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的探讨乳腺彩色多普勒B超定位芯针穿刺活检乳房隐匿性病灶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6例女性患者的58枚乳房隐匿性病灶进行彩色多普勒B超探查作出初步诊断,并进一步定位采用芯针穿刺活检;对比分析其穿刺前、后病理诊断。结果乳腺彩色多普勒B超对乳房隐匿性病灶的初步诊断符合率:乳腺纤维腺瘤94.7%;乳腺增生症93.8%;乳腺癌75.0%;但初步诊断与活检病理诊断相比有6.9%的误诊率。结论 B超定位芯针穿刺活检能提高乳房隐匿性病灶的诊断率,操作灵活、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实时弹性成像(UE)对乳腺肿瘤良恶性的诊断意义。方法对234例发现乳腺肿瘤女性患者的264个病灶进行UE检查及病理活检复检,比较经UE检查的评分与病理活检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 264个病灶中,经UE检查诊断为恶性肿瘤97例,良性肿瘤167例;病理检查诊断为恶性肿瘤100例,良性肿瘤164例,两者的诊断结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73,P>0.05);UE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总符合率为96.6%,其中诊断良性乳腺肿瘤的符合率为98.2%,诊断恶性乳腺肿瘤的符合率为94.0%。结论 UE技术有助于乳腺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以下简称MS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部小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2例肺结节行MSCT引导下穿刺活检,对活检标本行病理学检验.结果 32例患者中17例为恶性肿瘤,穿刺确诊15例,与手术病理相符14例;15例良性病变,穿刺确诊15例.对恶性及良性病灶的灵敏度分别为88.24%和100%.结论 对肺部小结节病变,MSCT引导下经皮经肺穿刺活检是一种安全、准确的诊断肺结节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技术在甲状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彩超引导下采用Tru-Cut活检针对65例甲状腺肿块患者进行经皮穿刺甲状腺活检(CNB)。结果穿刺成功率为96.9%,病理确诊率95.4%,临床和病理符合率为71%,纠正率29%,且无任何并发症。结论彩超引导下出针穿刺活检是一种全面准确、安全、简便的诊断甲状腺疾病的方法,并为正确指导治疗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诊断方法及其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各类CIN患者122例进行的阴道镜下活检及宫颈电刀环切术(Leep)的病理诊断。结果CIN—Ⅰ术后病理诊断没有升级病例,与术前宫颈活检符合率为83.3%;CIN—Ⅱ术后病理诊断有8例升级为CIN—Ⅲ,10例降级为CIN—Ⅰ,2例降为慢性宫颈炎;与术前宫颈活检诊断符合率为65.5%。CIN—Ⅲ术后病理诊断有1例升级为原位癌,3例降级为CIN-Ⅱ,与术前宫颈活检诊断符合率为79.2%;原位癌术后病理诊断有2例升级为浸润癌,2例降级为CIN-Ⅲ,与术前宫颈活检诊断符合率为60%。结论CIN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是否有生育要求,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的分级,恰当而合理地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纤维化、肝硬化不同分期时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其对肝纤维化、肝硬化的形成、发展的影响。方法:经肝穿刺活检证实慢性乙肝肝纤维化患者30例、肝硬化患者75例。肝纤维化患者按病理标准分期为S1 2例、S2 4例、S3 10例、S4 14例,G1 3例、G2 5例、G3 10例、G4 12例。肝硬化患者按Child-Pugh分级A级28人、B级39人、C级8人。健康人20例作为对照。所有患者肝穿刺活检的同时.取血清测一氧化氟(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毒素(LPS)。结果:TNF—α随肝炎程度及肝纤维化程度加重而升高,具等级相关r分别为0.621(P〈0.05)、0.647(P〈0.01).NO等级相关性r=0.329(P〉0.05).LPS在肝纤维化阶段尚无明显增高.只是在肝功能Child-Pugh分级B、C级时才明显升高。结论:LPS早期未参与肝病的慢性损伤.在肝硬化时与肝功能损害互为因果;TNF-α在慢性肝炎发展至肝硬化过程中,始终起着重要作用;NO早期未参与肝硬化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宫腔镜子宫内膜定位活检对早期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意义。方法对180例疑诊为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同时采用宫腔镜子宫内膜定位活检和诊断性刮宫检查,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作对照分析。结果 180例中,26例经手术病理结果证实为早期子宫内膜癌。宫腔镜子宫内膜定位活检诊断结果为早期子宫内膜癌者26例,宫颈管受累25例,检出率分别为14.4%、13.9%,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00.0%、96.2%。B超诊断结果为早期子宫内膜癌的有14例,宫颈管受累13例,检出率分别为7.8%、7.2%,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3.8%、50.0%。宫腔镜子宫内膜定位活检对早期子宫内膜癌的检出率和诊断符合率均高于诊断性刮宫检查(P〈0.05或0.01)。结论宫腔镜子宫内膜定位活检能够直接观察到病灶部位的生长部位、生长状态、病灶大小,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法,对早期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切割针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的效果。方法:采用AUTOVACl8G自动弹簧切割针进行CT引导,在31例中活检出32个胸部病灶组织作病理检查,观察其穿刺准确率及并发症。结果:31例切割针CT引导经皮肺穿刺对肺部病变诊断阳性率为81.3%,并发症发生率28.1%,并发症主要为能自行吸收的气胸。结论:切割针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具有诊断阳性率高、并发症轻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留置套针经胸壁穿刺肺活检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经胸壁肺活检对诊断肺部疾病的价值。在模拟机定位指引下留置套针经胸壁刺入病灶中心,然后再用细针进行反复抽吸肺组织。结果:34例肺部病灶均获得得活检组织,病理检查结果17例为肺癌,5例结核,1例结节病,11例肺炎症。结论:留置套针经胸壁穿刺定位准确,可直接取得病理组织,阳性率高,并发症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对肺内病灶行CT导向经皮肺穿刺活检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在CT导向经皮肺穿刺活检39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97例经皮肺穿活检中,经病理证实恶性肿瘤166例,炎性病变120例,结核101例,10例未作出诊断,诊断率96.6%。结论:CT导向经皮活检有较高的诊断率,同时也是安全实用的技术,值得在有条件的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高频彩超、CT检查对甲状腺癌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91例甲状腺癌患者的高频彩超和CT的影像学诊断资料,并对照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高频彩超诊断出病灶直径≤1.0 cm的甲状腺微小癌84例,诊断符合率为77.4%(65/84),而CT的诊断符合率为33.3%(28/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频彩超诊断出病灶直径〉1.0 cm的甲状腺癌165例,诊断符合率为79.71%(165/207),而CT的诊断符合率为84.5%(175/2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彩超是诊断甲状腺微小癌较有效的检查方法,而对病灶〉1.0 cm的甲状腺癌的检查高频彩超和CT均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中冰冻病理诊断准确性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27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是否绝经、体质量指数(BMI)、X线钼靶钙化点情况、送检肿物大小、肿瘤组织学分级等。比较分析冰冻和术后乳腺病理在肿瘤组织学级别的符合率,同时针对影响冰冻诊断准确性的临床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27例患者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完全符合者95例,符合率为74.8%。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准确性相关的因素有肿物大小。结论肿物大小是术中冰冻病理诊断准确性的影响因素,临床上要加以重视并采取相关措施,提高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胆碱脂酶(CHE)活性水平与肝组织炎症病理分级(G)的关系。方法:采用RI-1000TM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106例经病理证实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胆碱脂酶(CHE).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水平.统计分析血清ALT、AST、CHE水平与肝组织病理炎症分级(G0~G4)的关系。结采:血清CHE水平随着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增高而降低,而ALT、AST水平随着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增高而升高;G4级患者的血清CHE水平明显低于G1、G2、G3级患者,G3级低于G1、G2级.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G4级患者的血清AST水平明显高于G1、G2、G3级患者.但G1、G2、G3级患者AST水平以及各炎症分级之间ALT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CHE比ALT、AST更能反映肝损害的严重程度、是一项有意义的无创性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甲状腺肿瘤的CT表现.方法: 对35例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甲状腺囊肿中6例平扫为囊样低密度影,2例表现为稍低密度影.结节性甲状腺肿4例均为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密度减低,其内见囊样坏死区.甲状腺腺瘤中4例为单发低密度灶,1例表现为囊样低密度灶伴壁结节,增强扫描壁结节强化明显.甲状腺炎均为双侧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密度减低.甲状腺癌均为甲状腺不规则肿块,2例病灶内见团片状钙化.结论: CT有助于发现甲状腺疾病,但定性困难,诊断应密切结合临床.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计算机断层扫描(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术对肺部疾病定性诊断的意义及安全性。方法:对41例经胸部X线、CT发现肺部病灶,但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和常规痰细胞学检查均未能定性诊断的病例,应用精细肺活检针在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术。结果;本组41例穿刺成功率97.6%(40/41),穿刺诊断率95.1%(39/41),穿刺诊断与临床符合率为90.2%(37/41)。本组病例并发症发生率29.3%(12/41),其中肺内出血为14.6%,气胸7.3%,咯血4.9%。结论:CT引导经皮肺活检实用、安全、准确性高、创伤小,是肺部疾病定性诊断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超声内镜(EUS)对内镜下微创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MT)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经普通胃镜及EUS判断为上消化道黏膜下良性肿瘤53例,行镜下治疗,包括微创切除、橡皮圈套扎、开创引流,切除标本送病理学检查。结果 53例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中,8例囊肿开创引流,实体肿瘤中11例行橡皮圈套扎,34例行镜下圈套电切除,过程顺利,无发生穿孔、出血等并发症,切除标本中除1例术前诊断平滑肌瘤、病理诊断为间质瘤外,其余标本病理均与EUS诊断吻合,病理符合率为98.1%;术后随访,所有病例均未见复发及不良反应。结论 EUS对判断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是否适宜镜下治疗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内镜下微创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良性肿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超声联合钼靶X线检查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病理证实的168个乳腺肿瘤术前均行超声及钼靶X线检查,评估两种诊断方法及联合应用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符合率。结果 168个乳腺肿瘤中,良性113个,恶性55个。除钼靶对恶性肿瘤钙化的显示率高于超声之外(P〈0.01),两者在其余指标的检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联合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符合率均优于单用超声、钼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超声和钼靶X线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乳腺肿瘤的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备种甲状腺疾病的CT影像表现,探讨各种甲状腺疾病的CT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穿刺活检或临床实验室检查证实的60例甲状腺疾病的CT资料。结果:甲状腺瘤30例.甲状腺癌9例.结节状甲状腺肿16例.桥本氏甲状腺炎2例、Crave3例。CT对甲状腺肿瘤的定性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符合率达到89.7%(35/39),CT对甲状腺疾病的定性诊断符合率为81.7%(49/60).结论:各种甲状腺疾病的CT影像具有一定特征.CT对甲状腺疾病的定性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综合评价超薄液基细胞学检查(LCT)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399例LCT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满意标本例数为5317例,标本满意率为98.5%,发现细胞异常者502例,占9.3%,其中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360例,占异常者的71.7%,不排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H)26例(5.2%),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92例(18.3%)、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14例(2.8%),鳞状细胞癌(SCC)3例(0.6%),不典型腺细胞(AGUS)7例(1.4%);取其中135例与阴道镜下活检结果比较,符合率分别:SCC 75.0%(3/4),HISL 71.4(10/14),LSIL 66.3%(61/92),ASC-H 26.9%(7/26),总符合率达59.6%,筛查CIN的符合率达72.0%。结论:LCT是宫颈病变筛查的重要方法,结合阴道镜下活检可明确病变性质。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检测14-3-3和Bcl-2蛋白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胶质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5例正常脑组织标本和68例人脑胶质瘤标本进行14-3-3和Bcl-2蛋白检测.结果与正常脑组织比较,14-3-3蛋白在胶质瘤表达异常增强(P〈0.05);在不同病理分级中胶质瘤组织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胶质瘤恶性程度的增加,14-3-3蛋白表达的强度和范围增加(P〈0.05).Bcl-2蛋白在不同级别的恶性胶质瘤中阳性表达率有差别(P〈0.05),且表达强度随着胶质瘤病理分级增高呈明显增高趋势.结论 14-3-3和Bcl-2蛋白对胶质瘤的恶性程度、肿瘤的病理分级有影响,可作为指导临床病理诊断及分级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