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豆28号是黑龙江省农垦科研育种中心华疆科研所1997年以北疆94-384为母本、北90-454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应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早熟、高产、高油大豆品种,杂交组合号9782.于2003年F6代决选稳定株行,决选编号北育3283,2004、2005年鉴定试验,2006、2007年区域试验,2008年生产试验.2009年1月经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审定编号:黑垦审豆2009007号.  相似文献   

2.
北豆36号(原代号华疆1127)是由黑龙江省农垦科研育种中心华疆科研所通过有性杂交育成的早熟、高产大豆新品种.2010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推广,审定编号:黑审豆2010016. 1选育经过 针对黑龙江省第六积温带选育早熟、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且适宜大面积机械化收获的大豆新品种为育种目标.1998年在黑龙江省农垦科研育种中心华疆科研所试验地以垦鉴豆28号为母本、北豆1号为父本,杂交后进行系谱选择.于2004年F5代决选稳定株行,决选编号1127.2005、2006年进行所内鉴定及异地鉴定试验表现突出,2007、2008年参加黑龙江省联合区域试验,2009年参加黑龙江省联合生产试验.2010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推广,定名为北豆36号.  相似文献   

3.
北豆14号大豆是黑龙江省农垦科研育种中心华疆科研所1995年以北疆94-384为母本,以北93-454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应用系谱法选育而成,2000年F5代决选,代号为疆丰21-1778.2008年1月经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审定编号:黑垦审豆2008002号.  相似文献   

4.
垦鉴北豆2号大豆是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宝泉岭分局科研所大豆育种室于1993年以合交87 1470为母本,以垦农5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用系谱法选育,于1998年出圃,编号为宝交98 5188。2005年3月通过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推广。1品种特征特性垦鉴北豆2号大豆为  相似文献   

5.
平豆1号是由平顶山市农科所从农家大豆品种——本地青中选取变异单株,应用系谱法育成的早熟、高产、高油、多抗大豆新品种。于2005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豆2005001)。  相似文献   

6.
大豆新品种克豆28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大豆育种室2002年以东农46为父本、北豆5为母本有性杂交,经过5个世代的系普法选育而成(原参试代号为克交05-1397),2010年中标黑龙江省良种化工程项目,2012年通过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克豆28号(黑审豆2012017)。1品种突出特点克豆28号突出特点是高油、高产、稳产、中抗灰  相似文献   

7.
<正>北豆48号(原代号华疆6930)是由黑龙江省农垦科研育种中心华疆科研所通过有性杂交育成的高产大豆新品种。2012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审定编号:黑垦审豆2012009。1选育经过针对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垦区选育早熟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且适宜大面积机械化收获的大豆  相似文献   

8.
许豆6号是许昌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98年用自选杂交后代“许9796”与“许豆3号”杂交选育而成的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该品种属中早熟品种。具有高产、高油、广适、多抗等特点。2009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许豆6号,审定号为豫审豆2009002。  相似文献   

9.
汾豆72号是山西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1996年在研究分析山西省育成大豆品种现状,重新确立选育高产、稳产、多抗、优质大豆新品种育种目标的基础上,以抗旱、高产、抗病大豆新品种晋豆23为母本,早熟、高产、抗旱、抗倒伏优质品系8272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通过抗旱育种程序,选育出的抗旱、高产、抗病、抗倒伏优质大豆新品种。该品种植株紧凑,整齐度好,花多荚多,丰产性好,产量表现3 000kg/hm2左右,适宜山西中部及黄土高原同类地区春播,晋南地区及黄淮海中部地区夏播。该品系2007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审委审定,审定编号2007002。  相似文献   

10.
北豆9号(北02-928)是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北安农业科学研究所、黑龙江省农垦科研育种中心以北疆95-171x北丰2号有性杂交育成的优质高产早熟大豆品种.该品种2008年9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相似文献   

11.
北豆13号是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宝泉岭农业科学研究所大豆育种室于1997年针对高产、稳产、优质、抗病虫、抗倒伏,适宜机械化栽培、适应性广的育种目标,以宝丰7号为母本,垦农14号为父本,依据有性杂交选配原理,使双亲优良性状得以互补,应用系谱法从中选出符合育种目标所要求选育而成的新品种。于2008年1月9日通过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推广,命名为北豆13号。  相似文献   

12.
<正>北豆9号(北02-928)是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北安农业科学研究所、黑龙江省农垦科研育种中心以北疆95-171与北丰2号有性杂交育成的优质高产早熟大豆品种。该品种2008年9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绥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进行示范种植,因其产量高,熟期适宜,抗逆性强等特点,深受广大农民朋友的喜欢。目前,在本县的推广面积已达20万亩。1种植表现  相似文献   

13.
垦鉴豆26号大豆是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北安分局科研所于1994年以北丰8号为母本、北93-406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1999年F5代决选,决选代号为北9939。2004年3月通过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  相似文献   

14.
北豆4号大豆是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北安农业科学科研所于1994年以北丰15号为母本、九三92-2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择,2000年F6代决选,代号为北00-4516。2006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推广。1品种特征特性北豆4号大豆生育日数95d左右,所需活动积温1840℃  相似文献   

15.
北豆33号大豆是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北安农业科学研究所1999年以垦鉴豆27号作母本,北丰11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选择,2004年F5代决选而成,代号北交04—922。2005、2006年进行鉴定试验,2007年在垦区松嫩平原区参加区域试验,2008年在垦区8区参加区域试验,2009年在垦区8区参加生产试验,2010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命名为北豆33号。  相似文献   

16.
高油 高产 抗病大豆品种邯豆八号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邯豆八号是邯郸市农业科学院和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以沧豆四号为母本、邯豆三号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集高油、高产、抗病于一体的大豆新品种,适宜在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山西南部和山东中部地区夏播种植。2009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0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7.
大豆新品种--垦鉴北豆1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垦鉴北豆1号大豆是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北安分局科研所于1992年以北丰10号为母本、宝丰57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应用系谱法选择,于1998年F6代决选,代号为北9813。2005年3月通过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1特征特性垦鉴北豆1号大豆生育日数112d,需活动积温220  相似文献   

18.
宝丰7号系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宅泉岭农业科学研究所育种室大豆组于1983年以哈78—6298为母本,与合丰29号为父本杂交,经南繁北育多年系谱选择,1986年后代决选.编号为宝交86—5895。1987—1990年所内外鉴定.1991-1992年参加省联合区域试验,1993年参加省联合生产试验,1994年2月23日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推广。  相似文献   

19.
大豆新品种豫豆29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新品种豫豆 2 9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棉花油料作物研究所 (原经济作物研究所 )以郑872 60作母本、郑 85 2 1 2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 ,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中早熟、优质、高产、稳产、抗病、抗裂荚大豆新品种。原名郑 890 1 3,2 0 0 0年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豫豆2 9号。1 选育经过豫豆 2 9号是 1 989年以郑 872 60作母本、郑85 2 1 2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 ,以选择高蛋白、高产、广适应型为主攻方向 ,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中早熟、优质、高产、稳产、抗病、抗裂荚大豆新品种。该品种 1 989年配制组合 ,经 5年南繁北育 ,于1 99…  相似文献   

20.
特早熟春大豆新品种湘春豆25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选育更适合于湖南省栽培条件下种植的春大豆高产优质品种,用丰产性较好、中熟偏早的春大豆品种湘春豆12号与早熟、优质春大豆品种湘春豆17号杂交,经多代选择、产量鉴定、品比试验及省内多点试验,于2006年育成了比普通早熟品种早熟6 d以上,且丰产稳产性好,适合湖南及南方类似地区种植,蛋白质、脂肪双高的春大豆新品种,2007年2月已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湘春豆25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