并由内源酶水解蛋白质破坏细胞结构,因此这两个生化过程被认为高度相关。本文综述了宰后肌细胞主要以凋亡的形式死亡,分析了除凋亡外,宰后早期产生少量ROS时细胞会通过自噬启动自身防御系统,宰后后期ATP逐渐耗尽肌细胞可能从凋亡转变为坏死;明确了线粒体通路是宰后肌肉中细胞凋亡酶激活的关键路径,线粒体死亡因子释放是细胞内死亡级联反应的总开关,其开放状态直接决定着细胞以何种途径进行死亡,并进一步从线粒体膜通透化和内膜嵴重构两方面,讨论了宰后线粒体损伤诱导凋亡因子的释放机理;综述了线粒体损伤变化及其对嫩化过程的影响,并从线粒体通过参与能量代谢影响肌肉pH以及通过释放凋亡因子调控细胞凋亡酶活性两方面分析了其潜在机理;探讨了宰后肌肉线粒体与内质网间相互作用以影响Ca2+信号传导以及细胞凋亡过程,或与溶酶体相互作用,破坏溶酶体膜稳定性,使其释放组织蛋白酶以激活线粒体Bax和Bid而加速线粒体膜通透性;综述了细胞凋亡酶在宰后早期被激活,并参与部分肌原纤维蛋白的有限降解,但随着宰后时间的延长,ATP逐渐耗尽等因素导致细胞凋亡酶失活,因此细胞凋亡酶只参与宰后早期的嫩化过程。综述内容可为完善宰后肌肉嫩化过程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细胞色素C是线粒体凋亡路径上的关键因子,通过家蚕细胞色素C基因的克隆和其蛋白在家蚕凋亡细胞中的释放研究,为家蚕细胞凋亡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克隆家蚕细胞色素C基因,通过紫外线照射诱导家蚕细胞凋亡,应用流式细胞仪和Western-blotting检测家蚕凋亡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变化和细胞色素C的释放。【结果】在家蚕中克隆了一个含有细胞色素C保守结构域的同源基因,该基因cDNA长570 bp,有3个外显子,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长324 bp,编码108个氨基酸,存在参与细胞凋亡时与下游凋亡蛋白酶激活因子(Apaf-1)相互作用的保守关键位点;紫外线诱导家蚕胚胎细胞BmE-SWU1凋亡后12 h,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明显下降,同时检测到了细胞色素C由线粒体向细胞质释放。【结论】在家蚕细胞凋亡中可能存在细胞色素C由线粒体释放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细胞凋亡与细胞色素C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细胞凋亡是动植物最基本的生命活动,是一个有一系列酶参与的,并且由基因控制的主动的、高度有序的死亡过程。线粒体除了为细胞提供能量外,在细胞凋亡中也起着中心调控作用。研究发现,线粒体释放的细胞色素C是细胞凋亡过程的关键因素,已是近些年研究的热点。本文就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释放的机制及在凋亡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探讨线粒体凋亡途径在硫酸黏菌素诱导PC12细胞凋亡中作用.取对数生长期PC12细胞,用含0、62.5、125、250 μg· mL-1硫酸黏菌素DMEM培养液,作用24 h,采用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法检测PC12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色素C(Cyt-C)、Bax、Bcl-2蛋白表达含量,试剂盒检测Caspase-3活性.与对照组相比,125、250 μg· mL-1硫酸黏菌素剂量组细胞PC12细胞Cyt-C、Bax蛋白表达量、Caspase-3活性显著升高(P<0.01);Bcl-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具有剂量-效应关系.说明线粒体途径介导PC12细胞凋亡是硫酸黏菌素神经毒性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探讨线粒体凋亡途径在硫酸黏菌素诱导PC12细胞凋亡中作用。取对数生长期PC12细胞,用含0、62.5、125、250μg.mL-1硫酸黏菌素DMEM培养液,作用24 h,采用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法检测PC12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色素C(Cyt-C)、Bax、Bcl-2蛋白表达含量,试剂盒检测Caspase-3活性。与对照组相比,125、250μg.mL-1硫酸黏菌素剂量组细胞PC12细胞Cyt-C、Bax蛋白表达量、Caspase-3活性显著升高(P<0.01);Bcl-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具有剂量-效应关系。说明线粒体途径介导PC12细胞凋亡是硫酸黏菌素神经毒性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魏娟  苗瑞东  王勤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4144-4147
[目的]为从植物中提取和开发新药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含硒鬼臼衍生物4′-去甲基-4-脱羟基-4-硒代-对甲苯基-β-表鬼臼毒素(SEP)对SMMC-7721细胞凋亡的诱导,并分析SMMC-7721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结果]SEP可抑制SMMC-7721的增殖,且有明显的剂量效应。经SEP处理后,SMMC-7721细胞形态明显改变,出现了皱缩、变小等疑似凋亡的特征。M30抗体检测表明SMMC-7721细胞凋亡率随SEP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证实SEP可诱导SMMC-7721细胞凋亡。低浓度SEP(10、20μmol/L)可使SMMC-7721细胞阻滞在G2/M期,而40μmol/LSEP则使阻滞在S期的细胞数明显升高,说明细胞DNA发生了损伤,这很可能引起线粒体凋亡途径的产生。不同浓度SEP处理均可使SMMC-7721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下降。[结论]SMMC-7721细胞凋亡可能是通过线粒体途径产生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活性氧清除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绞股蓝皂苷(Gypenosides,Gyp)作用下人结直肠癌SW620细胞生长抑制的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NAC对Gyp作用下SW620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观察NAC对Gyp处理的SW620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DNA片段生成及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NAC可以对抗Gyp对SW620细胞的增殖抑制;可解除Gyp诱导SW620细胞凋亡过程中引起的线粒体膜电位降低,从而抑制DNA片段生成的增加,进而抑制Gyp诱导的SW620细胞凋亡。【结论】Gyp在诱导SW620细胞凋亡的过程中启动了关键因子活性氧,从而导致线粒体膜电位下降、DNA损伤,并最终诱导细胞凋亡;活性氧抑制剂可以削弱这种影响。  相似文献   

10.
细胞凋亡是多基因严格控制的过程如Bcl-2家族、胱冬酶家族、c-myc、P53等。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多种细胞凋亡的过程有了相当的认识,但是病毒家族对机体感染过程中对凋亡发生和抑制的过程确切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该研究将集中阐述与经典的细胞凋亡和副凋亡相关的信号转导途径和病毒蛋白参与其中的多种调节因子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1.
2008-2009年对西双版纳南糯山昆虫采集的结果表明:共采集昆虫标本1034号,隶属于13月90科,鳞翅目、鞘翅目和半翅目是南糯山昆虫中的最主要成分,占总种数的82.8%,占总个体数的77.3%.共鉴定897号标本,隶属13目65个科,共177种,并列出了鉴定昆虫名录,为当地茶叶生产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2.
杨树枝把诱虫谱及诱虫机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研究结果表明,杨树枝把诱虫谱十分广泛,可诱到7个目21个科48种昆虫,其中以鳞翅目夜蛾科昆虫为主;杨树枝把引诱昆虫并非是物理因素所致,而是化学因素所致.  相似文献   

13.
昆虫CYP4基因家族多样性和进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YP4基因家族属于P450基因超家族中的一个基因家族。CYP4基因家族在昆虫中表现出极大的多样性,如亚家族及其成员的多样性、基因变异体、表达多样性等。所以,CYP4基因家族是研究进化的好材料。为了确定CYP4基因家族真正的进化机制,人们对它的内含子、外显子、氨基酸、假基因、镶嵌基因、启动子等其他功能片断进行过研究,但是不够深入。CYP4基因家族属于功能基因,所以,不仅要研究其核苷酸或者氨基酸序列,应该进一步研究其高级结构。  相似文献   

14.
ASPP(apoptosis stimulating protein of p53)即p53凋亡刺激蛋白家族,是科学家们近年来发现的新的蛋白家族.该家族包含有三个成员:ASPP1,ASPP2和iASPP.它们均可以与p53相结合,从而正向或负向地调节p53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两种灭虫灯灯诱昆虫种类及数量的调查,鉴定了18科30余种昆虫.灭虫灯灭虫效果较好,可以提高防治效果,降低防治成本,提出了灭虫灯制作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6.
By means of microclectrophoresis in agar gel, we studied the hemolymph proteins of different species of the family Triatomidae (class Insecta) and different species of the families Ixodidae and Argasidae (clalss Arachnoidea). The results show a specific electrophoretic pattern for each species. Insects infected with pathogenic organisms have the same pattern as normal insects.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作者对海南芒果主产区的儋州、白沙、昌江、东方、乐东、三亚6个市县代表性果园进行芒果害虫调查。鉴定出海南省芒果作物上的害虫共计96种,分属8目44科,其中,等翅目1科1种,直翅目1科4种,半翅目6科12种,同翅目12科28种,缨翅目1科1种,鳞翅目12科32种,鞘翅目9科15种,双翅日2科3种。对芒果为害较重且分布较广的害虫主要有芒果扁喙叶蝉Idioscopus incertus(Baker)、脊胸天牛Rhytidodera bowringii White、横纹尾夜蛾Chlumetia transversa Walker、芒果剪叶象Deporaus marginatus Pascoe、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茶黄蓟马Scirtothrips dorsalis Hood、龙眼长跗萤叶甲Monolepta occifuvis Gressitt et Kimoto和芒果叶瘿蚊Erosomyia mangiferae Felt共8种o  相似文献   

18.
系统调查了武夷山风景区马尾松林防治区与未防治对照区标准地节肢动物群落的多样性。结果表明,防治区节肢动物群落的目、科、种和个体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防治区比对照区少了2目(脉翅目和竹节虫目)4科30种2 044个个体数。对照区具有较大的物种丰富度S、个体数N、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J和较小的优势度指数C。分析认为对照区林分的节肢动物群落稳定性大于防治区林分的。  相似文献   

19.
蚁蛉科脉序名称研究(脉翅目:蚁蛉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比较形态学的研究,对蚁蛉前后翅脉序主干同源性进行了论证,提出了一套新的蚁蛉脉序命名系统。同源性论证依据5个方面:1)现生蚁蛉脉序与蚁蛉总科化石资料的比较分析;2)蚁蛉脉序与假想模式脉序的比较分析;3)蚁蛉与外群昆虫脉序的比较分析;4)对蚁蛉科前后翅特征的对比分析;5)对已有蚁蛉脉序名称系统的比较分析。这套新的蚁蛉脉序命名系统可以使蚁蛉的形态描述化繁为简、特征理解化难为易。  相似文献   

20.
哈尔滨地区常见尸食性昆虫及在猪尸上出现的规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查明哈尔滨地区主要尸食性昆虫及其出现规律,经室外多点放置猪尸诱集调查,共鉴定出3目16科29种昆虫。其中,双翅目5科8种,鞘翅目10科19种。膜翅目1科2种。对常见昆虫种类在尸体上出现时间及部位进行观察,表现出很强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