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酪酪肽与胰肽Y同属于胰多肽家族,是广泛存在的多功能调节肽;胰肽Y是酪酪肽基因组复制产生的鱼类中特有的神经肽。目前已在多种鱼类中分离得到酪酪肽与胰肽Y的基因,与特定受体发挥生理功能,包括使机体产生饱腹感而食欲下降,减少摄食,降低体质量,在调控养殖鱼类摄食,提高饲料转化率,促进鱼类健康养殖以及消化道、肝胰腺、肥胖等治疗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概述鱼类中酪酪肽与胰肽Y的结构特征、体内分布、作用的形式及受体、影响因素等生物学功能,为鱼类肽YY及胰肽Y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饲料脂肪及不同脂肪源对鱼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肪是鱼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本文探讨了在饲料中添加脂肪对鱼类蛋白利用、摄食行为、免疫功能、脂肪肝形成的影响以及鱼类对不同脂肪源的利用.  相似文献   

3.
鱼类食性和食物网研究评述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鱼类食性和食物网的研究对于了解鱼类群落的结构与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结合国内外有关鱼类食性和食物网研究的报道,概括性叙述了在进行鱼类的食物组成、食性比较、摄食的时空变化、摄食的选择性、营养级、摄食量、食物网及其营养动力学研究时所使用的方法,并对我国开展此类研究的前景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鱼类利用脂肪节约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建梅  王安利  霍湘  曹红峰  肖涛 《水利渔业》2006,26(1):74-76,79
通常,鱼类由饲料中摄入的部分蛋白是作为能量来源而被消耗掉的。如果饲料中脂肪含量适当增加,则可以减少蛋白的比例,从而降低饲料成本,这一研究已经成为国际水产养殖领域的热点。国外学者对不同的鱼类进行了大量的尝试性研究,结果表明多种鱼具有利用脂肪节约蛋白的能力。脂肪节约蛋白对鱼类的生长摄食状态、机体的营养组成、免疫功能等具有明显的影响。介绍了脂肪和蛋白之间的转化及能量关系,综述了脂肪节约蛋白对鱼体的各种影响,并对该研究方向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环境温度在鱼类养殖业中的重要作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鱼类生存的环境中,温度具有多方面的生态作用,直接或间接影响鱼类的摄食、生长、发育以及免疫功能等。目前,对温度在鱼类养殖业中的研究尚处于资料积累阶段。本文主要综述了温度对鱼类摄食、标准代谢、免疫功能、生长发育以及性别决定等方面的影响,为鱼类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鱼类的摄食感觉是决定鱼类摄取食物与否的关键,也是鱼类营养学研究的基础.文章简要介绍了鱼类的摄食感觉器官--嗅觉、味觉、侧线、视觉的结构和功能,不同感觉器官在鱼类摄食过程中的作用以及不同感觉器官的反应在摄食过程中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黄海鱼类功能群及其对浮游动物捕食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波  金显仕 《水产学报》2010,34(4):548-558
用2006年9月-2007年8月对黄海中南部进行的5次断面调查,通过胃含物分析、聚类分析、功能群划分以及估算摄食量等方法,研究了黄海鱼类群落功能群组成及其对浮游动物摄食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黄海鱼类群落包括7个功能群,除初春以外,黄海鱼类群落主要以浮游生物食性功能群为主。春夏季的功能群组成简单,秋冬季的功能群组成变得复杂。黄海鱼类群落摄食的浮游动物种类主要有11种,春季摄食的浮游动物量最大,夏秋季逐渐减少,直至冬季摄食的浮游动物量最少,初春摄食的浮游动物量有所回升。不同季节摄食的浮游动物种类,以及摄食量都有较大差异,仅太平洋磷虾在各个月份的食物中均有出现,其余浮游动物饵料种类均是季节性的。  相似文献   

8.
鱼类神经肽Y基因及其食欲调控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丘脑的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是1982年首次从猪脑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含36个氨基酸的单链多肽,属胰多肽家族。NPY是促进脊椎动物采食量的一个最强有力的诱导因子,所研究过的脊椎动物各物种的NPY存在高度同源性。与哺乳动物相似,鱼类NPY的结合区域也主要位于食欲调节区域。NPY在鱼类摄食活动中也被证实发挥了重要的食欲促进作用。3种鱼类NPY受体在斑马鱼中被成功克隆,为鱼类NPY受体功能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鱼类的葡萄糖感知与糖代谢调节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加深对鱼类糖的感知与代谢调控的认识,本文综述了鱼类的葡萄糖感知与摄食调控、糖代谢调控等领域的研究进展。鱼类的下丘脑不仅是中枢葡萄糖感受器所处的主要部位,同时也是食欲调节中枢。leptin、ghrelin、CCK、NPY等内分泌因子均能调控鱼类对糖的感知与摄食。另一方面,鱼类糖代谢受到胰岛素、GLP-1、ghrelin、CCK、NPY、SS等内分泌因子和糖、脂、蛋白质等营养素的双重调节。尽管鱼类对糖的利用能力低于陆生动物,但鱼体内亦存在较完善的糖的感知、摄食与代谢调节机制。因此,将来的重点工作应在于研究鱼类中枢神经系统整合营养和内分泌等信号的机制,研究草食性鱼类、杂食性鱼类在糖耐受力及糖异生调控机制上与肉食性鱼类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鱼类消化系统的结构、功能及消化酶的分布与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综述了鱼类消化系统的结构、功能及消化酶的分布与特性的研究进展,旨在进一步了解鱼类各个消化器官的结构以及分布,其中的主要酶类所产生的功能效应,为今后深入探讨鱼类摄食、消化和吸收的生理机制等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