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西双版纳黄瓜种质资源形态鉴定和亲缘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30份西双版纳黄瓜种质资源5个质量性状和13个数量性状的形态鉴定。结果显示:30份西双版纳黄瓜种质在形态水平上具有一定的遗传多样性。与性型分化和侧枝发生相关的5个数量性状的差异较大,变异系数较高。子叶长等8个性状差异不明显。基于形态性状的聚类分析结果,29份种质可分为5组,分组结果与其重要农艺性状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2.
《中国园艺文摘》2011,27(9):197-197
通过对30份西双版纳黄瓜种质资源5个质量性状和13个数量性状的形态鉴定。结果显示:30份西双版纳黄瓜种质在形态水平上具有一定的遗传多样性。与性型分化和侧枝发生相关的5个数量性状的差异较大,变异系数较高。子叶长等8个性状差异不明显。基于形态性状的聚类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3.
短日处理诱导西双版纳黄瓜开花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双版纳黄瓜是分布于我国西双版纳地区的一群独特的黄瓜资源,由于其光周期敏感的特点,育种应用较为困难。本试验采取8h/16h的短日照条件,研究了短日处理0、10、20、30、40d对西双版纳黄瓜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日处理有显著的促雌效应,第1雌花节位提早,雌花数增多,并且随着短日处理天数的增加该效应愈强。检测分析表明短日处理诱导出的雌、雄配子均活力正常,可用于育种研究。  相似文献   

4.
外界环境对长春密刺黄瓜性型分化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外界环境对长春密刺黄瓜性型分化与产量的影响黄伟波(山东省昌邑市农业局蔬菜站261300)长春密刺黄瓜在保护地栽培中普遍存在第一雌花节位高、雌花数目少、前期产量低等缺点,严重影响了经济效益。前人研究证明,黄瓜性型分化与外界环境密切相关。因此笔者在198...  相似文献   

5.
西双版纳黄瓜群体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双版纳黄瓜(Cucumis sativus L.var.xishuangbannanesis Qi et Yuan) 是我国特有的黄瓜变种。以20世纪70年代末收集的30份西双版纳黄瓜种质273个样本为研究对象, 利用SSR技术从群体水平分析其遗传多样性。273个样本的多态位点百分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 和Shannon信息指数(I)分别为92.86%、0.1818和0.2972。比较30份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指标, 显示种质间遗传变异54.06% , 种质内遗传变异45.94%。17号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最高(H = 0.1376, I = 0.2032, 多态位点百分率37.21% ) 。聚类分析结果显示, 大多数种质的分组与瓜皮色和瓜肉色基本一致。按不同来源地将种质分为5个群体,其中景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高, 其多态位点百分率、H值和I值分别为76.19%、0.1562和0.2516。群体间遗传一致度在0.9071~0.9889之间。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来源地的西双版纳黄瓜在遗传组成上存在差异。群体遗传分化系数和基因流分别为0.2201和1.7718, 表明西双版纳黄瓜群体间基因分化不明显, 基因交流基本顺畅。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黄瓜嫁接苗愈合期间的适宜光质条件,利用LED光源调制不同光质比例,以白光(W)为对照,探究了嫁接愈合期间红光(R)、蓝光(B)和红蓝混合光(RB,红光光照度∶蓝光光照度=7∶3)对黄瓜嫁接苗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B处理可显著促进茎秆及叶柄伸长,叶片伸展,增加嫁接苗全株鲜质量、干质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RB处理有利于嫁接苗单位叶面积的叶片干质量(LMA)及迪克森质量指数(DQI)等幼苗质量评估指标的提高;W及RB处理下嫁接苗总叶绿素含量与R、B处理相比显著提高,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此外,黄瓜第1朵雌花开放节位以及10、15、20节以内雌花数也受到不同光质处理的影响。RB处理下第1朵雌花开放节位最低,R处理不利于黄瓜嫁接苗雌花的分化。综合来看,红蓝混合光最利于嫁接苗壮苗的培育,提升后期高产潜力,宜作为嫁接苗愈合光质。  相似文献   

7.
以不同来源的39份西瓜种质资源和5份杂交1代西瓜为材料,对播种至第1雌花开放时间、第1雌花开放节位、播种至第1雄花开放时间、第1雄花开放节位、雌花间隔节位、柱头颜色、雌花两性花等7个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及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7项植物学性状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1.19,第1雌花开放节位遗传多样性指数最大,为1.71,其多样性最为丰富,雌花两性花遗传多样性指数最小,为0.63。第1雄花开放节位与播种至第1雄花开放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第1雌花开放节位与播种至第1雌花开放时间呈显著正相关,第1雄花开放节位与第1雌花开放节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雌花两性花呈显著正相关,第1雌花开放节位与雌花两性花呈极显著正相关。通过差异性分析,从44份材料中筛选出4个播种至开花时间短(42 d)、第1雌花节位在7~11节、存在雌花两性花的材料——T2(‘PI278050’)、A4(‘PI278005’)、T1(‘PI278003-1’)、C6(‘PI162667-3-1’)。从试验结果得出,小果型材料开花时间早且雌花节位低。  相似文献   

8.
甘栗笋瓜是由日本引进的笋瓜材料经多代自交纯化和定向选择而成的自交系"7KF01"和"9K20"配制育成,2007年1月通过浙江省新品种认定. 1特征特性 主蔓长3 m左右,生长势中等偏强.叶片近圆形,叶色翠绿,分枝性中等.雌花节位较低且分化较多,单蔓可见雌花6个以上,一般第1朵雌花节位为6~8节,人工辅助坐果条件下第1雌花即可坐果.易坐果,有时单蔓可连续2~3节同时坐果.果扁圆形,果皮墨绿色,带淡绿色条斑,外观商品性好;果肉厚,老瓜果肉厚2.5 cm,肉色金黄,肉质粉糯,口感风味好.  相似文献   

9.
正博美8号是天津德瑞特种业有限公司2012年育成的油亮型露地黄瓜新品种。该品种商品性优良,瓜条油亮,对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病毒病抗性强,丰产稳产性好。1特征特性1.1性状优良生长势强,叶片大小中等,叶色深绿,中等叶型,侧枝发生较多。主蔓和侧蔓均具有较强结瓜能力,以主蔓结瓜为主。第1雌花节位在4~6节,雌花节率春季30%左右,秋季20%左右。腰瓜长  相似文献   

10.
新品种介绍     
新品种介绍特早熟黄瓜新品种──湘黄瓜3号湘黄瓜3号又名春园4号,是长沙市蔬菜研究所育成的特早熟、丰产、优质、适宜作保护地栽培的春黄瓜杂优新品种。特征特性:湘黄瓜3号无分枝。主蔓第3~5节开始出现雌花,雌花节率50%~60%。商品性好,单瓜重280~3...  相似文献   

11.
黄瓜种质资源果实苦味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新的的苦味等级分级标准,通过分级打分法对63份不同生态类型的黄瓜种质资源结果初期与结果盛期的商品瓜头部(花萼端)与尾部(果梗端)的苦味进行评价。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生态类型的黄瓜品种间果实苦味表现不同,以华南型品种果实苦味表现最为突出;结果初期与结果盛期果实头部苦味差异极显著,果实尾部苦味差异不显著;结果初期果实头部与尾部苦味差异不显著,而结果盛期果实头部与尾部苦味差异极显著;筛选出黄瓜果实苦味平均分1的材料3份,分别为1号、2号、33号;果实苦味为0的材料20份,其中华南型1份,华北型8份,腌渍型2份,欧洲温室型9份。  相似文献   

12.
西双版纳黄瓜RIL群体叶绿素含量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双版纳黄瓜(Cucumis sativus L.var.xishuangbananesis Qi et Yuan)是我国特有的一个黄瓜变种。以其与北京截头黄瓜为亲本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IL)为材料,通过测定RIL群体中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含量以及叶绿素a/b值,分析其叶绿素含量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在RIL群体中,叶绿素a、叶绿素b以及叶绿素总量含量均为连续变异,而且分布频率符合正态分布,存在明显的双向超亲分离现象。此外,对RIL群体与亲本进行叶绿素含量分析比较,选出了6个叶绿素b含量和叶绿素a/b值均优于亲本的株系,为进一步研究黄瓜耐弱光机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栽培黄瓜种质遗传多样性的SSR鉴定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利用62对多态性SSR引物对59份黄瓜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聚类分析结果将供试材料分为 7 大类群,第 1 类包含6个欧洲温室型材料,全为无刺瘤类型;第 2 类是4个美国类型种质,属于小果型材料;版纳黄瓜D59单独聚为第3类,且与其他材料的遗传距离均大于0.33;疑为华南型种质的D38,单独聚为第4类,其果实为乳白色;第5类包括D13及其父本D39,两者含有欧洲和华北血缘;第6类为叶色突变材料D28,是欧洲型和华北型黄瓜的后代;第7类包括33个华北型材料、7个华南型材料、4个日本型材料。主成分分析与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两种分析方法的分类结果与形态学分类相吻合。  相似文献   

14.
以黄瓜品种‘C09-123’为试材,采用植物光照培养箱进行植株培养,利用实体解剖镜观察黄瓜主茎上的雌雄花表现,以探明光周期和温度对黄瓜性别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夜温是影响黄瓜‘C09-123’雌性形成的主导因素,光周期影响不明显;12℃的低温条件有利于‘C09-123’雌花形成;在24℃的高温条件下,‘C09-123’在10节内只形成雄花,不形成雌花。  相似文献   

15.
不同温度对黄瓜种子发芽的影响及耐热性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筛选出种子发芽耐热性强的黄瓜品种,将不同类型黄瓜品种的种子置于28、38和42℃条件下进行发芽试验,比较种子的发芽能力。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黄瓜品种在不同的温度下发芽能力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西双版纳黄瓜、Poinsett97、北京截头种子发芽耐热能力明显强于HH1-8-57和二早子。  相似文献   

16.
NEB、绿亨1号、绿亨2号对黄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NEB、绿亨1号、绿亨2号3种生物农药及有机肥对黄瓜产量、株高、第1雌花节位、发病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NEB、绿亨1号、绿亨2号结合有机肥使用,能显著促进黄瓜植株生长,降低发病率,提高产量。使用NEB的效果较绿亨1号、绿亨2号显著。  相似文献   

17.
15种榛子种质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普通压片法,以榛子叶芽为试材对其15个种质资源的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榛子各种质染色体均为二倍体;核型可分为三种类型:2n=2x=22=22m、2n=2x=22=20m+2sm和2n=2x=22=16m+6sm;没有发现随体;所有种质染色体绝对长度平均值为1.50 μm,属小染色体;除欧榛和7#为1A型, B-23为2B型外,其余种质皆为1B型。种质间核型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8.
黄瓜黑斑病是春棚栽培黄瓜的重要病害,以采自田间分离保存的086菌株为供试菌源,利用室内苗期人工接种和田间成株期观察2种方法对30份黄瓜材料进行黑斑病的抗性评价,苗期接种筛选出9份高度抗病材料、2份抗性材料、1份中抗材料,而其他均为感病和高度感病材料。其中抗性(含中抗)材料占40%、感病材料占60%,成株期田间调查结果与苗期接种结果基本一致。说明苗期接种结果准确,接种方法可靠。同时还说明我们现有的黄瓜种质资源中蕴藏着对改良黑斑病抗性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基因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