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鹃  朱琼  夏瑞  吴芳 《长江大学学报》2009,6(3):108-109
目的:评价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无痛胃肠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7年4月至2008年9月154例无痛胃肠镜与同期123例在清醒状态下接受检查的病人进行分析。结果:154例无痛胃肠镜检查病人术中无知晓,术后无痛苦回忆,检查时间短,肢动率低,满意度高(P<0.01)。结论:丙泊酚联合芬太尼行无痛胃肠镜,操作过程中真正做到了无痛检查,明显缩短了检查时间,提高了检查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分层次管理在提高护理人员综合能力的效果。方法 2007年1月至2008年11月采取传统的护理管理方法,2008年11月至2009年10月实施分层次管理的方法。采取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了解本科护士及患者对两种管理方法的评价。结果与实施分层次管理前比较,实施分层管理后护士对护理工作愉快感、自我价值满足感、创造性思维能力、临床信息处理能力、沟通技巧、年轻护士成长、激发学习兴趣等7方面满意度评分以及患者在生活护理、入院宣教、健康教育、解决问题及时性、疾病需求的满足、护士技术及服务态度等7方面满意度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士的分层次管理可提高护士的综合能力,并能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341例接受胃肠镜检查的病人进行监护下麻醉管理,减少病人的不适感,使检查能够圆满顺利完成。方法:在检查前详细介绍胃肠镜检查的重要意义及无痛胃肠镜的优劣点,做好病人的评估工作及术前麻醉监护的准备;术中严密监测病人的血压、心率、呼吸和血氧饱和度,并密切配合医生完成检查工作;术后嘱病人休息,2h后开始进食水,全天不能进行高空作业及精确度要求高的工作。结果:301例检查中病人安静无痛,均顺利完成检查,未发生恶心、呕吐、疼痛及不良记忆等现象。40例在术中出现无意识活动,加药后安静入睡。结论:无痛内镜检查时完善的护理有助于胃肠镜检查顺利进行,提高病人舒适、安全度。  相似文献   

4.
2003年1月~2004年1月对在我院行盆腔CT检查38例患者进行有计划的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3年1月~2004年1月在我院放射科行盆腔CT检查的患者70例,男41例,女29例。年龄15~77岁,平均48·4岁。随机分为2组,健教组38例,对照组32例,2组病人资料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根据患者的接受能力做好宣教,对于文化程度低,适应能力差的老人、农村病人及外地患者,要变专业用语为通俗语言,简单明了,增加重复次数,尽快消除患者对CT室及医务人员的生疏感。做好检查前相关知识宣教,①检…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临床采用无痛人流术终止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0年2月行无痛人流术患者80例,与药物流产80例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行无痛人流术患者的流产成功率和麻醉效果显著高于药物流产患者,P〈0.01;行无痛人流术患者的出血量和出血时间均显著低于药物流产患者,P〈0.01。结论:无痛人流术可减轻患者疼痛,且手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依托咪酯在老年患者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右美托咪定组和咪达唑仑组,每组30例.右美托咪定组静脉注射0.2μg/kg右美托咪定5 mL,咪达唑仑组静脉注射0.05 mg/kg咪达唑仑5mL,10 min后两组均缓慢推注依托咪酯0.3 mg/kg.检查中患者如有体动反应,追加依托咪酯4~6 mg.结果 右美托咪定组与咪达唑仑组各时间点比较,只有心率(HR)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动脉压(MAP)和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可唤醒时间、依托咪酯总用量、注射痛、肌震颤和体动的发生率均小于咪达唑仑组(P<0.05或0.01).结论 右美托咪定联合依托咪酯对老年患者无痛胃肠镜检查的麻醉镇静效果良好,降低了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注射液用于老年患者静脉麻醉时,探讨以两种不同速度推注时对患者呼吸的影响。方法:收集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行静脉无痛技术的老年患者,以0.3mL/s速度静脉推注者为A组,计45例;以0.5mL/s速度静脉推注者为B组,计45例。术中观察患者心率、呼吸运动及氧饱和度。结果:两组患者氧饱和度均未低于90%,心率均未低于50bpm。A组出现呼吸暂停10例,发生率为22%,B组患者无呼吸暂停发生。结论:老年患者以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行无痛技术时,静脉推注速度以0.3mL/s时对呼吸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桡动脉穿刺PCI术的护理。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PCI术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术前准备由心内科病区护理人员完成,实验组术前准备由介入室护士完成;两组患者术中配合均由介入室护士进行;对照组术后护理由病区护士完成,实验组术后护理由介入室护士与病区护士共同完成。结果:对照组患者接受手术时犹豫不决,担心害怕手术失败,1例患者手术途中要求终止手术。实验组患者能够情绪稳定地面对手术,积极配合医生穿刺,手术顺利进行(P0.05)。实验组患者PCI治疗后依从性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介入室护理人员参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行PCI术治疗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全程,能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恐惧情绪,积极配合治疗护理,顺利完成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降低股静脉穿刺置管术后护理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选择我科2008年4月至2009年10月的156例作为对照组,2010年1月至2011年2月的1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行循证和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管道脱出、堵塞、感染、下肢静脉栓塞的发生率分别为0.6%、1.3%、0%、0.6%,对照组则分别为5.1%、6.4%、3.8%、5.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有效解决股静脉穿刺置管术后护理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PICC)维护流程的持续质量改进措施,提高服务品质。方法观察组按照改进后的维护流程进行导管维护与宣教;对照组按照原维护流程进行导管维护与宣教。比较两组间的相关知识全部知晓率、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及护士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相关知识全部知晓率、患者满意度及护士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导管维护流程的持续质量改进,为患者提供了优质护理服务,满足了患者医疗、生活需求,减少并发症,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温馨提示卡在尿毒症患者健康教育应用的效果。方法 84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2例。对照组根据病情需要采用口头讲解、示范及座谈等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自行设计的温馨提示卡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及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在入院介绍、饮食介绍、疾病知识介绍、出院指导及宣教方法等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优于对照组(92.9%vs61.9%,P<0.01);实验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0%vs14.3%,P<0.05)。结论温馨提示卡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及健康教育效果,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健康教育对预防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235例,将2014年3月至2014年9月收治111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收治124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实验组进行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式,护士发放健康教育折页进行常规床边宣教;实验组运用思维导图,以床边授课形式进行健康宣教。结果:皮下淤血(血肿)、尿潴留、足背动脉搏动减弱及皮温下降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思维导图对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及家属的依从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实行无痛人流安全管理模式执行无痛人流安全流程,做好术前评估指导,加强术中、术后监护。实行无痛人流安全管理模式前(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发生麻醉苏醒延迟、宫内残留、闭经、跌倒坠床的例数分别为10、16、11、9例,实行无痛人流安全管理模式后(2006年1月至2014年12月)依次为0、6、5、1例。结果表明,安全的流程管理能确保无痛人流的患者安全,减少不良后果产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不同比例的丙泊酚/依托咪酯混合液用于门诊无痛胃肠镜诊疗的优缺点,探讨两者最佳比例。方法:选择门诊无痛胃肠镜诊疗的患者300例,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各100例。A组为丙泊酚和依托咪酯以10mg∶1mg的比例混合液,B组为丙泊酚和依托咪酯10mg∶2mg比例混合液,C组为丙泊酚和依托咪酯10mg∶4mg比例混合液。各组用药前均缓慢注射芬太尼0.05mg,然后缓慢注射混合液直至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并开始胃肠镜操作。记录各组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的MAP、HR、SPO_2值;各组患者给药剂量、诊疗操作时间、唤醒时间、胃镜室停留时间;患者注射痛、肌颤、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3组患者在循环方面,包括MAP、HR在各时间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唤醒时间明显短于B、C两组;在不良反应方面,A组总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尤其是注射痛和呼吸抑制的发生率,而C组肌颤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丙泊酚与依托咪酯以10mg∶2mg比例混合液用于门诊胃肠镜的麻醉,对呼吸、循环抑制作用小,且术后恶心呕吐、肌颤等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能更好的满足患者对麻醉安全、无痛、舒适的要求,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回肠末端良性溃疡肠镜检查2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21例回肠末端良性溃疡肠镜检查的诊断经验。方法:用Olympus电子肠镜对我院2002年8月~2004年12月期间检验的4623例患者中发现并诊断为回肠末端良性溃疡的21例进行全大肠及回肠末端检查,并均行活检和做病理组织学诊断。回肠末端溃疡肠镜下观察诊断沿用大肠溃疡的标准,但应排除结核等特异性肠道溃疡病的可能。结果与结论:在4623例常规行大肠镜检查患者中发现21例回肠末端良性溃疡,检出率为0.45%;溃疡均为多发,其中20例溃疡大小为0.3cm×0.5cm~0.8cm×1.0cm,1例溃疡大小为0.5cm×0.6cm~1.0cm×2.0cm。其检出主要取决于能否将肠镜进到回肠末端,且在检查时应尽可能将镜头反复来回推进仔细观察黏膜,以免遗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老年人在大肠镜检查前不同的肠道准备方法及肠道准备时添加肠内营养制剂,对肠道清洁度、肠道准备的安全性的影响,以期建立更适用于老年患者的肠道准备方法.方法 将12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30例,分别在肠道准备时给予A组:聚乙二醇(PEG)电解质,B组:PEG+肠内营养液,C组:硫酸镁,D组:硫酸镁+肠内营养液,记录肠道清洁度、肠道准备后体质量、血压、血糖变化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并作相互比较.结果 4种方法进行肠道准备后,清洁肠道的总有效率均在80%以上,4组清洁肠道有效率相似(P>0.05);4组病例在肠道准备前后均发生体质量、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及空腹血糖改变,服用营养液的B、D两组变化幅度小于不加营养液的A、C组(P<0.05);加用营养液的B、D组无低血糖、休克、头晕、心绞痛及呕吐发生,无病例需要静脉补充液体,明显好于不补充营养液的A、C组.结论 老年患者肠镜前行肠道准备时加服肠内营养液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不影响肠道清洁度,是适用于老年患者肠道准备的安全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护士对病人口腔清洁管理能力,降低扁桃体术后出血发生率。方法:利用PDCA对2017年8月1日至2018年1月31日扁桃体术后口腔清洁管理现状,使用改良Beck口腔护理评估表进行资料收集、原因分析、对策制定、实施、检查、总结和处理等过程实现提高扁桃体术后病人口腔清洁,降低扁桃体术后出血发生率。结果:通过改进措施落实,2017年11月至2018年1月扁桃体术后口腔清洁评分好于2017年8月至10月评分,扁桃体术后出血发生率下降到4%。结论:加强扁桃体术后口腔清洁管理对预防扁桃体术后出血的发生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安全护理对急性重症颅脑损伤鼻饲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安全护理模式,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鼻饲知识知晓度、鼻饲管脱出率、堵管率、鼻饲并发症发生率和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鼻饲知识知晓率、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00.0%vs 72.0%和98.0%vs 78.0,P〈0.05);观察组患者的脱管率、堵管率、鼻饲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0%vs 16.0%,0%vs 18.0%,2.0%vs 24.0%,P〈0.05)。结论安全护理模式可保证鼻饲患者的营养、水分、药物的安全供给,减少鼻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无痛结肠镜下高频电切除大肠息肉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对79例无痛结肠镜下高频电切除大肠息肉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无穿孔,1例带蒂息肉切除后残端出血,3例术后1d少量便血,经治疗2d内出血停止。术后1a 71例行常规复查肠镜,原部位均未发现息肉。结论无痛结肠镜增加患者的依从性,提高了患者对检查的满意度。与患者的心理护理、预防术后出血和感染,让患者注意饮食和休息、做好出院健康指导等护理方法结合,能帮助患者早日康复,提高内镜下高频电切除大肠息肉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羟考酮复合丙泊酚麻醉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5例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不同剂量羟考酮复合丙泊酚麻醉组各35例,均使用羟考酮复合丙泊酚麻醉,A组静脉推注羟考酮0.05 mg·kg-1、B组0.08 mg·kg-1、C组0.11 mg·kg-1,5 min后各组再推注丙泊酚1.5~2.0 mg·kg-1。观察各组患者丙泊酚用量、胃肠镜检查时间和苏醒时间及患者入室时(T0)、诱导后1 min(T1)、胃肠镜入镜时(T2)、胃肠镜过肝曲时(T3)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观察患者低血压、呼吸抑制、注射痛、体动等麻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A组苏醒时间用时最长,B组用时最短,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1-T3时刻3组患者HR、MAP较T0时刻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C组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