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亲鱼是鱼苗生产之本。一尾优良的亲鱼至少需要4-7年的精心选育。因此,培育和护理好亲鱼,延长其使用年限,防止催情后死亡,是家鱼人工繁殖中需要重视的问题。虽然家鱼人工繁殖已有近30年的历史,但亲鱼催产后死亡的问题,至今尚未解决。  相似文献   

2.
在鱼类人工繁殖特别是四大家鱼人工繁殖过程中,对亲鱼拉网集鱼,性腺发育程度的检查、挑选,催产剂一次或多次注射,人工挤卵受精等一系列操作,极大地损害了亲鱼的健康尤其是十几斤甚至于几十斤重的青、草鲢鳙,活动力不强,造成了催产后亲鱼极高的死亡率,特别是对于培育了多年,性腺才能成熟的亲鱼这样的伤亡是人工繁殖的一大损失。研究证明亲鱼死亡的原因,除体表机械损伤继而细菌感染外,主要是细菌侵入体内所致。注射抗菌药物是提高亲鱼产后成活率,减少死亡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家鱼人工繁殖教材或操作技术规程中都明确提到,为提高成活率应对产后亲鱼注射青霉素等抗菌药物,具体剂量  相似文献   

3.
高庆余 《河北渔业》2006,(6):52-52,57
繁殖用的成鱼称为亲鱼.亲鱼培育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人工繁殖的成败.因此,亲鱼的培育除一般性加强日常管理外,还要做好有关的病害防治工作.下面就家鱼人工繁殖工作中常见的亲鱼产前病害防治及亲鱼产后死亡的预防,做如下经验介绍.  相似文献   

4.
在家鱼人工繁殖生产中,提高亲鱼催产率、降低产后亲鱼死亡率,是关系到人繁工作成败的关键性问题。我们在多年的实践中发现,尽管亲鱼的成熟度很好,催产适时,催产剂用量恰当,生态等条件也很适宜,却往往因为雌亲鱼生殖孔红肿结块、堵塞,而造成难产,甚至死亡,影响催产工作的顺利进行,尤其花白鲢亲鱼此现象更为突出。兹介绍本切除术,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 安徽省舒城县城北渔场建立于1958年,1960年开始人工繁殖鱼苗。作者自1987年以来,作为实习带队教师,连年到该场工作。在进行家鱼人工繁殖期间发现:该场所用亲鱼均为自繁自养,存有因近亲繁殖造成种质退化、亲鱼性成熟个体和年龄愈来愈小,产后亲鱼死亡率高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为此,提出“引入长江原种,为四大家鱼人工繁殖提供良种”的建议,得到渔场的支持和实施。1995年5月进行了首次  相似文献   

6.
家鱼人工繁殖中因催产操作不慎,亲鱼相互猛烈追逐或捕捞网具粗糙等原因,产后亲鱼尤其是性情暴躁的鲢亲鱼脱鳞、体表受伤充血现象十分普遍,特别是经多次注射或人工受精的亲鱼更为严重。据调查统计,每年因亲鱼受伤感染水霉菌而死亡的约占催产亲鱼总数的3%-5%,  相似文献   

7.
在家鱼人工繁殖生产中,常见成熟很好的雌亲鱼因生殖孔发炎、红肿、外突、糜烂,形成肿块,堵塞生殖孔,而不能通畅产卵,甚至难产或死亡,降低亲鱼的催产率和产后成活率,影响家鱼人繁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淡水池塘养鱼行业,传统的四大家鱼养殖仍然占主导地位,特别是粤东等内陆山区,四大家鱼等常规鱼仍然是市场主角。在渔业生产中,认真做好家鱼人工繁殖与亲鱼产后护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从事家鱼人工繁殖孵化工作近20年,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9.
河鲀亲鱼催产后死亡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州 《科学养鱼》2001,(2):28-28
河鲀养殖业近几年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得益于较为成熟的河的苗种人工繁殖。但在获得大量苗种成功的同时,常面临着产后河鲀亲鱼的高死亡率,甚至用过的亲鱼无一生还,造成了原本就相当紧缺的亲鱼资源的极大浪费,经济上也损失很大。笔者通过近几年的生产实践,采取有效措施,使产后亲鱼的成活率能稳定在75%以上,极大地提高了亲鱼的利用率。本文就有关河鲀亲鱼产后死亡原因和预防措施总结如下,希望有助于河的养殖业的发展。 一、催产后河鲀鱼死亡的原因 1.鱼体受伤 目前,用于人工繁殖的河鲀来源仅靠从天然水域捕捞,且大多购自鱼贩,…  相似文献   

10.
六月渔事     
本月,家鱼人工繁殖工作接近尾声,不要忽视亲鱼的产后培育。产后亲鱼池要保证池水清新,饵料新鲜营养,投饵、施肥次多量少,使亲鱼体质迅速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11.
我们在人工繁殖中以人工采卵授精获得受精卵,亲鱼受伤比较严重。一般催产后部分亲鱼便陆续开始死亡,以往每年死亡都在近百尾左右;为此,我们今年对产后亲鱼应用磺胺嘧啶纳进行防护性注射效果显著,兹介绍于后。  相似文献   

12.
《海鲜世界》1991,(1):27-27
淮阳市水产养殖场在家鱼人工毓中催产亲鱼五年里仅2尾死亡,亲鱼产后死亡率降低到0.16%,他们采取的措施是:采用聚乙烯网布制作亲鱼网,这种网片无结节,损伤小,仔细配制催产注射液,注意催产操作的卫生;  相似文献   

13.
亲鱼培育是四大家鱼人工繁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亲鱼培育得好与坏直接影响到性腺的成熟度。我场各年从事四大家鱼的人工繁殖工作,在亲鱼的更新换代、秋春季的重点培育、亲鱼的催产方法、催产剂的配合使用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分述如下:一、亲鱼的更新换代认真开展“四大家鱼”种质资源研究工作,首先逐步淘汰老亲鱼,不断引进原种新亲鱼,使亲鱼群体保持在青壮年状态,其次应大小归一、年龄相仿、专池培育,使性腺发育能保持同步。并且在引进亲鱼时要避免近亲血缘,使亲鱼保持优良性状。二、产后培育亲鱼催产结束后,在短期内抓…  相似文献   

14.
山东威海市郭格庄水库是山东省水利系统淡水名优特繁育基地,其梭鲈人工繁殖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已成为国内梭鲈苗种重要供应基地。2006年8月10~15日,梭鲈出现大规模死亡,累计死亡亲鱼180尾,死亡率近90%,造成了很大损失。一、病鱼症状自2006年8月10日,郭格庄水库梭鲈亲鱼池  相似文献   

15.
利用电厂排放的敞热循环水进行鲢鳙草亲鱼提早培育和繁殖,是北方寒冷地区就地解决早产鱼苗的重要途径。所谓提早培育,主要指的是利用温流水提前进行的产前提温饲养。我场是利用电厂温流水逃行家鱼人工繁殖的大型鱼苗场,从1992年开始采取新的培育方法,即:鲢鳙亲鱼产前用配合饲料驯化培育;草亲鱼采用“由精转青”进行培育;产后亲鱼全部移到自然池塘常规饲养的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992、1993两年鲢鳙草亲鱼于4月30日产卵,创造了北方寒冷地区家鱼人工繁殖最早产卵的记录。用这种新的培育方法,两年共培育鲢鳙草亲鱼980组,催产882组,亲鱼成熟率90%;产卵738组,产卵率84%;共产卵4.4亿,出水花2.9亿尾。现把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我所家鱼人工繁殖始于一九五九年,二十年间共催产草、鲢、鳙、鳊鱼3200组次,银鲴3.5万组,共出鱼苗八亿尾,一九七五年以来,还繁殖了团头鲂、细鳞斜颌鲴等品种,现就我所如何提高家鱼人工繁殖技术,谈以下几点粗浅认识。一、把好亲鱼质量关,提高亲鱼成熟度。1.选育成熟年龄的大规格亲鱼。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在家鱼人工繁殖生产中,发现亲鱼经催情后,由于水泥催产池池壁坚硬.频繁操作,碰伤机会较多,常成重伤.致使亲鱼产后死亡,严重地影响了翌年的生产。使用土质催产池亲鱼虽有受伤,但伤势一般较轻。可是土质催产池收卵不便.亲鱼一旦自行产卵,便有浪费。毛主席教导我们,  相似文献   

18.
胭脂鱼人工繁殖和鱼苗培育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胭脂鱼 (Myxocyprinusasiaticus)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鱼类 ,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近二、三十年来 ,人们对胭脂鱼的移养驯化 ,人工繁殖作了许多研究。但与四大家鱼相比 ,由于胭脂鱼种群数量小 ,繁殖习性特殊 ,其人工繁殖技术远没有四大家鱼那样成熟稳定。 2 0 0 1年 3~ 4月 ,作者对一组蓄养了 8年的胭脂鱼亲鱼开展人工繁殖和鱼苗培育试验 ,并获得成功。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材料鱼 亲鱼系由 1993年人工繁殖的鱼苗 ,在 1 8亩的池塘中专池培育而成。池塘中混养少量的叉尾鱼回和鲢、鳙、鲤、鲫 ,平时投…  相似文献   

19.
我场家鱼人工繁殖,经过多年来生产实践,探索了一些成熟的经验。以往因亲鱼成熟度差,常常出现半产、流产、难产现象,催产率只有40%左右,产后亲鱼死亡率高达20%。现在亲鱼成熟率95%,催产率达95%以上,草、青、鳙鱼产后基本无死亡,急躁的鲢鱼下降到2%左右。1.亲鱼春季要强化培育:入春后,随着水温的逐渐升高,在秋冬季培育管理的基础上,春季必须强化管理。我们的管理措施是:首先是喂足高质量的饲料,以保持亲鱼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斑点叉尾鮰人工繁殖生产整体水平不高,苗种生产量一直上不去,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全国斑点叉尾鮰苗种年生产量约在1000~2000万尾左右,造成苗种供求矛盾突出,影响了该鱼的推广养殖。笔者几年来通过对斑点叉尾鮰繁殖技术研究和生产实践,积累了一些技术经验,并每年生产近100万尾苗种供应各地养殖,出苗率由1990年25%提高到1993年的91%。现将斑点叉尾鮰人工繁殖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归纳一下,以供参考。 一、亲鱼培育 斑点叉尾鮰人工繁殖,生产上主要采用在原塘或产卵池放置产卵巢自然受精后收集卵块在孵化器进行人工孵化的方法。亲鱼培育是斑点叉尾鮰人工繁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