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一、早干塘 一般在每年1月份干塘,干塘后池边清淤修岸。晒塘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在7~10天为宜,稍硬即可,这样减少对塘中水草和底栖生物的破坏。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配合饵料在三疣梭子蟹养殖中的对比试验结果。试验塘放苗量为3.7kg/ha,产量为948.1kg/ha;对照塘放苗量为3.7kg/ha,产量为818.5kg/ha。回捕率试验塘为9.85%,对照塘为7.13%;平均规格试验塘为130g/只,对照塘为155g/只。试验结果显示,在相同的养殖条件下,试验塘的产量和回捕率高于对照塘,而平均规格小于对照塘。  相似文献   

3.
我们任阳乡大面积鱼苗池的鱼苗发塘从1981年起,逐渐将传统的用豆浆发塘,改为用豆浆与有机肥结合发塘,最后改为纯用有机肥发塘。1985年在与洪泽县联营中的发花塘亦全部采用有机肥发塘。通过五年时间的大江南北大面积试验证明,纯用有机肥发塘,不但可节省生产成本,而且由于用肥料发塘,能够培养浮游生物等活饵料,使鱼苗摄食的营养成份全面,分布均匀,能促使鱼苗暴长,规格整齐,  相似文献   

4.
北方地区由于气温低、鱼类生长期短,一些苗种生产单位在鱼苗发塘后就不再使用发塘池,使发塘池空闲起来。为了提高发塘池的使用效率和提高经济效益,笔者两年来在鱼苗发塘后利用发塘池继续进行鱼种培育,亩产达500kg,具体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5.
云浮市新兴县塘虱(胡子鲶Clarias Fuscus)鱼苗生产规模化,形成广东省有名的塘虱苗孵化专业基地,且此种鱼为广东省普遍养殖品种。在塘虱养成方面,我们也较早掌握了一套经验。现在,由于解决了饲料和一些鱼病防治的问题,塘虱成鱼养殖成本大大降低,虽然上市塘虱价格较低,但养殖塘虱还是有利可图。  相似文献   

6.
刘梅框养塘养鱼创高产框养塘又叫地上塘,也称片养塘,是利用低洼地或荒废的大田简单围堰而成,一般面积较大,水位浅,保水性能差,一直被人们视为低产塘。1994年,岗埠农场水产公司一场刘梅承包的24.7亩框养塘,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采用先进技术,养殖名优品种...  相似文献   

7.
《水产科技》1995,(3):23-24
一、清淤晒塘。在11月前后将塘水排干,清理淤泥,让底泥风化,阳光消毒。每亩塘用生石灰100公斤,用水溶解后全塘泼洒(包括塘边),然后晒塘。塘底力求晒到龟裂。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惠州市基塘系统三种典型的水产养殖模式,并对旱季和雨季时三种养殖模式塘的一些常规污染指标进行了监测与分析,结果表明:猪鱼模式塘中的COD、NH3-N和TN呈现升高的趋势,猪粪水对其贡献率最大,旱季时猪鱼模式塘和单投饲料塘的NH,-N和TN污染严重;各模式塘受到重金属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铜污染尤为严重。最后给出了改善水产养殖用水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主养福寿鱼池塘混养鳜鱼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宏兵 《科学养鱼》1996,(10):23-24
主养福寿鱼池塘混养鳜鱼初探为了探索池塘养殖鳜鱼新技术,笔者于1995年4~10月在主养福寿鱼池塘内进行了混养鳜鱼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初报如下:一、条件与材料1.池塘一口4.0亩的长方形池塘作为试验塘。塘东西走向,排灌方便,塘深2.0~2.8m,塘...  相似文献   

10.
当家塘是农村蓄水灌溉用塘,以前水体的生产潜力没有被充分挖掘,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当家塘被农户承包,在保证农田灌溉用水的同时,开展水产品养殖。但养殖方式简单,且品种单一,经济效益也不高。斑点叉尾鮰自1984年从美国引进后,经多年的养殖实践证明,该鱼具有生长快,易饲养,经济价值高等特点。为改变当家塘养殖品种结构,提高优质鱼产量,我们开展了在当家塘套养斑点叉尾鮰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  池塘条件 选择1农户承包的当家塘作试验塘,面积12亩。平均水深1.7m,农田灌溉用水高峰季…  相似文献   

11.
一些渔户反映鲶鱼发塘率很不稳定,为了逐步摸索鲶鱼发塘的科学方法,我们利用水泥池和土池分别进行了鲶鱼发塘,结果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海水围塘内贝类大量死亡俗称“倒塘”,是近几年来舟山市普陀区较为常见的一种现象,不仅给养殖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还会严重污染围塘底质,从而影响围塘中其它养殖品种死亡和生长。为此,舟山市普陀海洋与渔业局张耀辉等人作了调查研究,对围塘混养贝类死亡原因作了剖析,大概有以下四个方面造成的:  相似文献   

13.
当家塘是农村蓄水灌溉用塘,以前水体的生产潜力没有被充分挖掘;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当家塘被农户承包,在保证农田灌溉用水的同时,开展水产品养殖,但养殖方式简单且品种单一,经济效益也不高。为改变当家塘养殖品种结构,提高优质鱼产量,我们于1998年开展了在...  相似文献   

14.
2008年8月17日,笔者所在公司的一养殖塘内出现了红色水块,在塘内成零星不均匀分布。经过巡塘,疑似为漂浮于水面、塘内硅藻分泌的油滴以及虾料中的油滴混合物。但仔细观察发现并无油状分层现象,红色水体较均匀。  相似文献   

15.
“要想养好一塘虾,必须先养好一塘水”,这是养虾的经验之谈。要想养好一塘水,必须先了解各种水色是怎样形成的,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调好水质。  相似文献   

16.
1.养殖条件 养殖塘选择在温岭新街、龙门、江厦、松门、淋川、大闾、横山等七个沿海镇乡。养殖塘均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取水方便,每潮汛可自然纳潮12-13天,水质无污染,且大部分塘体紧邻淡水河道,养殖用水盐度需要人为调控。 2放养前准备工作 (1)搁塘清淤除害。对于一年养殖两茬的池塘,搁塘清淤工作一般安排在晚秋苗放养前进行。首先对老塘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整,清除沟内淤泥,排水搁塘,修复四周防逃设施、倒塌堤坝,秋苗放养前10天每亩用120kg生石灰或 15kg漂白粉制成浮液进行全塘泼洒,以杀灭塘内所有敌害生物…  相似文献   

17.
杨富亿 《水产科学》1997,16(4):40-42
“八五”攻关期间,在三江平原沼泽区开发一片12hm^2的原始沼泽地,通过挖塘抬田工程,建立田-塘生态开发模式,实行塘里养鱼,台田种植。1992-1995年平均纯收入1.32万元/hm^2。还探讨了田-塘开发模式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8.
泰国笋壳鱼学名褐塘鳢或云斑尖塘鳢(Oxyeleotris mannoratus)。属虾虎鱼亚目、塘鳢科、尖塘鳢属,原产于东南亚的江河、水库和湖泊中,主产于柬埔寨、泰国、越南等国,因其体形似笋壳,在广东地方通常称为泰国笋壳鱼。  相似文献   

19.
如何提高鱼苗下塘的成活率,根据各地养鱼苗的先进经验,必须恪守以下十个原则 一、清塘消毒:其方法有二:1.干塘法、放于或抽干塘水,每平方米塘底施用生石灰0.11kg,施后一天灌水;2.带水法,每立方米塘水施用生石灰0.22kg。施用生石灰的方法:将生石灰溶于水化浆趁热全塘均匀泼洒,待生石灰毒性消失后,再放鱼。检查生石灰毒性是否消失,方法有三:1.测验塘水pH值,若pH值降至9以下,说明生石灰毒性消失;2.观察塘水中有无水蚤,若有水蚤说明生石灰毒性消失;3.把几十条鱼苗放入塘水中安装好的捆箱内试养,…  相似文献   

20.
塘鳢俗称虎头鲨、莆鱼,又称菜花鱼,在分类上隶属于鲈形目、虾虎鱼亚目、塘鳢科、塘鳢属,是长江中下游常见的一种小型经济鱼类。为了增加新的养殖品种,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人工繁殖和成鱼养殖技术的试验,现将塘鳢土池高产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