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滨海风沙土马铃薯氮磷钾平衡施肥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滨海风沙土是当地冬种马铃薯主要旱地土壤,用主栽品种紫花851为试验材料,研究氮磷钾平衡施肥与马铃薯产量效应回归方程,寻求适宜的氮磷钾肥料施用量。结果表明,本试验土壤每公顷最高施肥量:N281.78 kg,P2O5 154.05 kg,K2O 305.43 kg。公顷最佳施肥量:N 284.61 kg,P2O5 158.85 kg,K2O 285.41 kg。  相似文献   

2.
利用“3414”试验确定龙江农场热垦525最佳施肥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三元二次、一元二次和直线加平台等肥料效应模型,对龙江农场热垦525两年的“3414”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元二次模型模拟的最佳施肥量为N 0.1357 kg/株、P2O50.0648 kg/株、K2O0.0821 kg/.根据产量趋势特点,对一元二次和直线加平台2个一元模型进行比较,得到一元模型的最佳施肥量为N0.1051 kg/株、P2O5 0.1060 kg/株、K2O 0.1039 kg/株.由此可见,三元二次模型模拟的最佳施肥量只有部分指标高于一元模型.综合考虑,初步确定胶木兼优热垦525最佳施肥量为N 0.1051~0.1357 kg/株;P2O50.0648~0.1060 kg/株;K2O 0.0821~ 0.1039 kg/株.  相似文献   

3.
《杂交水稻》2016,(1):33-36
在冷水江市应用"3415"试验方案,以杂交中籼组合新两优6号为材料进行肥料效应试验,研究杂交中稻氮、磷、钾肥最佳施肥量。通过拟合三元二次和一元二次肥效模型所得出的最佳施肥量,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确定适合肥力中等的砂壤土中稻生产的最佳推荐施肥量为N 157.5 kg/hm2,P2O563 kg/hm2,K2O 79.5 kg/hm2。  相似文献   

4.
施肥对湘杂油6号产量影响及最佳施肥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索不同施肥量对湘杂油6号的影响,提高油菜单产,节省肥料成本,采用湘杂油6号于2007年在湖南耒阳进行了"3414"肥效试验.经三元二次回归数学模型分析,该品种在每公顷产量2 280 kg的最佳经济施肥量为:N161.1 kg,P2O596.3 kg,K2O126.7 kg;最大产量的施肥量分别为:N206 kg,P2O5110 kg,K2O156 kg.氮肥对单产直接作用最大,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其株高、一次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千粒重增加显著;增施磷肥、钾肥对增加该品种单株有效角果数有显著作用;增施饼肥或硼肥,促进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单产增加显著.  相似文献   

5.
青贮玉米平衡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氮磷钾配合施用对青贮玉米的影响。通过主因素、单因素效应分析,定量地评价了氮肥、磷肥和钾肥用量与青贮玉米产量的关系,提出了目标产量的最优氮磷钾组合方案。从青贮玉米最大生物产量和经济效益综合考虑其最优氮肥(N)用量范围为308.4~365.0 kg/hm2,最优钾肥(K2O)用量范围为65.5~89.8 kg/hm2,磷肥(P2O5)用量最佳范围为100.1~117.0 kg/hm2。  相似文献   

6.
民乐县马铃薯氮、磷、钾最佳施肥量及配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以马铃薯品种大西洋和尿素、过磷酸钙以及硫酸钾镁肥料为供试材料,采用"3414"田间试验设计,研究氮、磷、钾肥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不同施肥量对马铃薯的经济性状影响不大,对马铃薯产量影响较大,每公顷施N 300 kg、P2O5 150 kg、K2O 150 kg马铃薯的产量最高,产量为51 669 kg/hm2,并根据试验结果得出马铃薯肥料效应方程,计算出马铃薯最佳施肥量和最大施肥量。  相似文献   

7.
豫西旱地夏玉米高效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确立了豫西旱地夏玉米产量与N、P、K施用量之间的二次回归模型。对各因素的单独反应规律及其互作效应进行了探讨。进一步分析得出玉米产量最高时N、P、K的配施量为每公顷施纯N221.1kg、P2O5199.7kg、K2O135.7kg。按纯N3.4元/kg、P2O53.2元/kg、K2O3.0元/kg,玉米1.20元/kg计算得出N、P、K最佳配施量为每公顷施纯N181.5kg、P2O5130.5kg、K2O94.5kg。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氮、磷、钾配合施用对宣薯3号二级脱毒原种产量和种薯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的产量最佳施肥方案为每公顷施农家肥11250kg、N肥172.5kg、P肥75kg、K肥150kg,N:P:K比例为1:0.4:0.9,产量高达30481.5kg,产投比为3.1:1;马铃薯种薯数量的最大施肥方案为每公顷施N肥156kg、P肥85.5kg、K肥120.5kg,N:P:K比例为1:0.55:0.77,每公顷结薯数产量高达158055个,在栽培时可结合二者进行施肥。  相似文献   

9.
N、K肥料与密度对整薯播种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采用m=3的D饱和最优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肥料(N/K)、密度对加工型马铃薯品种大西洋和极早熟菜用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产量的影响,研究得出:在甘肃河西走廊,大西洋品种整薯播种获得高产的最优施肥量,每公顷为纯N307.5kg,纯K2O127.5kg,最合理密度每公顷为10.05万株;费乌瑞它品种整薯播种获得高产的最优施肥量为纯N270kg,纯K2O96kg,最合理密度每公顷为6.9万株。  相似文献   

10.
刘德忠 《北方水稻》2013,(6):26-27,36
通过对稻花香2号"3414"田间肥效试验,得出稻花香2号的产量与施肥量的三元二次回归方程,获得最佳施肥效应模型。结果表明:稻花香2号的产量与N、P、K的施用量之间有明显的回归关系。最佳施肥量为:N:12.29 kg/667 m2,P:6.78 kg/667 m2,K:6.05 kg/667 m2,最佳产量为554.96 kg/667 m2。  相似文献   

11.
高密度直播油菜氮磷钾肥推荐用量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目前油菜生产上施肥过量与不足并存,肥料利用率低的问题,运用“3414”试验方案进行一年多点田间试验,研究了高密度(375 000株/hm2)直播油菜氮磷钾肥的适宜用量。结果表明,氮磷钾肥不同用量显著影响油菜籽粒产量,通过建立施肥与产量间的效应函数方程,得出供试条件下油菜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桂林试验点油菜产量2 416.3kg/hm2,施用量为N 118.5 kg/hm2、P2O5 36.5kg/hm2、K2O 60.6 kg/hm2;枝江试验点油菜产量3 095.1kg/hm2,施用量为N 176.3 kg/hm2、P2O5 73.0kg/hm2、K2O 100.6 kg/hm2;玉龙试验点油菜产量4 474.3kg/hm2,施用量为N 256.7 kg/hm2、P2O5 88.1kg/hm2、K2O 137.7 kg/hm2。结论认为不同地理区域和不同油菜品种在该区域生长发育的生态学特征,以及肥料的边际利润率、肥料和产品价格是油菜推荐施肥的重要依据,不能简单依据供试土壤基础肥力进行油菜推荐施肥。 [  相似文献   

12.
在龙岩市新罗区进行了水稻宜优673测土配方施肥"3414"试验。结果表明,在该区中低等肥力田块种植宜优673最佳经济施肥量是纯氮162.6 kg/hm2、五氧化二磷90.6 kg/hm2、氧化钾225.0 kg/hm2,在此条件下可获得最佳产量为10 511.7 kg/hm2,其他杂交稻品种可参照施用。  相似文献   

13.
华南春大豆氮磷钾肥配施效应及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华南春大豆生产的适宜施肥量,采用"3414"肥效试验设计,选用桂春豆106开展了氮磷钾肥配施效应和推荐施肥量研究。结果表明:氮、磷、钾肥料配施可明显提高华南春大豆产量,各肥料因素对大豆产量的增产效应依次为磷氮钾,氮、磷、钾三因素之间存在互作效应,效应大小依次为氮磷磷钾氮钾;经模型最优分析表明采用三元肥效函数模型做出施肥决策是合理可行的,经回归模型的拟合得出推荐施肥量,达到最高产量时氮(N)、磷(P_2O_5)和钾(K_2O)的施肥量分别为80.6,21.6和58.4 kg·hm~(-2),达到最佳经济产量时氮(N)、磷(P_2O_5)、钾(K_2O)的施肥量分别为75.5,21.3和54.1 kg·hm~(-2)。这些研究结果将为华南地区春大豆合理施肥提供指导,为下一步建立施肥指标体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氮磷钾配施对木薯产量和淀粉含量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华南8号木薯为研究对象,通过311三元二次D-最优饱和试验设计试验,探讨N、P、K配施对木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在此立地条件下,可获得最大的鲜薯产量为46.62 t/hm2,此时对应氮、磷、钾施肥量分别为167.13、26.51、179.82 kg/hm2。单因子效应分析表明,氮、磷、钾对木薯产量的影响以钾肥最大,氮肥次之,磷肥最小。双因子互作效应分析结果表明,N、K双因子之间的交互效应最大,N、P二因子之间的交互效应不明显,P、K与木薯产量的效应小于N、K效应,大于N、P效应;按三元二次D-最优饱和试验设计氮、磷、钾配施对木薯淀粉含量和干物率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不同氮肥运筹对超级杂交晚稻五丰优T025养分吸收、转运、分配及产量的影响,并探讨各养分及其与产量的相互关系,开展了本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氮肥运筹条件下,水稻各生育期氮、磷、钾的吸收、转运均存在明显的协同效应,且合理的氮肥运筹能促进各养分的吸收及转运。在本试验条件下,随分蘖肥比例的提高,孕穗期至成熟期水稻叶片及茎鞘各养分转运总量和穗部来源于叶片及茎鞘各养分转运的贡献率均有增大的趋势。孕穗期至成熟期叶片和茎鞘氮、磷、钾养分转运量最高分别达17.1%、21.2%、14.8%。在纯氮用量为195 kg/hm2时,基肥、蘖肥、穗肥最佳施肥比例为5∶2∶3。  相似文献   

16.
杂交油菜云油杂10号高产栽培因子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在云南省油菜生产中种植密度(X1)、氮肥(纯氮,X2)、磷肥(五氧化二磷,X3)、钾肥(氧化钾,X4)、硼肥(有效硼,X5)5个栽培因子对甘蓝型双低油菜云油杂10号产量的影响,并进一步优化各栽培因子,本文采用五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建立了油菜产量优化数学模型:Y=246.15 +12.70X2 +7.00 X3-6.26X12-9.81 X22-5.07X32-10.56X1X2-6.37X3X4。结果表明各因素对云油杂10号产量的影响大小顺序依次为氮肥、磷肥、种植密度、硼肥、钾肥。其中种植密度、氮肥、磷肥与产量的关系均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种植密度过大或过小,施氮、磷肥过多或过少都会对油菜产量造成影响。种植密度与氮肥、磷肥与钾肥交互作用对油菜产量有显著影响,在种植密度10.5~22.5万株/hm2、施纯氮0~207kg/hm2、施五氧化二磷0~96kg/hm2、施氧化钾0~120kg/hm2时,两因子之间均为正相互作用。频率分析结果表明,油菜产量大于3 900kg/hm2的优化栽培措施为种植密度15.48~17.94万株/hm2、纯N、五氧化二磷、氧化钾、有效硼施用量分别为360.2~387.1、170.0~181.4、15.0~30.0、1.46~1.84kg/hm2。  相似文献   

17.
三江平原已垦沼泽地大豆优化施肥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春峰  于中和 《大豆科学》1999,18(4):361-364
对已垦沼泽地大豆氮磷钾施肥种类、施肥适宜比例以及适宜施肥量方面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已垦沼泽地种植大豆需要施磷肥,并补充一定量的钾肥,适宜比例为N:P2O5:K2O=1:2:0.3;适宜公顷施肥量为N:34.5kg,P2O5:69.5kg,K2O:10.3kg。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氮钾肥适宜施用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确定闽东南稻稻薯三熟制中马铃薯氮钾肥适宜施用量,在龙海市设置氮钾肥水平试验。结果明确,马铃薯产量与氮钾肥施用量呈抛物线型相关,目标产量2500kg/667m2的氮、钾肥经济施用量分别为16kg/667m2和13.4kg/667m2,氮钾比1∶0.8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