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穴位配合乳房按摩对剖宫产术后产妇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剖宫产术后的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按照产科常规进行乳房护理,观察组术后4 h开始在产后3 d内施行每日2次的穴位配合乳房按摩,比较两组术后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及乳房胀痛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的;两组术后48 h泌乳量情况显示观察组泌乳量明显多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第2、3天乳房疼痛的发生情况明显轻于对照组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进行早期穴位配合乳房按摩可使产妇泌乳时间提前,泌乳量增加,减轻乳房胀痛,促进母乳喂养成功。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围术期的心理状况,并根据其特点采取针对性心理护理。方法选择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应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进行医学应对方式测量;在入院时、术前1 d、术后1周、出院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量其心理状况;比较两组患者监护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在术前1 d、术后1周、出院时SAS、SDS和SCL-90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监护时间及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对围术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根据其心理状况的特点采取针对性心理护理,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心理护理在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93例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心理组(48例)与对照组(45例),两组治疗方法相同,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心理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入、出院时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两组患者情绪状态,并观察其出血停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心理。心理组经护理后SDS、SAS的评分结果较入院时及对照组的明显降低(P〈0.01),出血停止时间(2.95±0.78)d较对照组的(4.17±1.35)d短(P〈0.01)。结论对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明显缓解其焦虑、抑郁心理,缩短出血停止时间,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在显微镜下脊髓髓内肿瘤合并高血压患者手术中的配合及护理效果。方法将50例行显微手术治疗的脊髓髓内肿瘤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干预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进行评定及对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两组的SDS和SA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1),且以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P〈0.01);干预后观察组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2%vs 64.0%,χ2=5.77,P〈0.05)。结论实施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显微镜下脊髓髓内肿瘤合并高血压患者手术中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心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将36例GDM患者随即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8人,比较两组在不同时间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护理效果。结果:第2次评定干预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护理质量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明显缓解GDM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以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的护理干预对减轻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焦虑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60例伴焦虑情绪的MH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以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为主的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健康调查简表于干预前后进行评分,并结合患者干预前后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焦虑SAS评分、生活质量测评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比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均明显改善(P〈0.05或0.01)。结论以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为主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MHD患者的焦虑情绪,减轻心理压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早期进食对产妇的康复及其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本组200例产妇均为我院2008年7月至2009年5月住院进行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100名。A组按术后6h进食,B组按肛门排气后进食。饮食为清淡流食,免奶糖及易产气食物。观察两组产妇肛门排气,乳汁分泌及母乳喂养情况,还有产妇的心理及身体的恢复情况。结果A组肛门排气时间为(14.8±1.05)h,明显短于B组的(29.5±1.12)h,A组1-6h泌乳及纯母乳喂养情况、产后心理状况及体力恢复均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剖宫产术后产妇早期进食可加速产妇肛门排气,乳汁分泌,身体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实践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手术患者102例为对象,均符合入组条件,以就诊序号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数量均为51例。对照组以常规护理模式护理,观察组以优质护理模式护理,评价、比较两组的满意度、SDS评分、SAS评分。结果: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的SDS评分、SAS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无缝护理服务在门诊发热患者的应用效果,推进优质护理服务于广大患者。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7月门诊发热患者360例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服务;另选择2013年2-7月门诊发热患者360例为研究组,实施无缝护理服务。两组的服务期限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服务期限内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再就诊率及诊疗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再就诊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95.8%vs 85.0%,56.7%vs 40.8%,P〈0.01),诊疗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Hc=46.171,P〈0.01)。结论无缝护理服务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提高了门诊的诊疗效率及门诊患者满意度,改善了医院形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影响。方法拟行剖宫产术的108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观察组于术前和术中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术前和术中采取常规护理。观察两组产妇手术中各时段收缩压(SBP)、心率(HR)变化及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麻醉后至胎儿娩出时段SBP、HR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麻醉后至胎儿娩出时段SBP与麻醉前及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对照组发生率为11.1%,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护理干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抑郁焦虑的心理影响。方法: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85例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n=43)进行护理干预;(n=42)不干预。两组干预前后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做检测并作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SAS、SDS和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在骨创伤患者术后疼痛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40例骨创伤需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按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测量患者术后第2、4天的疼痛程度,并比较患者住院期间的疼痛认知度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4天的疼痛评分均较第2天明显降低(P〈0.01);术后第2、4天,观察组的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认知度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实施舒适护理减轻了骨创伤患者术后疼痛的程度,增加了患者的疼痛认知度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子宫捆绑术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以2007年4月至2011年4月在我院行剖宫产并出现产后出血的产妇为研究对象,按是否采取子宫捆绑术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3例),观察两组不同术式产妇在手术时间、催产素用量、产后血性恶露干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手术费用的指标的差异和子宫捆绑术组产妇在手术前后的单位时间出血量、生命征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虽然患者的手术时间延长,但其保宫率达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6%(P〈0.05)。两组的催产素用量、产后血性恶露干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手术费用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前相比,治疗组患者术后出血明显改善(P〈0.01)且心率下降(P〈0.05),但收缩压和舒张压无明显改变。结论子宫捆绑术是处理剖宫产术中因宫缩乏力致产后出血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王翠娥 《长江大学学报》2009,6(4):294-295,303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理论对临床分娩的影响。方法:2009年1~4月的临产妇350例作为观察组,在进入产程后采用自我效能理论实施护理;上年同期273例临产妇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以产科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结果:两组产妇总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满意度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自我效能理论实施产时护理,可明显提高自然分娩率,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三联手术术前的心理状况,并依据其特点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方法 34例(40眼)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7例。两组患者入院时均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其心理状态。两组均给予眼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参照上述量表的评分结果,结合患者的实际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于术前及术后采用上述量表再次重测两组患者,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入院时SCL-90、SDS和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采取心理干预,其术前及术后的SCL-90、SDS和SAS评分均较入院时低(P<0.01),且低于同期的对照组(P<0.01或0.05)。而对照组入院时、术前和术后的SCL-90、SDS和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三联手术术前均存在较严重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心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音乐疗法对减轻妇科围手术期患者心理护理的效果。办法:选择120例住院的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按一般的护理常规进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耳机收听音乐。观察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焦虑状况和心率、血压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前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Hc=46.27,P〈0.01);两组手术前、术后的心率、收缩压与舒张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音乐疗法可以作为减轻妇科围手术期患者术前焦虑的一项有效的非侵入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其对减轻妇科围手术期患者心率和血压的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应用术后促进康复程序(ERAS)对择期剖宫产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对100例孕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ERAS组应用ERAS方案,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方案,比较两组产妇术后末梢血微量血糖、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乳汁分泌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ERAS组术后末梢血微量血糖(5.17±0.72)mmol/L,低于对照组(6.78±0.92)mmol/L(P<0.05);ERAS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6.38±3.98)h及住院天数(5.4±0.50)d较对照组(40.28±5.32)h(、7.1±0.84)d明显缩短(P<0.01);ERAS组乳汁分泌量多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产妇术后腹胀发生率明显高于ERAS组(P<0.05)。结论择期剖宫产应用ERAS,能促进术后的康复且有利于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胎膜早破产妇分娩方式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胎膜早破孕妇120例,根据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产科护理上加强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分娩情况及护理前后焦虑程度。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自然分娩率更高,护理后产妇焦虑水平改善更好,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膜早破产妇在常规产科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可降低产妇的焦虑评分,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对产妇及新生儿的预后有较好影响,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干预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动力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04年2月至2011年10月本院收治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8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术后6h开始实施康复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第1次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分别为(46.57±6.05)h和(68.25±6.47)h,均早于对照组的(57.24±5.25)h和(86.23±4.20)h(t值分别为8.48、14.87,均P〈0.01);观察组术后腹胀腹痛、肺部感染及伤口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与对照组(P〈0.01或0.05)。结论术后早期进行康复干预,有利于提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子宫切除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子宫切除患者53例随机分为干预组26例与对照组27例,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综合心理干预,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前后两组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焦虑、抑郁程度。结果干预组进行心理干预后,出现焦虑、抑郁者分别为5例(19.2%)、3例(11.5%),对照组则分别为15例(55.6%)、10例(3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干预组的SAS、SDS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干预可降低子宫切除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及严重程度,促进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