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热研4号王草     
近年来由于滇西南片区大开发,实施退耕还林,大批荒山草地被甘蔗或其他草木,尤其是有害的紫茎泽兰所占据,导致宜牧草地逐年减少。因此应找出一些固土防沙、丰富草源的草品种推广。通过对海南省培育而成的王草试种,在河堤荒滩及农隙地种植,可成为治理水土流失、发展草食家畜的新型草源。  相似文献   

2.
以替代种植方式,利用皇竹草的生长优势影响紫茎泽兰的生存环境进行试验研究。一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在紫茎泽兰侵害区域块状种植皇竹草15000m^2,根本治理紫茎泽兰9000m^2;条状种植皇竹草15000m^2,根本治理紫茎泽兰13500m^2,能有效抑制紫茎泽兰的生长发育,影响其籽实传播,合理改良土壤的团粒结构,有效阻止了紫茎泽兰的“生态入侵”,从而达到以草治草,以草促林,以草促畜,实现科学生态治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霸王草”紫茎泽兰已经“入侵”中国云南、广西等省区 ,所到之处寸草不生 ,牛羊中毒 ,在广西西部地区造成的危害尤为严重。目前 ,各级部门正在采取相关措施 ,力争早日将其“斩尽杀绝”。紫茎泽兰是一种有毒的、侵占性很强的恶性杂草 ,它是风媒植物 ,对环境的适应性极强 ,在干旱贫瘠的荒坡隙地、墙头、岩坎以及石缝里都能生长 ,被砍伐或焚烧后 ,过一段时间又能从根茎再生新枝。紫茎泽兰还被冠以“霸王草”之名。专家介绍 ,它所到之处 ,与原有植物争夺阳光、水分、肥料 ,什么草也争不过它 ,不仅会引起粮食减产、牧草消退 ,对人体健康亦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百喜草的系列研究,探索出百喜草在小流域综合治理、岩溶地区退耕坡地种草养羊、煤矸石山植被恢复等不同生境应用模式,并对不同利用模式的综合效应进行了定量分析,首次开展了自然混种百喜草对紫茎泽兰竞争性抑制作用研究,提出了控制紫茎泽兰入侵的有效治理方法,拓宽了百喜草的研究和应用范围,并在独山等5县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紫茎泽兰在凉山金阳的分布情况及其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了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aphorum Spreng)在金阳县的分布规律,为防止紫茎泽兰对金阳县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破坏提出了一些依据.本次调查了每个样方内的紫茎泽兰的植株数、平均高度、单株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发现紫茎泽兰的总株数从海拔1650m的3株增长到580m的32640株,极差达到32637,变化极其显著;紫茎泽兰的平均高度和单株生物量变化也较大;同时发现紫茎泽兰的植株数、平均高度、单株生物量和总生物量随海拔的升高成负相关,其中单株生物量与海拔的相关性最显著,相关系数达到-0.9374.  相似文献   

6.
《草业科学》2002,19(7)
在贵州省六盘水、安顺等地 ,一种叫紫茎泽兰的“毒草”正在迅速蔓延和扩张 ,侵入农业植被 ,占领草场。所到之处 ,就密密实实生长起来 ,使其他植物无法生存。“毒草”的“生态入侵” ,引发了严重的生态危机 ,危害农牧业生产。紫茎泽兰 ,俗名飞机草 ,原产于中美洲 ,2 0世纪 70年代传入我国广西、云南等地。它有厚厚的绿叶 ,开着像蒲公英一样的小花 ,长势很快 ,其草籽千粒重不足 0 .4 5g ,肉眼几乎看不见 ,一丛紫茎泽兰大约含有 70万粒成熟种子 ,且能进行无性繁殖。紫茎泽兰身上的冠毛很轻 ,带着草籽随风飘扬 ,所到之处 ,就迅速安营扎寨 ,抢夺…  相似文献   

7.
牧草替代防制紫茎泽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牧草替代防制紫茎泽兰,充分利用紫茎泽兰的侵袈地发展种草养畜。研究表明,适当密度种植王草、牛鞭草等牧草,既可保证牧草的产量、品质,又可有效防制紫茎泽兰的扩散蔓延,是充分利用紫茎泽兰侵袈地和防制紫茎泽兰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紫茎泽兰对草地危害及防除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紫茎泽兰群体性侵占凉山草地26.64hm^2,草地原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每年牧草减产5.17亿kg,牲畜死亡3360头(只),经济损失2101.6万元,人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其根源主要是草地监测系统不健全,草地管理不善,宣传认识不够,群体体系未形成。应依靠科技进步,多方筹资,加快制定建设、利用、保护草地的措施,用人工控除,放飞泽兰实蝇,喷洒草甘膦,种植多年生牧草,建立隔离带等方法控制轻害区,围歼重灾区,集中连片,综合防除紫茎泽兰。  相似文献   

9.
2000年6-9月在内蒙古多伦县草原工作站所属的一个牧场进行了草原植被利用强度对水土流失影响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草原植被利用强度与水土强度与水土流失密切相关。例如,8月27日的降雨量为21.72mm,对照区的清水径流量为934.19m^3/km2,土壤侵蚀量为1.84t/km^2;轻度利用区分别为1421.61m^3/km2和3.17t/km^2;中度利用区分别为1589.36m^3/km25和7.36t/hm^2,重度利用区分别为1827.78m^3/km2和9.95t/hm^2。除植被因素外,降雨量,降雨强度以及地形、土壤类型都影响水土流换多少。  相似文献   

10.
紫茎泽兰作为反刍动物饲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山羊为对象,以采食量、增重、初始重为指标,对脱毒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添加不同比例(20%、30%、40%)及未脱毒紫茎泽兰(30%)饲喂反刍动物的饲用价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脱毒紫茎泽兰的采食量均有提高,分别比对照组增加了31,7%、30.2%、14,3%,未脱毒紫茎泽兰采食量明显低于对照;20%脱毒紫茎泽兰饲料的饲喂效果显著高于对照,未脱毒紫茎泽兰组的增重显著低于对照组及脱毒组。试验动物的初始重与动物增重无显著影响。从反刍动物增重角度考虑,说明紫茎泽兰用作饲料是可行的,但必须脱毒。  相似文献   

11.
家兔食用紫茎泽兰引起中毒死亡的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紫茎泽兰” ,为菊科泽兰属植物 ,原产墨西哥和哥斯达黎加 ,抗日战争时期 ,由缅甸传入我国的云南省 ,并迅速蔓延。 6 0年代初期 ,在我省兴义县与云南、广西接壤的仓更区等处发现 ,并很快向北扩散 ,在无树木覆盖的山坡、路旁、荒山及石缝、烂墙上到处都生长茂密 ,在周围植物群落中逐渐上升为优势种 ,由于人们不认识此草的名称 ,许多人认为是敌对国家从空中用飞机播撒草籽来危害我国的 ,故将此草称为“飞机草”。其实 ,紫茎泽兰是一种外来恶性杂草。据资料介绍 ,澳大利亚在 1943年就宣布紫茎泽兰为有毒植物。它主要危害是直接侵占适合牧草生…  相似文献   

12.
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gn),俗称飞机草、魔鬼草.原产于中美洲的墨西哥,从上世纪40年代,紫茎泽兰由东南亚自然传入云南,80年代末传入凉山州,现侵占凉山州草地2.65×105 hm2,牧草减少517 000 t,牲畜死亡3 360头(只),经济损失2101.6万元,人类生活受到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3.
紫茎泽兰是菊科泽兰属植物,原产于中美洲的墨西哥,20世纪40年代自然传入我国云南,现在已扩展到四川等省,并以每年数十千米的速度向内地推进。紫茎泽兰强烈排挤其他植物生长,侵占牧场,引起人畜中毒、甚至死亡;大幅度降低土壤N、P、K含量;影响林木正常生长和更新等。对生长所在地的畜牧业、农业、林业构成巨大威胁。经试验41%农达水剂每667m^2用250-300mL对1-2年生紫茎泽兰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荒山荒坡栽培沙棘灌丛对牧草生长及水土保持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湟水河源头荒山荒坡上的人工栽培沙棘灌丛带牧草的地上部与地下部产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该地区的荒山荒坡上人工栽培沙棘,地上产草量平均提高23.7%,地下牧草根量平均提高18.2%,每公顷减少水土流失1300吨  相似文献   

15.
草原植被利用强度对水土流失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1999年5-9月在锡盟东乌旗贺斯格乌拉牧场进行了草原植被不同利用强度对水土流失影响的研究,试验表明,草原植被的利用强度与水土流失密切相关,例如8月21日的降雨量为23.8mm,对照区的清水径流量为1925.93m^3/km^2,土壤侵蚀量为4.92t/km^2,轻度利用区分别为3014.10m^3/km^2和6.0k/km^2,中度利用区分别为3864.77m^3/km^2和8.12t/km^2,重度利用区分别为4709.34m^3/km^2和13.04t/km^2,除植被因素外,降雨强度,降雨量以及地形都影响水土流失的多少。  相似文献   

16.
紫茎泽兰的危害和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茎泽兰(俗名飞机草),原产于中美洲,是一种多年生菊科半灌木植物。大约在上个世纪初从中缅、中越边境进入云南南部,在上个世纪70年代传入攀枝花,并以每年约40~50km的速度向北、向东推进、蔓延。现已广泛分布于海南、云南、广西、贵州、四川的攀枝花和凉山地区。1紫茎泽兰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危害紫茎泽兰是一种公认的世界性害草,其植物在每年的12月至次年的2月份开花结实,其间正是冬春风大的季节,由于其籽实非常轻(每千粒仅重0.265g),能够随风飘走,能够通过流水、车辆、人畜及苗木调运传播,人们的衣服、鞋底、车轮及河水中都可能带有紫茎泽兰…  相似文献   

17.
赵林  李保平  孟玲  朱宏伟 《草业学报》2008,17(1):145-149
用具有更强竞争力的植物替代控制紫茎泽兰再入侵,是有效治理紫茎泽兰危害的生态恢复途径之一。研究了标准、1/2、1/10氮和磷水平下,多年黑麦草与紫茎泽兰在不同竞争环境中(地上竞争、地下竞争、地上地下全竞争)的苗期相对竞争力表现。标准氮和1/2氮水平下紫茎泽兰的相对竞争力(用相对产量表示)比1/10氮水平下减弱约1倍,而磷素水平变化对其影响不明显;标准氮水平下黑麦草的相对竞争力比1/2氮和1/10氮减弱1倍以上。在不同氮素水平下紫茎泽兰地上部分的相对产量大于地下部分的40%~100%,而磷素营养水平对此无明显影响。在紫茎泽兰株高、根长、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等生长参数中,减少氮仅使紫茎泽兰地上生物量明显降低,而减少磷则使其各生长参数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8.
紫茎泽兰又叫墨西哥魔鬼草,原产于南美,经由缅甸进入我国云南,并迅速扩散.当地群众叫它霸王草或飞机草.顾名思义,便可知它是一种生命力强、繁殖率高,又极难以清除的恶性杂草.它的侵入和大发生打破了该地原有的生态平衡和物种组成的格局,一些物种从原来的领地消失,植被单一化,在云南和广西凉山地区,紫茎泽兰比比皆是.尽管运用了物理清除、生物防治、化学干扰等方法进行治理,但收效甚微.紫茎泽兰每年仍以30公里的速度北扩.一块良田如果疏于管理,只要几十个日夜,就会成为它的领地.  相似文献   

19.
《青海草业》2008,17(4):F0002-F0002
进入新世纪以来,铁卜加草原改良试验站,充分发挥科技推广和示范作用,依托技术优势,积极参与实施青海省退耕还林(草)工程、荒山荒坡治理工程、黑土滩治理示范工程、盐碱地改良等工程,累计建设规模达到0.67×10^4hm^2;建设优质高产人工草地0.2×10^4hm^2;  相似文献   

20.
1 形态特征 紫茎泽兰 (EupatoriumcoelestinumL )也称破坏草。俗称飞机草、解放草、黑草和臭草等。属菊科 ,多年生草本。茎紫色 ,直立 ,高 30~ 90cm ,分枝对生 ,斜上。叶对生 ,具长柄 ,叶片呈三角状卵形或菱状卵形 ,基出三脉明显 ,侧脉纤细 ,叶缘有钝齿。多数为头状花序 ,在茎顶排列呈伞房状或复伞房状 ,总苞宽钟状 ,总苞片一层或两层 ;花全部为筒状花 ,两性 ,淡紫色或白色。瘦果 ,长圆柱状 ,略弯 ,黑褐色 ,有棱 ,冠毛白色。2 传播危害 紫茎泽兰生命力极强 ,在农田、牧草地、经济林园甚至荒山、荒地、沟边、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