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养殖鱼类中,鲤鱼是淡水养殖的优良品种,它生长迅速,肉味鲜美且抗病能力强,但由于鲤鱼属于底栖性鱼类,喜欢在水体下层活动,在生产捕捞过程中起捕率很低,漏网的成鱼,生长很缓慢,这样就会造成饵料,肥料的浪费,影响养殖承包户的经济效益。因此有效地提高鲤鱼的起捕率是发展养鲤业的主要措施。笔者根据工作中的调查实践,总结了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易捕鲤     
正鲤鱼为底层鱼类,逃网能力强,投放后回捕率低;因此对于大水面的水库或湖泊,往往由于难以起捕而放弃投苗养殖,严重制约了大水面鲤鱼业的生产。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经过近30年的研究,专门选育出了一种鲤鱼新品种——易捕鲤(品种登记号:GS-01-002-2014),这种品种栖息于大水面中上层、起捕率高、抗寒且生长速度快。  相似文献   

3.
鲤鱼是主要的淡水养殖鱼类之一。国内外有关鲤鱼的杂交和育种已有不少报道,通过种内杂交,以提高其生长速度和抗寒力或改良其他经济性状,均显见成效。但对于生产上颇感困难的鲤鱼的起捕问题,从育种方面来看,至今尚未见这方面的研究报道。本研究以解决鲤鱼的起捕问题为主要目标,选用生活于水域中上层,容易起捕的柏氏鲤做父本;个体较大,生长较快的元江鲤为母本进行杂交试验,从而获得了一种容易  相似文献   

4.
鲤鱼起捕率低是多年来淡养的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我所为了搞清抗寒和高起捕率的遗传规律,先后进行了柏氏鲤与黑龙江鲤、德国镜鲤、荷包红鲤等的正反杂交。从中选出一组双杂交种 [(柏氏鲤×镜鲤 )F1× (黑龙江鲤×红镜鲤 )F1],此组种系具有较强的抗寒能力,起捕率却不很高,其起捕率高者为两网 40%左右,为提高起捕率,又以此组鲤鱼与柏氏鲤原种进行回交,得到一组抗寒能力强且高起捕率鲤鱼新品系。   1983年我所从云南引进 58尾柏氏鲤亲鱼,采用杂交技术分别与黑龙江野鲤、江鲤和散鳞镜鲤进行正反交,并对其亲和力及后代的抗寒能力…  相似文献   

5.
夏季捕鱼因处在高温季节,因此出鱼也叫捕“热水鱼”。在夏季多次出鱼,对于提高池塘的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介绍对起捕草鱼、鲫鱼、鲤鱼等中下层鱼的几种可行的轮捕方法。1.拉围网在起捕前鱼停食一天,起捕时,少量投食5~15分钟,将吃食性鱼引诱在食场中。清理好拉网,并沿食场围住,再收紧网具。由于白鲢较少靠近食场,这样可以避免白鲢大量入网、撞伤后引起鱼死亡。当网拉拢靠岸后,应在深水区拣鱼,分拣时,将上纲稍微沉入水中,让白鲢和小规格鱼游出网外,分拣时要迅速、准确,不要用手掐鱼,特别是不要掐鱼鳃。2.定置张…  相似文献   

6.
鲤鱼是主要的淡水养殖鱼类之一。国内外有关鲤鱼的杂交和育种已有不少报道,通过种内杂交,以提高其生长速度和抗寒力或改良其他经济性状,均显见成效。但对于生产上颇感困难的鲤鱼的起捕问题,从育种方面来看,至今尚未见这方面的研究报道。  相似文献   

7.
起捕建鲤鱼种有良法建鲤属底栖性鱼类,反应敏锐,游泳有力,用常规方法拉网,它极易从底细下面穿过而较难捕捉,若干塘捕捞,则费时、费力,工作量相当大,特别是鱼种起捕,由于其个体小,数量多,高产塘单产可达750-900Kg/亩,常因干塘操作时间太长造成较大的...  相似文献   

8.
水库一般水较深,库底地形复杂,对于捕获营底层生活的鲤鱼,若利用“赶、拦、刺、张”这种渔法作业,效果是不佳的。鲤鱼的生长期一长,个体就越来越大,更是难以捕起。如何捕获较大个体的鲤呢?我们利用沉水单层刺网在水库进行了尝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将试捕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柏氏鲤(Cyprinus pellegrini Tchang)是我国云南省的特产鱼类之一,其特点是食性较单纯.以浮游动物为主食,易于起捕,肉质细嫩腴美,被誉为地方名产鱼.唯其个体生长较慢,元江鲤(Cyp.Carpio yuankiang Wu et al.)则是云南的一种生长较快的鲤鱼。利用柏氏鲤与元江鲤进行杂交以求获得容易起捕、生长又较柏氏鲤为快的杂种。  相似文献   

10.
鲤鱼生化成份的初步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有700多种淡水鱼,只有少数几种鱼做过生化成份分析,主要是肌肉、性腺和肝脏等。其目的在于了解这些组织器官的食用价值和研究鱼类生殖周期化学成份的变化。1975年我们对黄河鲤鱼、红鲤、镜鲤的肌肉生化组成做了分析,并把同一季节捕获的相同体重范围内的黄河鲤鱼、红鲤、镜鲤和河南省境内不同水域的野鲤的含脂量作了一些比较,特别是黄河鲤鱼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尚未见到报道,现将我们初步测定的结果整理如下,提供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11.
史氏鲟及几种鱼类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史氏鲟、鲫鱼、鲶鱼、鲤鱼进行了肌肉营养成分的分析。几种鱼肌肉中水分含量分别为72.4%、74.75%、68.74%、76.3%;粗脂肪含量依次为5.60%、2.64%、2.62%、5.98%;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1.39%、16.28%、12.55%、16.91%;灰分含量分别为0.60%、1.64%、1.56%、1.18%,结果显示,史氏鲟的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几种鱼类,可以做为一种优质淡水养殖品种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2.
王德胜 《科学养鱼》2002,(11):24-24
一、调整饲料成分,强化鲤鱼体质越冬前1个月,应适时调整饲料成分比例,使饲料中脂肪的含量增加5%左右,蛋白质的含量降低5%左右,同时适当增加饲料中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含量,以增强鲤鱼体质,提高鲤鱼对疾病的抵抗力。通过一个月的强化饲养,使鲤鱼膘肥体壮,安全过冬。二、捕出鲢鱼,放足鳙鱼越冬停食前20天左右,要及时将套养的鲢鱼全部捕出,以保留水体中浮游植物的种群优势,确保越冬期间水体的“产氧”能力。另外,若池中没有套养鳙鱼,在捕出鲢鱼的同时要及时补放,以便控制浮游动物的生长,防止浮游动物形成种群优势而大…  相似文献   

13.
高要地区草鱼养殖采取“一次放苗,多次起捕”模式,主要混养鲮鱼、鲤鱼、鲫鱼。  相似文献   

14.
为了闻明酪素被膜对鲤鱼和斑点叉尾鮰稚鱼食物氨基酸利用率的影响,将结晶氨基酸加进鲤鱼和斑点叉尾鮰稚鱼的饲料中,同时加进酪素作成酪素被膜饲料,以这种食物喂食上述两种鱼共6周,观察酪素被膜对鲤鱼和斑点叉尾鮰稚鱼食物氨基酸利用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我国有700多种淡水鱼,只有少数几种鱼做过生化成份分析,主要是肌肉、性腺和肝脏等。其目的在于了解这些组织器官的食用价值和研究鱼类生殖周期化学成份的变化。1975年我们对黄河鲤鱼、红鲤、镜鲤的肌肉生化组成做了分析,并把同一季节捕获的相同体重范围内的黄河鲤鱼、红鲤、镜鲤和河南  相似文献   

16.
<正> 鲤鱼(Cyprinus Capio)在我国淡水鱼总产量中占10~30%,它具有地域范围广、适应性及繁殖力强、食性广、味道鲜美等特点,一向为我国人民所喜爱,很早就成为我国主要淡水养殖鱼类。近年来,我国对鲤鱼的遗传、育种工作开展了大量的研究;通过鲤鱼种内不同品种间杂交,利用杂交优势,改变亲本性状,获得生长快,增肉率高、养殖周期短、抗病力强、起捕率高等杂交后代,已选育出不少鲤鱼杂交种。  相似文献   

17.
对本地具有代表性的3种不同水源池塘的pH值,SS、CODcr、、NH3-N、∑P、酚、矿物油七种主要水化因子含量及主要养殖鱼(鲤鱼、鲢鱼、草鱼)鱼肉肌苷酸和酚含量的测定分析,比较不同水源池塘中鱼肉肌苷酸和酚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水源同种鱼鱼肉肌苷酸及酚含量不同,Ⅰ型塘(水库水)与Ⅲ型塘(滇池水)鲤鱼、鲢鱼肉中的肌苷酸含量差异显著(P〈0.05),Ⅰ型塘与Ⅲ型塘鲤鱼、鲢鱼酚含量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8.
减少起捕热水鱼后死鱼的一种方法前几年我场在捕热水鱼时,除了选择好天气、提前一天停食、网中快拣鱼、捕后加水等必要的措施,但仍然出现死鱼多的现象。从93年开始,我们采用预先选择好起同处淤泥少,同时架一台抽水泵,起网后正对网中适量冲水增氧的方法,并在次日泼...  相似文献   

19.
每年冬季成鱼起捕之时,是收集鲤、鲫亲鱼的最好时节。农村养鱼户若在此时收集鲤、鲫亲鱼,进行精心培育,自繁自养,就不愁来年无苗种。鲤、鲫亲鱼的收集时间,应在冬季至次年鲤、鲫亲鱼产卵前为好。亲鱼的来源可以从江河、塘库、堰中成鱼起捕时收集。收集时除应选择体色鲜艳,无病无伤的鱼体外,还应选择年龄和体重。鲤鱼雌体应在3龄以上,体重1.5—5公斤;  相似文献   

20.
水产养殖生产中,通常采用搠网起捕或冬季干塘起捕两种方法捕鱼。一些利用低洼地、盐碱地等改造的大水面浅水池塘(围滩),有许多单口面积在6.7-13.3hm^2(100-200亩)之间,水深多在1.5-1.8m。采取上述两种捕捞方法,存在不少弊端,养殖过程中要进行轮捕也较困难,为解决大水面轮捕困难这一课题,笔者设计了一种集鱼池捕捞法,通过几年的实践,证明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