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了解护理干预对输液室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护理干预前(2011年1-6月)的120例输液患者为对照组,通过满意度调查表了解满意度低的项目,针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和护理干预,然后随机抽取干预后(2011年7-12月)的120例输液患者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在服务态度、健康教育、护理穿刺技术、解答问题、输液室环境、告知注意事项、重视患者不适等7方面的满意度比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或0.05)。结论根据患者需求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士穿刺技术、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等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在康复科实行护理不良事件主动上报制度的应用效果,及时发现和纠正护理工作中问题。方法选择2009-2011年于我院康复科住院患者4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0例。观察组执行护理不良事件主动上报制度,对照组采有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意外事件的发生率、两组护理质量分值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操作步骤不完整、操作方法错误、给药错误、压疮及输液相关事项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分值为(97.0±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2.7±1.2)(P〈0.01);且患者满意度亦较对照组高,(91.7%vs82.1%,P〈0.01)。结论主动上报护理不良事件的应用,可以减少患者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输液流程优化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输液室应用的具体措施和效果。方法2011年1~12月实施门诊输液流程优化优质护理服务,比较实施前(2010年1~12月)后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和护理差错发生率。结果实施后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均高于实施前,护理差错发生率低于实施前,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d0.01)。结论输液流程优化优质护理服务对降低护理差错事故,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护理风险管理在外科围手术期患者中安全管理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7-12月我院手术患者80例设为对照组,2014年1-6月同病区的手术患者80例设为实验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实验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安全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护理安全评分高于对照组[(97.9±1.3)vs(90.0±2.9),P〈0.01],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2%vs 10.0%,P〈0.05),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7.5%vs 88.8%,P〈0.05)。结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可提高管理者及各级护士的风险意识,保证围手术期患者护理安全,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模式在门诊输液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门诊输液室实施精细化护理前后各半年时间内患者的平均等候时间、医疗投诉发生率,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自拟调查问卷分别对患者的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等进行调查。结果:精细化护理实施前后,患者的输液平均等候时间分别为(15.1±2.3)min和(7.0±1.4)min,医疗投诉发生率分别为3.2%(16/500)和0;焦虑发生率分别为42.4%和5.6%,护理满意度分别为68.4%(342/500)和98.4%(492/500),精细化护理实施后的各项指标的比较均显著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模式在门诊输液过程中的实施与应用可大大缩短患者的等候时间,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改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呼吸困难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我院急诊接诊的65例呼吸困难患者为临床路径试验组,按照临床路径对患者实施急救;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急诊接诊的65例为历史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呼吸困难缓解时间、急诊治疗费用、抢救成功率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等情况。结果试验组的呼吸困难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抢救成功率、护理服务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急诊治疗费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呼吸困难患者急救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优质护理服务(quality nursing care)在急诊手术病人围术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07-2012-12月围术期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急诊手术病人200例(Q组)与同年1-6月在围术期实施普通护理服务的200例急诊手术病人(C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C组对护理的满意度(91.57±5.83)%, Q组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6.92±2.27)%,Q组护理缺陷发生例数为0。结论对急诊手术病人在围术期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帮助患者掌握健康知识,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严重多发伤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120例严重多发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每组6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系统的心理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对护理满意度的评价。结果干预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明显优于常规组(P<0.01),对护理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常规组(96.7%vs83.3%,P<0.05)。结论对严重多发伤患者实行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可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焦虑状态,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安全护理对急性重症颅脑损伤鼻饲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安全护理模式,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鼻饲知识知晓度、鼻饲管脱出率、堵管率、鼻饲并发症发生率和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鼻饲知识知晓率、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00.0%vs 72.0%和98.0%vs 78.0,P〈0.05);观察组患者的脱管率、堵管率、鼻饲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0%vs 16.0%,0%vs 18.0%,2.0%vs 24.0%,P〈0.05)。结论安全护理模式可保证鼻饲患者的营养、水分、药物的安全供给,减少鼻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果分析(FMEA)在预防患者静脉输液风险发生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565例患者,分析和评估其静脉输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找出安全静脉输注失效的原因,通过计算RPN值,提出问题并实施相应的FMEA管理。比较FMEA管理前后静脉输注安全质量RPN值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FMEA管理后,输注不良反应、输注药物不符、渗液和漏液、空气栓塞、静脉穿刺失败、循环超负荷等静脉输注安全质量RPN值均比管理前明显下降(P<0.01),患者满意度则明显提高(95.9% vs 80.0%,P<0.01)。结论运用FMEA可标准化静脉输液过程中的分配和执行,减少因个人失误造成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影响患者输液满意度的因素,为改善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李克特量表(Likert量表)设计问卷,对2013年9-11月在广东医学院附属南山医院门诊进行静脉输液的460例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有效问卷422份,调查对象的满意度总得分为(3.58±0.82)分,整体满意度为58.8%(248/422)。门诊输液治疗患者对输液治疗的满意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技术操作、服务态度、健康教育、输液室环境、输液流程及时间。其中,满意度最高的是"输液前护士对患者姓名的核对",满意率为89.6%;最低的项目为"输液等待时间",满意率仅为35.1%。结论改善输液环境、优化流程、提高服务意识、加强输液过程中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门诊患者静脉输液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儿童输液室易于发生护患纠纷的原因并寻求对策.方法 通过对儿童输液室2008年1月-2011年12月发生的护患纠纷进行分析归类,提出对策并观察实施对策后的效果.结果 护患纠纷明显减少了,2012年1月-12月的护理服务满意度均为95%以上.结论 有针对性地分析护患纠纷的原因并制定相应对策,可以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输液室是护患纠纷易发场所,而妇幼医院的服务对象为儿童妇女这一特殊人群,对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认真分析护患纠纷产生的原因及探讨对策,对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提升妇幼保健地位都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实施护理干预对行超声内镜检查患者负性情绪和检查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行清醒镇静超声内镜检查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心率、血压变化情况、检查舒适度及愿意接受超声内镜复诊率。结果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比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均明显降低(P<0.01),其焦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3.2%vs52.6%),术中与术前的收缩压和心率变化值小于对照组,检查舒适度及愿意接受超声内镜复诊率高于对照组(97.4%vs7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实施护理干预可显著缓解行超声胃镜检查患者的焦虑、抑郁、恐惧等负性情绪,增加患者舒适度,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温馨提示卡在尿毒症患者健康教育应用的效果。方法 84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2例。对照组根据病情需要采用口头讲解、示范及座谈等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自行设计的温馨提示卡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及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在入院介绍、饮食介绍、疾病知识介绍、出院指导及宣教方法等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优于对照组(92.9%vs61.9%,P<0.01);实验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0%vs14.3%,P<0.05)。结论温馨提示卡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及健康教育效果,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在静脉输注甘露醇中应用一次性精密过滤输液器对静脉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122例需静脉输注20%甘露醇治疗的神经外科患者随机分为A、B组两组,A组(62例)采用精密输液过滤器输注,B组(60例)采用普通输液器输注,观察两组留置针留用的时间及发生静脉炎的例数及程度。结果 A组外周静脉短导管(留置针)留置时间为(88.5±4.5)h,明显长于B组的(78.2±2.5)h(P〈0.01)。A组的静脉炎总发生率及I、II级静脉炎发生率均明显低于B组(分别为17.7%vs58.3%,11.3%vs30.0%,6.5%vs26.7%,P〈0.01或0.05)。结论静脉输注甘露醇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可有效地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急救链式护理管理在急诊科的应用效果。方法 120例急诊抢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原有急救护理,实验组采用急救链式护理管理,比较两组的有效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有效抢救时间为(45.7±11.1)min,比对照组的(82.2±13.3)min明显提前(P<0.01);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3.3% vs 76.7%、96.7% vs 85.0%,P<0.05)。结论急救链式护理管理提前了患者的有效抢救时间,为抢救患者争取了宝贵的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减少了护患矛盾,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对改善老年外科手术患者心理情绪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40例老年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外科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循证护理模式,就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普及率、心理改善状况、对护理工作质量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7%vs15.0%,P<0.05)。结论实施循证护理能改善老年外科手术患者的负面情绪,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输液室护士静脉留置针穿刺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40名护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人,观察组采用路径化模式培训,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培训。3个月后比较两组护士穿刺成功率、患者满意度、穿刺纠纷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士穿刺成功率、患者满意度、穿刺纠纷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穿刺失败投诉率降低(P0.05)。结论应用护理临床路径方法对护士静脉留置针穿刺进行培训,可以明显提穿刺成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T形管在长期机械通气患者氧气雾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实验组将T形管一端与一次性呼吸机管道V形端相连接,另一端与一次性呼吸机延长管端相连接,T形管的下端与氧气雾化器连接;对照组则按常规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进行氧气雾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痰液黏稠度的满意度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痰液黏稠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5.0%vs65.0%,P<0.01),机械通气后VAP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0%vs25.0%,P<0.01)。结论 T形管氧气雾化有利于改善患者痰液的黏稠度,提高气道湿化效果,减少VAP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分析骨科存在的护理隐患问题的不安全因素,提出防范对策。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我院骨科住院患者发生安全隐患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0例中共有38例发生安全隐患,发生率为21.1%,其中由护理人员因素造成的23例(占60.5%),医生因素引起的4例(占10.5%),患者因素造成的11例(占29.0%)。结论应针对骨科护理安全隐患问题采取有效的对策,以提高医护人员及患者的安全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