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目前,我国海水养殖正处于由传统养殖向工业化养殖方向的转变。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第4次海水养殖产业浪潮,我国已经扭转了海水鱼类养殖长期滞后(与藻、贝、虾类相比)的局面,形成了北方以工厂化为主、南方以沿海池塘和网箱为主的养殖热潮,成功开辟了海水鱼类养殖主流产业,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使我国的海水鱼类养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当前最重要的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根据各沿海海区的特点和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发展环境友好型海水养殖系统,构筑符合国情的海水鱼类养殖大产业。环境友好型循环海水养殖精养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2.
对近十年来河北省海水工厂化养殖现状、市场情况以及河北省海水工厂化养殖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其调整养殖模式和养殖品种结构、提高养殖技术、安全健康养殖方面提出了促进海水工厂化养殖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天津是国内工厂化海水养殖发展最快的区域之一,近几年随着天津滨海新区地下水的限采以及环保部门对养殖尾水排放的严格控制,海水工厂化养殖面临新的挑战。天津海水养殖发展一直受到土地和海水资源短缺因素的制约,天津海岸线为浅滩泥底潮汐带,海水比较浑浊,且工业污水和城市污水排放以及渤海和黄海较低的海水交换率造成海水富营养化。天津的气温变化大,适合室外露天养殖的时间短,但天津周边鲜活海产品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其丰富的地热资源及盐田卤水条件,促进了天津集约化的工厂化海水养殖的发展。回顾了天津海水工厂化养殖的发展历史,介绍了工厂化养殖设施装备的主要特点,分析、提出了海水工厂化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李健  李吉涛 《水产学报》2023,47(11):119607-119607
池塘养殖是我国海水养殖的传统方式,也是当前陆基海水养殖的主体。自20世纪70年代,海水池塘养殖经历了粗放式、半集约、集约化和多营养层次生态养殖的发展历程。然而,海水池塘养殖产业中仍存在养殖生物生态适应性机制不清、养殖系统产出不稳定、营养物质利用效率低等“瓶颈”问题,严重制约了海水池塘养殖产业的发展。因此开展海水养殖虾蟹良种与生态环境的互作机制解析,研发养殖生态系统结构优化和营养物质资源化高效利用技术,搭建养殖信息采集与智能化管控平台,创建生态工程化养殖新模式,实现养殖系统高效可持续产出,是我国海水池塘养殖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十二五"期间,福建海洋经济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海水养殖为代表的海洋渔业是福建海洋经济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海水养殖业发展,需要充分发挥保险在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波动风险中的作用。文章分析了福建省海水养殖的优势及特色品种、海洋灾害致灾因子及其造成的损失,回顾了福建省海水养殖保险的发展历程,重点对传统型海水养殖保险和指数型海水养殖保险的发展进行了省内外对比。据此提出了福建省应加快指数型保险产品的研发、加大保费补贴力度、完善海水养殖保险法规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吴齐  周斌  李萌 《河北渔业》2024,(1):38-41
为深入贯彻落实我国现代渔业发展要求,基于黄骅市海水养殖现状,分析了当前存在的养殖水域生态环境恶化、水产种业发展滞后、海水养殖模式落后、养殖结构不合理、海水养殖产业化及品牌化程度低等问题,提出科学合理布局养殖规划,保护水域生态环境,做优做强水产种业体系,丰富海水养殖种类,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新模式,优化养殖产业结构,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完善政策法规体系等相应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海水养殖的现状,结合盐业生产的特点,实行一水多用,按照清洁、安全生产的要求生产无公害水产品,达到养殖废水综合利用零排放的目标,对促进海洋经济和海水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对虾、贝类是江苏省海水养殖的主要种类,发展前景较好,对该省沿海地区海水养殖业发展的影响较大,因此,我们开展了海水一水多用综合养殖海水零排放技术研究,并以此为突破口,可以推动江苏省盐业生产结构调整和海水养殖生产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海水养殖业合理的结构与良好的发展趋势有利于促进福建省经济的长远发展。本文基于福建省1983—2012年的海产品产量与海水养殖产量数据,研究了福建省鱼类、虾蟹类、贝类、藻类等海产品和海水养殖产品的产量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福建省海水养殖主要以贝类、藻类为主,海洋捕捞主要以鱼类、虾蟹类为主;分析了福建省海水养殖的养殖比、面积、单产等的发展趋势,得出鱼类、虾蟹类增加趋势较大,增产潜力大;针对福建省海水养殖产量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进行成因分析并提出对策。研究结果可以为渔业部门指导福建省海水养殖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我国海水鱼类养殖大产业架构与前景展望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我国的海水鱼类养殖,自新中国成立至今,经历了几代人半个世纪的奋力开拓,取得了由传统养殖向工业化养殖方向的转变。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第4次海水养殖产业浪潮,向世人昭示中国人已经扭转了海水鱼类养殖长期滞后(与藻、贝、虾类相比)的局面,形成了北方以工厂化为主,南方以网箱为主的养殖热潮,成功开辟了海水鱼类养殖主流产业,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使我国的海水鱼类养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当前最重要的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根据各海区和岸带的特点和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去构筑符合国情的海水鱼类养殖大产业。  相似文献   

10.
中国海水养殖大产业架构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当前,全球海水养殖业已经进入工业化发展新时期。为了促进海水养殖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本文分析了中国的海水养殖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发展工业化养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重点提出了转变养殖观念、确立节能减排、推进低碳养殖的战略发展目标。通过海基生态型和陆基集约型两条路径的大产业架构,实施"四化养殖"技术的研究、集成、配套、组装,以及覆盖全国沿海各类产业的合理布局和宏观管理,将可使中国的海水养殖产业面貌发生历史性的变革,一个工业化的海水养殖大产业不久将出现在世界面前。  相似文献   

11.
《科学养鱼》2004,(12):36-36
中国水产学会海水养殖分会2004年度学术年会于11月8~10日在宁波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水产学会海水养殖分会主办,浙江省海水养殖专业委员会、宁波市海洋与水产学会、宁波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等单位协办。会议的主题是海水生态养殖。中国水产学会理事长、海水养殖分会  相似文献   

12.
简述了海水养殖现状及海水养殖污染物,介绍了海水养殖尾水的资源化处理方法,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和综合以上2种或3种处理技术的方法.提出,利用水产养殖与植物或藻类种植相结合的系统进行尾水处理,能有效防止或减少养殖尾水污染.  相似文献   

13.
我国海参池塘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我国在经历了以海带、对虾、扇贝、海洋鱼类为代表的四次海水养殖浪潮之后,海水养殖业迎来了以海参为代表的第五次浪潮。目前我国海水养殖业正朝着多品种、多元化的可持续方向发展,海参养殖已发展成为我国海水养殖业中的一个重要产业。近年来,随着海参养殖业的高速发展,出现了多种海参养殖方式:围堰养殖、池塘养殖、网箱养殖、室内工厂化养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海水养殖及其病害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的海水养殖始于20世纪50、60年代,近50年来,走过了藻类养殖、双壳贝类养殖、甲壳类养殖、鱼类养殖的发展过程,目前,海水养殖已成为我国渔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称为“海洋世纪”的21世纪,展示在我们面前的将是一个以鱿类养殖为发展重点的海水养殖业,然而,随着海水养殖业的逐步发展,病害问题日益突出,制约着海水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能否有效地控制病害是关系到海水养殖健康发展的关键之一。本文就此提出了些看法和观点。  相似文献   

15.
回顾本世纪我省海水养殖业的发展,大体经历了4个阶段:50年代以前的贝类养殖阶段;60至70年代的贝、藻养殖阶段;80年代的贝、藻、虾、蟹养殖阶段;90年代以来进入了贝、藻、虾、蟹、鱼养殖多元化全面发展的新阶段。海水养殖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存在养殖布局不够合理,部分港湾超过养殖容量;部分养殖生物种质退化;病害频频发生等问题。 展望21世纪,随着生物技术和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我省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攀登计划”的全面实施,海水养殖业的发展将发生深刻的变化;海水养殖布局与规模科学化;主要海水养殖品种良种化;鱼池虾塘养殖清洁化;浅海港湾增养殖农牧化;海水增养殖业产业化;部分名优品种的养殖工厂化、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当前在海洋捕捞资源逐渐减少的情况下,海水养殖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山东省积极转变海水养殖发展方式,以推进海水健康养殖示范区建设为切入点,大力提高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但随着海水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也逐渐显现,如因海水养殖使用过多的饲料和药物污染了海岸和海水环境;海水养殖业的发展影响了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十年间海水养殖产量与13个相关因子的关联度进行评价,计算每个因子与海水养殖产量的灰色关联系数和灰色关联度,建立两两比较判断矩阵确定各因素对海水养殖产量的影响度。分析结果表明海水养殖产量的主控因子为:海水加工产品数量、水产品加工产值、海水养殖产值、水产苗种产值、渔民人均纯收入和海水养殖面积,影响度分别为:18.10%、16.69%、13.74%、13.65%、8.96%和8.67%,总影响度达79.81%。该结果能够较客观地反映影响我国海水养殖产量的主要因子,可将其作为制定海水养殖可持续发展政策和建议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海水网箱养殖花鲈的主要病害与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璐  李静 《水产养殖》2004,25(2):28-30,25
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俗称鲈鱼、七星鲈,在鱼类分类上属鲈形目,鮨科Serranodae,常鲈亚科Oligorinae。在我国开展海水网箱养殖已有多年历史,近年鲈鱼的海水网箱集约式养殖发展迅速,养殖技术日趋成熟。加上鲈鱼养殖周期短、肉味鲜美,经济效益高等特点,所以发展潜力很大。然而,随着海水网箱养殖鲈鱼规模的不断扩大,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受养殖环境污染、管理技术措施相对滞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海水网箱养殖鲈鱼的病害频繁发生且日趋严重。病害已给鲈鱼养殖生产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严重阻碍了鲈鱼海水网箱养殖业的发展。因此,探索鲈鱼海水网箱养殖病害的防治方法已成当务之急,本文介绍了近年海水网箱鲈鱼养殖过程中发现的主要疾病及其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水产养殖业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讲述了河北省海水养殖浅海区和沿海滩涂分布概况.海水养殖区的浅海水域的养殖面积利用,沿海岸各市滩涂养殖面积的利用,渔业和养殖业、水产品养殖业现状,陆基型海水工厂化集约式室内苗种生产和养殖品种、养殖生产方式组成及其存在(1)海水养殖生产模式的调整;(2)海域(水源)养殖环境净化的调整;(3)各种疾病的发生;(4)科技力量不足、经费匮乏、学位和成果等良莠不齐;(5)开发海水养殖业的健康和生态系养殖工程;(6)增加海水养殖业的基础性设施建设投资诸问题与展望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海水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的的发展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随着海水养殖废水的排放量已超过陆源污水,海水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已成为当今的热点。为了保护海洋环境,减少疾病传播,海水集约化养殖废水经处理后方能排放入海已成为海水养殖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综述了国内外海水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认为应该加强在多种处理工艺优化组合及海水养殖废水的再循环利用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