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壤调酸法防治葡萄黄叶病黄叶病是葡萄的一种常见生理病害。发病原因多为土壤偏碱,pH值偏高,致使土壤中的铁元素变为不溶性铁,葡萄不能吸收利用,从而出现黄化症状。以往防治黄叶病的方法主要是叶片喷施硫酸亚铁,但存在喷施次数多,防效时间短等问题。为了探求工本...  相似文献   

2.
防治板栗苗黄叶病新法我县近几年板栗育苗发生黄叶病比较严重,当长到25cm以后,上部新生叶片开始黄化,出现黄叶后生长不良,影响了苗木质量。据调查,凡发生黄叶病的地块,土壤pH值偏高。针对这种情况,采取了土壤调酸防治黄叶病的方法,收到了良好效果。调酸剂是...  相似文献   

3.
<正>葡萄黄叶病是一种缺铁性生理病害,在石灰性土壤中时有发生。近年来,一些产区葡萄缺铁黄叶病面积迅速扩大,对产量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4.
克黄灵     
果树缺铁,会引发黄叶病,光合作用受阻,生长迟缓,产量、品质下降。甚者,可致果树死亡。在我国西北、华北的广大石灰性黄土区,土壤中有效铁偏低,容易发生缺铁性黄叶病,果园发病率在20%~60%之间。陕西省  相似文献   

5.
我县土壤母质属于冲击性黄土母质和碳酸盐洪积冲积物,土壤pH值在7.3—8.5之间,苹果黄叶病发生比较普遍,据1983年调查,全县发病面积达3000余亩,占苹果栽植面积30%以上,病园发病株率为37.8—83%,病株病梢率为53—91%。危害轻者,长势衰退,产量下降;重者树冠焦梢,甚至整株死亡。为此,我们自1984—1986年进行了喷铁肥防治苹果黄叶病的试验,旨在选出最佳铁肥及最佳浓度,为生产提供防治苹果缺铁黄叶病的有效措施。 材料与方法 试验在孟姑集乡商庄果园进行,试材选用黄化级别基本一致的16年生金冠品种。试验肥料选用有机复合铁肥:硝基草碳黄腐酸铁复…  相似文献   

6.
1葡萄缺铁症葡萄黄叶病是由缺铁引起的,最初症状是幼叶的叶脉间叶肉先褪绿黄化,至白化,叶片边缘变褐枯死.严重缺铁时,整株叶片小、黄化、节间短,生长衰弱,落叶早,结果少或不结果.即使坐果,果粒发育不良.如果轻度缺铁,当年及时矫治可恢复正常,一般新梢叶片转绿较快,老叶片转绿较慢.缺铁症状容易在新梢和新展的叶片上发生.前一年叶片早落,根系发育不良或结果量大,均加重黄叶病的发生.防治方法:土壤改良,增施有机肥.偏碱性土壤追肥应以酸性肥料为主.一旦发生黄叶病,叶面喷洒0.2%硫酸亚铁或硝基黄腐酸铁800倍液矫治.  相似文献   

7.
黄叶病是生长在石灰性土壤和砂质土壤上的苹果、葡萄、桃、猕猴桃、梨等果树最常见的一种缺素症,是植物缺铁的典型表现。目前,陕西省果品面积已达1100万亩,绝大多数分布在黄土高原石灰性土壤上。该区土壤相对干旱缺水,通气性好,土壤氧化还原电位高,一些矿质营养元素易处于高价状态而不易被植物吸收,其中对铁素营养影响最大。土壤中大量存在的重碳酸离子还会导致铁的生理钝化,影响铁在植物体内  相似文献   

8.
在渤海湾地区,缺铁黄叶病是冬枣树的重要生理病害,主要原因是本地土壤内的碳酸钠含垃高,土壤的pH值过高,致使土壤中的铁多呈不溶状态.从而引起缺铁的现象。冬枣树缺铁的典型症状足,叶片为黄绿色或黄白色,而叶脉仍为绿色,使叶片呈绿色网纹状,如不及时治疗,全叶呈白色,最后从叶缘开始出现褐色枯焦斑,直至全叶枯死。随后新梢顶端枯死,出现枯梢现象。症状以幼树和大树的新梢部位最突出。缺铁性黄叶病严重威胁着冬枣生产,因此有针难。性地采取各种有效防治措施,是渤海湾地区发展冬枣生产中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寻阳光玫瑰葡萄叶片大面积普遍黄化的原因以及行之有效的矫正方案,为切实解决葡萄叶片黄化问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出现黄化症状的阳光玫瑰葡萄植株为材料,调查郑州地区24个黄化葡萄园,测定其理化指标以及土壤不同形态铁含量。分析土壤和叶片元素含量、FCR酶活性、根系铁含量以及根系活力的差异,初步确定叶片黄化的原因。以盆栽试验的方法,用NaHCO3和NaOH处理后观察黄化情况,测定并分析叶片铁含量、FCR酶活性及根系铁含量的差异,进一步确定黄化的原因。设计3种矫正方案对黄化植株进行处理,通过观察复绿情况和叶片营养元素变化,验证叶片黄化的发生原因,探索可行的矫正方案。【结果】调查结果表明,所有园区土壤均呈碱性,且大部分黄化园区土壤有效铁并不缺乏,植株黄化程度与土壤pH值、EC值、有机质含量以及全铁和有效铁含量相关性均不显著。在大田试验中,黄化植株与正常植株的土壤均偏碱性,土壤中氮以硝态氮为主。黄化植株根际土壤中速效元素氮、磷、铁、铜、锌含量均显著低于正常植株的土壤,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正常植株的土壤,二者土壤全铁含量差异不显著。不同程度黄化叶片中氮、磷、钾、有效铁以...  相似文献   

10.
<正> 涿鹿位于怀来盆地,是河北省的鸭梨集中产地,地势高亢,气候较干燥冷凉.由于小气候优惠,梨果品质较好,含糖量高,多供应北京和出口,所以也是鸭梨出口基地之一.土壤系由黄土母质发育而成,因富含石灰,梨黄叶病发生较为普遍,其他果树如苹果、桃、李、杏、葡萄等以及杨、柳、紫穗槐等林木树种也都不同程度的有黄叶表现,病株喷铁后能回绿,因此可以认为涿鹿地区是我省典型的缺铁黄叶病发生区.  相似文献   

11.
桃城区现有山楂面积150hm^2,在生产中遇到的最突出问题是叶片黄化,这是平原地区引种山楂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 1 山楂黄叶病发生的原因 山楂最适于生长在中性或微酸性沙壤土。在碱性土壤中,铁元素容易被固定,导致山楂树生长过程中缺铁。缺铁就会间接影响叶绿素生物合成的正常进行,从而导致山楂树黄叶病的发生。凡是土壤有机质贫乏及排水不良,灌溉水的水质含过量碳酸根以及盐碱地带均可加重发病。一般灌水量过大,土壤持水时间较长的黏重土质果园,以及果树树势衰弱或根系衰弱的果园发病较重。  相似文献   

12.
果树缺铁黄叶病是较难矫治的生理病害,在我国石灰性土壤果园中,黄叶病率占到 20%~30%.主要发生于苹果、梨、桃、杏、葡萄等树种上.表现症状是叶肉部分为黄色,叶脉为绿色,沿叶脉周围开始发黄,严重者叶片变白,甚至焦边、落叶、死树.  相似文献   

13.
苹果树因铁营养失调而引起的黄叶病(失绿病),在我省朝阳地区发生较为普遍,病重园发病率达30~50%。在盘山、大洼、金县、黑山、锦县等地亦有发生。除苹果树外,山楂、梨、葡萄等树种上均有发病。一般在苗期和5年生以下的幼树上发病较重,如喀左县小城子村4年生苹果树发病率为30~50%;锦县原种场苗圃中的苹果、山楂树苗有几万株发病,病株率高达90%。为寻求苹果树缺铁营养诊断指标和防治黄叶病的简单易行、经济有效的方法,我们在借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黄腐酸铁、EDDHA铁、蓝铁矿等3种铁肥对‘深州蜜桃’缺铁黄叶病的预防与治疗效果。结果表明:在预防试验中,施用黄腐酸铁、EDDHA铁、蓝铁矿的桃树,叶片叶绿素SPAD值均比对照提高;在矫治试验1中,施用15 d后SPAD值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6.5%、29.3%、30.6%;在矫治试验2中,喷施黄腐酸铁结合土施蓝铁矿7d后,SPAD值提高了57.2%,喷施EDDHA铁结合蓝铁矿土施7d后SPAD值提高了62.1%。在预防试验中,黄腐酸铁和EDDHA铁处理果实固酸比比对照分别提高了20.7%、29.2%;在矫治试验1中黄腐酸铁和EDDHA铁处理果实固酸比比对照分别提高了16.8%、33.1%,黄腐酸铁单果重提高4.1%;在矫治试验2中,蓝铁矿与黄腐酸铁相结合的处理固酸比、果实纵横径分别提高了36.49%、10.61%、4.00%。综合比较,在预防和缺铁黄化初期喷施黄腐酸铁最为有效,而缺铁黄化严重时施用蓝铁矿与黄腐酸铁相结合能够快速有效矫治黄叶症状,并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5.
<正>桃树黄叶病在黄河故道设施油桃上普遍且偏重发生,容易造成叶片早落,严重时新梢顶端枯死,影响产量和树体经济寿命。1重发原因1.1土壤缺铁黄河故道地区栽植设施油桃的土壤大多为沙质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矿物质相对贫乏,铁含量较低,易因铁不足而发生叶片黄化。此外,桃树吸收根在土壤中分布浅,而沙土中的铁元素随水下移而淋失,使得根系集中分布层中的土壤缺铁进一步加重。1.2土壤盐碱黄河故道地区土壤盐碱较重,  相似文献   

16.
新型叶面铁肥对葡萄叶片叶绿素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新型铁肥(岭石叶面铁肥)对无黄化症葡萄品质的作用,以重庆市渝北区石船镇蜜莉葡萄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0.2%硫酸亚铁为对照,分析新型叶面铁肥对葡萄叶片叶绿素含量,果实氨基酸、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硫酸亚铁处理,岭石叶面铁肥处理后叶绿素含量以及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提高,可滴定酸含量显著下降,显著提高了葡萄品质,以400倍稀释的新型叶面铁肥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大连市金州区部分果园常发生苹果黄叶病,造成树势衰弱,产量下降。据有关资料介绍,这是缺少铁元素的缘故。为了探讨铁肥(FeSO4)对苹果黄叶病的防治效果及其施用量,我们于2000年开始。连续7年对苹果黄叶病比较严重的果园布点试验,效果较好。目前,全区已推广应用500万株。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揭示配方施肥对葡萄生长期土壤物理性质和有效态中微量元素的动态影响,以4年生"醉金香"葡萄为试材,设计了9个配方施肥组合,测定了各组合醉金香葡萄5个不同时期的土壤容重、孔隙度、有机质、pH值及有效态钙、镁、铁、锌、锰的含量。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配方施肥处理可提高酸性土壤pH值、增加土壤孔隙度和有机质含量,降低葡萄土壤容重;在未施中微量元素肥料的前提下,配方施肥各处理均能在一定程度上维持土壤中微量营养元素的平衡;其中,采取每667m2施尿素40kg、磷酸一铵35kg、硫酸钾75kg、干鸡粪800kg综合表现最佳,能明显降低土壤容重,改善土壤pH值,增加土壤孔隙度,且土壤有机质和有效态中微量元素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9.
1果树黄叶病发生的原因11土壤的pH值张掖地区大部分土壤属石灰质土壤,pH值较高。这是张掖地区很多果树发生黄叶病的根源之一。据测定,有些果园的土壤pH值高达82以上。由于土壤中(OH-)的大量存在,使Fe2+转变为Fe3+而沉淀。这样果园土壤中虽...  相似文献   

20.
我国北方地区属石灰性土壤,土壤中普遍缺乏有效铁、锌、硼等微量元素,从而导致果树易患黄叶病、小叶病、缩果病、腐烂病等生理病害。泊头市鸭梨研究所研制的ZWQ-1浓缩型果树复壮复绿3号是防治果树生理病害的有效药剂,它含铁、锌、硼等树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激活剂、转化剂、缓释剂等。剂型为胶囊型。是取代叶喷矫治果树生理病害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正常树可作为施肥使用,具有速效且持久的功效。1次树干注药效果可以维持3年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