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滴灌也叫滴水灌溉,是国家重点推广的节水技术之一,它将定量的水以点滴或微细流方式流注到作物根部,供作物直接吸收,使灌溉水不渗漏,不蒸发,提高水的利用率,起到灌溉质量好,提高果实质量、节水、节能、增产的作用。根据有关滴灌果园试验成果,在同样条件下,滴灌较地面灌增产4%~16%,比不灌增产42%~434%,比地面灌节水65%~76%,节能65%~75%省工84%~87%,滴灌时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达95%。利用滴水灌溉可以保证果树年周期发育过程各个物侯期的适量用水。根据有关资料介绍,苹果在花芽分化期,土…  相似文献   

2.
节水灌溉技术是指在农田灌溉中,掌握科学的灌溉技术,采用先进的灌溉方法,以取得省水、增产的效果。它包括地下渗灌、地上喷灌、滴灌、微滴灌等。l喷灌技术喷灌是利用水泵或水源的天然落差加压,通过管道、喷头将有压力的水喷射到空中,均匀地散布在田间,对作物进行灌溉。与地面漫灌相比,其好处:一是节约水量,不产生深层渗漏和地面径流,灌水量小,水的利用率高,比地面漫灌省水30%~50%;二是增加产量,灌水均匀,易于控制土壤水分,可调节小气候,增加地表层湿度,对作物增产有利。玉米、大豆采用喷灌,一般可比地面漫灌增产10%…  相似文献   

3.
不同节水灌溉技术的节水机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根据甘肃省特殊自然地理条件,对于喷灌、滴灌、渗灌及波涌灌几种方式下,小麦和玉米两种作物的灌溉节水机理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节水灌溉方式下这两种作物的节水性和生育动态。试验结果表明,在降雨、灌溉水量和前期土壤特性一定的情况下,在喷灌、滴灌、渗灌及波涌灌几种节水灌溉技术中,渗灌的节水性最好,依次为滴灌、喷灌、波涌灌。小麦和玉米在渗灌条件下产量比滴灌、喷灌和波涌灌都高,小麦渗灌产量比滴灌增加7.6%,比喷灌增加13.1%,比波涌灌增加22.4%。玉米渗灌产量比滴灌增加1.3%.比喷道增加6.3%。  相似文献   

4.
宁夏引黄灌区玉米滴灌灌溉施肥一体化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2011年,采用二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和对比试验分析了宁夏引黄灌区典型区域内玉米滴灌灌溉施肥一体化灌溉制度与施肥制度。研究表明:滴灌灌水频率较多时,0~60cm土层土壤含水率相对较高,有助于提高作物产量;在灌溉量为3150m^3/hm^2(灌水6次),玉米产量相对较高,但其灌溉水水分生产率低于灌溉量为2700m^3/hm^2(灌水6次)的;滴灌灌溉施肥比常规灌溉施肥增产33.0%,灌溉量和施肥量分别减少52.0%、48.5%,显著提高了农户收入。  相似文献   

5.
棉花膜下滴灌节水、增产的机理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膜下滴灌作为一种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近年来在南疆的小区试验、大田的推广中具有较高的节水、增产效果,发展前景极为广阔。根据实测及调查资料对膜下滴灌的节水、增产机理和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常规灌溉对比,节水35%~63%,平均增产籽棉1200~1500kg/hm^2,增产18.5%~44.0%,水产比由常规灌的0.50~0.75提高到0.88~1.64。  相似文献   

6.
微喷灌在山区茶园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和2000年的示范研究结果显示,茶园微喷灌具有显著的节水、增产、增效作用,2年平均、微喷灌比地面灌减少灌水量50.3%,产量比地面增加42.2%,灌溉水水分生产率则由0.057kg/m^3提高到0.208kg/m^3,增加了264.9%。  相似文献   

7.
设施节水灌溉 (1)管灌技术。即管道输水灌溉,是利用低压管道埋设地下或铺设地面,将灌溉水直接输送到田间,常用的输水管多为硬塑管或软塑管。该技术与土渠输水灌溉相比,一般可省水30%~50%。(2)微灌技术。有微喷灌、滴灌、渗灌及微管灌等,是将灌水加压、过滤、经各级管道和灌水器具灌水于作物根际附近,微灌属于局部灌溉,只湿润部分土壤,对部分密播作物适宜。与地面灌溉相比,可节水80%~85%。微灌可以与施肥结合,利用施肥器将可溶性的肥料随水施入作物根区,及时补充作物所需要水分和养分,增产效果好。目前,微灌一般应用于大…  相似文献   

8.
节水高产控制灌溉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控制灌溉具有明显的节水、高产效果。水稻控制灌溉可节水50%,增产10%;大面积推广运用可节水3000m3/hm2,增产750ks/hm2。小麦控制灌溉可节水65%,增产20%;大面积运用可节水2500m3/hm2,增产1000kg/hm2。水稻控制灌溉灌溉水的生产效率为2.85kg/m3;小麦为7kg/m3。该技术投资少,方法简单,易操作。分析了水稻、冬小麦控制灌溉的作物需水量的试验数据,提出了其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9.
日光温室油桃节水灌溉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夏州降水量稀少,水资源匮乏,为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实行节水灌溉,在该地区进行了日光温室油桃节水灌溉试验研究,研究了滴灌与沟灌技术在生育期内对土壤含水率、作物的生育动态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比沟灌平均节水1251 m3/hm2,"92-1"品种在滴灌条件下比沟灌每株增产5.9 kg,每公顷增产29475 kg,日光温室反季节油桃栽培应选择滴灌节水技术。为了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应采用滴灌最优灌溉制度。  相似文献   

10.
地下滴灌棉花栽培试验与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段守明 《节水灌溉》2003,(5):4-5,10
根据新疆兵团农五师九十团8hm^2地下滴灌棉花栽培、灌溉和施肥等方面的试验研究,地下滴灌与地面滴灌比较,无论投入产出和作物的长势,地下滴灌都比地面滴灌优越。地下滴灌比地面滴灌工程设备、材料费低0.15297万元/hm^2,降低年运行费用841.8元/hm^2。  相似文献   

11.
河套灌区节水灌溉对土壤盐分累积规律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内蒙古河套实施农业节水对引黄灌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河套灌区土壤水盐动态的原位监测,并应用水盐运移和作物耦合模型HYDRUS-EPIC对不同灌溉条件下葵花土壤盐分累积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现状滴灌条件下葵花生育期土壤表层(0~10cm)盐分呈累积趋势,全盐含量分别比传统地面灌溉和等量地面灌高115%和37%;葵花生育期0~100cm增加的全盐量(ΔC)滴灌比传统地面灌溉高305%,比等量地面灌溉低23%,淋洗是灌区滴灌不可或缺的抑盐措施;滴灌条件下葵花的产量比传统地面灌小6.5%;滴灌产量比等量地面灌高11.7%,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1 引言滴灌是滴水灌溉的简称,它是利用一套滴灌系统与设备,将灌溉水加低压(或者利用地形落差产生的自压),通过管网系统输送到滴头,以点滴的方式缓慢地连续不断地滴入作物根系附近的土壤,使土壤经常保持适宜作物生长的最优水份状态。若需施肥可将化肥液注入管道,随同灌溉水一同施入土壤,从而为作物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水、肥、气热和微生物条件,达到节水、增产的目的。水是农业的命脉,尤其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无论是旱作农业还是灌溉农业,都必须首先着眼于水,解决好这个举足轻重的问题,我国水资源紧缺,表现为:一方面水资源严…  相似文献   

13.
一、滴灌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1.省水.滴灌是局部灌溉,它可根据作物的需要精确地进行灌溉.用管道输水,非常省水,一般比地面灌省水35%~55%,有些作物可达85%左右,比喷灌省水15%~25%.  相似文献   

14.
1999和 2 0 0 0年的示范研究结果显示 ,茶园微喷灌具有显著的节水、增产、增效作用。 2年平均 ,微喷灌比地面灌减少灌水量 50 .3% ,产量比地面灌增加 4 2 .2 % ,灌溉水的水分生产率则由 0 .0 57kg/m3 提高到 0 .2 0 8kg/m3 ,增加了 2 6 4 .9%。  相似文献   

15.
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300m3,位于世界第109位,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沈阳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300m3,不足辽宁省的1/3、全国的1/9,十年五旱。1997年因干旱粮食减产5亿kg。可见,推广节水灌溉,发展农业生产是我市当务之急。节水灌溉方式主要有喷灌、滴灌、微灌、低压管道输水、槽灌等。优点是节水、省地、增产。以喷灌为例,与传统地面渠灌相比,省水50%,省地5%~15%,增产10%~30%。而且对土地平整度要求低,能防止水、土、肥流失,防止土壤板结,调节田间小气候,冲刷作物茎叶上的灰…  相似文献   

16.
微润灌对冬小麦生长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明微润灌对大田密植型作物生长与灌溉水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以冬小麦为研究对象,采用大田完全随机试验,通过微润灌与滴灌(地下滴灌、地表滴灌)、无灌溉对比,研究了微润灌对冬小麦生长、旗叶特性、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微润灌冬小麦株高、干物质质量、群体增长率、旗叶特性、产量、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及灌溉水分利用效率均高于未灌溉处理,与滴灌对冬小麦生长的影响具有相似性,在灌溉大田密植型作物冬小麦方面具有较强的适用性。与滴灌相比,微润灌节水效果显著,灌水量约为滴灌的3/4,微润灌可延长冬小麦生育期约5 d,也可提高冬小麦株高、干物质量、群体增长率、旗叶特性、产量、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及灌溉水分利用效率。【结论】为确保冬小麦生长指标及产量达最优,建议实践应用中,在作物关键需水期(抽雄期、灌浆成熟期)应适当增大微润灌工作压力。  相似文献   

17.
灌溉水利用率影响因素的主成分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漳河灌区1973-2006共34年的资料,采用首尾测算分析法计算灌溉水利用率,根据灌溉水利用率及其影响因素长系列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灌溉水利用率各影响因素的影响规律和影响程度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塘堰供水比例、渠道衬砌率、节水改造投资和节水灌溉面积比对灌溉水利用率有较大正贡献率,而中稻灌溉定额、水稻种植比具有较大的负贡献率;反映当地种植结构及管理情况的塘堰供水比和中稻净灌溉定额、反映节水工程状况的渠道衬砌率和节水灌溉面积比对灌溉水利用率的影响较大,而反映自然条件的生育期降雨量及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影响较小;灌溉水利用率整体随时间有上升的趋势,并存在明显波动,但这种波动在逐步减小,即灌溉水利用率的变化逐渐趋于平稳。  相似文献   

18.
一、滴灌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滴灌技术是近几年来推广的一种先进的灌溉方法.也是农机与农艺相结合,有利于农作物增产的有效措施。它是利用水泵或高架水箱将灌溉水通过干管和滴管,在一定的压力状态下.向作物根部表面缓慢滴水,达到灌溉效果。  相似文献   

19.
灌溉水利用率影响因素的主成分分析——以漳河灌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漳河灌区1973~2006年共34年的资料,采用首尾测算分析法计算灌溉水利用率,根据灌溉水利用率及其影响因素长系列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灌溉水利用率各影响因素的影响规律和影响程度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塘堰供水比例、渠道衬砌率、节水改造投资和节水灌溉面积比对灌溉水利用率有较大正贡献率,而中稻灌溉定额、水稻种植比具有较大的负贡献率;反映当地种植结构及管理情况的塘堰供水比和中稻净灌溉定额、反映节水工程状况的渠道衬砌率和节水灌溉面积比对灌溉水利用率的影响较大,而反映自然条件的生育期降雨量及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影响较小;灌溉水利用率整体随时间有上升的趋势,并存在明显波动,但这种波动在逐步减小,即灌溉水利用率的变化逐渐趋于平稳.  相似文献   

20.
直插式根灌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插式根灌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节水灌溉技术,它结合了地面滴灌与地下渗灌的优点,能够把水直接灌溉到一定深度土壤层,起到对植物根系层,进行直接灌溉的目的;能有效减少表层土壤水分蒸发损失,提高灌水效率、提高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过去的地埋式渗灌技术,有较好的灌水效果和抑制表层土壤水分蒸发损失作用,但其易堵塞、检修难的缺点,限制了地下渗灌技术的发展。地表滴灌技术成熟,但其表层土壤水分蒸发损失,影响滴灌水分的利用效率和灌水效率。为了结合滴灌与渗灌的优势,克服滴灌与渗灌的缺点;所以,开展对直插式根灌技术的研究,把地表滴灌的水分,直接引灌到一定深度的土壤层,实现土壤的越层灌溉,起到较好的灌水效果,根灌产品,安装简便,便于维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