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疆冬小麦区试新品种(系)品质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以2005~2006年度新疆冬麦区域试验15个参试小麦品种(系)为材料,采用AACC及国标分析方法对磨粉品质、面粉品质及面团流变学特性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1)新疆小麦新品系的品质性状有了明显提高,表现为面粉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值、稳定时间、延展度高的特点,但存在面粉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与面团流变学特性不协调的问题,面团流变学特性需进一步提高.(2)新疆小麦新品系的的灰分含量、沉淀值以及形成时间、稳定时间、软化度、评价值、拉伸面积、最大拉伸阻力等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变异系数均较高,具有较大的遗传改良潜力,是今后小麦品质改良的重点性状.(3)经综合比较和评价,仅有品种(系)CA0203、200502达到国家强筋小麦品质标准.  相似文献   

2.
通过‘西旱一号’与3个优质小麦品种配粉,研究小麦混配粉品质性状的变化规律及其品质性状与面条蒸煮品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强筋粉能显著改善中弱筋粉的面粉品质;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SDS-沉淀值都与面条评分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97、0.579和0.488;面团流变学特性中的面团延伸性、面团筋力、面团膨胀...  相似文献   

3.
选取新疆北疆及东疆29份市售面粉样品,对其主要品质性状及面条、馒头加工品质特性进行了测试与评价。结果表明,新疆市售面粉的蛋白质含量较高,湿面筋含量、稳定时间、最大拉伸阻力、拉伸面积等居于中等水平,沉淀值较低,品种间面团流变学特性差异较大,面粉蛋白质质量需进一步提高。大多数新疆市售面粉可以制作品质优良的面条和馒头,色泽、弹韧性、粘性和表观等指标间的差异是造成面条和馒头加工品质评价总分差异的主要原因。面粉蛋白质含量、形成时间、稳定时间、评价值和最大拉伸阻力等性状与面条色泽、适口性、食味以及绝大多数馒头感官评价指标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优质面条和馒头对面粉品质性状的要求基本相似:面粉蛋白质含量≥12.0%、沉淀值≥28.0 mL、形成时间3.6~3.9 min、稳定时间4.5 min、拉伸面积53~54 cm2,最大拉伸阻力266~270EU,即优质中筋或中筋偏弱筋小麦适于制作优质面条和馒头。  相似文献   

4.
刘自成  杨虓  骆丹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174-15176
[目的]分析评价庆阳市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品种(系)的品质,确保庆阳市冬小麦快速健康发展.[方法]对陇东学院旱作小麦育种课题组新选育的10个陇育号小麦品种(系)的理化性质及面团流变学特性进行鉴定.[结果]大部分品种(系)品质属于硬质;容重出粉率中上,灰分含量较低,湿面筋含量较高,吸水率高,沉降值相对较低,粗蛋白含量较低.面团流变学特性显示,绝大部分品种仅适合于加工馒头、面条等传统面食.针对陇育号小麦品质现状、资源优势及区域特性,提出今后在优质冬小麦育种中可通过转基因技术导入优质基因,有目标地改良这些品种为高筋和低筋优质专用品种;优质馒头和面条小麦品种应尽快建立专用生产基地,以大面积生产优质、绿色、专用馒头面条小麦品种,并实现产品加工外销,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结论]该研究可为小麦品质改良及农业生产和食品加工企业的原料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及指明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5.
山西省南部四种不同类型小麦的品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山西省南部麦区近年来主要推广的小麦品种及黑小麦品种(系)为材料,对品质性状及部分流变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试验品种(系)容重、蛋白质含量中等,品质均较差。4种不同类型的小麦在淀粉含量、稳定时间、形成时间、硬度、千粒重方面差异极显著。面筋指数的变异系数最大,都在65%以上,其中蓝粒小麦达到70.21%。4种类型的小麦流变学参数表现为吸水率较低,在60%以下;形成时间较短,在5min以下,其水、旱小麦平均值分别为2.97min和1.91min;面团稳定时间中等,平均值大于7min。综合分析表明,山西省南部优质专用小麦品种(系)较少,主要为做馒头、面条等主食的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6.
不同小麦品种品质特性及其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4,自引:6,他引:54  
 我国农家品种蛋白质、面筋含量高;国外优质品种面筋强度大、面团流变学性状好,我国育成的品种在品质上一般介于上两类品种之间。我国品种在面筋和面团性状上显著低于国外优质品种,但也有一些优质品种。各类品种在育种上都有其利用价值。半个世纪中,我国小麦品种在蛋白质、面筋含量方面有下降趋势,但在面筋强度和面团流变学性状上却逐年有所改良,表明籽粒产量和品质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协调的。将硬度(或角质率)、沉降值、蛋白质含量这三个易于测定的简单性状作为育种早代的选择标准,有利于协调品质性状之间及其与产量和其它性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掌握新疆自育春小麦品种的特点,了解各阶段选育品种的变化规律,以期为新疆优质春小麦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新疆近30 a审定通过的30个春小麦品种的面团流变学特性及淀粉糊化特性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新疆自育春小麦品种间面团流变学特性各特征值变异均较大,其中P/L的变异系数最大。大多数品种的W和P/L值适合制作面条、馒头等食品。2005年后育成的品种在P、L和W值上都有所提高,其中W值的增长最为明显(+25%)。Ⅱ、V、Ⅵ三个时期自育品种的面团筋力较强,而Ⅲ、Ⅳ时期育成品种的面团筋力较弱,但弹性和延伸性较好。新疆春小麦品种淀粉糊化特性特征值变异范围相对较小,峰值粘度、低谷粘度和最终粘度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育成品种中较高,而到90年代初育成的品种中下降到最低,后期育成品种中又逐渐上升,呈现出两头高中间低的变化趋势。【结论】新疆春小麦自育品种的面团流变学特性符合加工面条和馒头的需求,而淀粉糊化特性反映出加工优质面条的品种较为缺乏。  相似文献   

8.
选用14个不同来源及不同品质类别的冬小麦新品系,在不同生态试点种植,对其中12个品种品质性状进行分析,初步研究了新疆不同生态气候条件与冬小麦品质的关系及其品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面团流变学特性和面团拉伸参数差异最大,其次为湿面筋含量、沉淀值和降落数值的变化,小麦出粉率、粗蛋白含量及面粉吸水率几乎无差异;乌鲁木齐试点适合种植强筋力面包小麦,而奇台点较适合种植中筋力拉面型小麦;就一些重要的加工品质性状而论,内地育成品系的营养品质和面团流变学特性好于新疆育成品系,且内地育成品种品质类型优质多样,而新疆品系大部分属于中强筋或中筋力品质类型,缺乏品质性状突出的专用小麦品种,其中表现较好的是冬优02、J35和新冬22号。相关分析说明:沉淀值与湿面筋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评价值、最大抗拉强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弱化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延伸性呈显著正相关,与其它性状的相关性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新疆优质小麦品种选育和企业加工利用提供选择依据和指导信息。【方法】对2008~2009年度11个新疆冬小麦区试新品系的3个籽粒品质性状、5个面粉品质性状及11个面团流变学特性进行了检测和分析,并对部分品系的烘焙品质和蒸煮品质进行了评价与分析。【结果】参试新品系的容重为789.3 g/L,籽粒蛋白质含量为14.8%,降落数值为431.5 s,灰分含量为0.49%,湿面筋含量为32.2%,Zeleny沉淀值为33.1 mL,吸水率为58.7%,稳定时间为10.9 min,最大拉伸阻力为324.1 EU,延伸度为156.7 mm,拉伸面积为67.9 cm~2;与对照平均值相比,新品系品质性状中籽粒蛋白质含量、吸水率、弱化度有所提高;与2005~2006年度区试品系平均值相比,容重、籽粒蛋白质含量、最大拉伸阻力、拉伸比例有所提高,参试新品系品质性状总体低于对照和2005-2006年度区试品系的平均值。参试品系的品质性状没有完全达到强筋(中筋、弱筋)小麦品质标准的品系,仅05/2111、05/6132、06/6155大致符合强筋小麦品质标准。参试品系面食加工品质没有达到优级的品系,其中05/6121、05/6132、06/6155面包加工品质达到良级,99(66)/8-1-1、0118、0138、D04-L4馒头加工品质达到良级,99(66)/8-1-1、0118、D04-L4、HD05-46的白盐面条和新疆拉面加工品质均达到良级。【结论】新疆冬小麦新品系品质性状不协调的问题依然存在,今后应将面团流变学特性的改良作为重点。  相似文献   

10.
以郑麦379为材料,研究其在河南省8个地区、2个年度的品质及其稳定性,旨在为郑麦379的合理区域布局及推广提供依据。结果表明,2 a郑麦379的平均面粉吸水率为62.9%,平均面团稳定时间为10.7 min,平均湿面筋含量为30.7%,均达到国家优质强筋小麦标准。通过差异显著性分析发现,郑麦379的籽粒容重、籽粒硬度、面粉白度、面团形成时间、面团稳定时间、拉伸曲线面积等在年际间均无显著差异,说明该品种上述指标在不同年份间表现稳定。在制品试验中,郑麦379和优质强筋小麦品种郑麦366的面包、面条的综合评分分别为85.0、82.3分和92.0、83.9分。与郑麦366相比,郑麦379的面包品质表现稍差,面条蒸煮品质较好,尤其是口感,为面包、面条兼用型品种。  相似文献   

11.
对一些小麦新品系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明确所育成小麦品系的特点,对选育的34个小麦品系进行相关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指标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小麦品系株高适宜,株型紧凑,叶片性状和穗部性状表现良好,抗病性较强,产量较高并且稳定,综合性状较好。供试小麦品系的籽粒性状较好,符合商品贸易需求;千粒质量和容重较高,均达到高产要求;籽粒颜色正常,粒色为白色的品系居多。供试小麦品系的各品质性状指标为:平均容重776 g/L,千粒质量44.8 g,蛋白质含量14.31%,湿面筋含量30.4%,面粉吸水率59.5%,面团形成时间2.9 min,稳定时间3.3 min。在所有品质性状中,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的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28.53%和37.47%。因此,在选育高产小麦品种的同时,还应注重小麦蛋白质含量、面团稳定时间等品质性状的选择,以培育满足生产和加工所需的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12.
以国家小麦区域试验东北早熟旱地组参试品种(系)为材料,研究了品质、产量性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籽粒产量与蛋白质、湿面筋含量等营养品质性状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沉淀值、评价值、软化度相关不显著,与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相关很小。蛋白质含量与湿面筋含量、评价值呈极显著正相关。沉淀值与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评价值呈极显著正相关。面团形成时间与稳定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该地区优质与高产结合改良的重点是协调籽粒产量与加工品质性状,同时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充分利用蛋白质优质亚基组合。  相似文献   

13.
甘肃省57个春小麦品种品质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筛选了甘肃省不同历史时期种植的57个春小麦品种,测定了其理化特性和面团流变学特性,分析了各品种品质性状的变异情况.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品质的差异反应在蛋白质的质量上而不是数量上,且大部分品种的面粉都属于弱筋粉;随着育种工作的推进,市场对优质品种的需求,小麦面粉的综合品质状况出现明显的改善,尤其自上世纪90年代以后大部分品种的面粉已达到中筋以上,其面团流变学特性也显示这此品种的面粉适合于加工北方口味的食品.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小麦品种(系)品质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测定了当前甘肃省大面积推广和新选育的30个小麦品种(系)的理化性质及面团流变学特性。结果表明大部分品种(系)属于硬质小麦,容重出粉率中上,灰分含量较低,湿面筋含量较高,吸水率高,沉淀值相对较低,粗蛋白含量较低,面团流变学特性较差,绝大部分品种(系)仅适合于加工馒头、面条等传统面食。并针对甘肃省的小麦品质现状、资源优势及区域特性,对今后优质小麦育种、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和品种的开发利用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新疆春小麦磨粉品质与面粉品质性状以及新疆拉面加工品质的关系,为新疆春小麦品种改良、新疆拉面专用品种选育以及新疆拉面加工品质改良提供理论依据,以36个新疆春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分析出粉率、灰分、色泽、粗细度等磨粉品质性状与面粉品质、面团品质和淀粉糊化粘度特性以及新疆拉面加工品质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新疆春小麦品种面粉色泽是磨粉品质的重要性状,与其他磨粉品质、面粉品质性状及新疆拉面加工品质呈显著相关。因此,在春小麦品种加工新疆拉面的品质改良中应重视磨粉品质的改良,特别是面粉色泽的改良,同时也要提高出粉率、降低灰分和破损淀粉率。新疆拉面的磨粉品质指标为出粉率≥60.77%,灰分≤0.45%,破损淀粉率≤3.77%,面粉颗粒度≤108.14%,亮度(L*值)≥90.86,红度(a*值)≥-0.82黄度(b*)值≤9.00。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新疆春小麦磨粉品质与面粉品质性状以及新疆拉面加工品质的关系,为新疆春小麦品种改良、新疆拉面专用品种选育以及新疆拉面加工品质改良提供理论依据,以36个新疆春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分析出粉率、灰分、色泽、粗细度等磨粉品质性状与面粉品质、面团品质和淀粉糊化粘度特性以及新疆拉面加工品质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新疆春小麦品种面粉色泽是磨粉品质的重要性状,与其他磨粉品质、面粉品质性状及新疆拉面加工品质呈显著相关。因此,在春小麦品种加工新疆拉面的品质改良中应重视磨粉品质的改良,特别是面粉色泽的改良,同时也要提高出粉率、降低灰分和破损淀粉率。新疆拉面的磨粉品质指标为出粉率≥60.77%,灰分≤0.45%,破损淀粉率≤3.77%,面粉颗粒度≤108.14%,亮度(L*值)≥90.86,红度(a*值)≥-0.82,黄度(b*值)≤9.00。  相似文献   

17.
选用宁夏引黄灌区水地和南部山区旱地冬小麦主栽品种和高代品系20份,对其农艺、产量及品质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冬小麦品种的最高总茎数、穗数、株高、穗粒数、穗粒重、产量、面团形成时间、面团稳定时间、淀粉糊化特性中稀懈值变异幅度较大,变异系数介于32.2%~67.8%;农艺性状中的返青期、抽穗期、株高、穗数,品质性状中的籽粒硬度、吸水率、面团形成时间、面团稳定时间以及淀粉性状中的低谷粘度、最终粘度、峰值时间和糊化温度相关系数(0.46~0.88)较高,分别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同一品种在灌区、山区种植表现出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黑小麦品质育种、加工品质评价及相关加工企业的原料选择与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用在新疆种植表现良好的6个黑小麦品种(系)为原料,对其主要加工品质性状及面条、馒头和新疆拉面加工品质特性进行测试与评价.[结果]供试黑小麦品种(系)的容重、硬度、蛋白质含量、沉淀值较高,湿面筋含量中等,灰分含量、吸水率、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偏低.品种间面团流变学特性差异较大,面粉蛋白质质量需进一步提高.S-2、黑小麦76和96-45具有较好的面条加工适用性,S-2属于制作馒头良好黑小麦品系,S-2和黑小麦76属于制作新疆拉面良好的黑小麦品种(系).[结论]黑小麦在我国传统蒸煮类食品加工上仍有很大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9.
296份黄淮麦区小麦品种资源在江苏淮北地区的品质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黄淮麦区小麦品种资源在江苏淮北地区的品质表现并筛选适于江苏淮北地区种植的优质小麦品种,利用多功能近红外分析仪检测了296份小麦品种的品质。结果表明: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面粉沉淀值的变异系数较大,而籽粒容重、出粉率和面团吸水率的变异系数较小。籽粒蛋白质含量与湿面筋含量、沉淀值、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容重与湿面筋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聚类分析将品种分为5类群,其中第Ⅰ类群集中了大部分强筋品种,第Ⅱ类群大部分为中筋品种,第Ⅳ类群为弱筋。陕西、河南、江苏和安徽选育品种在品质性状上有显著差异。通过对全部品种各项指标进行筛查,40份品种符合强筋优质标准,其中河南17份、江苏11份、陕西10份、安徽2份。  相似文献   

20.
小麦品种面粉粘度性状及其与面条品质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多年来,小麦品种面条品质的研究和改良多注重出份率、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等。关于小麦品种面粉粘度性状及其与面条品质关系的研究国内外报道甚少。本文选用对个在我国华北、黄淮和长江中下游麦区种植的冬小麦品种,测定其籽粒品质性状、面粉糊化特性和粘度特性等,旨在研究面粉粘度等若干品质性状及其与面条品质的相关性,为研究简便的面条品质评价方法提供理论依据。1995年在生产条件下取31个小麦品种的代表性样品,每品种取1000g籽粒,安全水分(籽粒含水量<13.0%)以下储存3个月后,摊机取5g籽粒,用NewPort粉碎机(澳大利亚产)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