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以从国内外引进的5个牛蒡品种为试材,研究广西种植条件下不同牛蒡品种农艺性状差异,以及不同播期对"地皇早生"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肌大长"、"东京白肌"和"柳川理想"产量分别比对照种增加26.92%2、4.62%、19.91%,但"东京白肌"肉质根有分叉;适当早播可以提高牛蒡产量。该试验结果说明,"白肌大长"和"柳川理想"的产量、商品性较高,在广西以9月底至10月初播种为最佳。  相似文献   

2.
将国内外引进的5个牛蒡品种分别布置在3个不同生态点种植,采用AMMI模型对影响牛蒡产量的基因型、环境、基因型与环境(G×E)互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CA1轴解释了92.91%的互作平方和,"白肌大长"、"东京白肌"属高产稳产型;"东京理想"产量较高,但稳定性较差;"柳川理想"稳定性较好,但产量一般;"地皇早生"产量一般,稳定性一般。从AMMI模型互作效应值可看出,桂林试点对品种的分辨力最强,合浦试点分辨力最弱。"白肌大长"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东京理想"、"东京白肌"在南宁具有特殊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生长环境对牛蒡根中菊糖含量的影响并进行分析。方法:实验采用水提法提取菊糖;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不同牛蒡根中总糖含量,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不同牛蒡根中还原糖含量,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菊糖含量。结果:牛蒡根中菊糖含量与年日照量之间存在正相关性,与年降水量和年相对湿度之间存在负相关性。七个地区不同牛蒡根品种菊糖含量由多到少次序依次为柳川理想>新林1号>东京白肌>黄肌>地皇早生。结论:不同生长环境下牛蒡根中菊糖含量存在差异,但牛蒡根中菊糖含量与不同生长环境因素之间无绝对相关性,牛蒡根中菊糖含量与年均温和土壤有机质含量之间无明显相关性,与年日照量之间存在正相关性,与年降水量和年相对湿度之间存在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牛蒡别名大力子,菊科作物,营养丰富,是一种保健型蔬菜.徐州为黄泛冲积平原,土层含沙量较高,特别适合牛蒡生长,目前栽培的品种主要有:地黄、白肌大长、白肌早生、柳川理想、早生等,由于这些品种在沙壤土种植,适应性差,食用部分不能保持原有的色泽、香味及营养成分达不到原有的品质要求.经过课题组几年的努力,于2000年育成了中熟、耐贮藏、产量高、表皮金黄色的牛蒡新品种新林1号,2000-2001年参加新品种区域试验,2002年参加生产试验,各项技术指标显著优于对照,并于2002年通过徐州市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丰县牛蒡     
正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牛蒡生产和出口国,丰县是中国最大的牛蒡生产区和商品牛蒡集散地,几乎占全国牛蒡生产和出口量的1/3。牛蒡这一特殊的农作物及其相关产业在徐州地区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丰县,又名凤城,徐州市下辖县,位于江苏省徐州市西北部,丰县土质沙壤,透气性好,非常适宜根茎类蔬菜生长。丰县牛蒡生产已有10多年历史,从最初的老品种东北理想,到现在的优质高产新品种日本柳川理想、白肌大长,目前全县种植面积5万余亩,年产量8万吨,年产值3亿多元。牛蒡有S、2M、M、L、2L、3L六种规格,种植分为春秋两季。春牛蒡每年2~3月份栽植,9月  相似文献   

6.
金针菇(Flammunila velutipes)和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是我国工厂化栽培程度最高的2种食用菌,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是常见食用菌之一。通过对3种食用菌的营养成分和嘌呤物质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显示,杏鲍菇、金针菇、平菇干粉的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6.39%、20.64%、21.24%,氨基酸总量为16.59%、17.83%、16.38%,且必需氨基酸和呈味氨基酸含量较高;总糖含量分别为39.60%、21.30%、30.58%,多糖含量分别为38.10%、19.73%、25.86%;膳食纤维含量分别为34.03%、37.27%、41.85%,且主要是不溶性膳食纤维;脂肪含量分别为5.13%、5.51%、5.54%;灰分含量分别为4.90%、7.23%、9.47%,且呈高钾低钠模式;嘌呤物质总量分别为416 mg/100g、288 mg/100g、244 mg/100g,且以腺嘌呤为主。本研究为这三种食用菌的精深加工和科学食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悬铃木、国槐、白蜡、广玉兰、女贞、石楠、大叶黄杨、小叶女贞、海桐、雪松、圆柏、龙柏12种新乡市道路绿化树木为试材,对新乡市12种道路绿化树木叶片硫、铅和铜的含量进行分析,研究了绿化树木叶片富集大气污染物的差异性。结果表明:除广玉兰和女贞叶片硫含量秋季比春季略有减少外,所有供试绿化树种叶片的硫、铅、铜含量随春、秋季节变化呈递增趋势,硫、铅和铜的递增范围分别为18%~216%、4%~385%和27%~334%;与清洁区相比较而言,污染区域所供试的所有绿化树木叶片污染物硫、铅和铜的含量都较高,其变化幅度范围分别为9%~223%、37%~390%和85%~374%。根据绿化树木叶片污染物含量的综合分析,将其分成3类,第1类以雪松和广玉兰为代表,叶片中含污染物硫、铅、铜的量较高;第2类包括白蜡、女贞、悬铃木和大叶黄杨,叶片中3种污染物含量居中;龙柏、国槐、小叶女贞、圆柏、海桐和石楠叶片硫、铅和铜的含量相对较低,归为第3类。运用隶属函数法对不同类型绿化树种叶片硫、铅、铜含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常绿乔木叶片综合污染物含量最高,针叶树种次之,其次是落叶乔木,常绿灌木最低。  相似文献   

8.
奉节脐橙树体营养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重庆三峡库区奉节县脐橙树体营养状况,2010—2013年对该县7个主产乡镇的191个脐橙园的当年生春梢营养枝叶片营养元素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树体营养元素失衡较严重。总体上,在叶片大中量元素中,N含量充足且以过剩(偏高或过量)为主,过剩比例为58.11%;P含量以适宜和偏高为主,比例分别为59.16%和31.94%;K含量以偏低为主,含量不足(缺乏或者偏低)的比例为56.03%;Ca含量以适宜和过剩为主,比例分别为62.83%和30.89%;Mg和S含量不足的比例分别为31.94%和26.70%。在微量元素中,Fe含量最为丰富,含量不足的比例仅5.76%;Mn和B处于适宜范围的果园比例也较高,分别为70.68%和62.07%;Zn含量最为缺乏,含量不足的比例高达82.20%;Cu含量不足的果园也较高,占51.84%。奉节脐橙生产上应该重视补充锌肥,适量补充钾、镁和铜肥。  相似文献   

9.
以普通"嘎拉"苹果为对照,对早熟芽变"嘎拉"的生物学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早熟芽变的物候期与普通"嘎拉"基本一致,但成熟期提前25d左右;芽变"嘎拉"树体变矮,分枝变多,节间长、叶宽和叶厚分别为"嘎拉"的1.07、1.16、1.17倍;但分枝长、叶长、叶柄长没显著变化;主干增粗速度变慢。芽变"嘎拉"的花瓣长、宽,花药纵、横径,花柄长度、粗度,花粉萌发率,花冠大小分别为"嘎拉"的0.87、1.16、0.94、1.14、0.63、1.49、0.70、0.87倍。早熟芽变"嘎拉"的平均单果重为206.2g,比对照增加了25.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3.87%,降低了4%;可溶性糖含量为5.55%,比对照降低了9%;可溶性酸含量为0.1%,降低了66.6%;糖酸比为56,提高了267%;果面色泽为条红,着色均匀。综合各项指标认为,该早熟芽变是一个综合性状优良的变异。  相似文献   

10.
香榧籽的品质分级与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香榧籽品质性状指标间的相互关系,建立香榧籽品质综合评价标准及分级标准,为香榧籽品质检测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39份香榧样品为材料,测定香榧籽品质的外观指标和营养指标中的长、宽、单粒质量、出仁率、种形指数、油脂、蛋白质、酸价、主要脂肪酸成分和微量元素等22项品质指标,利用SPSS19.0软件通过因子分析对香榧籽22项品质指标进行筛选,利用概率分布和层次分析(AHP)分别进行品质评价指标的分级及指标权重的确定,再通过K-均值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建立香榧籽品质判别函数模型。【结果】香榧籽品质性状变异丰富,变异系数为3.14%~111.75%。其中过氧化值的变异系数最大,达到111.75%;而出仁率的变异系数最小,为3.14%;种形指数的变异性也较小,为3.57%,油脂平均含量为58.02%。通过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从22项指标中筛选出长、宽、单粒质量、仁质量、种形指数、油脂含量、出仁率、蛋白含量和酸价9项指标作为香榧籽品质评价代表性指标;综合考虑9项指标对香榧品质的影响程度,构建层次结构模型,优化出9项指标的权重系数分别为29.14%、21.44%、10.95%、14.99%、7.84%、5.79%、4.29%、3.20%和2.36%,建立了主要品质指标的分级标准和评分标准,得到香榧籽品质综合评价的3个判别函数,建模样本和检验样本的判别正确率分别为100%和88.88%。【结论】香榧籽品质可用长、宽、单粒质量、仁质量、种形指数、油脂含量、出仁率、蛋白含量和酸价9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本研究为香榧籽品质综合评价标准与分级标准的建立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摘要:为筛选适宜大球盖菇的栽培料配方,探究大球盖菇栽培工艺,采用桃木屑、玉米芯和玉米秸秆 等农业废弃物,设置3个工艺共6种配方进行大球盖菇不同栽培工艺和配方栽培试验,对第一潮菇子实体 的粗纤维、粗脂肪、粗蛋白及氨基酸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桃木屑、玉米芯和玉米秸秆多原料 混合的生料工艺配方(桃木屑50%、玉米芯25%、玉米秸秆25%)中子实体粗蛋白和总氨基酸含量最高, 分别为37.97%和247.8 mg/g,且Glu和Asp含量均较高,子实体味道更鲜美;发酵料工艺较发酵料+短时高 温灭菌工艺更有利于粗纤维、粗蛋白含量的提高。相同栽培工艺添加相同比例桃木屑时,添加玉米秸秆 更有益于提高大球盖菇的粗纤维、粗蛋白和总氨基酸含量,添加玉米芯则有利于提高粗脂肪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
为充分开发利用野菜资源,对生长在天水市的12种常见野菜花椒叶、楤木芽、荠菜、薤白、葛缕子、芦笋、刺五加、香椿、苜蓿、茵陈、苦苣、蒲公英中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12种野菜的水分含量为73.94%~92.06%,其中芦笋中水分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野菜;灰分含量为0.67%~5.75%,苦苣中的灰分含量最高,与其他野菜呈显著性差异;VC含量为49.70~382.70mg/kg,其中荠菜、花椒叶、苦苣、葛缕子与高VC含量的青椒(348.20 mg/kg)、圣女果(222.50 mg/kg)相媲美;粗蛋白含量为0.91%~5.81%,其中香椿最高,为5.81%;粗纤维含量为2.49%~14.78%,其中花椒叶、葛缕子、楤木芽含量较高;因此,从营养价值角度来看这12种野菜都具有进一步开发和利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不同的测定方法,对6个不同山药品种中的还原糖、总糖及粗多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的糖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明豆子’中的还原糖、总糖和粗多糖的含量最高,含量分别为0.1485%、0.3812%、0.2246%,其余品种不同的组分含量有所差异,综合分析‘明豆子’的市场开发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14.
四种鲜牛肝菌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比色法等方法对美味牛肝菌、华美牛肝菌、美柄牛肝菌和绒柄牛肝菌4种鲜牛肝菌的粗蛋白、粗脂肪、矿质元素、有害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4种鲜牛肝菌中,粗蛋白、粗脂肪、总糖和粗纤维的含量范围分别是4.38%~5.42%、2.47%~3.07%、1.26%~3.85%、1.23%~1.56%;矿质元素铁、锌、钙的含量范围分别是19.62~37.96mg/kg、6.53~9.67mg/kg、146.23~298.02mg/kg;总砷含量未检出,有害元素总汞、铅、镉的含量范围分别是0.06~0.73mg/kg、0.4~0.62mg/kg、0.075~0.105mg/kg.结论:这4种野生鲜牛肝菌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但华美牛肝菌、美柄牛肝菌中总汞含量较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5.
松花菜花球的主要营养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近4 a来松花菜与普通紧花球花椰菜主要营养品质的测定数据,分析比较了松花菜的主要营养特点.试验结果表明,松花菜花球叶绿素平均含量为12.08μg/g FW,类胡萝卜素平均含量为3.28μg/g FW,可溶性糖平均含量为2.82%,比普通紧花球花椰菜要高出约2.5倍、1.5倍、14.8%,两者在VC、粗蛋白、粗纤维含量方面无明显差异,另外,秋冬季收获的松花菜粗蛋白、粗纤维及可溶性糖含量要高于春季收获的.  相似文献   

16.
摘要:为提高平菇的产量及品质,优化制棒工艺,以灰美2号平菇为试材,研究了熟料、发酵料、发酵 料加短时高温灭菌、诱导灭菌4种不同制棒工艺对平菇产量、农艺性状以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发 酵料加短时高温灭菌工艺的平菇农艺性状最优,其第一潮菇单朵质量、菌柄直径、菌柄长度、菌盖直径、 分枝数均最大,分别为544.33 g、1.51 cm、6.47 cm、7.75 cm、34.00枝,但每百棒总产量为85.56 kg,排名第 3;发酵料工艺的平菇产量最高,每百棒为98.26 kg,营养品质最优,子实体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 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24.57%、16.02%、1.53%、154.64 mg/g,农艺性状仅次于发酵料加短时高温灭菌工 艺;诱导灭菌工艺的成棒率最高,为99.2%。发酵料和发酵料加短时高温灭菌工艺均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和 品质,诱导灭菌工艺可获得较高的成棒率和产量;发酵料工艺无需灭菌,其子实体产量和品质俱佳,且 节能高效,是适合北京地区夏末秋初平菇栽培的优选工艺。  相似文献   

17.
巨大口蘑子实体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测定了巨大口蘑子实体中氨基酸、矿质元素、多糖、粗蛋白、粗脂肪、灰分和粗纤维含量。结果表明,在测定的18种氨基酸中,8种必须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40.63%;矿质元素K、Na、Ca、Mg、Cu、Fe、Zn、Mn和Si含量分别是17654.35、1644.28、177.96、909.26、184.12、171.54、102.01、3.91和1.28mg/kg;多糖、粗蛋白质、粗脂肪、灰分和粗纤维含量分别是11.59%、36.59%、4.26%、6.31%和9.43%。  相似文献   

18.
袋料栽培黑木耳与段木栽培黑木耳的品质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测试了代料栽培黑木耳和段木栽培黑木耳的氨基酸、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碳水化合物、核酸、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含量。结果表明,代料栽培黑木耳中的氨基酸总量为10.02%,其中必需氨基酸占的氨基酸总量的42.47%;而段木栽培黑木耳的氨基酸总量为9.51%,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8.31%。粗纤维、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在代料栽培黑木耳中分别为4.96%、12.38%和0.903%,在段木栽培黑木耳中分别为4.23%、12.49%和1.03%。碳水化合物含量在代料栽培黑木耳中为66.92%,而在段木栽培黑木耳中则为69.19%。VB1、VB2、P、Zn和核酸的含量二者比较接近,而代料栽培黑木耳中的Fe、Ca含量均明显高于段木栽培黑木耳。  相似文献   

19.
小美牛肝菌子实体主要成分的测定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氨基酸分析等方法对小美牛肝菌(Boletus speciosus)子实体的多糖、粗蛋白、粗脂肪、氨基酸和矿质元素等主要成分及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测定的18种氨基酸中,8种必须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39.36%;多糖、粗蛋白、粗脂肪、灰分和粗纤维含量分别是6.41%、29.78%、3.36%、5.04%和7.89%.  相似文献   

20.
大白菜主要营养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选用大白菜3个生态型的6个高代自交系进行完全双列杂交, 对其干物质、维生素C、可溶性糖、有机酸、粗纤维和氨基酸含量进行遗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 维生素C、有机酸、干物质及粗纤维含量符合加性- 显性- 母体效应(ADM) 遗传模型, 其狭义遗传力分别为53.1%、13.5%、38.3%和28.2%; 可溶性糖及氨基酸含量符合加性- 显性(AD) 遗传模型, 狭义遗传力分别为18.4%和40.3%。可溶性糖与干物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关系数为0.746; 维生素C与干物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关系数为0.293, 与有机酸、粗纤维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0.305和0.36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