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养猪生产中,常常出现母猪受胎率低、产仔少、泌乳量低等现象,这和养殖户没有注重母猪的选择、饲养管理、适时配种等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2.
在常规饲养管理条件下,母猪平均每年只能产仔1.8~2窝。怎样才能使母猪年产2.5窝,且窝产仔猪数多呢?笔者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摸索出一套综合技术措施,使试验猪场母猪两年产5窝,每窝产仔12~15头,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其综合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俗话说"猪粮安天下",如今更得加上一句,对养殖者来说"得母猪者得天下"。事实上,在养猪生产中,母猪一直是保障养猪利润最大化的根本。但长期以来,养殖者对母猪的饲养管理不够重视,不仅使其处于亚健康状态,造成生产能力下降、产仔成活率偏低,而且由于各种病毒性疾病频发高发,死亡率显著增加,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加之近年来猪价频繁波动,养猪亏损,大量淘汰母猪,使能繁母猪存栏量急  相似文献   

4.
我养母猪几十年,仔猪成活率不高一直是一大心病,因为母猪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产仔数量与仔猪成活状况上。养猪户难以控制母猪怀孕与产出仔猪的多少,提高仔猪成活率就成了养猪赢与亏的关键。我将自己在养猪实践中使仔猪成活率由低到高的经验介绍给大家,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养猪生产过程中,母猪配种受孕后,首要准确推算猪的预产期(产仔时间)。由于某些原因,部分养猪户往往对母猪预产期推算不准,进而导致母猪临产期的饲养管理错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笔者介绍两种推算母猪预产期的方法-查表法和计算法,以供养猪户参考使用。只要记准最后一次配种Et期,通过查表或计算就可快速、准确地知道母猪的预产期,以便采取相应的饲养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据报道,在养猪业发达国家,管理和经营良好的养猪场,母猪可以达到年产30头仔猪的目标。而目前湘乡市最好的猪场,母猪平均年产仔不到19头。因此,养好母猪是提高猪场经济效益的关键。猪场经营者应着重在3个环节上采取完善的管理和技术措施,提高母猪的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7.
为了便于饲养管理、集中劳力、节省时间,在养猪生产过程中必须实行集中配种、集中产仔,这也是养猪生产提高生产率、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集中配种首先必须随时观察和掌握母猪群的发情规律,然后适时进行配种。现将笔者在养猪生产实践中的点滴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一、农户养猪效益低的原因1.主观建舍,不分主次。猪场布局没有总体规划,没有设计图纸,主观施工,更没有重点突出母猪产仔与仔猪保育的小环境因素,致使母猪的产仔率、仔猪成活率与仔猪的断乳育成率大为降低。产床没有底网,就地固定,虽然减少了仔猪死亡数,但粪尿清除困难,母猪乳头污染严重,加剧了仔猪腹泻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规模猪场提高仔猪成活率的主要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仔猪体内能量储备不多,且能量代谢的激素调节功能不全,对环境温度适应性差,抵抗力弱,特别是消化器官结构和功能都不完善,如果饲养管理不到位,很容易发病死亡。仔猪成活率是猪场生产经营的基础,直接影响到养猪经济效益的好坏。本文根据我市30个经济效益较好的规模猪场(存栏母猪30头以上)仔猪培育管理情况,总结了几点提高仔猪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正>母猪从4月龄到配种利用前称为后备母猪。在养猪生产中,后备母猪是猪场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多数猪场对后备母猪的选留和引种都会下很大工夫和本钱,但在饲养管理上却常存在许多问题,如一直用育肥猪料饲喂后备母猪、不分阶段饲喂、大量使用抗生素、完全限位饲养等,结果造成后备母猪育成率低,到二胎时出现不发情、返情率高、产仔数少等现象,母猪的终生繁殖性能降低。为了纠正后备母猪饲养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提高饲养效  相似文献   

11.
胡成波 《科学种养》2008,(12):32-33
母猪的饲养管理是猪场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关键环节。要把母猪精细化饲养落实到位,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就必须做到用人要精明强干,选种要精益求精,饲养要精心细致,成本要精打细算。笔者在20多年生产实践中摸索出一套母猪精细饲养实用技术,现将关键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野兔是草食性、节粮型小家畜,主食野草、树叶、红薯藤等,其抗病力强,成活率高,比家兔容易饲养。母野兔每年生育6~8胎,每胎产仔7~8只,仔兔饲  相似文献   

13.
1.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①对母猪实行营养调控。依据母猪的体况确定能量饲料的供给,母猪肥胖则减少能量  相似文献   

14.
陈自峰 《科学种养》2008,(12):33-33
仔猪断奶期,是多发病的危险期和最大应激敏感期,必须创造一个适宜的生存环境和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以减轻和缓解仔猪的断奶应激,提高成活率。  相似文献   

15.
提高鱼苗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就地取材精养细喂鱼苗极其重要。 一、农家肥和豆浆饲养鱼苗 鱼苗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饵料的要求是不同的,要灵活按轮虫阶段、水蚤阶段、精料阶段、锻炼阶段进行强化饲养,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成活率和节本增效。  相似文献   

16.
仔幼犬死亡率高是目前制约犬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造成仔幼犬死亡的原因多种多样,但主导因素是对母犬和仔幼犬饲养管理不当引起仔幼犬感染疾病致死。及时发现、科学诊治犬瘟热、犬细小病毒肠炎等常见疾病可以显著提高幼犬成活率。此外,加强对妊娠母犬及仔幼犬的饲养管理、对仔幼犬进行程序化免疫等也是提高仔幼犬成活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张磊 《科学种养》2008,(11):33-33
香猪临产前饲养管理的重点是保证母猪顺利分娩,提高仔猪成活率。主要措施是做好产前护理和产前准备工作。 1.产前护理。根据母猪膘情与乳房发育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膘情好、乳房发育正常,在产前10天左右可适当减少日粮喂量,尤其是体积大、难消化的粗料应减少,防止引起便秘。临产前3~5天,喂料量应减至妊娠后期的1/2或1/3,同时停喂青绿多汁饲料,以防猪胃积食、肠内积粪压迫子宫内胎儿,造成早产、难产或死胎。同时,也可避免产后初期乳汁过浓而引起仔猪拉稀,或乳汁过剩而引发乳房炎。对膘情不好、乳房干瘪的母猪不能减料。临产前10天左右,要加喂些高蛋白质的饼类饲料或动物性饲料,如豆饼、鱼粉等。临产前2~3天,不宜喂食过饱,适当喂些稀粥状日粮即可。  相似文献   

18.
鄢涛 《科学种养》2009,(4):44-44
母猪产后尿闭结又称尿潴留,主要是由于母猪产仔次数过多,膀胱收缩力减弱造成的。母猪产后1~2天常不排尿也不排粪,如果不及时采取治疗措施,膀胱长期积尿所产生的夫馈氨或细菌会侵害膀胱黏膜,引起膀胱炎,严重的导致酸中毒。  相似文献   

19.
在牛场的经营管理中,饲养管理水平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着牛的繁殖成活率和犊牛死亡率,还关系到整个牛场的经济效益。本文针对牛场饲养管理中的几个重要环节,总结出几点饲养管理技术,以提高牛场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育雏准备、雏鸡的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等方面介绍了黑羽乌骨鸡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以期为饲养者提高黑羽乌骨雏鸡成活率和增加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