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为了探究毛细管与聚丙烯酰胺电泳方法的适用情况,比较其优缺点。本研究以8个甜菜栽培种资源为材料,选择8个SSR位点,分别使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检测和毛细管电泳荧光检测每个位点的多态性,并对这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了比较。毛细管电泳荧光标记法可以准确的知道DNA片段的分子大小;PAGE电泳只能用肉眼与Marker比较估测得出大致分子量,不能得出准确分子量。8对引物两种检测方法的匹配比率分别是75%、87.5%、50%、75%、25%、100%、37.5%、50%。研究结果证明,两种检测平台数据整合存在较大差异。检测结果与引物是否是单拷贝、引物多态性,稳定性等因素有直接关系。测序检验结果表明,样品较少时利用PAGE电泳的方法来检测SSR位点的多态性,既能节省成本又能节省时间,还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SSR荧光标记和银染技术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58,自引:2,他引:58  
应用多重PCR简单重复序列(SSR)荧光标记分析技术和常规的SSR银染技术,对北方冬麦区451份材料(中国小麦初选核心种质的一部分)进行分析,用相同材料和引物,对这两种方法的检测效果进行评价。用24对引物扩增,银染法共检测出235个等位变异,每个位点检测到的等位变异为3~20,平均为9.8个,多态性信息指数PIC为0.22~0.93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种子纯度检测效率,选用两系杂交稻豪两优 729 及其亲本自交系 63-8S、R729 作为试验材料,采用 SSR 标记结合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技术,筛选出适用于鉴定豪两优 729 种子纯度的特异引物 RM336。采用毛细管电泳检测技术鉴定了 4 个豪两优 729 分户样的纯度,与田间正季鉴定结果一致。分析比较了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技术和毛细管电泳检测技术,综合多方因素,建议在引物筛选阶段选择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技术,在大量材料分析检测时,毛细管电泳检测技术的高效率优势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马铃薯SSR标记变性聚丙烯酰胺银染凝胶及简易制备干胶结果的比较分析,提出了简易的干胶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5.
向日葵品种SSR荧光指纹图谱的构建及遗传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2001年至2015年间审定的16个向日葵主要品种为材料,利用22对SSR荧光标记结合毛细管电泳检测法进行了DNA指纹图谱的构建和遗传关系分析。22对SSR引物共检测出48个多态性片段,大小在100~341 bp之间。每个SSR位点变异范围为2~4个等位基因,平均检测到多态性位点2.18个。多态性信息指数的变化幅度为0.706~0.924,平均值为0.887。对48个等位基因片段大小进行数据记录,建立了各品种特定的SSR指纹图谱。其中的一个引物组合ORS338/ORS229/ORS230/ORS959/ORS316可区分所有的供试材料,为品种鉴别提供依据。聚类分析中,16个向日葵品种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500 0~0.958 3之间,平均为0.668 1,表明这16个向日葵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不够丰富。此工作的开展满足了目前日益增长的品种鉴定的需要,为今后采用SSR荧光标记检测技术进行向日葵品种资源的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关系分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SSR 分子标记荧光毛细管电泳在农作物种子质量检测中常用于种子真实性检测、种子纯度鉴定和指纹数据库的构建。试验过程中模板 DNA 浓度、特异峰型的统计分析以及仪器设备运行和维护、试验结果与指纹数据库的比对等关键环节都直接影响待测样品的结果判定。就检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以期为农作物种子质量检测荧光毛细管电泳技术平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玉米简易多重SSR-PCR和荧光标记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是世界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通过深入研究玉米分子育种技术来提高玉米产量显得尤为必要。为了获得快速、高效的玉米DNA分子标记检测技术,本研究以玉米为试验材料,开发出一套简易、快捷的多重SSR-PCR技术和荧光标记检测方法。结果表明:2次SSR-PCR反应和1次毛细管电泳荧光检测,可以鉴定11对二等位基因多态引物,扩增方面与常规PCR反应相比效率提高了5.5倍,基因型检测方面与常规聚丙烯凝胶电泳相比效率提高11倍。利用扩增试剂盒(Mutiplex)的多重PCR扩增方法简单、稳定,取得了比较理想的玉米SSR快速高效的标记检测效果,适于在不同实验室移植。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琼脂糖凝胶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荧光标记毛细管电泳等几种PCR扩增产物检测的方法,比较了各自的优缺点,指出了应用这些方法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建议采纳试验结果精确度高、操作简便、高效的荧光标记毛细管电泳方法.  相似文献   

9.
毛细管电泳在玉米品种真实性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打击套牌侵权行为,利用毛细管电泳荧光标记检测技术,选用20对SSR核心引物对从辖区门店抽检的6个玉米样品进行真实性鉴定,结果表明:1、2、3、4号样品20个位点均不存在差异,5、6号样品存在1个差异位点,为相似品种,这与所抽检样品不符,进一步确认可提交有资质的机构做进一步检测。说明在没有标准品的情况下,利用毛细管电泳荧光标记检测技术可以初步对抽检样品进行真实性鉴定,初步判断门店销售的种子是否存在套牌侵权的行为。  相似文献   

10.
甘蓝型双低油菜杂交种丰油10号纯度的SSR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品种纯度影响品种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是品种鉴定的一项重要指标。为建立甘蓝型油菜杂交种丰油10号的SSR标记纯度鉴定方法,以丰油10号及其亲本为材料,利用SSR荧光标记与毛细管电泳相结合的方法,在128对SSR引物中筛选出2对可用于丰油10号纯度鉴定的引物。2对SSR引物对丰油10号的纯度鉴定结果为85.64%,与田间表型纯度鉴定的结果87.18%相比,纯度值非常接近,说明筛选的SSR标记可用于丰油10号杂交种纯度鉴定。  相似文献   

11.
芝麻SSR检测体系的优化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建立一套适用于芝麻SSR标记检测的技术体系,以5个芝麻新品种为试验材料,选用35对SSR引物,从反应体系、反应程序、电泳、银染4个环节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反应总体积为10 μL,优化后的基本成分及用量分别为25 mmol/L Mg2+ 1.2 μL,10 mmol/L dNTPs 0.3 μL,5 U/μL Taq酶0.3 μL,50 ng/μL Primer 0.9 μL,10×Buffer 0.7 μL,25 ng/μL DNA模板2.5 μL,ddH2O 4.1 μL。反应程序为:94℃ 3 min;94℃ 1 min,60℃ 30 s,72℃ 45 s,10个循环;94℃ 30 s,57℃ 30 s,72℃ 45 s,30个循环;72℃ 5 min。PCR产物用6%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硝酸银快速染色检测效果良好。筛选出多态性较强的SSR引物24对,用这些引物对20个品种进行扩增,初步分析了SSR标记应用于芝麻DNA指纹分析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一种快速的油菜杂交种纯度SSR鉴定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SSR标记技术是农作物品种纯度鉴定主要手段之一。本研究介绍了一种适合油菜杂交种纯度鉴定的快速SSR检测方法,检测时间比目前常规的SSR检测缩短5h,且操作过程不需要研磨、离心沉淀、冷冻、晾干和溶解等操作,每人每天可完成480个单株的检测。将该方法用于2个油菜杂交品种制种样品的纯度检测,并与醇溶蛋白电泳和田间种植的鉴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醇溶蛋白电泳和快速SSR检测结果差异不显著,且极显著相关(r=0.991),田间种植鉴定结果高于上述两种方法,但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水平。该检测方法可以为油菜杂交种纯度鉴定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
旨在分析玉米和高粱SSR标记在其近缘种薏苡中的通用性和多态性,以期筛选可用于薏苡种质资源和遗传学研究的分子标记。以11份薏苡资源为供试材料,利用SSR-PCR扩增和毛细管电泳检测方法,对364对SSR引物进行了测试和筛选。结果表明,364对玉米和高粱来源的标记中有163对能在薏苡中扩增并得到清晰的条带,其中44对标记在薏苡中表现出良好的多态性。高粱SSR的通用性和多态性比例分别为58.02%和30.85%,玉米SSR标记的通用性和多态性比例分别为23.45%和26.47%,高粱SSR标记在薏苡中通用性和多态性更好。44对引物在11份薏苡材料中扩增出110条多态性条带,每对引物扩增出的条带数在1~5条之间,平均为2.5条,PIC为0.15~0.79,其中15对引物的PIC值大于0.5,占全部多态性引物的34.09%。筛选出的通用SSR引物可为薏苡种质资源多样性和分子遗传学研究提供可用的遗传标记,也是高粱、玉米和薏苡3种作物之间比较基因组学研究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4.
The azuki bean in Korea consists of seven domestic varieties which have been developed and registered for the public during last 25 years. Here, we present a simple but reliable method to screen and identify Korean azuki bean varieties. A method based on simple sequence repeat (SSR) markers is widely used for prominent gene identification and variety discrimination. In molecular biology,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is a laboratory technique based on th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that is used to amplify and simultaneously quantify a targeted DNA molecule. It enables easy detection of a specific sequence in a DNA sample without performing electrophoresis and further processes. For separation of seven Korean azuki bean varieties, 110 unique azuki bean SSR markers from an (AG)n-enriched library were selected, synthesized and used fo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Data were taken through 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and automated multi-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system for selection of specific markers and then changed into proper formats for data mining analysis. Ten primer pairs that showed high polymorphism were chosen for the indepth study. These ten primers were re-amplified with real-time PCR and checked the cycle threshold (Ct) and temperature (Tm) for comparison of amplification sequence in seven varieties. Consequently, a total of 20 alleles and 6 SSR primers were detected from the standard PCR amplification. Within these 6 primers, 7 alleles of 3 SSR primers were isolated for variety identification. From real-time PCR results, 3 SSR primers were selected as efficient markers for discrimination of seven Korean azuki bean varieties. The approach described here could be applied in monitoring our varieties and can be adapted in the azuki bean breeding program.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不同检测方法对甜菜ISSR引物扩增效果的影响以及各方法的优缺点,笔者应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琼脂糖凝胶电泳两种检测方法对甜菜ISSR 引物扩增效果进行了检测。利用12个不同的甜菜品种,对10 个ISSR引物进行扩增,分别采用6%的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1%的琼脂糖凝胶电泳以及2%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对ISSR-PCR的扩增产物进行分离。结果表明:6%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无论是检测的总条带数还是多态性条带数均远高于琼脂糖凝胶电泳,且条带清晰,易于识别,而2%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的条带数高于或等于1%的琼脂糖凝胶电泳,且条带更易于识别,因此,对于利用ISSR 引物进行QTL定位、指纹图谱构建以及遗传多样性分析时,推荐使用6%的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而对于种子纯度鉴定以及需要对ISS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则推荐使用2%的琼脂糖凝胶电泳。  相似文献   

16.
前景选择和背景选择是抗丝黑穗病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中的关键一步.本研究选用吉1037为供体亲本,京24为受体亲本,利用SSR分子标记,基于荧光毛细管电泳检测系统,最终筛选出两对前景引物(MZAI,661)和45对背景引物.对回交二代(BC2)群体鉴定结果表明,携带主效抗病QTL的植株比不带主效QTL的植株抗病率提高约22%...  相似文献   

17.
水稻近等基因系中5个抗旱主效QTL的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验证5个抗旱主效QTL的导入效果,将已精细定位的5个抗旱主效QTLs(DTY1.1,DTY2.1,DTY2.2,DTY3.1和DTY12.1)作供体建立近等基因系,利用与5个QTL位点紧密连锁的16个SSR分子标记对导入抗旱主效基因的23份家系进行目标QTL检测。结果显示,利用6个标记同时检测,获得携带DTY3.1 QTL的家系5株;利用2个标记同时检测,获得携带DTY12.1 QTL的家系5株;其他3个QTL位点未检测到目标QTL的家系;没有同时获得具备不同抗旱QTL的家系。相比较而言,携带DTY3.1 QTL以Apo为供体及携带DTY12.1 QTL以Way Rarem为供体导入效果更好。这些抗旱家系的获得,为抗旱品种的选育提供了新的抗旱基因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