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冬季管理是池塘养殖的重要环节,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搞好冬季池塘管理,对提高越冬鱼虾蟹的成活率,确保渔业生产经济效益十分重要。我们一般把冬季管理分为越冬前期和越冬期管理两个阶段,其关键技术措施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郭国防 《科学养鱼》2006,(7):23-23,I0001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池塘养殖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管理得当,稳产、高产将不是空话:管理不当,产量得不到保障.甚至有失败的可能。因此,在炎热的夏季,要求养殖管理工作细致深入,坚持不懈地落实科学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池塘养鱼双季双吨高产技术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三高”养殖模式。以优质快长的建鲤为主养对象,采用全价的配合饲料,配以科学喂养,严格水质调节、综合防治鱼病等管理措施,达到一年养殖两季,产量达到两吨以上的高产水平。改变过去一年苗种、二年成鱼、池塘周转慢、产量低、效益差的传统生产模式。1996年至1997年我们在莘县市科委及上级业务部门的支持下,完成了池塘养鱼双季双吨高产试验,现将操作规程介绍如下:一、池塘选择池塘应具有一定的防旱防涝能力,池底平整,有排灌水口,水深在2-0米以上,保证水源充足…  相似文献   

4.
目前个别养蟹户疏于池塘夏季河蟹饲养管理,惜本少喂或不喂,导致河蟹生长慢,个体小,甚至忽视病害防治,造成损失。因此,只有加强管理,科学喂养,才能促进河蟹健康生长,提高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池塘养鱼的水质管理及其意义水是鱼类及其他水生生物的基本生活环境。鱼的外形和内部结构,都是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鱼类繁殖、生长、发育都在水中进行,所以,要使鱼正常生长、发育,必须有一个好的水质环境条件做保证。水质恶劣,不仅直接抑制鱼类的繁殖和生长发育,而...  相似文献   

6.
王宪璋 《内陆水产》2008,33(2):12-13
鱼类生活在水中,平时看不见摸不着,各种养殖措施都要通过水环境而作用于鱼体。鱼塘水质一旦恶化,会使鱼类缺氧、中毒,甚至死亡。因此,搞好水质调控管理非常重要。根据鱼类对各种环境的要求,人为地调节和控制池塘水质,是池塘养鱼日常管理中难度最大的一个问题。如何改善养鱼池塘水质,保持鱼类良好的生活环境,笔者认为,必须掌握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江波 《科学养鱼》2002,(6):27-27
夏季由于气温较高,鱼类活动量相对较大,对氧气的需求增加,尤其是高产精养鱼塘,对水体溶氧水平的要求更高,如果管理不善,很容易造成泛塘事故。笔者结合自己多年实际生产经验,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以下逐一加以介绍。一、合理使用叶轮式增氧机使用增氧机会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因此不能作为解决溶氧问题的主要手段。但是如果使用得当,能以最小的成本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笔者认为,7~9月份,水深1.5米以上的池塘应每日开动叶轮式增氧机0.5~1小时,从而改善水质并有效降低泛塘事故的发生率。叶轮式增氧机的增氧效…  相似文献   

8.
石斑鱼是华南地区重要的海水经济养殖品种,具有很高的食用与商业价值,本文介绍了石斑鱼池塘养殖中养殖管理和病害防治的主要方法,为石斑鱼的成功养殖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9.
池塘泥鳅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池塘泥鳅养殖技术农家池塘高密度精养泥鳅效益显著,一般1─1.5亩水面,即可收入6000—9000元。其特点是:占地少、投资小、收益大.1.选址建池池塘应方向朝阳,水源可靠,环境洁净,管理方便。池子土质要好,不渗漏,因泥鳅喜欢栖息于静水的底层和有淤泥的...  相似文献   

10.
张金宗 《内陆水产》2002,27(10):28-28
秋季是鱼类催肥长膘的旺季,抓好这个时间的饲养管理,经水产科技工作者长期试验,要比正常管理增产30%以上。且如果是热带鱼类(奥尼鱼,淡水白鲳、土鲮、革胡子鲶等)可赶在冬前提早上市,减少过冬冻伤死亡的损失;上不了市的,育肥了能增强鱼体御寒体能,为鱼类安全过冬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措施如下。1改良水质保持良好的水质,给鱼类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是促进鱼类育肥长膘的关键。一般7~10月灌注一次新水,每次换水量20~30厘米为好;二是每667米2水面泼洒生石灰20千克,生石灰可以中和酸性,提高pH值,释放营…  相似文献   

11.
加强春季池塘管理。是夺取全年养殖高产的关键。为此应切实做好以下四点:一、池塘早准备:利用农闲季节进行池塘改造。浅池改深。漏水改保水,消除过多淤泥,疏通进排水渠道。修建好的池塘,放干池水,经太阳曝晒后于放养前10天要进行药物消毒。  相似文献   

12.
张兴国  张英 《科学养鱼》2007,(12):21-21
越冬期管理是池塘养殖的重要环节,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搞好冬季池塘管理,对提高越冬鱼虾蟹的成活率,确保渔业生产经济效益十分重要。我们一般把冬季管理分为越冬前期(农历的霜降至大雪)和越冬期(农历的冬至至立春)管理两个阶段,其关键技术措施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南美白对虾健康养殖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进行南美白对虾群众性养殖已有5年多,它确实是一种好虾:生长周期短,长势快,盐度适应范围广、抗病力强、产量高、市场竞争力强。近年来在全国各省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特别是沿海各省发展更快,无论是海水、淡水养殖都行。但是生产上还存在不少问题,如苗种的种质、养成技术、饲料质量、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4.
陶乐农 《内陆水产》1995,21(8):14-14
池塘养鱼的后期管理池塘养鱼,管理很重要,尤其是鱼类生长后期。俗话说:三分养,七分管。鱼类生长是分期的,有“七(长)长,八(长)短”之说。即:大约在8月份以前,鱼类侧重于长长,即长架子,可视为前期生长;从8月份起,鱼类侧重于长重,即长膘,可视为后期生长...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养蟹业的高速发展,天然蟹种越来越少,近几年,已接近枯竭,蟹种的来源多靠人工培育而得。进入冬季、人工培育的蟹种只有进行并塘越冬,加强管理,才能确保成活率及回捕率不会降低。蟹种的并塘及管理,是养蟹户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因为蟹种并塘有以下几点好处:一是...  相似文献   

16.
养鱼池塘中,水质的管理和调节是整个养鱼过程都应注意的问题。夏季是鱼类生长旺盛的季节,又由于夏季温度高,日照时间长,向鱼塘中投饵施肥较多,鱼塘水质容易变坏,造成鱼类缺氧浮头,在气温高、气压低的闷热天气,甚至会泛塘,此外,鱼病的发生和蔓延也与鱼塘水质有密切关系,因此,夏季特别要重视鱼塘水质的调节。  相似文献   

17.
《内陆水产》2005,30(2):43-44
鱼虾池的要求 养殖池塘是水产养殖的场所和基地.必需为鱼虾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满足鱼虾正常生活、生长、发育、繁殖各阶段的需要。同时,还要有利于生产管理、综合利用,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李明锋 《内陆水产》1995,21(7):18-18
商品泥鳅的养殖发展泥鳅养殖,是当前农村一项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商品泥鳅的养殖方式有多种,不管采用哪种养殖方法,只要饲养管理得法,都能取得较好的效益。一、池塘养殖池塘面积以150~250m2为好,池深70~100cm,水深40~50cm。水泥池...  相似文献   

19.
<正> 由于春放鱼种模式和成鱼市场两种因素的制约,大部分鱼种、成鱼需要自然越冬。因此,越冬管理是池塘养殖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需要高度重视并推广成功的越冬经验,保证鱼类安全越冬。笔者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总结了精养池塘越冬前和越冬期主要的管理方法及技术措施,能够保证单产1500kg池塘鱼类安全越冬,越冬成活率达到100%。具体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池塘养鱼亩产1000公斤高产试验总结吴自安(湖北武汉市东山农场水产技术推广站430046)为了探索和总结池塘养鱼高产模式和系统生产管理技术,推动养鱼生产管理科学化、放养模式化、操作技术规范化,促进养殖水面的高效开发利用,进一步提高养殖生产水平和经济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