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对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土壤-牧草-绵羊生态系统中6、9、12月份常量矿物元素钾、钠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①9月份试验点土壤钠含量最高(13.88 g/kg),土壤速效钾含量最低(0.21 g/kg);②牧草中钠在幼嫩期 (6月份)含量最高(5.77 g/kg),在生长末期(9月份)含量最低;而钾在牧草生长末期(9月份)最高(5.96 g/kg),在枯草期(12月份)含量最低;③钾元素在9、12月份出现负沉积,3期中日采食量均低于需要量;血液中钠、钾含量均低于正常值,唾液中钠钾比在6月份和9月份均低于正常值。  相似文献   

2.
韩建国 《草业科学》1993,10(4):39-41
本文对河北北部低山丘陵区主要草地类型的牧草产量和牧草营养物质含量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长季内草地牧草产量的积累为单峰型;林缘草甸、草甸草原牧草产量较典型草原和沙地植被的高。草地牧草粗蛋白含量随生长季的延长而降低;粗纤维含量在优势种结实前为上升,结实后下降;林缘草甸中牧草粗蛋白含量最高,粗纤维含量最低;典型草原的牧草粗纤维含量最高,粗蛋白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3.
<正> 众多的研究资料表明,牧草的最佳营养期是在牧草的抽穗、孕蕾到开花这一时期。所谓最佳营养期,就是指牧草生长发育过程中,营养物质含量最丰富的时期,也就是营养价值最高的时期。牧草生长初期,水分含量高而干物质含量较少;生长后期,水分逐渐减少,干物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奶牛排泄物施肥对草地牧草生长速率、年产量的影响,分析了研究区主要气候因子(月均温,降水和日照时数)对牧草生长的效应。3个气候因子对牧草生长均具显著正效应(P<0.05和P<0.01),其影响顺序为降水>温度>日照时数;草地牧草的生长可很好地用PGR=a+b×P模型估测,PGR为牧草月生长速率,P为月降水量,a和b为常数。草地排泄物施肥能增加牧草生长速率,显著增加牧草年产量(P<0.05),使翌年牧草高峰期提前。通过对研究区降水资料和放牧家畜采食牧草需求资料分析,进行合理饲料预算,可做到以草定畜。  相似文献   

5.
黄河首曲草地牧草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探讨牦牛营养代谢疾病的病因,在黄河首曲草地对牧草微量元素含量季节性变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牧草微量元素含量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随着气温升高,牧草生长速度加快,微量元素含量降低;气温降低,牧草生长停止,微量元素含量逐步回升.牧草微量元素含量的季节性变化可能是牦牛营养代谢疾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以生长在高寒山区的多年生和一年生牧草为材料,研究了牧草生长过程中叶中可溶性蛋白质、脯氨酸、碳水化合物等低温保护物质含量的变化,分析了它们与植物叶片含水量和低温生长过程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生长季中,多年生牧草叶片含水量相对较低,四种牧草平均叶片含水量在56.4%~71.8%,而一年牧草叶片含水量较高,为87.0%.总体看,抗冷力强的多年生牧草中低温保护物质明显高于抗冷力弱的一年生牧草.其中,随着生长季气温增高,多年生牧草叶中脯氨酸含量下降,下降幅度平均为64.5%,在晚秋气温下降时又回升.生长季中牧草叶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尤其是苜蓿和无芒雀麦.几种多年生禾草叶片碳水化合物含量一直较高,可溶性糖在生长季呈上升趋势.这表明低温保护物质不仅在多年生牧草越冬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与牧草低温生长相关.同时,牧草叶片含水量在维持低温光合作用、控制生长速率、平衡机体能量代谢及低温保护物质积累与转运上起重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高寒山区牧草生长过程中低温保护物质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生长在高寒山区的多年生和一年生牧草为材料,研究了牧草生长过程中叶中可溶性蛋白质、脯氨酸、碳水化合物等低温保护物质含量的变化,分析了它们对植物叶片含水量和低温生长过程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生长季中,多年生牧草叶片含水量相对较低,四种牧草平均叶片含水量在56.4%-71.8%,而一年牧草叶片含水量较高,为87.0%。总体看,抗冷力强的多年生牧草中低温保护物质明显高于抗冷力弱的一年生牧草。其中,随着生长季节温增高,多年生牧草叶中脯氨酸含量下降,下降幅度平均为64.5%,在晚秋气温下降时又回升。生长季中牧草叶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尤其是苜蓿和无芒雀麦。几种多年生禾草叶片碳水化合物含量一直较高,可溶性糖在生长季呈上升趋势。这表明低温保护物质不仅在多年生牧草越冬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与牧草低温生长相关。同时,牧草叶片含水量在维持低温光合作用、控制生长速率、平衡机体能量代谢及低温保护物质积累与转运上起重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施肥对黔中地区混播草地牧草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氮磷钾不同配比施肥量对黑麦草和紫花苜蓿混播草地牧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促进禾本科牧草叶的生长(P<0.05),增施钾肥对禾草的生长有利;磷能促进豆科牧草根的生长(P<0.05)且豆科牧草株高随着施磷量的增加各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高氮抑制豆科牧草的生长;最高产量的施肥方式:N:P_2O_5:K_2O为20:30:20,比对照处理的草地产量增加63.92%。  相似文献   

9.
<正>牧草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其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有明显的不同。随着牧草的不断生长,尽管牧草的干物质产量在继续增长,但其体内的营养物质如粗蛋白质、胡萝卜素的含量却大大减少。其主要原因是粗纤维含量逐渐增加的缘故。实质上单位面积牧草的产量和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主要取决于牧草的收割期。优质干草应叶量丰富,有较多的花序和嫩枝。从气味和色泽上看,优质干草应为深绿色和具有芳香气味。调制优质干草就应首先掌握好牧草的  相似文献   

10.
在牧草生长季节每旬的降水量历年平均的基础上分别增加25%(试验当年降水量+比历年同期增加25%的水量)、50%、60%、70%、75%、0%6个量级,通过与历年观测数据对比研究水分对牧草地上生物量影响,揭示不同水分增加条件下牧草生长状况的变化情况,以及高寒草原牧草的生长状况与水分的关系。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种类的牧草,各阶段不同灌水处理间,增加70%~75%的水分时牧草高度增加变化最大;各阶段不同水分处理植株生长速率不同,各种牧草6月份生长速率最快,75%时速率最大。  相似文献   

11.
提高混播草地的生产力和维持其营养价值对提高新疆半干旱地区放牧家畜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择4种牧草,以单播为对照,设置豆禾两种牧草和3种牧草进行混播,分析混播草地生产力和牧草营养价值变化。结果表明:与单播相比,混播草地不仅具有明显生物量优势,而且牧草的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更低,粗蛋白含量、干物质消化率、干物质采食量和相对饲喂价值更高;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2016年到2018年),单播和混播草地牧草干物质产量、粗蛋白产量、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均显著增加,但粗蛋白含量、干物质消化率、干物质采食量和相对饲喂价值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2.
牧草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其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有明显的不同。随着牧草的不断生长,尽管牧草的干物质产量在继续增长,但其体内的营养物质如粗蛋白质、胡萝卜素的含量却大大减少。其主要原因是粗纤维含量逐渐增加的缘故。实质上单位面积牧草的产量和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主要取决于牧草的收割期。  相似文献   

13.
<正> 围栏保护草地中狗牙根的生物量较未保护放牧高。放牧增加粗蛋白质、粗脂肪、钙、磷、钾和钠的含量,降低祖纤维,无氮浸出物和灰分含量。牧草产量和化学成分在不同季节和不同生育期有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14.
通过不同放牧率(1.33,2.67,4.00,5.33和6.67羊/hm^2)对内蒙古典型草原牧草地上现存量和净初级生产力及牧草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牧草地下现存量随放牧率的增大而线性下降,但地上净初级生产力并非线性下降,因而存在补偿生长的现象,牧草中粗蛋白含量在放牧的中后期随放牧率增大而增加,而较轻放牧率下粗蛋白含量随放牧季节的后称明显下降;粗纤维和粗灰分含量则表现出较强的规律性,随放牧时期  相似文献   

15.
再生水灌溉对苜蓿、白三叶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推广再生水在牧草灌溉方面的安全利用,在沧州污水处理厂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3年再生水灌溉对苜蓿(Medicago sativa L.)和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2种豆科(Leguminosa)牧草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自来水灌溉相比,再生水灌溉初期对苜蓿、白三叶生长高度无明显影响,但能显著增加其产量;再生水的3年灌溉对苜蓿、白三叶植株体内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含量无显著影响;再生水灌溉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2种牧草植株体内矿质元素的含量;本试验通过再生水的3年灌溉并未发现氯随着再生水灌溉的输入对苜蓿、白三叶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再生水灌溉的苜蓿植株体内3种重金属含量与自来水灌溉相比无显著差异,且均未超过饲料卫生标准,初步说明短期再生水灌溉不会引起苜蓿和白三叶植株体内重金属的累积。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内蒙古四子王旗荒漠草原土壤—牧草—放牧绵羊生态系统中的微量元素含量进行分析,研究不同季节放牧绵羊体内矿物质元素的盈亏状况,评定矿物质元素营养限制因子。[方法]选取6只体况良好的体重为(39.65±2.25)kg的放牧蒙古羊母羊作为试验羊,测定该地区牧草嫩草期(6月)、生长期(9月)和枯草期(11月)放牧绵羊的体重、采食量、排粪量和排尿量;检测牧草3个生长时期草原土壤、牧草以及放牧绵羊血清中的7种矿物质元素(铁、铜、锰、锌、硒、钼、钴)含量;借助采食量模型预测放牧绵羊在牧草不同生长时期的矿物质元素摄入量;利用代谢试验测定从粪、尿中排出的矿物质元素含量,计算放牧绵羊体内矿物质元素沉积量。[结果]放牧绵羊的体重和采食量在牧草3个生长时期之间差异均极显著(P0.01),枯草期排粪量极显著(P0.01)高于嫩草期和生长期。草原土壤、牧草及绵羊血清中的铁元素含量在牧草不同生长时期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铁元素含量均不存在缺乏情况。枯草期牧草的铜元素含量极显著(P0.01)低于嫩草期和生长期,枯草期绵羊体内沉积的铜元素含量极显著(P0.01)低于生长期,并出现了负沉积。草原土壤、牧草以及绵羊采食和体内沉积的锰、钼元素含量在牧草不同生长时期之间存在极显著(P0.01)差异,但两种元素不存在缺乏情况。嫩草期绵羊血清中的锌元素含量显著(P0.05)高于生长期和枯草期;草原土壤、牧草、绵羊体内沉积的锌元素含量在牧草不同生长时期之间虽无显著(P0.05)差异,但存在缺锌的情况。草原土壤中的硒元素含量在牧草生长期最高,极显著(P0.01)高于嫩草期和枯草期,嫩草期和生长期牧草中的硒元素含量低于正常水平下限,而枯草期牧草中未检测到硒元素;绵羊血清中硒元素的含量在牧草不同生长时期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处于正常水平的下限。草原土壤中的钴元素含量在牧草不同生长时期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低于标准值;枯草期和嫩草期绵羊体内沉积的钴元素含量极显著(P0.01)低于生长期。[结论]建议在该地区全年以适当形式为放牧绵羊补锌和硒元素,冬季或春季可适当补饲含铜和钴的微量元素制剂。  相似文献   

17.
<正> 在卡拉库姆草地上,春季与夏季多年生牧草占总载牧量相当大的比重。在气候条件适宜的年份,多年生牧草占总载畜量的比重达到30%,多年生牧草可分为冬—春生长,春季生长和春—夏生长几类。为了评价植物的生物学价值,必须详细研究有机物质最重要的组分之一——粗蛋白。而粗蛋白的品质则决定子氨基酸的含量,首先决定于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以及占全部氨基酸的比例。  相似文献   

18.
牧草的刈割是牧草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选择适宜的刈割时间,既不影响牧草的生长发育,又可获得高产优质的饲草。牧草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产量和质量均发生着不断的变化。牧草生长早期,蛋白质含量丰富,纤维素含量较少,营养价值高,但单位面积产量低;生长后期,产量提高,但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和胡萝卜素含量显著下降,纤维素含量增加,牧草营养价值降低。确定牧草的刈割时间,必须兼顾产量与质量两个方面。试验证明,在适期收获的牧草中,由于干物质产量和可消化蛋白质含量高,家畜采食后所产生的畜产品产量也相应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9.
<正> 在兹拉特莫拉夫采进行了14年的田间试验来研究每公顷施250公斤氮和磷钾对于物质含量的影响以及牧草于物质中粗蛋白、磷、钾和钙的浓度变化,对高含量牧草粗蛋白也进行了研究。高含量牧草粗蛋白与于物质产量无关,低生产能力的草丛粗蛋白的含量增加较快,而较高的硝酸盐积累未见报道。要达到牧草高产和提高牧草磷的含量,  相似文献   

20.
对青海省环湖地区绵羊11种矿物元素营养状况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该地区绵羊处于低锌、低锱和高钼的营养状况;(2)夏季的唾液钠/钾比低于10:1,表明处于低钠营养状况;(3)血浆镁浓度较低,但仍明显高于低血镁的临界值;(4)血浆铜和锌浓度在夏季或秋季出现峰值;血浆钼浓度在夏季和冬季出现两次峰值;(5)牧草铜和锌含量较低,牧草上土壤锰含量明显低于常值,而钼含量超过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