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锆钛系远红外谷物干燥复合陶瓷辐射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远红外加热机理及锆钛系复合材料的远红外辐射特性,确定了锆钛系远红外谷物干燥复合陶瓷辐射板的原料配方,制定了合理的烧结工艺,烧制出远红外陶瓷辐射板,并对其红外性能进行了测试,各项指标均符合GB4654—84的要求。辐射器的辐射光谱与谷物的吸收光谱实现了良好的匹配,其法向全辐射率为0.87。  相似文献   

2.
以猕猴桃和红景天提取物为主要原料研制复合保健饮料,对其加工工艺进行优化研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饮料配方与复合稳定剂组成。试验结果表明,猕猴桃—红景天复合饮料最佳配方为猕猴桃汁40%,白砂糖8%,柠檬酸0.20%,红景天提取物5%;复合稳定剂最佳组成为CMC-Na0.2%,明胶0.2%,黄原胶0.1%。  相似文献   

3.
利用联合收割机内燃机的排气余热产生的热风联合远红外在机干燥能够有效实现谷物的干燥节能,并防止稻谷发生霉变。为了验证该在机干燥方案的可行性并优化在机干燥工艺,以联合收割机的谷物提升搅龙和收粮箱为基础,搭建了联合收割机排气联合远红外在机稻谷干燥试验台。该试验台能够实现收割速度、干燥风温和风速以及2个远红外加热器功率的多因素组合试验,模拟了在联合收割机中直接进行谷物干燥的作业环境。该试验台的搭建为优化在机干燥设备和干燥工艺等方面研究提供有利的平台。  相似文献   

4.
以番茄汁、胡萝卜汁、姜汁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探讨复合保健饮料的最佳配方.通过正交试验获得的最佳配方为番茄汁40%、胡萝卜汁30%、姜汁8%、蔗糖8%.由此配方得到的饮料风味柔和,酸甜适中,汁液均匀、稳定.  相似文献   

5.
以马铃薯、糙米、燕麦、荞麦为原料,研制一种营养丰富且口感细腻的马铃薯全谷物复合代餐粉。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马铃薯全谷物复合代餐粉配方进行优化设计,得到最佳配方为马铃薯粉42%、燕麦粉21%、糙米粉16%、荞麦粉5%、白糖16%。  相似文献   

6.
对桂圆银耳复合果肉悬浮饮料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重点解决了产品配方及悬浮稳定性等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桂圆银耳复合果肉悬浮饮料的最佳配方为桂圆果粒含量15%(桂圆原料44%)、银耳(干品)1%、糖含量5%~7%和酸含量0.2%;复合饮料加入0.6%黄原胶、0.8%CMC-Na和2.5%琼脂为复合增稠剂,经均质微粒化处理,其产品的稳定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李超 《农业机械》2012,(27):96-98
以芦根和葡萄籽为主要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的方法对芦根葡萄籽复合饮料的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芦根葡萄籽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为芦根样液25mL、葡萄籽样液75mL、柠檬酸0.10%和白砂糖8%,此方案条件下产品综合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8.
谷物代餐饮料是一种以谷物原料为主,辅以大黄豆和花生等蛋白质原料制成一种饮料。本文从添加稳定剂、乳化剂和均质等途径对代餐饮料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显示:在谷物代餐饮料中添加结冷胶0.00525%、微晶纤维素0.0035%、海藻酸钠0.00525%、蔗糖酯0.015%及改性大豆磷脂0.035%后,在75℃、40MPa和30MPa的压力下均质2次时,饮料的稳定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山楂和猕猴桃为原料,研究复合饮料的加工工艺。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山楂猕猴桃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为山楂汁、猕猴桃汁、白砂糖和柠檬酸分别为30%、10%、5%和0.15%;通过稳定剂的独立试验,得出最佳稳定剂(CMC)用量为0.3%。该复合饮料除具有山楂和猕猴桃的营养保健功能外,色泽、口感和香味俱佳。  相似文献   

10.
以白灵菇和芦荟为主要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的方法对白灵菇芦荟复合饮料的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白灵菇芦荟饮料的最佳配方为白灵菇与芦荟的配比1∶2、混合液所占饮料比1∶10、白砂糖添加量10%和柠檬酸添加量0.12%,此时产品综合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11.
基于近红外光电效应的联合收获机谷物厚度测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物在刮板升运器中的堆积状态是影响光电式流量测量精度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联合收获机容积式谷物流量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开展了基于近红外光电效应的谷物厚度测量方法及其传感器的研究。通过激光发射器生成850~980 nm的近红外光,采用硅光电池接收透射谷物的红外光线,根据光强的变化获取谷物的厚度。设计了以T型反馈网络为核心的I/V转换处理电路,根据试验测量的输出电压与谷物厚度的变化关系,拟合建立了Gaussian函数方程,分析了激光发射器功率、红外线波长对不同品种水稻厚度测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红外线波长为940 nm时,回归方程的拟合精度最高,水稻厚度测量误差小于0. 5 mm;随着激光发射器功率的增加,水稻厚度测量量程随之增大,当功率为500 m W时,谷物厚度的有效测量距离约为50 mm;红外线的穿透能力随着波长的增加而增强,随着籽粒含水率的降低而减弱。提出的谷物厚度测量方法可以提高容积式谷物流量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2.
粮食多场协同干燥系统设计与技术模式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菲  骆恒光  肖雄峰  李长友 《农机化研究》2019,(10):101-105,110
以提高粮食干燥过程去水速率、改善干燥品质、减少干燥能耗为目的,基于干燥系统热能结构分析及客观能势利用,综合考虑粮食干燥过程中的多种势场,设计了一种红外热辐射、引风逆混流多场协同干燥系统。结合粮食产地区域特征及农业经营模式,采用了双干燥主塔联机的形式形成干燥装备,实现了系统节能和模式节能。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内粮食干燥过程的平均去水速率为2. 95%w. b./h,较传统的横流干燥方式提高2倍以上,粮温降低约11℃,爆腰增率低于1%。  相似文献   

13.
红外玉米穗干燥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红外辐射干燥条件下收获期玉米穗干燥的水分迁移规律,利用自制红外玉米穗干燥试验台对玉米穗进行了恒温和变温干燥试验,探讨了多种温度条件下玉米穗的红外辐射干燥特性及对干燥后玉米穗外观品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初始含水率、干燥温度、干燥用时和辐射距离是影响玉米穗干燥效率和外观品质的主要因素;当恒温干燥玉米穗的干燥温度为58℃、辐射距离为150mm时,干燥速率达2.25%/h,且玉米籽粒的外观品质最好;变温干燥玉米穗时,较佳的干燥温度范围为55~65℃,且采用逐渐升温干燥时的干燥品质较好。本研究为研制红外辐射玉米穗干燥机研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改善大豆分离蛋白/海藻酸钠复合膜的耐水性,通过添加不同添加量(0、2%、4%、6%、8%、10%)硬脂酸制备大豆分离蛋白/海藻酸钠/硬脂酸三元复合膜,探究硬脂酸对大豆分离蛋白/海藻酸钠复合膜的机械性能、阻水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最终明确不同硬脂酸添加量对耐水性变化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与大豆分离蛋白/海藻酸钠二元复合膜相比,添加6%和8%硬脂酸后,复合膜的断裂伸长率、水蒸气透过率显著下降,并且对其含水率及水溶性也有显著影响。当硬脂酸添加量为8%时,三元复合膜的水蒸气渗透性最低,水蒸气透过系数为(2.95±0.49) g·mm/(m2·h·kPa),接触角最大,为91.68°±9.02°。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可知,大豆分离蛋白和海藻酸钠通过共价交联形成网络结构,加入的硬脂酸则分布在网络结构的缝隙中,当硬脂酸添加量为8%时,膜的表面较为光滑平整,内部结构致密,能够形成良好的网络结构,键与键之间结合较强,能有效提高复合膜的阻水性能。  相似文献   

15.
设计了由升降平台、升降驱动装置、给料装置、传感器安装平台等构成的籽粒损失监测传感器标定试验台;选取饱满小麦籽粒、不饱满小麦籽粒和不同长度茎秆等物料运用标定试验台对籽粒损失监测传感器在不同安装高度及不同安装角度情况下进行实验室内标定.室内试验表明,针对含水率不同的小麦样品籽粒损失监测传感器的测量误差能限制在4.8%以内;根据室内试验标定结果确定了籽粒损失监测传感器在监测夹带损失时的安装位置,田间试验表明,夹带损失最大监测误差为3.40%.  相似文献   

16.
联合收割机谷物流量测试装置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随着现代化农场管理和农业生产的需要,提出了在作业中的联合收割机上监测谷物流量的要求。本文阐述了一种应用红外光电传感器和微电子技术在联合收割机谷粒升运器上进行谷物流量监测的原理和方法,分析了试验数据,进一步探讨了开发适合联合收割机使用的谷物流量仪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红外辐射干燥谷物的机理,阐述了红外辐射材料的化学组成成分,概述红外辐射材料在谷物干燥中的应用及目前我国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高含水率玉米橡胶复合钉齿制备与脱粒性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降低高含水率果穗脱粒过程中的籽粒破碎率和未脱净率,以满足玉米籽粒直收技术对脱粒装置要求,改进设计了橡胶层与碳钢层复合结构的脱粒钉齿,自制丁腈橡胶、天然橡胶和三元乙丙橡胶作为复合钉齿的外层结构材料,并完成复合钉齿加工。采用台架试验方法研究不同外层材料的复合钉齿对玉米果穗脱粒性能(籽粒破碎率和未脱净率)和自身抗磨损性能(破损损失质量和表层组织磨损)的影响,脱粒试验表明:籽粒含水率范围为29.7%~30.5%、果穗喂入量为8~12kg/s时,丁腈橡胶、天然橡胶及三元乙丙橡胶复合钉齿和传统碳钢钉齿籽粒破碎率分别为4.85%~7.27%、3.77%~6.23%、2.92%~4.88%和6.90%~10.35%,未脱净率分别为0.41%~0.82%、0.35%~0.78%、0.30%~0.69%和0.24%~0.59%。磨损试验表明:由表层组织宏观磨损可见,丁腈橡胶层沟壑痕迹明显,且磨损破坏严重,三元乙丙橡胶层凹坑数量远少于天然橡胶层,两者均未导致破损失效;由SEM表层微观形貌可知,丁腈橡胶层裂纹缺陷数量最多,且组织不连续,天然橡胶层孔洞削弱组织间结合力,且易疲劳失效,三元乙丙橡胶层大部分组织相对完整连续,且具有较强抵抗外力作用。结果表明:在籽粒高含水率时,橡胶复合钉齿能显著提高玉米果穗脱粒性能,其中三元乙丙橡胶复合钉齿的脱粒与自身抗磨损的综合性能最佳,较传统碳钢钉齿籽粒破碎率降低了52.85%~57.68%,未脱净率与传统碳钢钉齿相近,能够满足玉米籽粒收获机脱粒质量评价技术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9.
粮食干燥是粮食产后的重要环节,关系国家粮食安全问题。远红外烘干设备烘干速率快、耗能低且能有效保障粮食干燥品质,正慢慢取代传统热风烘干机械,成为市场的新宠儿。综述近15年来国内外远红外干燥技术研究现状,并从原理出发阐述干燥机理、工艺参数影响及联合干燥技术优缺点。归纳可知,当前远红外烘干设备多采用高温热源,存在粮食辐照时间短、瞬时强度大的问题,难以满足热敏性物料的烘干需求,同时单一远红外干燥技术烘干效果不理想。分析指出联合干燥技术及清洁能源将会是远红外烘干设备的发展趋势,最后探讨了以石墨烯红外辐射板为新热源的栅栏型红外烘干设备的优点,为发展新材料新热源提供新思路,旨在对远红外粮食烘干设备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针对新疆南疆地区谷物秸秆利用率低、无法实现谷物脱粒和秸秆粉碎一体化作业等问题,研制了一种谷物脱粒-秸秆粉碎一体机,主要由喂入装置、脱粒装置、粉碎装置和清选装置组成.喂入装置的设计可以防止物料在储料凹腔中发生堵塞,提高了喂入效率.以滚筒转速、脱粒间隙为试验因素,以未脱净率为试验指标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脱净率的较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